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关系着将来的学习成绩,同时影响着人的性格和处事等等方面。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常常还带着周身“奶气”,尚不懂“学习”为何物。但对学前班阶段的孩子来说,如果错过了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绝好时机,就会让孩子在初升小学的阶段平白多了许多障碍,最后有可能成为老师同学眼里的“坏孩子”。因此,家长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上多花点心思,让您的学前班孩子摆脱“奶气”,顺利升学!
案例:洋洋上学前班了,洋洋妈妈却忧虑起来,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可是对于目前幼儿园的一点点学习任务,洋洋就表现出马虎、丢三落四,这仅仅是漫长学习期的开始,不开一个好头,怎么能养成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呢?其实,只要家长有心,这种弱点是可以改正的,也可以培养他们细心学习的好习惯。
首先,选择合适学习的内容与方式。
误区: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定义为认字计算,于是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
分析:学前班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阶段,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形式与方法,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不少家长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定义为认字计算,于是要求孩子认字、做计算题等。须知,这样的内容和方式完全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学证明,单调的刺激最易产生疲倦,疲倦状态下的孩子是很难做到认真细致的。
纠正:给学前班孩子的学习内容应丰富多彩:语言、音乐、科学、画画有讲有唱有画才能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学具。
误区:有些心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了解小学学习内容,给孩子买来学具全是黑压压的文字,孩子非常不感兴趣。
分析:我们知道,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因此,给孩子的学具也要遵循这一特点,逐渐过渡。
纠正:开始阶段,给孩子学具应以色彩鲜艳的图画为主,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学具,并且其中的文字要大,数量不能太多,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只有等孩子的思维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即由具体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逻辑思维,他们才可以摆脱图片,接受完全是文字的学具。
第三,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
误区: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让孩子持续读书学习一两个小时。
分析:时间越长,孩子的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马虎,长此以往,容易养成马虎的坏习惯。
纠正:根据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安排学习时间,当孩子开始散漫的时候立刻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循序渐进地增加集中学习的时间长度。
第四,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
误区:不少家长在家中一边自己开着电脑电视,一边要求孩子看书学习,这样怎么可能有专心的态度呢?
分析: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习是的心境例外。
纠正:在其学习时间内应有意减少周围环境的刺激,营造安静、简单的学习环境,使其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对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减少马虎、不细心的行为。
第五,亲子共同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养成学习细心的习惯。
误区:孩子的学习要靠他自己不断摸索和进步,家长只要看着和督促就行了。
分析:家长的善意提醒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指南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动力,家长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纠正:在亲子阅读中,妈妈和孩子一起用手指着故事内容,你一段我一段,其乐融融:在科学小实验中,爸爸和孩子一起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实验的变化;在音乐欣赏中,一起仔细聆听每一个音符的跳动亲子共同学习,孩子将会受益匪浅。
第六,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细心。
误区:学习习惯是学习的时候培养起来的。
分析: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写照,细心学习的前提是细心观察。
纠正:应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自己到他人,从家里到幼儿园,从到今天到明天其次,要培养孩子有条理的习惯,物品有条理,生活有条理,行为有条理,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也有条理。另外,要培养孩子的习惯。游戏完了,检查玩具是否收好了?画画好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遗漏的养成了检查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细心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第七,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学习细心的好习惯。
误区:学习习惯的管教主要应该由幼儿园负责,家长平时多督促督促就行了。
分析: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多方努力的,家园互不沟通,怎么能达到一种默契呢?
纠正:家长应主动和教师交流,相互学习彼此的优秀做法,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起帮助、监督孩子养成细心学习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关系着将来的学习成绩,同时影响着人的性格和处事等等方面,幼儿园学前班阶段是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绝好时机,家长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上多花点心思,一定能看到成果,看到一个会学习的好孩子。
【幼儿园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3.案例剖析怎么写
4.事故案例读后感
5.法制案例读后感
7.语文考试分析
8.高考材料作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