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018-01-01 褒义词

  一些人认为学校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术能力来选择学生而另一些人相信有不同学术能力的学生应当被一起教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因材施教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因材施教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因材施教是褒义词。

  【解释】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别类分门;因材施教。”

  【例句】

  教师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因性施教 对症下药

  反义词

  一视同仁

  【现代内涵】

  因材施教“因性而教”

  古代女子是不能同男子一样受教育的,所以当时不存在“因性而教”的问题。但社会发展到今天,显然“因材施教”应涵盖“因性而教”。本来,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确存在着差异,女生在生理发展上较男生一般早熟一、二年,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时,女生的语言能力和机械识记能力一般优于男生,再加上本身学习的内容中抽象思维的成分比较少,所以此时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男生,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机械识记成份减少,相应地抽象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男生的优势开始发展。所以,教师应看到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别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

  因材施教“因龄而教”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阶段说,各年龄阶段都各有其特征,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因年龄特征而教。

  1.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故我们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

  2.“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地存在着相互适应。师“因材施教”,生也应“因教而学”,择其善从之,不善而改之;还应允许学生“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发展。三者结合,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3。 因性格施教,每个人有不同性格,很多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性格造成的,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对于学习的方式和内容的敏感度也不一样。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

  一 倾心关注学生,加强因材施教的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的核心内容,因此,倾心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加强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维护学生尊严,肯定学生价值,尊重学生差异,以乐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要以公平民主的工作作风、友善慈爱的长者风范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亲疏有别,不厚此薄彼,确保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性。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家庭背景、健康状况……既要把握群体特征,又要关注个体特点,既要了解学生昨天“在哪里”,又要预测学生明天“去哪里”以及“去的地方”是否与他们想的一致、是否对国家有用。要遵循教育规律,抓住教育契机,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工作。对学有困难、处于弱势的学生,以保护自尊、鼓励自信为重点,多关心,常指导,让他们在自尊、乐观、自信的状态下投入学习。如,对视听不好的学生,安排合适的座位;对心理自卑的学生,多给予精神慰藉;对懒惰松懈、自制力差的学生,加大监控指导力度;对不善言谈的`学生,送去鼓励的目光,安排一份班务工作;对作文能力差的学生,提供当面评改服务等等。

  对学有余力、处于强势的的学生,以拓展知识视野、创新学习方法、力求最大发展为重点,多引导、常激励,让他们在“我能行”的成就感中产生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紧迫感。如,引导他们读名著、诵经典、涉猎百科知识,体会知识海洋之大;鼓励他们学名人、立大志,历练人生本领,感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帮助他们借鉴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享受高效学习的成功和愉悦,不断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二 “对症下药”

  在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一类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另一类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最后一类学生,这样,每个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后两类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第一类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类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三 整体培养,关注集体的学习习惯特点

  “因材施教”的“材”既是指个体的学生,也可以理解成“一批相近的学生”。我国从近代开始以来推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一方面有利于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但另一方面,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最容易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固定而独特的整体特质。班级特质是一个无形的客观存在的场。它与班级成员之间产生动态的交互关系,影响着每一个人。一个结构稳定,关系和谐,富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班集体,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励每个学生在学业和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去追求真、善、美。反之,一个结构松散,关系混乱,缺乏凝聚力和拼搏精神的班集体,则会对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带来伤害,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班级的性质,扬长避短,细心、合理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是语文老师身上担负的艰巨责任,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比如有的班级的学生活泼,有的班级学生沉闷。很多老师能觉察到一个集体的语文学习习惯,但很多老师却表示很无奈。这时,“以点带面”,整体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 重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懂尊重别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老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尊重学生的同时,老师还要看到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优势进行必要合理的教导,使之成才。这个优势就需要老师来发现。在一些老师眼中所谓的“差生”,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他们,或许“差生”的帽衔就不会硬扣在他们头上了。爱因斯坦小时候被老师冠名为“笨蛋”,其实是他的老师没眼光,看不到爱因斯坦的闪光点,不是他的“伯乐”。刚不久,有一个赴美国参加演出的以《我的梦》为主题的残疾人演出团,在他们当中有一个男孩叫舟舟,是一个弱智,表面上看他呆头呆脑的,但他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指挥。看着他在指挥台上的飒爽英姿,不得不让人震撼。而真正发现他有指挥天赋的人是他的爸爸,也是他的老师。

  所以,老师要有一双慧眼能识“另才”。而这双慧眼就来源于老师对学之中。无论怎样出类拔萃的“千里马”都离不开好的“伯乐”,就看自己能不能成为学生的“伯乐”了。

【因材施教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相关文章:

1.兴高采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庇护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3.果断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4.狡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5.强悍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6.新鲜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7.夸耀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8.德高望重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夸夸其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如饥似渴是褒义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