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令智昏成语故事

2018-07-20 成语故事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1

  【拼音】lì lìng zhì hūn

  【成语故事】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秦军攻占了野王。上党守将冯亭将上党奉献给赵国换取保护,赵孝成王听信平原君赵胜的意见接纳了上党,结果秦昭王派白起进攻赵国,在长平歼灭赵军40万。司马迁评论平原君是利令智昏。

  【出处】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释义】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贪财

  【近义词】见利忘义、利欲熏心、利令智惛

  【反义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

  【同韵词】羣口铄金、饥馑荐臻、一刻千金、勇贯三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日久年深、九烈三贞、佛口蛇心、水陆之珍、革旧从新、......

  【成语举例】独苦国人无识者,利令智昏,则不免受其饵矣。

  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

  【其它使用】

  ◎ 如果用利令智昏来形容这样的公司、厂家、这样的"征订函",恐怕并不为过!今天,我们将这样的"征订函"公之于众,既是为了警醒大家,又是为了用舆论公开的办法治治这些胆大包天者!

  ◎ 人有利令智昏的时候,也有美令智昏的时候。

  ◎ 胆子越来越大,手伸得越来越长,又能屡屡得手,于是他利令智昏,更加肆无忌惮。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2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意思:得到点便宜就神智糊涂,头脑发昏。后来人们就用此来形容利欲使人丧失理智,不辨是非。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令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秦军一路旗开得胜,攻陷了野王,直逼上党。上党守将冯亭看到野王既已失陷,上党孤立无援,很难再保住,于是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以便得到赵国保护。

  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平白无故接受人家的好处,是祸患的根源,便劝导赵孝成王不要接受。可是平原君赵胜却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双眼,认为不费一兵一卒就白白得到了上党这么一块好地方,何乐而不为?因此极力主张接受上党。平原君的主张正好迎合了赵孝成王的心思。赵国接受了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眼看就要到嘴的这块肥肉轻易地被赵国得到,秦国极为恼怒,于是派大将军白起率军大举进攻赵国。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最后赵国四十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司马迁对这段历史有过一段评述,他说,平原君不是凡夫俗子,却有时也不明白大道理。并说:“鄙谚曰:‘利令智昏’。”意思是,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使聪明人丧失理智。”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3

  成语利令智昏出处: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

  利令智昏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战国时,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野王位于韩国的上党同韩国内地之间的重要通道。野王被占,上党就孤立了。上党的地方官冯亭,准备归附赵国,希图得到赵孝成王的保护。

  赵孝成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平阳君”赵豹不同意,他说:“无故受利,会招致祸殃的,不如不要”。“平原君”赵胜说:“不要白不要,如此一大块好地方,不费任何代价,送上门来还不要吗!”赵王赞成赵胜的意见,就派他去接收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可是这一来,把秦国激怒了。秦国又派白起去打赵国。在这次战争中,赵国大败,四十万赵军,全部覆没。

  司马迁对此评论说:“平原君”赵胜,在当时虽然也算是个著名人物,但是他的眼光到底还是太短浅了些,因为贪图私利,而使头脑发昏,理智不清,这就是所谓“利令智昏”啊。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4

  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表示愿意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

  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意见不一,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为甚么不要呢?”平阳君反对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恐怕会招来大祸。”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5

  “利令智昏”四个字,是司马迁对平原君和赵成王不能趋利而避害的一声感叹,其实,更是史学家对事物精准的洞察和对人善良的告诫。古人说“淡泊以明志”“无欲则刚”。一个人如果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往往会头脑膨胀、丧失理智,做出些愚蠢的事情来。 到了如今,诸如此类的事情也不少见。职场也好,商场也罢;富人也好,穷人也罢,总有一些人会让这般故事轮番上演,且演得“活灵活现”。譬如说,小到小鸡注水,大到奶粉害人……其实,故事的开始,无一不是见利忘义;而故事的.结局,又无一不是害人害己。不管表演者如何粉墨,登场后便已无法逃脱这一命运的掣肘。

  任何一个词汇的形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一本厚厚的辞典,所有的词汇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当我们翻开这部辞书阅读的时候,远不如现实的参照。汉语的词汇极为丰富,我们的祖先习惯于形象思维,我们的文字就是从象形来的。 “利令智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语曰:‘利令智昏’”。鄙语就是俗语,来自民间。不管时间距离多远,我们今天拿来,对比现实,好像是现代人的产权,像“哇塞!”一样有时代感和冲击力。中国的儒家文化对人的影响力的很大的,特别是对平民阶层。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平民阶层的道德操守,但约束不了上层人群。在现在这个经济时代,“利令智昏”这一词就更加凸现出来了。

  文化层次决定文明程度,决定理智,决定他的法律意识和秩序。这话可能没错。我们承认贩毒、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这大多是一些文化浅层次的人所为,他们见利忘义,利令智昏。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恰恰又是高文化层次人群见利忘义,很多是达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度。

【利令智昏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利令智昏造句

2.利令智昏的意思

3.利令智昏怎么造句

4.用利令智昏造句六则

5.成语故事:防微杜渐

6.散马休牛成语故事

7.指桑骂槐成语故事

8.大腹便便成语故事

上一篇:激浊扬清的成语故事 下一篇:心怀叵测的成语故事及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