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未有天才之前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未有天才之前读后感1
初读《未有天才之前》,我首先想到的是文中“孕育天才的泥土”与“天才”跟高中文言文《南岐之见》中的“南岐人”与“外乡人”联系在一起。认为外乡人明明手握事实却因“寡不敌众”导致被乡人嘲笑而不被人所理解。
但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有些不妥。如今我再读完《未有天才之前》,我脑海里首先联想到的是韩寒的一篇名叫《穿着棉袄洗澡》的杂文。允许我摘抄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茅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
……
我们最终需要的人才是专长于一类的,当然我们也要有各科的基础,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就专攻什么,为直达目的扔掉一切,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但也不能穿了棉袄洗澡。我曾从《知音》杂志上看见一个处境与我一样又相反的人,他两次高考数学物理全部满分,而英语语文不及格,最终他没能去大学,打工去了。所以,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在洗澡。”
我认为韩寒笔下的“人才”与鲁迅笔下的“天才”从某种角度看来是一致的——都是指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并且是远超于旁人的精英人士。
但无论是“天才”还是“人才”,但确实他们这类人只需专功一门或者说他们只用擅长一项技能就够了。的确,这个时代需要的确实是人才而非全才。
先说明我并不是是在写什么“读后感”,也不是什么议论文。只是想写些看了《未有天才之前》之后的一些感觉,一些想法,一些想说的话。没有什么主旨,也没什么立意,应该可以算是篇杂文,当然也可以算作废纸一张。
在《穿着棉袄洗澡》一文中,韩寒想说的是当今教育制度太过注重所谓的“全面发展”,虽说在我看来韩寒的观点有些片面,因为毕竟80后只出了你一个韩寒,仅此而已。
但事实上,就算你做到了所谓的“全面发展”了,你就真的可以被称之为“全才”了吗?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我只能说你是达到“全”而并非“才”。
我认为世界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全才”,连爱因斯坦、牛顿、孔子这些伟人姑且只能被称之为“人才”或是“天才”。
但真要硬找出几个全才,有还是有的,譬如“马克思·恩格斯”,在高中课本选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咋一看可以被称之为全才,但是他一生的主要贡献却都在告诉着我们,他其实还是个“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人才。
但我想说像马克思与他在各个领域的贡献;或是爱因斯坦与艺术;亦或是乔布斯与佛学等。无不在说明着人才并非比全才弱,而是人才通过各个领域的知识学习,而那些知识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作用于他自身擅长或是说最为执着,最为热爱的领域中。
不是说这个时代不需要“全才”,而是这个时代需要那些骨子里有“全才”的那种不只局限在自己现已处于且擅长的领域而不知再做突破的“人才”。
说到这里我们回到原点,也就是跟我一样的'同龄人曾经都肯定思考过的一个问题都思考过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高考?”记得《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周伯通对郭靖说过“不练武功又能干吗?”
虽然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在抱怨着高考制度,中国现代教育的残酷和无情。但想必人人内心深处都知道,当今社会处于这个年龄的我们“不读书又能干吗?”
不是说高考制度急于培养全才,而事实是中国人实在太多,但关键岗位确实只有那么一点。政府只能通过类似高考,托福,SAT,雅思啊等选拔类应试考试,来从茫茫人海中选取出那些具有“全才”初期特质的人们,再从而对其进行专项类的“人才”培养。
毕竟,绝大多数的人刚来到这个世上,是不能确定自己日后一定是从事哪份工作,一定是为社会的某一方面做出自己或多或少的贡献。因为你毕竟不是出生于类似罗斯切尔德的家族中,不是一出生就能知道自己日后是投身于金融业,一定能在金融帝国中大展拳脚的。多数人都是通过后天阅历,兴趣,专业决定自己今后的职业的。
所以啊,既然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我们。还是少上上网多看看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未有天才之前读后感2
80年前,中国就在渴望出现一批天才,希望他们能给国家给民众带来美好的未来。可到了今天,我们还在不断地呼吁天才的出现。举个例子,文学界就说,20世纪没有伟大的文学家。巴金自己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鲁迅,也有很多人说他只有两本小说,一堆杂文,文学方面不算伟大。说得有理,可天才还是没有。为什么呢?怎么办呢?
还是来看看不算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鲁迅的回答是:天才的匮乏是因为土壤不合适。天才成长的土壤,就是我们大众。大家盼望天才的出现,先需要自己把土壤做好。
“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大家怎么做,才能产生适合天才的土壤呢?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
我们做不了天才,我们就踏踏实实做土壤吧。从身边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能干什么就干点什么。有了我们这样的民众,天才会产生的。
【未有天才之前读后感】相关文章:
1.前古未有
2.天才 读后感
3.天才梦读后感
4.天才梦 读后感
5.天才街读后感
6.天才街读后感
7.天才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