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素质,我园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上周一我们大家又聚在一起学习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亓殿强研究员的《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操作》;乳山市黄山路学校,周相涛老师的《狠抓行动研究,做实教育科研》:威海市教研中心,董绍才的《从冬虫到夏草————“十二五”期间我市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威海第一中学,郭文秀的《语文名课程团队,课题研究的有效实践与探索》。其中董老师介绍的《从冬虫到夏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老师从上海学生在PISA考试中的第一名说起,的确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考试型的学生,从考试成绩来看我们的学生遥遥领先。但是PISA考试已经不是单纯的考知识和技能,而是重点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由此也反映出我们上海的学生在课程内内比较均衡。但是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1、缺乏自我调控学习策略。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学生学业负担偏重,被动阅读较多。因此我们教师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学生课业负担偏重。课业负担偏重一直是我们中国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就有了我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素质教育下的学生,课外辅导班的时间却越来越多了,所以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应该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收获:其中让我最有收获的一章是《高效率的七项思维》,其中提到了一段很重要的策略,是每个人要面对的是四件事情,一个是重要而且紧迫,二是重要但不紧迫,第三位是紧迫而不重要,第四位是既不紧迫又不重要。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会因为面临的问题过多而手足无措,在高效率思维的指引下我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应首先处理哪些问题,这样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忙而不乱,特别是面对工作性质细致的幼儿教育工作就更应该做好这一点 。
疑惑:记得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关注孩子,而不是关住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为什么我们上海的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是关住学生而不是关注学生,孩子的兴趣往往是被淹没在家长和老师的强迫教育下,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丢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我们想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又或者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不能实践于我们的行动中,我们到底又应该怎么做呢?
【课题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课题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