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每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看似鼓励学生质疑,可最终,学生的疑问被教师预设的问题所替代,并巧妙地加以诱导,“九九归一”于教师用书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上。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过分追求结论的“标准”,实际上是排斥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究。我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所要学习的内容给予同样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探究空间,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一、注重审视--填补教材的欠严密处
教材在学生的心目中无疑是神圣的,但总是以仰视的姿态去阅读,久而久之,势必形成迷信书本和权威的惯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平等地审视教材,把教材当作学习研究、甚至批判的对象,敢于提出异议。有了审视的眼光,教材就更有研究的价值,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如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有同学问“才七八岁的巴迪就能写诗,当爸爸的怎么可能那么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呢?”一言既出,班里许多同学频频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鼓励学生大胆“修改”课文,让爸爸的行为令人信服。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后,给文章补充了令人信服的细节。
生A:爸爸一回家就骂老板没眼力,那么好的剧本居然不用。妈妈就劝他看我写的诗,想分散他的注意力。
生B:父亲点着了一支烟,阴沉着脸坐到餐桌边。父亲平时是不在家里抽烟的,看来他在外面遇到不开心的事了。
生C:爸爸嚷嚷着:“世上有比这更糟糕的主意吗?我要拍的是艺术精品,怎么能加暴力呢?一帮混蛋!”他推开餐厅门,眼光落在了那首诗上。
这些学生的共同点是强调父亲对巴迪的态度是事出有因,这更符合他们的心理接受程度,文章也更有说服力。有意思的是,几天后,一个学生发现新大陆似地拿来了一本84版合订本《读者文摘》,上面有篇《我的绝妙坏诗》,和《精》文作者相同,内容几近,其中就有父亲气冲冲地回家,埋怨同事不跟他合作的细节。这下,首先质疑文章有漏洞的同学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我也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勇于挑战权威的行为,鼓励大家用平等审视的态度读教材,从而去探究,进而有一定的收获。
二、鼓励想像--重视教材的可延续性
所谓想像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独特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能力。发展想像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经验,没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想像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想,知识面越广博,经验越丰富,进行创造性想像的可能就越大。
如学习《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一文,文章结尾写道:“有一点是肯定的,计算机会越来越‘神’”。到底怎样神奇,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我就让学生展开想像来讨论这个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提示:①读一读《21世纪社会集锦》,你受到启发了吗?②想一想你在用电脑时有什么不便,将来会怎样呢?③你希望电脑具有哪些特殊的功能,帮你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的发言异常踊跃:
生A:我家的语音输入只认我爸的声音,我一读全是乱码。我想,将来的语音输入会像电视机一样有许多频道,全家每人一个语音输入频道,特方便。
生B:将来的学生上学不用背书包,所有的学习资料都在像语文书这么大的掌上电脑里。做作业用电子笔在电脑上书写,交作业就交像皮头那么大的芯片。
生C:将来的电脑是无线上网,夹着笔记本电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上网,像用手机一样方便。
……
三、设计比较--增加教材的可研究性
比较是最朴素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恰当地使用比较法,易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异同点的对比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得到更大的锻炼,不妨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放到更大的参照系中去探究。
如学习《七步诗》时,有些学生已熟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诗,大多是小时候从长辈处学来的。他们好奇地想知道为什么书上的《七步诗》和他们背的不一样。鉴于此,我设计了一个探究作业--1.读一读①《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②从google上搜索“三国史籍”,看《曹植集·七步诗》。2.想一想:通过读书和上网,你发现了什么?针对这一发现你有什么想法?3.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比较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同学们经过研究,有了各自的收获:
生A:我发现了按《三国演义》的情节,这首诗不能被称为《七步诗》,而应该叫“零步诗”或“脱口诗”。但是,我觉得《三国演义》是小说,不等于真正的历史,也许是作者为了突出曹植的.出口成章进行了改编。
B:《曹植集》把两首诗都收录进去了,看来曹植在大殿上作完《七步诗》后曹丕很没面子,当然不会叫人记录此诗。有些大胆的在场者到宫外凭着记忆偷偷讲这事,导致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就成了两种版本了。因为没法分清哪首是正宗的,连编辑也只能让两首并存了。
生C:曹操称曹植才高八斗,而《三国演义》上的七步诗像顺口溜,不像文人写的东西。所以我喜欢书上的《七步诗》,而且书上的《七步诗》开头两句看似平淡,但它是作者借物抒情的基础,接下来笔锋一转,以萁豆相煎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语文教学中注意灵活运用比较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认识事物,还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手段。
四、课外延伸--探寻教材的文化渊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并使用教材,不单是对教材作合理的扩展、补充、比较,更可以尝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更大的空间里引导学生去探寻教材的文化渊源,进行小课题的研究。许多教材选自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课外延伸是课堂探究的自然延伸,是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具体运用和升华。
如学了《小抄写员》一文后,教师哽咽了,学生的眼中泪花闪现。教师自然而然地谈起了《爱的教育》。于是,一次关于“《爱的教育》之研究”的活动开始了。
第一阶段:
读《爱的教育》,想一想作品主要涉及了哪几个方面的爱,你认为各方面爱的代表篇目是什么?再细细体味文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好笔记。
第二阶段:
上网查找《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如作者介绍、出版情况、地位影响等,就自己感兴趣的小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筛选,力争做到主题突出,条理清晰。
第三阶段:
交流学习成果。
第四阶段:
在交流的基础上资源共享,利用微机课制作《爱的教育》的专题网页(可合作),并写一份《向你推存〈爱的教育〉》的文字稿,利用“红领巾电视台”向全校同学推荐《爱的教育》。
学生在四个阶段的探究活动中,独立阅读,查阅资料,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通过自我发现达到自我提高。学生不仅感叹“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由衷地说,“这本书教我热爱生活,关爱人生。不管怎样,爱是流动在人们心中的一道暖流,拥有它,就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的,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探究性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探究空间,从而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优化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阅读语文06-01
提高语文阅读的关键11-03
语文阅读教案08-18
阅读语文作文03-12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04-27
我的母亲语文阅读答案04-04
阅读议论文12-16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01-06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04-27
高考语文阅读训练:乡村的风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