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心理学1
学生工作心理学3月14日至15日,石大邀请了山东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海英为青岛校区54名学生工作者作培训。此次培训是学校第二期“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内容的一部分。
刘海英为学员讲授了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门课程。14日,刘海英从基础心理学概论讲起,生动、形象地为大家讲述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储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与注意、需要与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以及人格等基础心理学知识;15日,刘海英又从社会心理学概述讲起,为大家讲述了社会化与自我、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态度、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影响及爱情、婚姻与家庭等社会心理学内容。
刘海英是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生工作心理学2
进入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出现,与传统心理学注重人类的消极面不同,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的积极的品质,主张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因素,通过不断地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使人类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那些有利于个人、团队、组织繁荣的因素。积极心理学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为培养人格健全服务社会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依据。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科学、规范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上都发生了突破性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遇到了困惑,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给了很大的启示。
1 关注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形成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过多的关注了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负面的、消极的、病态的一面。受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以往的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高职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认为高职学生由于录取分数很低,素质差。于是给学生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的品质特征,付出爱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审美情趣、坚韧、宽恕、创意、远见、信仰、有天赋以及智慧。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就会发现高职学生身上存在着自主性强、渴望独立、愿意接受新事物、富有创造力、积极乐观、热情向上、乐于助人、善于动手、承受挫折的能力强等优秀品质。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和向上的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的利用这些积极的情感和力量,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
2 关注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传统心理学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的消极面,作为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上,管理停留在表面化、形式化,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单一,手段陈旧,效果不佳,管理者疲于应付,学社叫苦连天。在管理模式注重用严明的制度、行为的限制、批评、惩罚等手段,使学生常常处于消极情绪之中。积极心理学认为认识培养个人积极品质的途径就是增加个人积极情绪体验。
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够促进人的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快乐的来源与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分不开的。一个成长与周围充满着爱、支持、赞许的环境中的学生,他们更多地体验到的是关怀和支持,他们更容易形成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反过来,如果生活在批评、否定、限制、暴力、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形成顺从、压抑、自卑、反抗的品质。作为高职学校学生管理者,关注学生群体的社会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3 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积极心理学将人类看作是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几所中专合并而成。
但在管理中,往往把视学生为管理的客体,过分的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地位,制度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管理理中的作用,学生自我管理是一种被动的自我发展模式,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开发,压抑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失去了自我管理相应的技能练习机会。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倡导高职学生自我管理以谋求个体的幸福为出发点和目的,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及责任意识,主张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使自我管理的主体、客体以及过程得到统一。
学校的管理者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智能,鼓励倡导支持协助学生建立自身的资源管理模式,鼓励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制订长期和系统化的能力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目标管理、情绪和压力管理、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等积极资源管理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规划。
4 建立积极有效的组织管理结构
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层面看,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它涉及公众的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主张前置式的管理策略。认为学校管理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于在学校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优势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
从积极心理学出发,高职院校管理的着眼点应从过去的管理举措变成了激励和引导,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正面思考的综合制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发展目标,为学生创造幸福的发展环境条件,用激励的手段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性,创造力、培育学生的正向力量;
用对积极的力量培育与强化来取代对学生的缺陷修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及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对学生更多的持接纳、鼓励、尊重的态度去激发学生的才华和潜力,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改变,发挥学生正向或积极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管理观。
要更加注重学生情感及体验,让学生更快乐、更幸福、更自信、更乐观的去学习去发展。
要注重学生爱得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责任心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是让学生成为更优秀的公民。
学生工作心理学3
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这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应用教育教学的具体策略,对于改善教学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前,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接触的外部信息更为繁杂,心理状况也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仅仅掌握一些专业技能与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技能的引导,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教育。教师要全面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利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健康发展。
一、巧妙利用心理暗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心理暗示是指人或者是外在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的一种信息,个体在无意识中会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心理暗示在教学中应用得好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比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语言或者是表情,对学生进行正面暗示诱导,学生就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消除自卑感,能够积极学习,就能够增加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完善发展。
二、巧妙应用“期望效应”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心理教育学中的期望效应开展工作,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都有这样的教育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是表情对某些学生表示出一种厌恶或者是批判情绪,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教师,学生这种消极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的这种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影响,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他们性格的健康发展。但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表情动作,对学生表达出一种期许,学生在心里能够有效感受到教师的这种期许,这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积极学习,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期望效应”获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以合适的期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期望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比如,对于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教师要期望他们每星期准时到两次或者是三次,这种期望,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教师期望学生一下子不迟到,这对学生而言是难以实现的,难以实现的期望是很难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的。因此,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他们做出合理的期望,利用期望效益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三、巧妙应用鼓励性语言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言语不当,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对这个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师要有这种认识,在课堂上多使用一些鼓励的语言,鼓励的语言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行为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巧妙地利用鼓励性语言,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比如,在课堂上,对于一些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就要重点关注他们,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以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发言,积极表现,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会产生不辜负教师期望的心态,就会积极行动起来,战胜内心的消极情绪,大胆表现,发展自己。
四、巧妙应用关爱心理效应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两种因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一种是荣誉动机。前一种表现为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为他所喜欢的人发奋努力,从而获得他所喜欢的人的关心与信任,后一种表现为学生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赞扬,在这基础上才能发奋学习。这两种动机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调动具有积极的作用。鉴于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经常性地表扬自己的学生,要多关心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能够根据学生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
在教育教学中巧用关爱心理效应尤其是对于学习上缺失自信的学生,对于学习压力比较重的学生有很大的作用。现在学生在家中十分受到父母亲人的关爱,是亲人心中的聪明的孩子,但在学校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学习压力较大,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关心、帮助,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生工作心理学4
摘要:在现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教学不再只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求教师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更好发展。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教育心理学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情况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因此,教育心理学即使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在实际的应用中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就是帮助教师掌握健康师生关系的法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研究学生“学”的心理规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师“教”的规律。从而指导教师如何去教,学生如何去学。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研究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性质、特点和分类;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的研究,同时也是教师主宰主观教育世界的法则。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1.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教学是教育工作的基础,而管理是教育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只有合理的利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动态变化,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有助于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受到父母的百般宠爱。由于处在青春期心理变化反复无常这一特殊的阶段有些的同学比较的叛逆甚至有些学生无视学校管理制度的存在,做出一些无法弥补的错误。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学生、更好的促进教学专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的教育活动及教师的教学水平都需要应用教育心理学来对认知、能力和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使其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最终使教育取得成效。
3.有助于完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现在的社会是经济型社会,压力也慢慢的蔓延到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个学生都在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中成长,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困惑及人才竞争工作的压力,然而保持健康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这座大染坊里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正确认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三、在教育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为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意义还必须将其应用于教学工作实践中: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认为:“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通过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实现师生感情的双边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感,认知,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建立在平等地位上的交往会使期待实现最大化,罗森塔尔曾在“罗森塔尔效应”中指出,教师的期待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会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确立对学生的积极的期待,以引导他们更好的发展。
2.确立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指导是教学,这种方法的不足是缺乏师生互动,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乐观。现在的教学观,在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下,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消除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型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希望被自己的学生喜欢,希望自己的学生是最优秀的,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满意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中学生是处于青春断乳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妄想等心理问题,教师这时就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施加影响。
四、结束语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探讨,本人认为,为了让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更要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只有教师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法则,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公社,周喜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彭松林.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读书文摘,20xx.
[3]史丹萍.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
[4]杨桂凤.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xx.
[5]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6]周军.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xx.
[7]贺建,刘毅敏,杨旭,李卫刚.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与心理学[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xx
[8]庄春.对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J].科技信息,20xx.
[9]陈婉玉.关于高职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教职论坛.20xx.
学生工作心理学5
【摘要】高校极为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强调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要对其思想品质以及道德修养等,进行全方位培养,以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利的人才。以心理学融合价值介绍为切入点,对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方式展开深度探讨,期望能够为高校德育教育发展,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校;教育心理学;道德修养
所谓德育教育,就是向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思想以及政治等内容的教育,是国内学校教育主要组成内容之一,内容包含较广,和美育以及智育等培养,都有着密切关联,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对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层次剖析。
一、德育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价值
1.带动高校德育教育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极为关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虽然各高校对该项教育工作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但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中,还是存在着流于形式等状况,整体德育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教育心理学的运用,能够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心理学内容有效融合在一起,可以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入手,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以便通过对各种心里因素进行合理运用的方式,对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质量进行保障,不断完善该项教育工作,进而切实提升校内德育教育水平。
2.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状态在教育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学可以对学生生活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树立起正确、积极的发展目标,并能够不断对自身身心健康进行调整,可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成长状态,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相关要求。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大心理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力度,要通过正确的培养手段与引导,为学生健康成长保价护航。
3.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高校也一直极为重视大学生人格培育,而心理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格培养模式,两相培养方式的相互补充与完善,可以使高校德育教育能力进入新的阶段,能够更好的对大学生人格体系完善进行辅助,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心理品质与道德修养,使其适应能力以及抗打击能力可以得到切实强化,从而树立起健全的人格,进而成为一名品德兼优的优秀人才。
二、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1.完善德育教育教学内容在对心理学内容进行运用时,为保证最终德育教育效果,高校需要保证德育教育内容的改革力度,要将心理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到德育教育之中,形成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确保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并通过科学化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以便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对自身缺点进行改正,实现对自身潜力的有效挖掘,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的同时,老师还要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要注重对整体教育教育环境的打造,要保证整体学习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环境的感染之下,不断对自身思考能力进行强化,并可以养成积极思想,能够对自身进行深层次认知。此外为保证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内容的兴趣,实现高效化教学目标,老师还要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意愿,保证他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地心理与道德品质,能够具备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各项条件。
2.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在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应从心理学角度对德育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补充,本文在此将重点对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介绍:
(1)将行为主义疗法运用到德育教育之中,通过对不利环境条件进行发现与改变的方式,配合相应教育与训练手段,对学生不正常以及不良行为进行系统性纠正,以保证其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在具体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举例或树立典型的方式,像向介绍学生进行现代各行英雄或榜样的方式,让学生受到感染,使他们能够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能够正确对自身进行要求,能够树立起为行业或社会贡献的意愿。同时,要通过对行为疗法中的负强化疗法与正强化等疗法的运用,对学生习惯与行为进行纠正,以达到预期的道德素质培养效果。
(2)将认知疗法运用到德育教育之中,以通过对学生认知过程行为与情感的调整,对其消极行为与思想进行优化,保证他们的行为与情绪。通过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多是因为认知不当所导致的,所以教育者要对学生认知予以重视,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在对学生消极以及不良情绪、行为、思想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行为、认知以及情感三方面的关联进行明确,并要对不正确的行为与思想记性检验,要运用客观解释,对学生的消极认知进行改正,使他们认识到自身认知存在的问题,并在教育者的辅助之下,进行自我评价与监察,能够随时进行自我反思,确保其一旦出现不当的思想与认知时,可以及时进行更正,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事物进行认知。
3.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由于社会实践是大众公认的有效的心理教育手段以及德育教育手段,因此在将心理学融入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积极创新,要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展开相应教育。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对学生主观能活动性进行保证,所以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老师也应改变以往“包办”的活动教育方式,要在告知学生活动主题以及目标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对各项实践活动进行设计与安排,保证他们在提升自身道德品质的同时,还能对潜在能力进行挖掘,能够对自身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强化。例如,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以及组织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为学生打造出更多展示平台,使他们可以在感受到生活艰辛的同时,能够更加珍惜生活、感恩父母,能够正确对社会事件进行认知与分析,能够拥有正确的是非观。
4.保证整体德育教育环境由于环境能够对学生德育教育形成良好地辅助,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情感共鸣,进而主动对积极心理以及正确行为养成方式进行探索,所以教育者要加大对环境营造的关注力度,不仅要注重课堂教育氛围的营造,同时还要在校园内部打造出良好地德育教育学习环境。要通过设置具有育人特色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与行为进行潜在影响,像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以及参观英雄纪念馆等方式,让学生与环境所传递的思想道德观与价值观产生共鸣,保证他们的“三观”,进而达到理想化德育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各高校要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要对该项教育予以足够重视,并要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要结合大学生德育教育实际开展情况,按照该项教育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关联,制定出科学化教育方案,确保心理学具有的价值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得到有效发挥,确保高效德育教育水平可以得到切实提升,学生各方面品质都可以得到有效优化,能够形成良好地人格,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诚.分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4,(4):22.
[2]赵国辉.试分析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2016,(7):28.
[3]张颖.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未来英才,2016,(13).
[4]林中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1):165.
[5]刘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心理艺术的运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05).
学生工作心理学6
【内容提要】文章从心理学视角,剖析了认识、需要、情感、意志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如何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途径,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有意识的主观精神,包括政治、道德,法纪等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识、情感、情绪、意志的转移而完成的。所以,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可见,如何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遵循认识规律,引导个人认识
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对社会的体验。人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认识都是由社会存在而来,是由社会存在经过人脑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观念。所以,认识也是心理倾向定势的表现之一。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政治论文《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事求是面对现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第二,坚持双向交流。即师生间相互尊重,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交流。教师要以理服人,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不能搞居高临下的“我打你通”。应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努力在思想情感的交流中形成共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第三,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适应需要动机,激发人生追求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因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
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是: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需要满足→紧张→解除→产生新的需要
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在校学生来说,最突出的需要就是生活上的需要(主要是饮食需要)、求知需要、健康需要、求助需要、荣誉需要、文艺娱乐和体育锻炼的需要、恋爱的需要等等。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甚至认为学生多事,强调客观理由太多,太强调个人利益,这种思想有碍于学生正当需要的解决,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学会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
要以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因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低不断发展,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中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为将来而奋发努力学习上来。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正确引导学生个人与集体需要发生矛盾时,能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使个人行为与集体的需要协调一致,而不为一时利益所束缚。 三、实施情感渗透,升华理想信念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因素,具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最为恒定的因素,它伴随着人类认识发生过程的始终。情感使人际交往变得深入、丰富、细腻。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德育成功的前提。强烈的情感可以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形成较强的意志。当代中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动荡、微妙的。他们常常因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得不到满足而悲观失望。他们的情感一般易于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有时也表现为内向性和闭锁性,这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不愿把内心秘密和真实思想轻易向别人吐露。如果学生不愿和老师说心理话,认为说了也不解决问题,心门紧锁,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操纵着人心灵大门的启闭,对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起着过滤和催化作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生活实践中积极作用。同时应对学生充满爱心,争取以情感叩开学生的心扉,努力进入他们的精神天地,从而引导学生理智地不断升华理想、信念的境界,确立实现为将来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抱负;在情感上不断升华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对学校班级集体的荣誉感、义务感,把能为祖国和集体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审美上不断升华对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和仪表美的追求和修养,以健康、稳定、高尚的情感去塑造自己的人生。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才能较深刻地了解德育对象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情感、引导爱憎、培养意志,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重视意志品格,塑造完美个性 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品格,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中学生他们由于知识量逐年增加,实践能力日益增强,意志品格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学习竞争和社会生活中意志相应得到锻炼。但当代的中学生多数是在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参与社会的意识逐年提高。面对社会急剧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刺激,面对中学生活的特点,他们的心理定式被打破,意志脆弱的心理缺点有所暴露。当学习遇到困难、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竞争遭受失败时,一些学生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困惑感。尤其是当挫折强度较强或时间较长时,如意志不强,不能及时对自己进行适应性调整,就可能由失落化为自卑、失望,甚至心灰意冷,精神上出现萎靡不振,心理上产生严重障碍,导致轻者休学、退学,重者出走、自杀。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遵循心理规律,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一要通过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和实践,帮助学生增强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讲究道德、追求完善的自觉性,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乐于奉献的果断性,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坚韧性和在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时的自制力等,使其成为意志坚定的一代新人;二要通过用正确的思想道德理论指导学生,用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事迹鼓舞学生,用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其追求的方向明确、目标具体。
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含于等待之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这种等待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果农把对果树的爱浸透于等待之中,渴望成熟,穿梭林间,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于是这种等待换来了满园飘香,果实累累。爱需要等待,等待也是一种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需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她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掌握科学的方法、用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工作心理学7
【内容提要】文章从心理学视角,剖析了认识、需要、情感、意志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如何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途径。……
思想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有意识的主观精神,包括政治、道德,法纪等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识、情感、情绪、意志的转移而完成的。所以,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可见,如何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进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遵循认识规律,引导个人认识
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对社会的体验。人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认识都是由社会存在而来,是由社会存在经过人脑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观念。所以,认识也是心理倾向定势的表现之一。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科学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事求是面对现实。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诸多矛盾,直面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科学的理论为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努力化解学生的困惑和迷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教育方法。第二,坚持双向交流。即师生间相互尊重,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交流。教师要以理服人,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不能搞居高临下的“我打你通”。应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努力在思想情感的交流中形成共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第三,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适应需要动机,激发人生追求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因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
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是: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需要满足→紧张→解除→产生新的需要
不难看出,需要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了解和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以形成高尚的动机,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在校学生来说,最突出的需要就是生活上的需要(主要是饮食需要)、求知需要、健康需要、求助需要、荣誉需要、文艺娱乐和体育锻炼的需要、恋爱的需要等等。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我们没有正确对待学生的某些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现出厌烦、冷漠的态度,甚至认为学生多事,强调客观理由太多,太强调个人利益,这种思想有碍于学生正当需要的解决,甚至会激发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学会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的需要,要以党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抑制。因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低不断发展,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善于把学生的知识需要、成才需要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形成群体的内在动机,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为四化而奋发努力学习上来。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正确引导学生个人与集体需要发生矛盾时,能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使个人行为与集体的需要协调一致,而不为一时利益所束缚。
三、实施情感渗透,升化理想信念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人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因素,具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认识结构中最为活跃、最为恒定的因素,它伴随着人类认识发生过程的始终。情感使人际交往变得深入、丰富、细腻。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德育成功的前提。强烈的情感可以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形成较强的意志。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动荡、微妙的。他们常常因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得不到满足而悲观失望。他们的情感一般易于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有时也表现为内向性和闭锁性,这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不愿望把内心秘密和真实思想轻易向别人吐露。
如果学生不愿和领导或辅导老师说心理话,认为说了也不解决问题,心门紧锁,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操纵着人心灵大门的启闭,对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起着过滤和催化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生活实践中积极作用。同时应对学生充满爱心,争取以情感叩开学生的心扉,努力进入他们的精神天地,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理智上不断升华理想、信念的境界,确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抱负;在情感上不断升华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对学校班级集体的荣誉感、义务感,把能为祖国和集体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审美上不断升华对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和仪表美的追求和修养,以健康、稳定、高尚的情感去塑造自己的人生。只有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才能较深刻地了解德育对象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情感、引导爱憎、培养意志,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四、重视意志品格,塑造完美个性
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品格,是心理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大学生属较高的社会知识层次,他们由于知识量逐年增加,实践能 力日益增强,意志品格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学习竞争和社会生活中意志相应得到锻炼。但当代的大学生多数是在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应试教育的氛围下,他们的人生道路比较顺利,受挫折少。进入大学,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长,参与社会的意识逐年提高。面对社会急剧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刺激,面对大学生活的新特点,他们的心理定式被打破,意志脆弱的心理缺点有所暴露。当学习遇到困难、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竞争遭受失败、恋爱受到挫折时,一些学生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困惑感。尤其是当挫折强度较强或时间较长时,如意志不强,不能及时对自己进行适应性调整,就可能由失落化为自卑、失望,甚至心灰意冷,精神上出现萎靡不振,心理上产生严重障碍,导致轻者休学、退学,重者出走、自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遵循心理规律,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一要通过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努力学习、刻苦锻炼、讲究道德、追求完善的自觉性,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乐于奉献的果断性,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坚持性和在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时的自制力等,使其成为意志坚定的一代新人;二要通过用正确的思想道德理论指导学生,用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事迹鼓舞学生,用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其追求的方向明确、目标具体。
【学生工作心理学】相关文章:
1.幼儿心理学读后感
3.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4.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5.心理学故事读后感
7.怪诞心理学读后感
8.心理学视频观后感
9.心理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