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一轮明月
中秋,一个家人团聚,共度佳节的日子。
这夜,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无数人对它凝望着。人们仰起头,静静地看着,想着。或许他们此时此刻正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或许他们正在赶回家的路上,盼着能早点能与家人团聚;或许他们此时无法与家人团聚,想通过明月向家人送去牵挂与祝福;或许……
不同处境的人们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而诗人更善于用文字写出自己的那份牵挂.苏轼的,《水调歌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佳篇,他在最后给普天下的人送去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切祝福。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慨。天空的这轮明月引起了我们无限的思绪,真像苏轼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故难全。”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到了唐代与中秋有关的神话故事层出不穷,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使得中秋节充满了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意”。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称“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五百多年中还推出“放天灯”、“树中秋”、“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的悠久历史,使得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以自己的魅力感染着华夏儿女。不仅中秋节在中原地区流行甚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它的身影,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灯,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各地在中秋节有各有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除了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南京的夫子庙是中秋节玩月赏月的好去处。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饯等。
如今,人们对中秋节的重视似乎有些淡化了,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对节日只存在形式上的度过,没有过去对传统的重视。物质是我们必须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精神食粮的汲龋
当中秋来临时,头顶明月的我们,放下了手中的活,凝望着明月,我们或许能与家人团聚,或许不能,这都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有那份真情,通过明月祈祷平安,为家人、朋友送去祝福。明月之下,我们需要的是一份豁达,一份真情,让我们共赏一轮明月。
【共赏一轮明月作文】相关文章:
1.一轮明月
2.送你一轮明月
3.送你一轮明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