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文集读后感
自从文学社,成功举办以来,我们迎来第一堂课:走进徐志摩……
徐志摩,在那时候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诗人。他写得诗多半是以悲伤、哀愁的主题。给人一种悠悠、飘飘然的感觉;如果你是他的拜读者,那你的心灵也避免不了有些空虚了。
一开始时,他的生活在社会及婚姻的压迫中度过,让他的诗毫无光彩,很冷漠。后来在他二十多岁时,与陆小曼相识到相爱,而变得甜蜜了;慢慢地,也随着妻子的吸毒,而着急不安了,更多的是:惋惜和不舍。
他是一位浪漫主义者,追求婚姻的自由。但在情感方面,他又是一个矛盾的人。在他生命中经过的女人,要不就是家庭婚姻的压迫而结;要不就是匆匆路过的;要不就是相爱却不被人理解,最后在他人的冷眼下结下姻缘的。因为,他的无奈和惆怅的心理,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他失去了对幸福的向往和珍惜。他很矛盾,前后经过的女人,他都犹豫不决,没有做出清晰的表态,使得他白白失去了几年的青春。
他的爱人陆小曼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染上了毒品,无可自拔。尽管这样,徐志摩没有一丝抱怨和嫌弃,一心照顾好曼曼,四处奔波。甚至钱财的紧迫下,徐志摩一次去三所著名大学讲课。也正是这样,一次意外中,徐志摩在飞机上坠机身亡。一个为爱而牺牲的痴子,一生的辉煌,却在情感中盲目,为爱而痴情。
诗人中的忧愁种子、情场上的矛盾、为爱而牺牲的痴子;虽然他才在世了35年,一直无休止的议论,来势汹汹的批判。
但是他的诗无疑是值得欣赏的。那样的他,才是徐志摩!初次了解到徐志摩,是源于一首《再别康桥》,犹记得那潇洒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次更深的认识到徐志摩,使自己偶然从同学那里得到一本《徐志摩散文》,我本来打算:在闲暇之时,读它消磨时间;在晚上失眠之时,读它催眠;找不到枕头时,拿来垫头……可谁想到,就在我每天漫不经心的读一些散文时,我渐渐的走进徐志摩,渐渐的开始崇拜他,读他的文章感觉就像久旱的田地初逢甘霖;行走在沙漠里,饥渴的旅行者发现绿洲;五岁的孩童在海滩上捡到贝壳……那份欣喜,那份快乐,让我如痴如醉的徜徉于书里,自由的翱翔,尽情的品味墨香追寻徐志摩的痕迹,领略一代才子的风采。
他让我看到自己.“昨天我是个孩子,今天已是壮年:昨天腮边还带着圆润的笑容.今天头上已见星星的白发;光阴带走的往迹,再也不容追赎,留下在我们心头的只是些揶揄的鬼影,我们在这道上停步回想的时候,只能投一个虚圈的‘假使当初’,解嘲已往的一切,但已往的一切,即使有,也不能给我们利益。因为前途还是不减启程时的渺茫,我们还是不能选择自由的途径 ---到那天我们无形的解差喝住的时候,我们唯一的权利,我猜想,也只是再丢一个更大的‘假使’。圆满这全程的寂寞。那就是止境了我不也有此感觉吗?总自己失败,撞到南墙后,独自哀叹“假使当初自己能……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一声声的悔言犹在耳际,我的.心无法释怀那份酸楚,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不到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怀揣着这样的信念,我整理起那疲惫的行囊,踏上征程,我不知前方等待我的将是什么,也许只是另一个“假使当初”的伏笔,但我没有选择,我只能义无反顾的向前冲!
他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有原则。他说“不能在我生命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我对不起自己;在为人的生活里不能实现我之所以为我,我对不起生命。”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人说我很随和,有人说我很圆滑。我时常自我反思:我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我写信问知心友人,友人说“想得太多,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总替别人着想,从而埋葬自己”听到她的回答,自己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我承认自己是想多了,因为我害怕,害怕自己无意的一句话会伤害到别人。徐志摩说“一句话可以泄露你心灵的浅萍,一句话可以证明你自觉的努力,一句话可以表示你思想的糊涂,一句话可以留下永久的印象。”
自从读了徐志摩的《‘话’》后,我想了很久:我就是我我要有自己的个性,我要有自己的原则---“任天堂沉沦,地狱开放,毁不了我内府的宝藏”我无可取代!
【徐志摩文集读后感】相关文章:
3.徐志摩的诗
4.徐志摩经典语录
8.张晓风文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