阅读的滋味1
哇!在天空中飞行真好玩,嘿!丝毫不花一点力气就可以抬起一匹马,呵!自己竟然会在地底下,啵!自由自在游泳的感觉,真是不错,呼!真可怕,居然有一只大大肥肥的怪物在追我,有谁可以带我们到这么有趣的地方?答案就是书。阅读的滋味是那酸溜溜又苦滋滋的柠檬汁,它是让人心中很感动的安妮的日记和孤雏泪,只要细细品尝,你的感动一定充满心头,如果最后仍是悲剧,心中更如吃了一大盘柠檬一样酸涩,也让我阖上书时,想着战争就如同一个恶魔般残忍、可怕,社会就如同一个黑色的大手掌,冷酷又残暴的对待他们。
阅读的滋味是那火辣辣又热呼呼的辣椒,它是紧张、刺激的尼罗河谋杀案和一个都不留,那滋味会令人直冒冷汗,紧张极了,辣辣的味道有如珠宝不翼而飞和那冷冰冰的尸体的急躁感,也让人看了不想入睡,每当我阖上书时,心里还在想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阅读的滋味是那苦苦又难以下咽的苦瓜,它是可怜的犯人只因为偷一片面包而被关五年的孤星泪,我无法想像只为了填饱肚子而偷面包,却要在监狱待了那么长久,真是可怜!此刻的我想把自己化成书中的一个角色,想像自己是那位帮助他的神父,或是幻想自己是书中的小孩,不向他要回钱,当我看完书时,对于书中悲苦的事情,让我有种无能为力之感。
阅读的滋味是那香香甜甜又可口的棒棒糖,它是充满有趣画面和温馨情节的小飞人逗管家和露西阿姨-婚礼花束,那使人心里暖烘烘的,像一台超级暖气机,给人暖暖又甜蜜的感觉,也在我心中留下温馨又美好的印象,阖上书时,希望自己永远留在这甜美又快乐的情景中。
这些阅读的酸甜苦辣滋味,使人知道每一本书不同的特质及特殊魅力。有了书,我才有如今的知识;有了书,我才能享有遨游世界的乐趣;有了书,洗净我的心灵,它就像母亲煮的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让我每天享用不同的菜色,常常流连忘返。
阅读的滋味2
阅读是一种让人更有知识的方法,有时,有些人会觉得,看书很像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开心地看书;有些人则是像在恶魔的手掌,难过地看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喜欢看书的人,脑袋中会有许多丰富的知识;没有看书的人,脑袋会是一张白纸。有些故事也会让人有许多知识,放羊的孩子让我知道不能说谎,白雪公主让我知道不要乱跟陌生人乱拿东西,小红帽让我知道不要跟陌生人搭讪。这些故事也一直叮咛着我们长大的路线。
在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会想要我们要有多一点的知识,但是,有些小孩就是只会玩电脑、看电视……使父母很难教导小孩,但有些呢,是认真到上厕所也要看书。书本有很多种,漫画、童话故事书、科学类……这些也是具有知识的书材。
上完今天的作文课,让我知道阅读的滋味,是多么的甜蜜;阅读的重要,是有关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到了成年,也有一天会用到呢!阅读能让我的心更加地甜、更有滋味。
阅读的滋味3
品味自然可以感受到甜味;品味美食可以感受到香味;品味人生可以感受到酸味、甜味、苦味、热味;而阅读带给了我酸、甜、苦的滋味。
周末,躺在草地上,手里抱着一本《人生》,在柔柔的阳光照耀下,细细地品味着每一个文字。母爱这一篇生动地叙述了母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飞也一般地推开儿子,而自己却被卡车压住不能动弹,导致死亡……哗哗哗,泪如雨下,泪顺着我的脸流下,滴嗒,落在了小草的叶子上,慢慢滑,慢慢滑,滴嗒,又落进了泥土中。我的内心感动不已,酸酸涩涩的,似一颗话梅糖,溶化,在我内心里弥漫开来,那一刻我品味到了母爱,我为母亲这一伟大的举动而感动不已,我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那一刻我品味到了阅读的滋味:酸而涩。随着书的翻动,内心的情感也不断变化。酸涩的,甜甜的,苦涩的……
课堂上,我又再一次的耐不住诱惑,偷偷的手伸了下去,慢而无声地翻开了《意林》的这一章当思念经过海城,生活在海城的一对伙伴默默与小小,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马,而一场车祸使小小的父亲双腿折断,驾车者竟是默默的伯伯。他俩被迫分离,一个在海的这头,一个在那头,思念,思念,没过了海城,他们在18岁那年终于相见,从此再也没分离过……看完,我开心的笑了,同学们都奇怪地望向我,我这才知道是上课,头低了下来,还好老师没有听见,要是老师听见了,哎呀,那可就倒霉啦!看完这一章,我心里甜甜的似乎又吃了一颗棒棒糖,那甜味,先从舌上味觉慢慢溶开,从喉咙到大脑到整个身体都是甜的。我为默默和小小他们的重逢和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感到快乐,甜美。我从阅读中品到了这样的滋味之甜而温。
阅读中蕴含着许多滋味:酸甜、苦涩、还有许多滋味,都很美好,我的阅读滋味真是丰富多彩。随着书的翻动,内心的情感也不断变化、升华……
阅读的滋味4
阅读,滋味是不尽相同的,真如五味瓶打翻般,酸甜苦辣咸一齐涌上来,这滋味大多是依阅读内容所变化,而我所体会到的永远是甜。对我来说,无论何时何地,如能手上捧着一本书,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我爱看小说,最爱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而使得心情跌宕起伏,爱刺激的我喜欢这种坐过山车般的感觉:不时捧腹大笑,不时声泪俱下,不时欣喜若狂,不时哀叹不止,不时如吃了颗怪味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拿四大名著《红楼梦》来说吧,开头便为林黛玉的身世感到怜悯,而后又为黛玉与宝玉的结局感到惋惜。当阅读过《红楼梦》后,凄凉的结局总能打动人心,为每个人物的命运摇头叹息。一个个情节总在脑海萦绕不去,不禁佩服作者写作技巧之高超,心思之细腻,而又自叹不如,想模仿作者笔技,却怎么想也觉得庸俗,只好作罢。再细细地琢磨小说,对作者的赞叹之心也油然而生,而到这时,心里便是甜的,因能读到如此凄美的小说而感到幸运,因能从中体会到些许道理而感到幸福,犹如一颗糖在心头慢慢溶化,散开,荡漾。
我最能显摆的,要数文言文了。原因为何?因为内容较难理解,理解后短时间内也不一定能弄通、弄懂。除了上课和考试外,我很少阅读文言文,真正阅读起来也是较耗精力的,而当闲暇之余,总不能时常埋头于课本中,只有这时,我就喜欢翻阅文言文。靠坐在阳台上的藤制摇椅中,阳光暧洋洋地洒在身上,手上捧着《菜根谭》、《史记》,又或是《心经》,身旁放着古文字典,轻轻摇晃着,便是再惬意不过了。每当自己费足劲儿地,逐字逐句地去理解,以懂得其主旨,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参悟其道理,心里明了,心胸也豁然开朗;或不禁为自己达到要求洋洋得意,或不禁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惭愧不已。这时的心情又如掺了少许蜂蜜的水一般,甜味虽淡淡的,喝着却觉得身心舒畅。
又或说,有书读,便是快乐。我不大喜欢写景抒情的,因其不能体会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总觉得乏味。却又在必读不可时,只得耐着心性,细嚼慢咽,这时才发现此类也有其精妙之处,也值得一读,便又是欣喜,又觉得幸运,幸好没有错过,欢欣之情,如同灌了蜜一样甘甜。
阅读,对我来说,总是甜的,或浓,或淡,或意犹未尽,或恰到好处,一遍遍地在心头萦绕、盘旋、荡漾……
阅读的滋味5
高尔基说过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的确,从小到大,书是我形影不离的伙伴,也因此,我在不断收获。
刚识字的时候,天真淘气的我总爱叫上一群小伙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围坐在柔软的草地上,大声朗读着带注音的童话书,那时我们最常读的便是《格林童话》,最爱读的便是《白雪公主》。它讲述的是恶毒的王后多次迫害白雪公主,最终白雪公主与王子结婚而王后最终气死的故事。白雪公主的痛苦遭遇总引起我们心头的怒火,但结局,总引起我们的哈哈大笑,心头总洋溢着说不出的甜,阵阵花草香拂过,把我们的满心欢喜带上了天······读童话,是轻松,是愉悦,是说不出的甜······
再大一点,到了三、四年级,爱探险的我总爱在深夜里,做在被窝里,开始一段属于自己的冒险。那时,最爱看的便是《名侦探柯南》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柯南一举捣毁先后用炸弹炸死两个警察,又一次实施犯罪计划的罪犯的事件。那紧张而激动人心的破案经过,深深吸引着我,我也总会慢慢探寻,最终也获得过成功的自豪,紧张的心变得激动,笑在脸上,喜在眼里,甜在心里······
终究读休闲类的书还是不行的,五年级,妈妈便让我看历史类的书,那便是最难熬的时光,时不时还蹦出几句文言文句子,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什么“彼可取而代也”,读了几遍,还是不懂,想抛下书去玩,却又不能。望着那些讨厌的文字,心里苦苦的,这时笔喝药还难受的滋味,又酸酸的,犹如醋瓶被打翻,一直漫到心头——自己为什么无法理解那些内容呢?
最终,六年级,我还是与文学作品结下了缘。当夜幕降临之际,天渐暗了,最后留下无垠的幕与满天闪烁的星。我总爱打开那泛着淡淡黄色的灯,坐在阳台正中的小摇椅上,捧着书,细细品读主人公表现出的细腻的情感,摇椅轻轻晃动,伴着迎面拂来的风,心仿佛在不经意间被灌了蜜汁,书本中的淡淡爱意流进心田,滋润着我的心,伴着那份浓浓的情,我也醉了,带着一份温馨······
有苦又有乐,有酸又有甜,书中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只有细细品读才能发现······
阅读的滋味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 周慧虹
①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
②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
③读着这些精美“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是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
④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啖过之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
⑤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是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而这些也直接影响到网上表达的纯净,影响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
⑥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
(选自《工人日报》20xx年05月26日,有删改)
14. 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3分)
15.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6.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舌尖体”文字为何能悄然走红。〈3分)
17. 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体”,让你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产生了哪些思考?(3分)
答案:
14. (3分)首先从“舌尖体”文字走红现象谈起,指出“舌尖体”文字的可爱之处(1分〉;接着从反面人手,论述某些新锐文体的危害之处(1分);最后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1分)
15);对比论证:以网上某些新锐文体与“舌尖体”对比,指出纯净网络语言的重要性(1分)
16. (3分)文字简练,内容丰富(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5. (3分)举例论证:列举琼瑶体、蜜糖体、梨花体等,指出不良网络语言的危害(1分);比喻论证:把某些新锐网络文句比作“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等,生动形象指出某些网络文体的危害(1分(1分〉;表述生动,让人愉悦(1分);蕴涵哲理,令人感动(1分)。(分类明确, 意思对即可)
17.(3分)客观分析,树立规范意识(1分);不跟风,不肓目追捧(1分);为创建纯净网络语言尽自己一份力(1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的滋味7
最是读书滋味长
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之谈,被视为治学的重要经验。第一境界,选准目标。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些都是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
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掏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会心驰神往。许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忽视新知识、新文化、新文明,而是说新书往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引为知己,成为“看家”的好书。书海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斟酌。
④读书需入心田。散文家毛姆说,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而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硬着头皮办差。当然为应考而读也不能算错。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读,则学以穷理,问以解疑,问前须学,学后要思,即古人所说的“好学深思”,效果自然好。不用心读,即使坐拥书城,也所获不多。
⑤读书当学以致用。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消遣,一种是使用。把读书当作兴趣爱好和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不错。但最好还是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长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⑥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关于读书的家传户诵的箴言,如_______________。最是读书滋味长,热爱读书,学会读书,文化的涵养定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选自《中学生阅读文选》2㈨6年第5期,金采薇/文,有改动)
1.从文章中提取可以解释标题“最是读书滋味长”中“滋味长”的两个关键性短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主张。
3.结合语境,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请你用“好坏”替换句中的“高下”,接着下面的话,写一段论述性文字。
读书需要选择。书有好坏之分_________________
5.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一定渎过许多书。想想看,哪部名著可视为你“看家”的书?清从人物形象、内容情节、思想价值、艺术特色等方面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的理由。
(1)名著及作者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热)爱读书
(2)(学)会读书
2.读书需做选择、读书需人心田、读书当学以致用
3.I.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
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示例:“好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读之,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升人的品位;相反,“坏书”能毒害人的心灵,使之与龌龊为伍,与卑微为伴,影响人的健康成长。
5.示例:
I.(1)《西游记》吴承恩
(2)①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文学巨著。②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它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的50多个故事,大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引人人胜。
Ⅱ.(1)《鲁滨孙漂流记》笛福
(2)①小说的故事离奇精彩,记叙了鲁滨孙在荒岛28年的孤独时光。②成功塑造了鲁滨孙敢于冒险,磅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硬汉形象,他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阅读的滋味8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蒋醺(台湾)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本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醉复醒”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注]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志,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 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笑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苏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注]段内引语均出自苏轼词《临江仙》。
4.文章前两段中,苏轼的“得意”和“落难”分别表现在哪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概括出“淡”的含义和特点。(4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四段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苏轼的变化?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6分)
得意时,他被皇帝赏识,流露得意,被人嫉妒,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落难时,他卑屈而被疏远,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书法笨拙却成极品,诗句完美。
通过对比,突出了苏轼落难后的“苦味”,为下文叙写苏轼的感悟和变化作铺垫。
(此处的对比还说不上“为表现主旨作铺垫”)
5.(6分)
(1)苏轼落难后,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或:苏轼落难后,转变了对人生世态的态度(或看法)。
(2) 苏轼在不断被贬斥(下放)中越来越脱离目的性的现实,不断感悟,越来越接近回到自我。
6.(4分)
含义:回到(回归)自我。
特点:美好(精彩)、可贵、能予人平静。
7.(6分)
引用和对比。连续引用了苏轼词的句子,边引边解;对比了苏轼感悟前后的态度和行为。借以表翠苏轼有了“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感情”的感悟,为后面归结出回归自我才是人生真谛(或“淡”是人生最深的味道)的主旨作铺垫。(主旨的内容必须答出)
阅读的滋味9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 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
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人民日報》20xx年10月20日)
13.揣摩品味语言。(6分)
⑴“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⑵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4分)
14.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8分)
15.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4分)
“母亲”:
故乡:
16.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 情。(4分)
17.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3分)
参考答案:
13.(6分)(1)质朴、温暖的感觉。(2分)
(2)①为母亲年老,我受宠的日子越来越少而伤感。②为我与母亲相处的时日太短而愧疚。③体会到相对于母爱,“爱情”“伦常”“友谊”却美丽而忧伤。(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4.(8 分)(1)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2)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3)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4)重走故乡的山路。
15.(4分)母亲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故乡仍带着质朴,单路依旧,山依旧,仿佛都没有什么变化。
16.(4分)①人到中年,仍有思乡的冲动,而且感情很强烈。②回到故乡,始终感到故乡的温暖。③虽然故乡依旧没有变化,但对故乡仍深深的依恋之情。(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7.(3分)示例: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④故土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难于割舍。(能说清楚其 中一点,意思对即可)
阅读的滋味10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
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颜色,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咽着口水。 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太婆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妈看见了。”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 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
我们回答:“是给太婆带来的。”
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
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过了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看到妈妈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俩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
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日子多着哩,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
太婆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滋味呀。”
、 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
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的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哟。”
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最难忘的。
【问题】
1、这篇文章得主要人物是(),围绕着( )详写了( )( )()来回忆三十多年前嚼一片苹果皮的故事。主要抓住人物的()来具体描写的。(6分)
2、“我和哥哥”那么馋苹果,为什么“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4分)
3、品读“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这句话,揣摩一下妈妈当时想些什么,写下来(5分)
4、“真甜真香啊”这句话在文中含义很丰富,你是怎么体会的?请写下来。 (5分)
【阅读的滋味】相关文章:
3.快乐的滋味
4.阳光的滋味
5.水果的滋味
6.水果的滋味
7.水果的滋味
8.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