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的读后感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夜读晓风散文,为那美丽的文字和美丽的情怀而感动。
“校车过中山北路,偶然停在红灯前。一阵偶然的阳光把一株偶然的行道树的树影投在我的裙子上。我惊讶的望着那参差的树影——多么陌生的刺绣,是湘绣?还是苏绣?然后,绿灯亮了,车开动了,绣痕消失了。
我那一整天都怀抱着满心异样的温柔,像过年时乍穿新衣的小孩,又像猝然间被黄袍加身的帝玉,忽觉自己无限矜贵。”
“ 在乡间的小路边等车,车子死也不来。我抱书站在那里,一筹莫展。可是,等车不来,等到的却是疏篱上的金黄色的丝瓜花,花香成阵,直向人身上扑来,花棚外有四野的山,绕山的水,抱住水的岸,以及抱住岸的草,我才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美的重围了。
在这样的一种驿站上等车,车不来又何妨?事不办又何妨?
车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忘了,事是怎么办的,我也忘了,长记不忘的是满篱生气勃勃照眼生明的黄花。”她有着这样一颗容易感动容易快乐的心!这样雅致的'情怀!裙子上参差的树影能让她一整天都怀抱着满心异样的温柔,疏篱上的金黄色的丝瓜花能驱散琐碎的小烦恼,并让她长记不忘那明媚之美。
文人的心大抵都是这样柔软,常人眼里平凡不过的事物,却能让诗情画意在他们心里荡漾开来。美好快乐的心境像清泉般滋润着他们的生活。
-------------------
从《敬畏生命》开始认识张晓风——恬静,清新却隽永非常,从那时起就开始喜欢上她的散文了。后来来对她渐渐的了解的多了,才知道她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一切释然!她那“婉中带刚劲”的笔风竟是有佛家的出入之辩。
就像她的名篇<<不朽的失眠>>描述失意的张继的心思是那样的千回百转,从愤然到释然,虽然是短暂的一夜,却是心态描绘的那样的令人信服。就好像她自己穿越千年回到姑苏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失意者一样。我毫不怀疑的认为是她那虔诚的礼佛之心赋予了她散文中如此强烈的人文情怀。对生命的由衷的赞扬,对自然由衷的敬佩是她散文思想的核心。
一般的散文都逃避不了耳提面命般的说教,让人读之生涩异常。而张晓风却像一个诵读佛经的居士一样,引领着我们一同走向安静平和。她的文章特色就是娓娓道来的感动……
-------------------
张晓风得过台湾"中山文艺奖",当选过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她那婉约而又高华的文笔,在小说、戏剧、散文三个不同的文体领域驰骋,取得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成就,而真正为她赢得声誉的,是她的散文。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称赞张晓风的散文往往"有一股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大陆著名散文评论家楼肇明认为张晓风散文蹊径独辟,开创了"散文创作的诗性解释学道路"。名篇《地毯的那一端》是以一个天真浪漫的纯情少女情怀在抒写人生。选自散文集《步下红毯之后》中的《种种有情》这篇散文,写的是作家从生活的渊泽里捞起来的种种不尽的有情事。篇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在作家的细细咀嚼与爱心关照之下,发掘出入世间的真、善、美,而散文中的事件与情感,则进一步展示了作家以爱心拥抱人世间的胸怀,使读者由微至宏地感受到宇宙人生的哲理与诗意。
而同是选自《步下红毯之后》散文集中的《许士林的独白》这篇散文,是凭藉古代故事《白蛇传》中白素贞和许仙的儿子许士林叩拜母亲这一情节,淋漓尽致地发挥想象力,"细细表出许士林叩拜囚在雷峰塔中的母亲的心情",写出人间的聚散无常,写出母-子情感的惊天撼地,令人读之荡气肠,情不能已!可看出在《步下红毯之后》散文集以后,作者显然给我们展示了更广大、更庄严、更美好的人生。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观察思考生活的深入,张晓风进一步领受了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
在她笔下,或写身边人、事、物;或写自然花草、景物游览记;或写读书感想,以思绪的汲绠,掘地数寻,从古代历史人物身上汲取透明的诗。我们从中所感受到的,是对于母爱亲情的赞颂,是对于生命的礼赞和现实人生的关怀。
【张晓风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2.张晓风散文读后感
3.张晓风文集读后感
4.张晓风我在读后感
7.张晓风的经典语录
8.张晓风经典语录
9.美文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