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XX镇位于AA市东北角高邮湖畔,与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毗邻,是全市唯一的有少数民族村的乡镇。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15000多人口。其中,女性人口7563人。几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过程中,重视高素质的镇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女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把镇妇联建成培养女党员、女干部的阵地。做到从基础抓起,注重源头活水,不断加大培养选拔女党员、女干部的力度。全镇机关及镇直单位现有女干部10名,其中党委、政府班子中副科级1名。村级妇代会组织有女干部12名。镇人大代表中女代表13名,占代表总数的26.5%。党代会代表中女代表11名,占代表总数的22.5%。县市级人代会、党代会各有女代表1名。民营企业中女经理、女厂长及中层管理人员13名。同时,与组织部门联系,把推荐培养女党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0年以来,我镇妇联共向组织部门推荐女性党员发展对象16名,目前已有8名进入预备期,4名已经批准成为正式党员。
一、重宣传。近几年,我镇妇联始终将宣传女性典型放在第一位,结合计生部门的“三查一治”等活动,对“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中涌现出的女能手、女能人、好婆婆、好妻子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大力弘扬传统的中华美德以及女性自主自立的创业典型。同时,加大宣传《两纲两法》的力度,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宣传妇女参政的意义和优秀参政妇女的业绩;在女性地位及参政要求上对各级组织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使全镇广大干群更直观地认识到女性的闪光点,为培养选拔女干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抓培训。几年来,我镇妇联利用每月一次例会的机会,切实加强村级女干部、女农民技术员及女党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女干部素质。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新上岗的村级及镇直单位女干部的业务理论知识培训;在培训目标上,着力提高女性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以会代训及结合农技司法等部门的培训活动,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以达到提高理论水平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的目的。同时,以镇妇联牵头,结合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活动,加强镇村两级女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发动全镇女干部开展学习提高文化素质活动,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
三、提建议。近几年,我镇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村级两委会及乡镇组织部门提出建议名单,启用一些年轻、有文化、有工作能力的女同志充实到各级班子中来;例如我镇新河村妇代会主任欧阳梅,原籍是安徽宿松县人,1991年嫁入我镇,刚来时,连讲话都听不懂,但妇联的同志在下村工作中发现她原则性比较强,做事认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特别欣赏的是她的法制观念比较强,会工作,有方法;于是经过我们的推荐,村两委将她作为村级班子的后备力量,1995年,在村级班子的换届选举中,欧阳梅被选为新河村妇代会主任。现任东风村妇代会主任的王士翠,是全镇村级妇代会主任中工作做得做好的一个,她也是外地人(安徽芜湖县)。娘家离得远,为了工作,她甚至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村里安排她蹲点包组,无论是农业税费的交纳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她的工作总是做得最出色、完成得最好。95年在我镇妇联的推荐下,她被作为党的培养对象,99年以来年年被评为优秀党员。
四、当参谋。妇联组织作为党群团体,是党委的参谋和得力助手。几年来,我镇妇联利用妇女工作的独特优势,在我镇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培养选拔基层女干部、女党员工作,我镇妇联起到了重要的参谋作用,党委及村级组织及时采纳各种有效的建议,充分调动了妇女工作的积极性。2000年以来,经我镇妇联推荐的11名村级妇代会主任都经过村民大会的`选举,以绝对优势被选举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同时,我镇妇联还高度重视在民营企业中培养女党员、女干部工作;2002年,经镇妇联的推荐与介绍,外地来我镇落户的嘉安玩具厂女厂长孙桂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被吸纳为正式党员。通过妇联及村妇代会的推荐,我镇三个玩具厂的女厂长大胆启用女性管理人才,充分发挥女性细腻、有韧性、勤勉等性别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诚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镇妇女群体参政的心理意识不强,热情不高。有些妇女还未意识到参政是法律赋予自己应有的权利;有的即使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也谈不上积极主动参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女性还未摆脱依赖性、自卑感的约束,参政议政所应具备的心理和文化素质、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等在整体上劣于男性,使一些女性参政素质低、竞争力弱。今后,我们基层妇联组织争取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广大妇女参政议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力度培养和选拔基层女党员、女干部。优化女性文化心理结构,增强妇女在参政议政中的主体意识,提高自我评价和开拓创新能力,以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展示
【乡镇妇联工作交流材料】相关文章:
1.经验交流材料格式
6.交流的无奈
7.和语文交流
8.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