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德的扁担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
自古以来,以身作则就是领导干部必须要遵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作为开国元勋之一的朱德,就能处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在《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中,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经常穿草鞋,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白天挑粮,晚上还要研究工作,是多么辛苦啊!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去,可他仍然坚持抢着挑。后来,大家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料,他又连夜赶做了一根扁担!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呢?
看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后,使我联想到现在。有人当了干部,盛气凌人,“官气”十足;有人当了干部,假公济私,自饱私囊;有的人当了干部,安排亲戚家人进单位、进公司。这些人的行为多可耻啊!当然,我不是说当今社会没有一个“朱德”,但我认为“违法乱纪”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没有一点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朱德总司令是世代杰出人物的好榜样。
啊!朱德总司令,您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光荣,您是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像您一样以身作则的伟大人物,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好!
读完了元帅的故事这课,我感受到朱德身上有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是:朱德身上的精神是晚上开会到深夜还要白天下山去挑粮,同志们把第一个旧扁担藏了起来,下山挑粮的时候,朱德也去拿自己的扁担,可是发现扁担不见了,下山的时候同志们赶在前面,朱德满头大汗的追来了,朱德还削了一根新扁担,朱德削了好几次,同志们藏了好几次,最后同志们才明白同志们是爱护他。
今天我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给我的感想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以生作则,不怕辛苦,不怕牺牲,和战士们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朱德爷爷工作非常忙。战士们怕把他累坏了,把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朱德爷爷却又做了一根扁担,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每天和战士们去挑粮食。
他穿着草鞋,带着斗笠,挑起满满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从这件事我想到了:山路上有许许多多尖尖的石头,穿着草鞋,一不小心脚就会被石头扎破,况且还挑着满满一担粮食,更容易把脚扎破,一不小心还会从山上滚下来。可见朱德把休息、安全留给了战士们,把劳作、危险留给了自己。朱德很勇敢、坚强,真是个好领导啊!
我们的革命先辈,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让我非常感动,同时感到肩上应该担负起历使命和责任,应该为祖国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提高知识,长大后,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加油、努力吧!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2
今天,我学习了《朱德的扁担》一文。
伟大的革命家朱德爷爷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由于粮草紧缺,为了革命,朱德爷爷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食。战士们为了不让他下山挑粮食,把朱德爷爷的扁担藏起来。为了能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食,重新找来一根新扁担,并在扁担上刻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字样。从此,战士们不再藏朱德爷爷的扁担了。
我深深体会到像朱德爷爷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做什么事情都以身作则,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自我。这些精神我们认真学习,并传承下去。生活在党旗下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锻炼好本领。时刻准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一生。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3
1928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其中,发生在朱德爷爷身上的一个小插曲,正是我刚学的《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当时,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了。井冈山粮食不多,朱德和战士们去茅坪挑粮。当时挑粮的路是陡峭的山路。尖尖的石块很容易就会穿进草鞋,扎进脚掌。路边杂草丛生,很有可能划到手。晴天挑粮都困难重重,就更别说雨天了。满路的泥泞让鞋底打滑,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滚下去。可是朱德爷爷不怕困难,还常常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朱德不仅白天挑粮爬山,还日以继夜地研究怎么和敌人打仗。看到这样的朱德,大家心疼,就藏了他的扁担。想不到,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想:如果我是当时的一名战士,看到这样一位愿意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首长,我也会越发敬爱他。因为他的两个肩膀,不仅能挑起担子,还能挑起中国走进胜利的大门。虽然我不在那个年代,但现在我依然要学习朱爷爷这些美好品德,积累更多丰富的知识,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要做一个像朱爷爷一样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一课。
朱德爷爷带领队伍跟毛泽东爷爷带领的队伍会师了。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他们需要到茅坪去挑粮食。从井冈山到茅坪的路途遥远,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大家都争着去挑。朱德爷爷也不例外。他不怕累,不怕困难,每天白天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晚上还整夜整夜地研究怎么跟敌人打仗。战士们看见他这么辛苦,大家心疼他,把扁担藏了起来,好让他休息。但朱德爷爷又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在上面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战士们再也不好意思拿他的扁担了。
我也要像朱德爷爷学习,做一个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5
今天,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讲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候的故事。朱德爷爷带领的队伍在井冈山上和毛泽东爷爷带领的队伍会师后,粮食不够。朱德爷爷白天和战士们一起爬山挑粮,晚上还总是整夜整夜研究怎么和敌人打仗。战士们心疼他,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朱德爷爷又拿来一根扁担,在上面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后来,战士们再也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要以身作则,要与朋友同甘共苦,不搞特殊。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6
今天,老师带我们学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我有很多感想。
老一辈的革命家朱德爷爷以身作则,不怕辛苦,不怕牺牲,和战士们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朱德爷爷工作非常忙,却仍然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路上有许许多多尖尖的石头,穿着草鞋,一不小心脚就会被石头扎破。还挑着满满一担粮食,就更容易把脚扎破,一不小心还会从山上滚下去。战士们怕把他累坏了,就把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朱德爷爷又做了一根扁担,还在上面刻了自己的名字。
可见朱德爷爷把安全、休息留给了战士们,把危险、劳作留给自己。朱德爷爷真是勇敢坚强的好领导。
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朱德爷爷一样对国家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7
今天,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这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候的故事。朱德爷爷跟着战士们一起去山上挑粮,山很陡,也非常难走。他们穿着草鞋,山上的路上有很多小石子,只要踩上去,有可能就会扎进脚里。
朱德爷爷白天和战士们挑粮,夜里研究怎样消灭敌人。
战士们不让朱德爷爷再去挑粮,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是,朱德爷爷又做了一根扁担,上面写着“朱德的扁担,不许乱拿。”大家看了,都很心疼朱德爷爷。
我要向朱德爷爷学习不怕吃苦以身作则的精神。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8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这是在红军长征时候发生的故事。在井冈山时,粮食缺乏,朱德爷爷就和战士下山去挑粮食。一路上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要滚落山下。地上全是凹凸不平的石头,稍不注意也会把脚划伤。
朱德爷爷白天要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晚上还要和同志们商量怎么跟敌人打仗。战士都特别心疼他,于是就把他的扁担给藏起来了。没想到朱德爷爷自己又做了一根扁担,而且上面还刻着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战士们都不好意思再拿他的扁担了。
朱德爷爷不怕苦不怕累,我也要向他学习。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9
今天老师带我们学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1928年,朱德爷爷的队伍在井冈山上和毛爷爷的队伍会师了。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想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足够的粮食,要抽出一些人去宁岗的茅坪挑粮。朱德爷爷也跟着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路很长,路上的石头尖尖的,脚容易受伤。朱德爷爷还整夜整夜地研究怎么跟敌人打仗。大家见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爷爷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朱德爷爷以身作则,和同志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决定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朱德爷爷一样对祖国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1928年,朱德爷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爷爷带领的队伍会师作战。由于山上的粮食不足,战士们要到很远的'地方挑粮。来回要走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崖,有时候还会把脚磨破。朱德爷爷还是坚持带头挑粮。
我们要向朱德爷爷学习,不怕苦,不怕累,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1
诗人杨朔曾这样赞美朱德军长: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无数的事实证明,朱德军长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革命赤胆忠心,为人民鞠躬尽瘁。在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阅读了《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山上粮食不多,常要派人到山下挑粮,朱德也常和战士们去挑粮。他晚上还要研究战事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战士们心疼朱德,于是便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朱德很快又修了新的扁担。没过几天,朱德发现他的扁担又不见了,他便知道是战士们爱护他,可是他觉得他还是要跟战士们一起艰苦奋斗,于是他又修了一根扁担,并在上面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字,大家看了越发敬爱朱德军长,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朱德是一个人民的好军长,战士的好伙伴,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靠众多像朱德军长这样的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换来的。
朱德军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车校长,她身上也带着朱德这种美好的品格,车校长本来事务就繁多,可是植树节的时候她却能不辞劳苦,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领我们师生一起参加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的活动,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亲切,从心底生出了对校长的爱戴。还有我们组的卫生小组长,他也具有这种优秀的品格,每次搞卫生,他总能走在最前面,带领组员并和组员一起认认真真把卫生打扫好,而不是站在旁边发号施令,我们大家都很尊重他。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好朱德军长这种美好的品格,和大家走到一起,一起努力,艰苦奋斗,开创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2
从古至今,以身作则是领导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就比如开国元帅朱德,就能处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述了作为军队总司令的朱德常常与普通战士们一起穿草鞋、带斗笠,扛着扁担和战士们一起抢着去挑粮的故事。当时朱总司令白天要挑粮,晚上要开会到半夜,战士们怕他身体撑不住,就偷偷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谁知后来朱德总司令又削了根扁担,并写上“朱德的扁担”五字。后来经过几偷几削,朱总司令才明白了战士们的用心良苦。
读了这篇《朱德的扁担》,我想到了很多。现在很多人当了干部,马上就盛气凌人、“官气”十足;又有些人当了干部,假公济私;还有些,安排家里亲戚、亲人进公司、单位,这些人都该感到可耻!那时候,朱总司令却总是可亲可敬地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当然不是说现在没有“朱总司令”式的先进人物,但我认为现在许多人官本位思想严,这些人没有丝毫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朱总司令才是世代杰出人物的榜样。另外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奢侈腐化,不节约节俭。不像朱总司令那样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也不完全排除仍然有人艰苦朴素,比如我的爷爷奶奶,生活一直简朴节约,每次为他们买了新衣服,他们都说没穿坏还能接着穿,并把新衣服小心翼翼地收着。
革命先辈们为了今天美好生活付出了巨大代价,今天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好好学习打好基础,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将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3
读过的一些好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了朱德军长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白天要上山挑粮,夜晚不仅要审阅文件,还要和毛主席研讨革命斗争形势。红军战士们怕他累坏了,一位小战士出了一个主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红军战士每藏一次扁担,他又重新削了一根扁担。最后,他在扁担上写着“朱德记”后,红军战士再也不好意思地藏他的扁担了。以此同时,他郑重地对战士们说:“谁藏我的扁担,我就要批评他。”
从朱德军长的言行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脚踏实地,勤劳能干的革命好干部。我跟他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在学校,我是一名班上的干部,对班级工作敷衍了事,不闻不问,失职不作为。有一天下午放学,我负责检查值日的同学打扫班级卫生工作,却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对有垃圾的地方视而不见而急匆匆地回家。第二天早晨,我来到学校,不但没有赶紧清扫垃圾,还若无其事地去玩耍,被同学告状,心里真不是滋味。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无忧无虑地生活,却不懂得替他们分忧。他们不但要管理鞋厂,回家还要做家务活,够劳累的。我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里,只知道看电视,跟邻居的小孩玩。有时,妈妈叫我打扫地板、倒垃圾时,我总是溜之大吉,不见踪影,真是一个“懒惰虫”。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深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和意义。我要向朱军长学习,在学校,要尽职尽责,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在家里,要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家庭为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4
想必大家都知道,红军的胜利靠的是人和。如果说,红军在战斗中人人都想着为共产党出一份力的话,那么在抗战生活中,他们也是处处为大众着想的。《朱德的扁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实在难走。尤其是从桃寮到黄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着手走,也累得够呛,肩上挑着担子,那就更吃力了。因此,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军长晚上要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军长却风趣地说:“吃饭有我的份,挑粮也有我的份!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麻包,有的提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红军战士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了起来。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赶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军长削了一根新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
朱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教育了大家。不久,有位红军战士还编了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粮爬山累了的时候,红军战士就用这首歌谣互相鼓励。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更激励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敌人的信心。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5
《朱德的扁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革命先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被朱德军长那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朱德军长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事迹,一直萦绕在我脑海。
那是在1928年,朱德军长带领红军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粮食等生活用品奇缺,红军发动下山挑粮运动。
朱德军长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但他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他穿着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尽管山高路陡很难走,一天要往返50公里,但每次朱德军长的两个箩筐都装得满满的。
战士们既敬佩又心疼朱德军长,想到他为每晚考虑作战计划,白天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大家便商量把他的扁担藏起来,让他好好休息。但他又自己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并特地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战士们被朱德军长的精神给打动,再也不好意思藏起来了。
在我身边,也有许多像朱德军长那样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人,特别是我的外公外婆。瞧,外婆的一双拖鞋穿了三十多年,外公的一顶帽子戴了二十几年,却舍不得丢弃。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的新衣服,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我问起来,外公外婆经常说:“没有穿坏就不用买那么多新的。”
想起自己小时候吃饭弄得满桌子都是,就觉得惭愧;刚买了新衣服,几天就划了几道口子;刚穿的新鞋子,几天就张嘴了。我应学习朱德军长那种精神。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篇16
革命传统是德育内容之一。是教育者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的教育。它的主要内容是:养成密切联系群众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谦虚谨慎等良好品质;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的品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献身精神。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几篇革命故事,其中有一篇使我产生了很大的感触,文章的题目是《朱德的扁担》,这是一根不同寻常的扁担,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当挑梁队伍再次出发时,朱德依然站在战友的队伍之中,当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我们的革命先辈,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让我非常感动,同时感到肩上应该担负起历使命和责任,应该为祖国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提高知识,长大后,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老一辈的革命家,以身作则,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和战士们翻山越岭,去挑粮食。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我非常感动,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肩上应该担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应该为祖国的安定团结,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提高知识,长大后,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加油,努力吧!
【朱德的扁担读后感(通用16篇)】相关文章:
读朱德的扁担有感03-31
永不凋谢的精神之花-读《朱德的扁担》有感01-26
朱德感恩读后感500字07-06
朱德的名人故事10-27
爷爷的扁担作文01-31
外公与扁担作文11-06
扁担上的人生作文04-06
山路弯弯,扁担悠悠高三作文04-23
外公与扁担写人550字作文11-10
秦腔的读后感(通用8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