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你对我们国家的谚语熟悉吗?
乙 知道一些。
甲 吗我要说个上句。
乙 我能给你对个下句。
甲 那你听着:路遥知马力。
乙 日久见人心。
甲 不怕红脸的关公。
乙 就怕抿嘴的菩萨。
甲 良药苦口利于病。
乙 中言逆耳利于行。
甲 卖瓜的不说瓜苦。
乙 卖酒的不说酒薄。
甲 先下手遭殃。
乙 后下手……更遭殃。
甲 你这对吗?
乙 你先错的。
甲 应该是:先下手为强。
乙 后下手遭殃。
甲 再来。
乙 可以。
甲 吃人家嘴软。
乙 拿人家手短。
甲 好吃不如饺子。
乙 舒服不如倒着。
甲 软面饺子硬面汤。
乙 ……紧下笊篱慢下勺。
甲 您这也算?
乙 这也是俗话儿嘛。
甲 对,紧下笊篱,甭管多大的锅,把吃的全捞我的盆儿里。
乙 慢点下勺,甭管多稀,干的全搂我这碗儿里。
甲 咱们这抢食哪?
乙 要不然全归你一人儿了。
甲 嗐,您看刚才讲的全是我们民间的一些俗话儿。
乙 我们祖国的谚语嘛。
甲 这些话大家都很熟悉。
乙 生活上用的着。
甲 日常生活当中,谚语能渲染人们谈话的色彩。
乙 你举个例子。
甲 比方咱俩一见面:“x,您好啊!”
乙 “好啊!”
甲 “老没见啦!”
乙 “可不是……”什么呀,就昨天一天没见。
甲 “那也不短啦,俗话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乙 嘿!这么一句谚语,透着两个人友谊特别深厚。
甲 “交朋友嘛,我这个人就这样: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乙 对,人心要实火要虚嘛。
甲 “您就实在。”
乙 不敢当。
甲 “过了河您就拆桥……”
乙 嗯?
甲 “…不是,你是……雨后送伞……念完经打和尚……”
乙 你等等吧!就这样我还实在哪?
甲 “您实在……不怎么样啊!”
乙 嘿,他把我给否了。
甲 说到哪儿了?
乙 你把词想好了再说吧。
甲 “您昨天干嘛去了?”
乙 在家背词呢!
甲 “那么熟还背?”
乙 不勤练能行吗?
甲 “对,对。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年松。”
乙 这是咱们的功夫。
甲 “工夫不负有心人,您看今天您这词儿说的多清楚,两嘴皮儿就跟小铲子似的,叭、叭、叭……”
乙 别形容了。不行啦!年纪大啦!
甲 “哎,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乙 艺术上得勤钻研,向高峰攀登!
甲 “太好了,您这是人小志气大……”
乙 嗯?
甲 “不是,您这种精神可以说是:聋子不怕惊雷响,死猪不怕开……”
乙 (打断)你这儿说什么呢?
甲 我想夸您,找不出合适的词儿。
乙 一夸我,他就想不起好词儿。
甲 您上句是怎么说的?
乙 我说:艺术上得勤钻研,向高峰攀登。
甲 “对,这是一条光明大道,您走得好哇。您哪,您一条胡同走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您甭管我,也甭回头。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嘛!”
乙 你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 怎么了?
乙 肉包子打狗是谚语吗?
甲 ……对了,这是俏皮话儿。
乙 你自己都乱了。
甲 我想多说几句谚语。
乙 谚语就是一句两句,多说就不起作用了。
甲 着是谚语的特点:言简意明,寓意深刻。
乙 一句谚语包含着一个道理。
甲 通过谚语讲出的道理形象生动。
乙 不错。
甲 过去有这样一首歌,大家都熟悉。
乙 什么名字?
甲 《幸福不会从天降》。
乙 这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的`插曲。
甲 它是这样唱的:
樱桃好吃树难栽,
不下苦功花不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
社会注意等不来。
乙 非常动听。
甲 您看,这首歌前两句就是谚语: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
乙 后两句是道理: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注意等不来。
甲 前面的谚语为后面的道理作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告诉青年人建设社会主义就象吃樱桃那样有滋味,可去建的时候得象种树那样去费力气、花功夫。
乙 不错。哎,那四句全换成谚语不更生动了吗?
甲 那得看用得怎么样。您看,这歌儿能这样唱吗:
樱桃好吃树难种,
被窝里怎能练气功?
不到火候别揭锅,
天上不会掉馅饼。
乙 这都什么呀?
甲 您听着有色彩吗?
乙 成白开水。
甲 当然,歌曲中也不是没有全部用谚语。
乙 你举个例子。
甲 电影《刘三姐》看过没有?
乙 看过。
甲 里面有一首歌,四句全是谚语。
乙 你唱唱。
甲 (唱)
山歌不唱忧愁多,
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
人不挺胸背要驼。
乙 这是刘三姐劝她哥哥时唱的。
甲 告诉她哥哥作人要有志气,不能忍气吞声地活着。
乙 对,我记着《刘三姐》里面许多歌词,用的全是谚语。
甲 所以这些歌曲的生活气息浓厚。这些歌不但用谚语,而且用得巧,用得妙。象中国过去有这样一句的俗话:藤萝绕树生,树倒藤萝死。
乙 这是讲从属道理的。
甲 电影《刘三姐》中,用这句谚语表达了刘三姐对阿牛爱情的复杂心情。
乙 她是怎么唱的?
甲 (唱)山中只见藤缠树,
世上哪有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
枉过一春又一春。
竹子当收你不收,
绣球当捡你不捡,
空留两手捡忧愁。
乙 (闭目沉思)……
甲 你睡着啦?
乙 我咂么滋味儿呢!
甲 您看心情表达的多细腻呀!
乙 因为很形象,所以喻事明理给人印象很深刻。
甲 再拿日常生活中说吧,许多道理谚语能简单明了地阐明。
乙 要是教育青年人——
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乙 要讲团结——
甲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
乙 要是讲交朋友——
甲 烈火炼真金,患难逢知己。
乙 要是大伙在一块儿走——
甲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乙 要是咱俩一块儿喝酒——
甲 酒逢知己千杯少。
乙 要是讲咱俩合作——
甲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
乙 我要是上你们家——
甲 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乙 嘿,我还真没事。
甲 不可能。
乙 为什么呢?
甲 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乙 嗐!怎么冒出这么一句来。
甲 您是不是有事?
乙 我向你打听打听,要想长学问该怎么办?
甲 要通今古事,须读五车书。
乙 五车书?
甲 最起码是平板三轮一类的。
乙 太多了。
甲 哎,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乙 我怕读不完。
甲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您坚持住喽。
乙 我怎么读呢?
甲 吃饭要细嚼慢咽,读书要深钻细研。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乙 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哪。
乙 我就能写文章了?
甲 当然还要勤练,勤实践。不朽的文章,来源于勤奋。
乙 可我现在连字儿都写不好呢。
甲 常说口里顺,常写口不笨。
乙 常写就行?
甲 功成由俭朴,业精于勤嘛。
乙 怎么才能写好呢?
甲 那您就……脸不变色心不跳……
乙 玩命呀?
甲 哎,多少得有点牺牲精神。
乙 嘔,想干好什么都不容易。
甲 您看这谚语丰富不丰富?
乙 这是我们知识宝库的财富。
甲 人们对谚语有美好的评价。
乙 怎么说?
甲 最清澈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
乙 谚语是我们劳动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
甲 谚语还多用与忠告。
乙 就是劝人,讲讲道理,用大道理也能说通说透,但是没有用谚语那么直截了当。
乙 你打个比方。
甲 比方您犯了错误。
乙 干嘛这么比方?
甲 您不是不明白吗?
乙 对,要明白就犯不了错误了。
甲 犯的还挺严重的。
乙 绝对轻不了。
甲 我来劝您来了,直眉瞪眼的。
乙 怎么了这是……
甲 “老x,你不用跟我装这种莫名其妙的样子,我也无须向你讲我们了解情况的更多细节,我们只需要你用心地想一想。老x,你这样下去的前途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老x(越说越快)当前国内外形式一派大好,敌人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而我们的生活却是蒸蒸日上。在这个伟大的革命洪流中,老x,你作为革命的一分子,怎样才能在这个队伍里真正的配得上革命这个光辉而又荣耀的称呼,是值得深思的。我的老x……(上气不接下气)我们一直是保持着……
乙 嗯等等吧!你先把嘴里面条儿咽了吧。
甲 您听明白了吗?
乙 你特儿喽、特儿喽地干什么呢?
甲 再说几句我非憋死不可。
乙 你憋不死我也急死了。
甲 这些大道理都对。
乙 大道理应该讲。
甲 但要怎么讲,什么地方儿讲。
乙 别让人看着假门假事的。
甲 同样是这样的事儿,用谚语来讲效果就不一样了。
乙 你再来来。
甲 “老x,咱们一块儿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乙 年头不少了。
甲 “可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哪!”
乙 我怎么了?
甲 “冲您这岁数,有这样一句话您该知道。”
乙 哪句呀?
甲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乙 你这是指得哪回事?
甲 “嗐,老x,没有不透风的篱笆。”
乙 怎么了?
甲 “怎么了,您自己心里最清楚。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儿嘛!老x,说句实在的,您知道大伙现在怎么议论您?”
乙 怎么议论?
甲 “大家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外鬼好避,家贼难防呀。”
乙 我是贼呀?
甲 “您不……我……咱不怕您偷,就怕您惦记着。”
乙 我还是偷人家东西了。
甲 “这话可是您自己说的。这叫明人不做暗事,响鼓不用重锤。没什么,好汉做事好汉当,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敢作敢为,浪子回头金不换嘛!不用跟我解释,到公安局写个条儿就行。”
乙 写什么呀?
甲 “就写这几十年,你是怎么行窃的!”
乙 没有,可没这事。
甲 这些话用得怎么样?
乙 话是不错,就是让人听了害怕。
甲 这是正常现象。
乙 为什么?
甲 俗话说:做贼心虚嘛!
乙 你怎么又来了!
甲 您看,这谚语用在这地方怎么样?
乙 嗯,分量不轻呀!
甲 这股力量可以让浪子回头,让庸人立志。
乙 嘔……什么叫庸人呢?
甲 我问问您,自我感觉庸不庸?
乙 那得分什么时候。
甲 干嘛还分时候?
乙 人多我就拥。
甲 为什么呢?
乙 不拥挤不上去呀。
甲 上汽车哪?
乙 怎么个拥?
甲 无为者,庸也。
乙 嘔,没人围着时候再拥。
甲 什么呀。这么问您吧,您有什么志向没有?
乙 我这么大岁数了,还什么志不志的。
甲 老x,不能这么说。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乙 我没什么本事。
甲 女子无才便是……
乙 嗯?
甲 这句话有封建色彩。
乙 用我身上也不合适。
甲 老x,您看当前形势多好,大家都为四个现代化这各大目标而努力奋斗,胸中没有这个大目标,没有志气,那就是庸人。不错,前进路上确实是有困难的。可千难万难,有志不难。有志能移山,无志山压头哇!
乙 看来关键是个志气。
甲 志能移山,水滴石穿。宏伟的四个现代化的大目标,需要多少有志之士去为它挥汗水洒热血。全国人民都有志气,那咱们的国家错不了呀!有志没志可不一样,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您看有志气的人,精神面貌一天比一天新。
乙 总在变?
甲 可以说一天一个样!
乙 看来我也得变。
甲 您变,撒开了变!
乙 嗯?
甲 不用怕: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乙 我变姑娘啦。
甲 您有了雄心,变了面貌;有了志气,变成动力。由懒汉变成英雄,由庸人变成志士。您有了志气,就会有作为,有了作为就会有成绩,有成绩就是有贡献,有了贡献后,大家会用一句最通俗的谚语来夸您。
乙 怎么说?
甲 这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呀!
乙 我呀?!
【相声《谚语谈》】相关文章:
1.相声太平歌词
2.相声作文850字
4.弄错了相声周记
8.相声的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