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文事迹读后感

2017-10-28 500字

张锦文事迹读后感

太行深山孔圣人,

中原名师张锦文。

坚守山乡三十载,

守望大山铸师魂

2. 家乡辉县一直是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今天不说山水风光,单表一下家乡辉县杰出的当代名人。首先是辉县曾经出了个好书记郑永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带领辉县人民大干苦干,治理家乡山水,为今天辉县的繁荣秀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后来,又出了个张荣锁,是央视2002年评选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再后来又出了个裴春亮,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之一,去年的央视春晚上出尽了风头;还有一位叫赵化宇,是共和国驻海地维和警队队长,因为海地地震,他用生命换来了一个“维和英雄”的称号……一个县级小市能有这么多在全国都叫得响、能够上得百度词条的名人,足以证明家乡辉县的人家地灵。

但是,辉县教育界还没有全国名人,甚至在河南省里也没有。紧挨辉县的林州出了一个王生英,曾经入选了2006年的感动中国之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即使后来没被选上,她也是全国十佳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算得上是河南名人了,尤其是在教育界,一说王生英,老师们都知道。但那是人家林州的,辉县的教育名人目前还没有谁比得上王生英。

最近,辉县教育局推出了一个教师张锦文,也是坚守山区教育的一个典型,他的事迹先后在《教育时报》等报刊上刊载,今年教师节期间,还作为教师典型在全市表彰大会上做了精彩发言。而最近,市教育局专门下文件,号召大家学习三十三年扎根山区,守望山区教育,铸就大爱师德的优秀教师张锦文。

我们学校一向注重教师的师德培养,就抓住契机,号召大家学习张锦文,政体处向每位教师印发了关于张锦文老师的典型材料《守望深山铸师魂》,让每一位老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还在校园网上转载了他的事迹介绍,号召大家积极为正在参加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片选活动的张老师投上宝贵一票。

10号那天,市局还召开大会,布置了纸质投票事宜。我们学校积极参与,决心把我们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推选出去,树立好的典型,为辉县教育这张光辉的名片,增光添彩。其实吧,我们早已经行动了,学习材料已先于市局的布置下发给了老师们,我自己还通过网络在两个网站上两次投票。

关于张老师的先进事迹不用赘叙,我在网络上搜索辉县张锦文,马上就可以找到以下内容:张锦文,男,50岁,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教师。拍石头乡中心小学位于太行山深处。只要提起张锦文,所有他教过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家在山上,学校在山下,8公里的山路非常难走,基本上是悬崖峭壁和羊肠小道。赶上下雨天,张锦文还要背孩子们上下山。爬山只能穿家人做的千层底鞋,他一个月至少需要一双鞋,25年,他穿烂了350双鞋,走了近6万公里路。

“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直到现在,张锦文还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多年的坚守,换来的是桃李满天下。人口不足300的寨洼村,大学生、研究生就有30多名。这也是作为省级文明教师的张锦文的骄傲所在。

更为详尽的报道,就是那篇《守望深山铸师魂》,我读了几遍之后,深受感动。

最令我感动的是下面三件事:

一是张老师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顾校不顾家,在父母临终和儿子住院期间,竟然毫不动摇,始终跟学生在一起。报道中写道:张锦文和妻子及他年仅11岁的儿子趁星期天到新乡给学校拉课桌。课桌被拉到学校时已是29日凌晨4点多,当他们卸完课桌天已经大亮,张锦文和儿子、妻子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工地去洗手,这时张锦文儿子的右手不小心触到了正在滚动的大型面条机的齿轮上,顷刻间儿子的右手四根手指连在了一起。张锦文和妻子先后将儿子送往乡卫生所和县医院,被告知需转入大医院治疗。几经周折后,当日下午5点,张锦文的儿子才被送到新乡公立医院,办完入院手续时已是夜晚,第二天就是星期一,考虑到学生上课,张锦文一大早就又坐车回学校教课了。直到儿子出院,张锦文没有再去医院看望儿子。

张老师的做法真有点太离谱了,自家十一岁的孩子跟着自己去拉课桌不说,还出了可那么大的事情,四根手指都被绞伤了,可张老师却一次都没有在医院露过面,这是什么精神?

可见他对学生的爱胜过了对自家孩子的爱!这是人间大爱,是一个人民教师优秀师德的铁证,也只有当老师的,才能够做出这样的事儿了,张老师让人钦佩!

报道里还写道:山区缺少教师,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张锦文必须每天到学校教课。因此张锦文的父母从有病到住院期间,他一直都让妻子照顾,张锦文从未伺候一天,直到两位双亲去世时,他都在教室给学生讲课。

当我读到这里时,对张老师简直就是有点不理解了。一个人,怎么可以如此的无情无义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竟然冷漠到这种地步,全是因为张老师把爱全都给了他的`学生们!

一对老夫妻,把孩子养育成人,而后又让他当了一个教师!在他们行将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在他们最迫切想看到自己孩子的时候,而那个孩子却因为自己是个老师,离不开自己的学生,而不肯近前看望生他养他的父母一眼,张老师的做法太绝情了,这老师当得太伟大、太神圣了!我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我应该向他学习。想一想自己吧,真的做的很不好,父母亲有病的时候,我曾经多次请假伺候父母,有时还是从学校里里偷溜出去的。

可是看人家张锦文老师,从未伺候过父母一天,直到父母去世时,都在给学生上课。我在感动张老师的同时,真的有点不理解。假如我的父母还在世,在我学习了张老师的事迹后,一定也会舍孝而效忠党的教育事业的,可惜是“只有再生的儿女,没有重现的爹娘”呀!行孝的链条一旦断裂,是无以弥补的。所以,张锦文老师的父母一定是带着对儿子深深的眷念离开这个世界的,而张老师则把他的全部的爱都献给了自己的学生。

张老师令我感动的第二件事情是,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三十三年了,张老师都苦苦坚守着不变的信念,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一次次的外调面前不动摇,在商品经济大潮不动摇,在荣誉面前不动摇,这跟我们身边有些人,总想捞点外快,总想搞个有偿家教相比,是多么高大,多么令人敬佩呀!

张老师呀,都走出大山了,谁来建设和谐秀美的新寨凹,谁来建设繁荣昌盛的拍石头呢?

第三件事情是“他一个月至少需要一双鞋,25年,他穿烂了350双鞋,走了近6万公里路。”张老师,我真的做不到这一点,首先是没人给我做千层底鞋,我的老婆太笨太懒了,不会做千层底。要是我在山区教学,我会住到学校,还美其名曰“以校为家”,那样可以省去多少双鞋呀!

我常常想象着这样的画面:山路上走着形单影只的张老师,他穿着一双千层底布鞋,臂弯里夹着书本,山风吹拂着他的头发,露出了他睿智的前额,身后是连绵而苍茫的群山,脚下是崎岖而坎坷的山路……要是腋下换成一把油伞,活脱脱一个新版的《毛主席去安源》。

张老师,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令人感动,您是山区未来的希望,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山村的未来;您是山区教育的楷模,扎根山区,造福山区,为山区的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爱,让山区的孩子看到了灿烂的曙光;您是山区教育的一把火炬,是家乡山区文明的播火者,您是一块丰碑,我将永远学习您的精神!。

【张锦文事迹读后感】相关文章:

1.张洁美文读后感

2.科普文读后感

3.励志文读后感

4.一千张糖纸读后感

5.一张椅子-读后感

6.一张贺卡读后感

7.《小兵张嘎》读后感作文

8.走吧张小砚读后感

小学生600字读后感 百年北大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