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一本书读后感

2017-08-19 600字

教师读一本书读后感

一本令教师百读不厌的好书——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我喜欢读书,也爱收藏书。从教二十多年来对我教学工作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给教师的建议》。

打开目录,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几点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兴趣的秘密何在”、“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关于和谐教育的一些想法”“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这不都是初登教坛的我最急于知道的吗?目不暇给的我废寝忘食的读着……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字典里没有“差生”二字。

苏霍姆林斯基用费佳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用“阅读与思考”唤醒知识“差生”的思维。

【故事一】有个叫费佳的学生,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始终是最大的障碍。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苏霍姆林斯基就给他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二百道应用题,主要都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其中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起初,费佳只是简单地读读这些习题,像读鸟兽、昆虫、植物有趣故事一样。过不久,费佳明白了,这些故事就是习题。这孩子对其中一道最简单的习题思考起来,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解答出来了。解题原来是这么普通的事,这一点使费佳感到惊奇。“这么说,这些习题中的每一道,也是可以解答出来的?”费佳问道。于是,费佳整天地抱住那本习题集不放。每解出一道题,就感到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他把解出的习题抄在一个专门的练习本里,还在文字题旁边用了画习题的办法,画有小鸟,动物植物等。

苏霍姆林斯基还给费佳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100本小册子,可供这孩子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后来又给费佳配了另一套书。

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同学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题。到六年级,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费佳成“少年设计家小组”积极成员之一。创造性劳动引起的兴趣越大,他读书就读得越多。他后来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语文,但是,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术专家。

苏霍姆林斯基评论此事在教育日记中感慨地说:“我从来没有、一直也没有给费佳这样的学生补过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他们阅读和思考,阅读好像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他的觉醒。” 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告诫教师们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该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围世界看到的不懂的东西就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就越敏锐。”

最近,重读《给老师的100条建议》,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差生”,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教学?是否真正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凭心而论,教师们很敬业,对待“差生”不可谓不关注:“1+1,结对子”,课堂特别巡视、特别过问,早晚补课、家长配合,大量演算道道习题。可是效果始终不佳。“差生”们严重的“精力透支”,处在被动的、机械的、麻木的状态中。多数“差生”即使通过教师的“日日清、周周清”,勉强完成作业,也“后劲儿不足”,随着年级升高,还会成为新的“差生”。我们学校的刘德伟、张东风、王丽娟等几位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苏霍姆林斯基通过扩大“阅读和思考”提高“差生”兴趣,改变“差生”学习方式的理论,通过每天讲个小故事,培养读书兴趣;通过每周办张英语手抄报识记单词;通过猜谜语、讲“字宝宝”故事、编儿歌等方法学习汉字。在他们的班级“差生”成绩也基本达标。

在农村,由于经济原因,一些智力较差的学生“随班就读”;由于教师照顾不周,由于教材与进度的大一统,使这样的学生沦为“差生”。苏霍姆林斯基用瓦连金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用“观察自然”的方法培植智力“差生”的情感,进而提高他们的成绩。

【故事二】一年级时,老师发现瓦连金智力相当差,头脑里什么也记不祝费了很大力气才记住的东西,很快就会忘掉。以前已经学过的东西不得不重新给他讲解。瓦连金感知还很迟钝,思维过程缓慢无力。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教师们一方面根据瓦连金现状,给他布置个别作业;一方面继续进行心理观察,发展他的智力,教给他思考、训练思维的方法。

从生理学找到的依据是:孩子的大脑两半球皮质细胞处在某种抑制状态中,把思考细胞连接起来的极细微的神经通道,由于某种衰弱和萎缩,不能把周围事物的信号较快地传导过去;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瓦连金的父亲是个酒鬼。苏霍姆林斯基他们深信,皮质细胞连接兴奋中心通道,这个衰弱、萎缩和抑制状态,是可以让儿童恢复起来,健康起来,活动起来的。他们采取如下对策:给瓦连金准备了许多训练思维的画片。用意在于使孩子能够较快地变换注意力,改变感知的性质,使他每一次都能接触一些新概念,以此“唤醒”他的精神细胞,逼使他对周围世界的信号做出比较敏捷的反应。

通过家访知道,瓦连金的母亲特别是他的父亲很少跟孩子讲话;家里庭院围墙很高,把孩子与大自然隔绝开来;孩子的知觉贫乏,言语迟钝,不和别的孩子交往玩耍,这一切又都加重了遗传因素的作用。于是给他制定一个健康的作息制度,加强他的体质,让体力和脑力都活动起来。

带领瓦连金到大自然中去,让他注意那些最醒目的东西,让他惊奇,让他叹赏。他们发展儿童的智力情感更敏锐,对周围事物更惊奇。这对大脑两半球皮质细胞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次,老师带领瓦连金和他的同学到野外观赏大自然。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孩子们仔细观察蜜蜂活动。蜜蜂轻轻地落到花上,察看一番,又飞起来,在花儿上空盘旋……过了一会儿,他又落在花上,把自己的喙伸进小小的花蕊里去……孩子们眼里闪出好奇的火花。瓦连金成了一个很爱提问的学生:为什么向日葵的花盘会跟着太阳转?为什么鸽子从来不停在树上?为什么蝙蝠只在夜里飞出来?他的思维过程逐步活跃起来,对周围事物发生了兴趣,记忆力也增强了。

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教师们把这个“迟钝”的儿童拉上来,花了整整三年时间。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瓦连金做的习题一直跟别人不同,但到四年级,他已经跟全班同学一样了。

有些教师对儿童大声呵斥,冷嘲热讽,甚至侮辱儿童的人格。这些不公正的做法伤害儿童的自尊心,使他们敢怒不敢言,于是他们就在内心以各种形式进行积极的和消极的反抗。苏霍姆林斯基用尤拉的故事告诉我们尊重换来尊重,伤害获得伤害。

【故事三】一年级有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叫尤拉。女教师发现他在课堂上总坐不安站不稳,随便讲话,有时拿纸折飞机,趁老师回转身时放出去,惹得哄堂大笑……简直没法上课。女教师想个简单的办法:到家里找尤拉的母亲“告状”。怎么办呢?女教师和孩子的母亲约定,每天把尤拉的不良行为记在学生手册里,由母亲“采取措施”。一天:母亲看到手册里的“记事”,大发雷霆,狠狠的打了儿子几巴掌,还用皮带抽。这个从小没挨过打的孩子惊呆了,他从来没受过这样的痛楚和屈辱。尤拉变了。他常常阴郁地悲愤地坐在窗前,好像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三天后,尤拉说他把学生手册丢了。母亲又使用了她的皮带。原来那个活泼的、精力旺盛的孩子,现在显得沉闷、孤僻。他很少抬头,避免和教师的眼光相遇,当这种相遇无法避免时,女教师在他的眼里看到的是愤怒和绝望。从前尤拉是个诚实、正直、坦率的孩子。现在居然说起谎话来了。女教师偏偏要整一下他这种“怪脾气”。她提高了“警惕”,密切注视尤拉的一举一动,更加起劲地在学生手册里写下尤拉的'一切过错。而尤拉又一连“弄丢”了好几本学生手册。女教师就重新给他弄本新的,并幸灾乐祸地说:“学校小卖部里有的是”。尤拉呢,他决心把小卖部里的那一捆手册给“消灭掉”。一次放学,他躲在教室的凳子底下,等到晚上,从窗户里爬出去,撬开小卖部,拿走了那一捆学生手册,在学校花园里刨个坑,把这些可恨的学生手册“埋葬”了。这一次,感到幸灾乐祸的不是教师,而是尤拉。现在尤拉已经是有意捣蛋了,当他说:“学生手册嘛,我弄丢了”的时候,女教师仍旧派值日生去小卖部“再拿一本!”可值日生回来说:“小卖部失窃,手册不见了。女教师不肯罢休,就用普通本重新裁装个临时手册。正当把这个学生手册递给尤拉的时候,生物老师来了,他说在带领学生劳动时,挖出一捆沾满泥土的本子。于是许多人说尤拉是小偷,而尤拉坚决不肯承认。事情闹大了。学校决定把尤拉的母亲喊来,叫她狠狠地揍他一顿。母亲一边打孩子,一边暗自流泪。尤拉变得更凶狠了。现在他处心积虑地跟女教师捣蛋。有一次他发现,同学们有人咳嗽时,女教师就要皱眉头。于是他在每一节课上都要咳嗽,有时竟一连咳嗽好几分钟。女教师又准备把这种过错写在手册里,就说:“把学生手册给我!尤拉终于无法忍耐了,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本揉皱的小本子,把它撕得粉碎,摔在桌子上,喊到:“去你的吧,该死的手册……”惊呆了的女教师最后一次看见了尤拉的眼睛,那里面燃烧着不像一个孩子会有的怒火。尤拉的父亲实在无法,让孩子转学了。

后来尤拉在别的学校上二年级,表现很好,跟所有的好学生没什么两样。

这位缺乏教育素养的女教师,由于不明智的吹毛求疵的作法而伤害了尤拉的心灵。而像尤拉这种被激怒的、变凶狠的学生,在我们的学校中还很多。听完这个故事,我更深层次理解了新课程理念,更懂得了“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春来暑往二十年。这期间,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如陈年佳酿,仍散发着幽香与魅力:“动手与智慧”,这不正是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这不正是现在提倡的“教学反思”吗?“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这不正是现在提倡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吗?“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这不正是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吗?还有 “必须教会少年阅读”、“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这不也正是我们现在大力宣传与落实的“书香校园”吗?……

歌德曾言:“一句话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教育家则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好书,家长要读、教师要读,教育管理者也要读一读。

【教师读一本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一本书读后感08-11

读一本书写读后感08-11

读一本书的读后感08-12

党员读一本书读后感08-15

读一本书读后感800字08-11

与父母读一本书读后感07-03

读一本书读后感的作文08-11

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08-15

写一篇读一本书读后感08-11

幼儿文章读后感 语文教师读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