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08年8月至10月,在宜都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挂职学习,挂任园区党工委委员。
宜都,一个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总人口39.4万人,辖4乡5镇1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湖北38个山区县市之一。在2000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20%的发展速度,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城市园林先进集体,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等殊荣?。
一、宜都市工业园区基本概况
在20世纪60年代,宜都作为中西部的一个中转站,不仅是零售业产品的集散地,而且众多的工业企业在此落户发展,形成了以轻工业和机械、建材、化工以及小水电为主的“五斜工业区。宜都的经济重心在工业,工业的发展又以宜都市工业园区为龙头。宜都工业园区开始创建于2000年,2003年经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省政府公告予以保留。2006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告为全国第五批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800公顷,主要涉及辖区内长江沿线的红花、高坝洲、枝城、陆城等乡镇。园区功能分区为三大板块:第一,陶瓷机械工业板块。以十里铺村为中心,以宜昌新星、长江、惠宜等陶瓷企业为代表和以宜运、华宜等机械生产加工企业为代表;第二,电子医药工业板块。以东阳光公司为主体和中心。第三,化工建材板块。以枝城沿江等村为中心,以宜化、鄂中化工、斯帕尔、海南欣龙、华新水泥等企业为代表,重点发展原洋溪镇所辖沿江地段。目前园区已完成开发面积近700公顷,每公顷工业用地投资强度为1500万元。截止2008年9月底,园区98家规模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实现税收2.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
二、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内部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定位
管委会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履行相关经济管理、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
(一)管委会的主要职能:制定工业园区行政管理的规定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园区内土地的统一规划、征用、开发等管理工作;统一规划、管理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协调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监察、规划、国土、建设、环保、税务、工商行政、质量技术监督等工作;负责园区内项目的申报、审批和审核及开发、引进工作。
(二)管委会内部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定位。作为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在配备了较完整的职能机构,如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项目协调办公室 、财政分局、国土分局等的同时,还拥有两个经济实体。一是国通公司,负责工业园区土地等资产的开发经营;从事园区水、电、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从事园区的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参与房地产经营;参与开发、投资或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资金、兴办企业;参与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的筹集、融通。二是担保公司,坚持政府主导、民营参与、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三、园区发展经验的几点思考
(一)“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以观念、机制、制度创新为保障,切实强化全民创业意识,最大限度地释放全民创业热情和创业能量,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加快致富,以创业促进和谐的全民创业氛围为宜都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园区工作职能领导地位的权威性。集计划、规划、国土、投资建设、项目论证、项目准入、财政为一体,直接为市委、政府负责的独特职能确定了管委会在工业园区的领导地位和职能的权威性,减少了行政审批程序和环节,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三)压力分解,摆脱事务,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方式。园区建设最难的征地和融资,宜都一直坚持征地政策不变,补偿标准不变的原则,由园区管委会根据功能分区和项目建设的需要,下达征地计划和资金计划给项目所在乡镇,由乡镇负责征地和搬迁。园区根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一是组织项目申报向上级争取资金,二是依托国通公司为融资平台以资产抵押担保向银行申请项目支持,三是拍卖公司存量土地筹资。
(四)明确优惠、落到实处的招商引资政策,低廉的地价,“亲商”、“扶商”、“富商”、“保姆式”服务,“一站式”审批,一切为投资者着想的工作态度为投资宜都的企业享受到了真正的投资乐趣。
四、利川工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工作体验,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学习了解和亲身体会,我感到收获很大,既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也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想起利川的工业园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但我们还是拥有平原地区,发达地方无法获取的优势条件。交通瓶颈即将得到改善,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的基础条件也得到有效突破,目前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创造条件,以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近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土地、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逐渐上升,产业升级变革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型产业选择向中西部转移和外迁
【挂职干部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3.挂职锻炼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