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长亭送别读后感
西厢记长亭送别读后感
戏总要写情,它是以情感人的,没有无情之戏。但写情而能“沁人心脾,感人至深”者甚少,往往动情之语,并不动情。究其原因之一,常由于作者刻意写情,却忘了凭据,情与物离,这就失去了生活的具体性和真实感,未免流于浮泛。《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写情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笔者下对《西厢记﹒长亭送别》的写情方式作一管窥。以就正于方家。
以形表情。抽象的感情总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才能使人感知其情。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作者透过人物外形写其内心,一种是实写的方法。到了长亭之上,莺莺见张生在西风黄叶、寒烟衰草的背景下,“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泪眼汪汪不敢垂,莺莺说她“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一传神的细节,亮出了莺莺复杂的内心世界。“猛然见了把头低”,临别之际,她多么想再看看他呵,可是只见他在那里强抑悲愁,更加心如刀割,她又不敢在老夫人和僧人面前表露感情,只得赶忙低下头,在那里“长吁气,推整素罗衣”。佯为整衣,借以掩饰。一个大家闺秀矜持之态活现了出来。当张生即将跨马登程时,因为老夫人与长老已不在身边,她也就没有了顾忌,“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也就让强烈的感情尽情地流露于形色了。写其外形,作者还大量运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她的形销体损。送行途中,莺莺说:“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迹此恨谁知?”才听到一声“去”,手镯也就松了,才望见将分手之处,也就消瘦了,夸张地表现了莺莺听说张生将走,内心是如何的如煎如焚,长亭之上,莺莺想到虽然久后成佳配,可是要苦度一段时间,她说:“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腰肢变得瘦小了,刻骨相思.不言而喻。不管是写实还是夸张,都由于抓住了人物外形特征,因而就避免了空洞的讲怎么愁怎么痛,使人缘形而知情。
以景明情。莺莺的深情厚意,还通过对具体景物的观感来显示,一是借景言情。在送往长亭的路上,莺莺说“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她“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就觉得“柳丝长玉聪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路边柳丝摆荡,她想缚住张生的马儿不行,疏林成行,她想请它挂住夕阳不西沉,这样可以和张生多待一会儿。她与张生话别,说分别之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以所见荒凉落寞的景象,显示内心的忧郁悲伤。二是以景托情,临分手时,莺莺在“四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隐隐青山隔断了人影,层层树林遮住了人形,沉沉暮霭掩没了人迹。夕阳古道上听不见情人的温存话语,只听得秋风中禾黍飒飒作响,自己车上的马儿嘶鸣萧萧,这衰瑟悲凉的景象,把莺莺柔肠寸断的心情烘托得催人泪下。
以典述情。莺莺与张生举盏辞别时,她唱:“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这儿连用几个典故以表明心情。“红泪”,传说古代曾有一个少女被选入宫,辞别父母时,用玉壶接下她的眼泪,玉壶都染成红色的.了,这儿借以说明伤心至极。“比司马青衫更湿”,是融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最后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儿是说莺莺为离别而流的眼泪湿透了衣衫,比当年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时流的眼泪还要多。“未饮心先醉”系化用宋代词人柳永《诉衷情》词中的一句,原文是“未饮先如醉”,一经改动,语意更加沉重,由于典故本身都有一定的本事,因而借用后就使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为具体形象,既经济了文字,又增强了表现力。
以喻写情。形象化的比喻,也是表情达意的有效手段。莺莺诉说她内心愁苦,是“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并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把属人心理活动的愁和恨,比拟成有形、有量、有重之物,能把华岳的三峰压得低下去,能用大车小车装载。这里同时运用夸张的方法来写,把莺莺的愁极恨绝写得真切感人。从上述可见,作者对莺莺心理活动的刻画,不是直通通的喊叫,也非空洞洞的叙说,而是驾驭多种艺术手段,以鲜明的形象,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概念的意思形象化,内在的东西外物化,因而能够使看者动情,闻者动心。围山色中,一鞭残照 里”,直感到“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隐隐青山隔断了人影,层层树林遮住了人形,沉沉暮霭掩没了人迹。夕阳古道上听不见情人的温存话语,只听得秋风中禾黍飒飒作响,自己车上的马儿嘶鸣萧萧,这衰瑟悲凉的景象,把莺莺柔肠寸断的心情烘托得催人泪下。
从上述可见,作者对莺莺心理活动的刻画,不是直通通的叙说,也非空洞洞的喊叫,而是驾驭多种艺术手段,以鲜明的形象,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概念的意思形象化,内在的东西外物化,因而能够使看者动情,闻者动心。
【西厢记长亭送别读后感】相关文章:
1.西厢记读后感7篇
4.送别
6.王维《送别》
7.西厢记读书笔记
8.渭城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