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中的成语故事

2021-10-14 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淮南子中的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

  女娲补天

  据说女娲在造好了人类之后,为了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让男女互相配合,生儿育女,使人类能繁衍连续至今。

  女娲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不周山,结果将这座撑天的大柱撞塌了,天穹的四边也被撞毁了,半边天便塌了下来,天上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九洲大地也被震荡得多处破裂,使得天不能遍盖万物,地也不能普载万物了。正在这时,裂口中爆发出的熊熊大火燃烧着人们的房屋和农作物。而浩荡凶猛的洪水也开始奔流不止,漫过两岸。地下的水流也从其他隙缝中喷涌出来,淹没了大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更可怕的是,凶猛的野兽从山林中奔跑出来,吞噬残害着善良的人们,凶残的鹜鸟盘旋在高空中,叼食着老人和弱者。

  女娲满怀恐惧地望着成千上万的人饿死和淹死。她决心要拯救她的孩子们,解脱她的儿女们的灾难。女娲滑到黄河边,挑选了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再用这些熔化了的液体把天上的洞补起来。女娲不停地补呀补呀,九天九夜过去了,天空终于被补好了,大地放晴了,天边出现了五色云霞。现在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霞,就是当年女娲用五彩石炼成的呢。

  天补好了,天空比以前更灿烂绚丽,女娲欣慰地笑了。可是,她还是不放心,又从东海捉来一只万年的巨龟,斩下它的四足,把它们用作擎天柱,分别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了天地的四方。接着又把兴风作浪的黑龙给杀死了。紧接着,这位仁慈伟大的母亲,又把大量的芦葭烧成灰,填平了地上洪水泛流的沟壑。天地灾祸终于被平息了,恶禽猛兽被诛灭了,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了,人类终于摆脱了灾难,大地上又出现了祥和欢乐的气氛,人们脚踏着比以前更加肥沃的土地,头顶着比以前更加明朗的晴天,无忧无虑,怡然自得,比以前更加幸福地生活着。这个时候,所有的禽兽虫蛇,都纷纷地把它们的爪牙和毒蛰都隐藏起来,它们的性情也都变得温顺驯良了。

  女娲创造了人类,又拯救了人类,她的丰功伟绩上至九天,下到黄泉,都被颂扬着。她的光辉熙照着万物,她乘坐的是雷车,由生有翅膀的应龙驾驭着,旁边还有青色的虬龙在协同并驾,她的手里拿着世界上最稀罕的瑞应宝物,坐的是用萝图特别制作的席子,车身环绕着金黄色的云气,白龙在前方开路,无足而飞的腾蛇跟随其后,导引着四方的鬼神浮游于云中逍遥自在地荣登九天,进入众神所居的灵门,朝见天帝。然后,端庄而不失威严地静坐在旁边,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也不宣扬自己的名声。因而,被人们称为人类始祖——“女娲娘娘”;她为她所创造的人们的幸福不懈地付出,努力着,因此,她的名字被后人永远铭刻在心上。而她那美丽动听、感人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永远、永远、永远………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一天,他走在旷野上,心想这时候天要是塌下来,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肯定会被碰成肉饼的。他躲进房屋里,又想天要是这么一大块地碰下来,房屋不也被硬倒了吗?砸倒的房屋不也要压到头上来吗?

  他像一头丧家之犬东奔西逃,突然,他发现路边有个山洞,赶忙爬进洞里躲起来,这下他才放心了,悠悠然地观赏洞外的风光。但他马上又想天塌下来不把洞口堵死了吗?暗无天日,不憋死,也一定饿死。他赶忙窜出去,连滚带爬地来到大路上。天瓦蓝瓦蓝的,几朵白云悠悠飘过。其实天离地面很远很远,哪里就塌下来呢?这样想着,他才放心走起路来。

  走不多远,到了一块洼地,突然,他惊叫起来:“这块地不是陷下去了吗?救命!”越叫,越觉得陷得深。他没命地往高处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坐到一条路上,连连说:“真险,真险,真是大难不死。”至于后面的洼地,他心有余悸,连看也不敢看了。[2]

  远远看见自己那间破屋,他眉头紧皱,如果待在家里,地陷了,怎么办?最的'办法是房屋要建得像一艘船,地陷了,还能漂在水面上,再做几把桨,还能乘风破浪,哈哈,妙主意!可是,他转念又想,要是水面也塌了呢?和房屋一起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有始无终地坠落,怎么办?想着,他眼睛都不敢睁开,慌得六神无主。

  另有一个人却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便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杞国的那个人说:“如果天真是由气体积聚起来的,那么日月星辰,不都要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而成的,只不过它会发光罢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杞国的那个人又说:“地要陷落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到处都是,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践踏行走,整日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它会陷落下去呢?”这个杞国人听了,才抛掉了忧愁,高兴起来。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

  一叶知秋

  战国末年有一位住在深山里的隐士,名叫天机子。他在家附近开垦了一块小田地,除了下山买日常用品,其余时间都不下山。

  一天,一位叫作赵政的赵国贵族,跑到山上来散心,听到附近的人说,这座山上有个隐士,就前来察看。赵政和天机子聊天的过程中,他发现虽然天机子很少下山,却知道天下大事,而且还能够推测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他不禁好奇地问:“先生不用下山,却能知道天下事,莫非先生是神仙,或是通晓厉害的占卜之术?”

  这时候,只见天机子哈哈大笑说:“我既不是神仙,也不懂占卜,我只是会从细微的迹象中,推敲出事情后续的发展和结果。就像我们看到叶子落下,就知道秋天来临了,天气会越来越冷一样。而当我看到秦国灭了韩国之后,就知道赵国也难以保全了。先生,听我一句劝,不要回国,在这住下吧!”

  不久后,秦国果然灭了赵国,接着又陆陆续续灭了其他国家。

  百川归海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集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的宾客,共同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淮南子》。[2]

  《淮南子》中有一篇《氾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这篇文章曾提到,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几个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房屋,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如今适合使用的,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更好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三人成虎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陪同太子前往赵国做人质、临出发前,他对魏王说:“如今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我不相信。”庞葱又问道:“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有些怀疑[4]。”

  庞葱接着说:“如果又出现了第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我当然会相信。”庞葱说:“很明显,街市上根本不会出现老虎,可是经过三个人的传播,街市上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而今赵国都城邯郸和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要比王宫离街市的距离远很多,对我有非议的人又不止三个,还望大王可以明察秋毫啊。”魏王说:“这个我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去吧[4]!”

  果然,庞葱刚陪着太子离开,就有人在魏王面前诬陷他。刚开始时,魏王还会为庞葱辩解,诬陷的人多了魏王竟然信以为真。等庞葱和太子回国后,魏王再也没有召见过他

【淮南子中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史记中的成语故事有

2.史记中著名的成语故事

3.外强中干的成语故事

4.《淮南子》给我的启示作文500字

5.外强中干成语故事

6.外强中干成语故事解析

7.小学语文外强中干成语故事

8.《淮南子·修务训》阅读题及答案

上一篇: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 下一篇:张冠李戴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