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
摘要: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常用的语言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团队精神,同时营造出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风味,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作用。在进行合作学习时,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分组,在课堂上,营造出了合作学习的风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以引导,在学生迷惑处给予点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且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其知识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他人的交流,甚至影响到其性格和以后的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贯彻学生口语交际、书面表达等能力的培养理念。小学阶段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已然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来不断学习新的字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扩充词汇量,为对话提供语言基础支持,并且通过模仿和对话的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通过眼睛浏览文字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掌握作者所表达的一些思想,学习其中的字词句及表达方式,这些学习到的东西需要经过更深层次的沉淀,需要通过交流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认知度,深深记忆在脑海中。合作学习的意义,就在于集众人之智,发挥团队的力量让学生在知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具体来说,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有以下两点:①营造良好的竞争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合作学习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小众的环境下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在竞争意识的鼓励下参与到小组学习讨论中去;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说出答案,这就促使学生一起讨论,提出一个认可度相对较高的观点和论据,这样既考验了团队的力量,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1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进行分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明确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通过阅读区了解文中的主旨和情感表达方式,二合作学习的应用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主动交流,主动思考,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老师应该根据这一目的合理分组。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阅读教学以团队学习的方式进行,会将前后桌的4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这样在课堂上便于交流,而且有利于课堂秩序的掌控。
2.2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是学生了解基础学习内容的方式,而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讨论是一个将自己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并且获得对方认可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思维上的交流与碰撞,踊跃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接纳更多新鲜的想法,慢慢填补自己的知识盲点。例如,在学习到《桥》这篇文章时,大家对于共产党员在洪水来临之际舍己救人的行为唏嘘不已,但同时也觉得不理解。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小话题:“文中党员舍己救人,值得吗?”并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看法,小组给出统一意见,派出代表发言。学生们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行为的看法,表现出了对于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的崇敬。由于集合了众人的发言,小组的代表性言论往往更加有理有据,观点新颖而全面,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2.3老师适当参与,指引学习方向
合作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在一个团队中,学生们的性格、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总有一个学生是敢于表达,在阅读后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这鼓励了其他同学表达所思所想,而且由于在自己的团队中,发言相对自由,不必担心受到别人的嘲笑,所以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要适当掌握教学大方向,告知学生此次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讨论,在学生发言后给予点评和总结即可。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一课时,老师提出了“选出文中你最爱的词句,并说出理由”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由朗读并与小组成员讨论,有人喜欢描述梅花的词句———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短短八字便讲出了梅花所处的环境与外观,而有人则喜欢这一句:“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因为这句话形象地描写出了梅花不屈不挠、不畏凌寒的精神。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去自主思考问题,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而且积累了不少的语文写作素材,知识储备库不断扩充。
3结语
语文的课程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写字,而是让人学会运用文字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与同学一起合作共同提升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4]。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阅读中学习,学生乐意不断积累语言素材,学习书面表达中基本的写作手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基础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认识世界拓宽视野的方式。合作学习能够让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让学生们学会学习他人之长处,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秀文.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6:27.
[2]荣艳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尝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201.
[3]范朝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1:117-118.
[4]施云霞,钟妍.互帮互助的突出优势———研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35-36.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为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旨在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1课前充分准备
小学语文课前的准备功课充足性,可以减少课堂上的授课难度[1]。课前的准备越充分,课堂的授课质量就越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是教师、小学生、课文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因此,课前的准备是三者共同完成的。首先,教师对课文的筹备工作。教师备课需要基于课文内容,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扩展延伸,达到教学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尽相同,语文教学有着其自身特点,但结合大特征而对每篇课文作相应的准备,包括课文的授课意义、传输的知识点、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何实现课文授课目标等等。每一项备课准备都需要细致、谨慎。其次,教师注重收集课文的相关教学资料。在对课文的相关的资料的收集时,要结合文章的深刻含义,提炼和整合知识点的同时,选择收集最能延伸课文高度的教学资料。例如,小学课文中的《赠汪伦》这一课文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明白作者李白和好友汪伦的深厚情谊,才能深刻理解该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收集体现李白和汪伦两人深厚友谊的事例,用故事来吸引学生对该篇文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两人从相互敬仰到义结金兰的关系,再由两者的情谊回归到课文《赠汪伦》中去。小学生的社会经历不足,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通过历史故事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再把切入点回到课文中去,这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由此,课前的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起到的是引起小学生关注度的作用。再次,不仅仅是教师做好备课的工作,学生是教师授课的对象,学生对课文的充分理解程度也很关键。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薄弱,不可能在课上马上能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点领会,再加上语文课文抽象、复杂,小学生对课文思考的空间无法扩大,因此,课前的预习能够提高课上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教师在课前应该设置相应的问题,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2课前充分朗读
课文的朗诵是语文教学很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课文与人之间的心灵对话,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朗读者朗读,或者学生集体朗诵,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触。小学语文是一门较为感性的学科,并不像数学逻辑性、抽象性这么强,主要是通过文字触碰人的心灵。声音对于人来说有着不可描述的触动效应,课文朗诵语感、语速、语调的不同,都对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有所不同。例如,当学习到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专业的朗诵原音,再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朗诵,不仅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好加深学生对这篇《春》的深刻印象,方便授课时教师对课文的授课。此外,朗诵还需要多次、反复,对文章的高度和宽度的延伸和拓展有积极的意义,对文章的底蕴、提升审美有积极作用。
3确定教学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篇幅较长,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讲述课文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或许会讲述重点词汇和重点段落,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授课的重点,明确教学的方向。为了生动形象地表达课文的意思,并丰富教学课文的内容,教师应在课文特点的基础上,讲课中以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为目的,教师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课文段落、常见的考点进行解释说明。举例来说,讲述《听潮》这篇课文时,文章较为抽象和复杂,内容内涵层次较多,太过全面和太过丰富的内容无法在短时间内讲授清楚,因此,教师选择浪潮“沉吟”和“愤怒”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展开讲述,典型性的分析总比整片课文段落都泛泛而谈更有意义。
4问题情境教学法
课堂问题的设置可以达到矛盾的思想境界,既是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和课文教材内容的矛盾,营造这种不和谐的状态,小学生受到问题的指引,提高小学生对问题设计的情境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对问题答案探知的求知欲望,不仅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对问题的主动性。这是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课堂氛围精神状态的目的[2]。举例来说,《海底世界》这一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播放课前收集到的海洋的图片和小学生潜意识所掌握的海底世界的图片,同时对图片进行讲解,可以对海底世界的不同深度来拓展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求知深度,讲解海平面的400米处、800米处、1000米处的具体情境。同时,还可以向小学生提问,海底世界有什么微生物?海底的生物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如何进行的?小学生前期受到图片的视觉感触和讲解的听觉感触,更能主动向课文寻求答案,教师带着这些问题教学,不仅能够使小学生迅速融入到课文中,这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5应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教学引入现代设备,多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富有生动性和技术性,保证课堂质量向着更高层次的提高。语文教学不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授课,要充分利用音频资源、视频资源等对文字的形象性的体现,让文字赋予声音、动画,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采用该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容量,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多种信息。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的教学“a、o、e”时,需要多媒体播放声音动画,模拟拼音的读音,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的方式,就比如“o”的读音教学时,可以播放大公鸡“o、o、o”的叫声,小学生在有趣的视频教学中得到了学习的兴趣,会不自觉的自己开口学习发声,教师在此基础上,纠正小学生的读音,最后实现了拼音的教学目的。
6强化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素质教育的旗帜下,要求小学义务教育教学中,仍然以教师教课为主,但要加强课堂上教师和小学生的之间关系,营造和谐的师生课堂氛围。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的自导自演,还需要学生的参与,在讲课中一视同仁,错误的纠正和评价表扬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对待学生要具有平等性。同时,教师授课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博弈过程,教师不仅讲授知识,还要放低心态接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教师在授课《乌鸦喝水》一文时,小故事大道理,课文蕴含的是判断推理的道理,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与课文道理一致的类似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也是一种检验学生上课成效的方法,锻炼了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永喜.刍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界,2015(3):125-125.
[2]张安包.关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6):80-80.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3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处于基础学习阶段,想要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实属不易,并且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难免会觉得文字性内容较多的语文学科过于枯燥乏味,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专业能力,还需要家庭予以积极配合,正确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家校;小学;语文;成长
虽然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并且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还处于成长的基础时期,很多想法和做法都相对比较稚嫩,而语文是与社会生活最为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如何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家长也需要积极的进行配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促进他们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家长则需要对教师的做法进行配合,构建符合孩子学习的良好氛围,既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对社会实践进行参与,也要尽量多的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由此来为孩子的成长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1让家长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中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解
很多家长都会持有一些错误观念来对待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该由学校解决,自己只用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至于孩子如何被教育,如何能够提升学习成绩,那都该听从教师的指令;有的家长在看待孩子时仍旧持有原来的老眼光,不仅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成长,还对孩子的性格培养视而不见;有的家长则认为工作是确保孩子得到良好教育的前提,所以极少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而将其重心主要放在工作中,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极易出现互不理解的情况。为了能够使这种尴尬的局面得到改善,教师可以在学校不定期举办语文课堂开放日,邀请家长在语文课堂中与孩子一起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够提升家长对孩子的理解,也能够有效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在开展《给与树》这一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正适合家长教育孩子分享的涵义,该课文主要是从妈妈的角度讲述对小女儿金吉娅的观察,文章一方面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展现出她的善良品质,另一方面又通过妈妈的心里变化来烘托出浓浓的亲情,可以说,该课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还能够有助于家长与孩子感受亲情。
2对家庭资源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获取家长的认同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资源,才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有效家校合作教学,其中不仅要了解家长所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家长的工作情况,还需要对家长的专业特长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确保其家庭资源库的准确性。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语文教育的服务性,并且在争取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认同,使其语文家校教育宗旨能到得到明确。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家长能够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支持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学科。另外,教师还应该长期与家长保持稳定联系,将家长组建为委员会,这样既能够及时了解到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便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为了对家长的意愿进行有效了解,可以通过调查表的形式与家长交流,但是这种被动的方式不利于家校共育成效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家长对语文教学中的困惑支出,并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比如说,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背诵,而家长是督促学生完成背诵任务的有力监督者,与此同时,家长的宝贵时间也会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家长沟通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由此可见,家长是否会主动对教师的教育工作进行协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家长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见,避免家长的畏难情绪出现,从而将家长的合作意识唤起。
3以通讯技术为基础构建家校互动交流平台
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兴趣和热情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以教师有必要和家长之间保持稳定的有效沟通。通常情况下,并不是说有家长都会有时间主动向教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教师也不一定有时间经常进行家访,这样就导致双方存在沟通障碍,不能够及时的互相交流学生的情况。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技术已经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不仅可以进行实时沟通,还能够进行视频交流,所以学校有必要合理运用通讯技术,构建家校互动交流平台,促进提升家校沟通的有效性,有助于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4结束语
很多方法都能够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但是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以科学的方法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家校双方的沟通交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和学习情况,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策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从而促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栾华.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2]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梁敏.经贸实践.2017(06)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4
摘要: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屡见不鲜,其在给教师授课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弊端。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希望在教师今后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中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学生;多媒体技术;利与弊
1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让语文教学和信息化形式向结合,能够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亲身阅读的学习氛围以及操作性的平台。不但加强了学习效率,还能够改善学习过程,能够促使学生整体对于知识的学习性。
1.1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最适合儿童学习事物的时机,就是在他们兴趣高涨、心里想学的时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知道兴趣对于学生多么重要,它能够驱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并能够拥有相当旺盛的求知欲,在学生对于授课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成功了一半。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现金的授课手段,让二维的声音、图像与立体的视频融合到一起,让抽象难懂的知识能够化作具体、直观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沉浸在教学的情境中,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加他们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举例说,比如在上《小虾》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就通过视频的形式,在显示器中给学生介绍一些小虾的动态影像。平时小学生对于小虾的观察都是远观,而没有进行细微的观察,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小虾,继而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求知的环境中,去学习相关课文。
1.2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传播的繁琐过程
现在的些学生,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并且在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对于一些语文比较深奥的内容在理解上就会不够,随之就产生了一些教学的难点问题。在进行多媒体技术授课时,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其抽象的知识、难懂的语句转换为直观的内容,一容易理解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这种传播的形式,会让繁琐的知识传播过程简单化,教师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重点与难点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此之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便捷、实用、针对性强等特点,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对于知识能够更快的吸收。
2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
2.1师生间缺乏情感互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教学任务中,还有为数不多的教师没有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地位,没有了解其在教学中的本职任务,只是认为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赶不上时代的形式,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显得很落伍,没有体现教育改革的真正思想。而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自然而然的就会忽略其真正的主导作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减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整个课堂的教学就变成了教师对计算机的控制,学生对于屏幕的交流,形成了以计算机为主导模式的教学课堂。并且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滥用,让学生看不到老师的教态,感觉不到教师的教学技巧和人格感染,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有效的情感交流,学生知识忙着对屏幕中的内容,记录笔记,缺少有效的互动与学习思考时间。同时,教师这边也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使学生与教师都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并且由于教师对于多媒体细节的掌控不到位,让课堂效率直接下降。
2.2教师对多媒体过于依赖,形成固有的教学方式
由于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便利条件,并且也在实际中带来很多方便。如此一来,有些交是就会对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产生很深的依赖性质,在课堂中必须需要多媒体进行教育,对于一些板书、提问等课堂步骤都是用多媒体来进行。而一旦缺少了多媒体硬件,教师就会对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无从下手,应有的教学质量也不能够达成,甚至还出现了直接让学生上自习的现象。这不仅体现不聊啊教师的价值,还忤逆了语文教学的改革思想。再者,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很容易形成一种固有的形态。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根据整堂课的课程内容编排来进行的,教师根据其步骤来一步步进行演示,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模式存在着固定的程序,可能学生刚开始对其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但久而久之多媒体其内在的固有模式,会阻碍学生对于思维上的一些创造性想法,不适合学生的成长。
2.3教师机械制作课件,知识多媒体课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
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让教师的备课时间增长了。教师在备课中,要大量的搜寻书本课文中的资料,进行设计。这样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深了教师的课下负担,导致了教师的大量精力都投身于制作课件上。而在制作课件时,又逐渐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没有认真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来定制课件内容,虽然制作出来的课件很完美,但其内在的适用性却显得不够。
3结语
总的来说,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已经普遍在各个学校进行使用,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在带来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于其本身地位的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制作课件的同时,也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授课的同时要将自身的教态融入到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够保证正语文课堂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邢艳萍.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的利与弊[J].网友世界,2014(10).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5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小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启蒙语文思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今,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必须得到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思维训练;探讨
1建议学生提出疑问,促进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中进行学生思维的培养,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一直采用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模式,诚然,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极其有效,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也禁锢了小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专注于教师和教材的引导,对于自我的认知失去了自信心,从而导致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性思维。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思维,那么孩子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找寻出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也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质疑习惯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首先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身的观念,理清教学的思路,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不要因为担心学生回答不出问题而忽视对于学生整体独立性思维的培养,只有将质疑精神根植于小学生的学习思想之中,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的目的。
1.2在教学中沟通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就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我们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的养成,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引导,那么就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文章结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而去发现问题,这样的质疑才是有效的,要避免学生不着边际的胡乱提问,脱离教材内容,这样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1.3在教学中进行引导,为学生解答疑惑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教师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对学生积极的进行引导,解决学生的疑问。当我们的学生在鼓励和启发下,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这只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的第一步,而培养独立性思维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并解决学生的疑问,进而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一起,并集中全班同学的智慧一起解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班级关系,也促进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形成。
2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连动性思维的培养
2.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想象素材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连动性思维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与感知,积累丰富的想象素材。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形成对于事物的人值得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连动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观察教学中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比如图片、实物,观察生活中美丽景致,例如,校园中的一角,公园里的美丽景色,在生活中体验来自于语文的美感,积累丰富的实物素材。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也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进而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对于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学生的语文连动性思维也就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培养。
2.2引导和启发学生,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连动性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果教师过于的注重教材中的语文知识,那么小学语文的教学就显得有些局限,进而忽略了教材之外的美好的语文世界。要知道,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够成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语文学习平台,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连动性思维的形成。
3打破学生思维定势,促进学生多向性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形成思维的定势。但是思维定势的形成却各有利弊,一方面,思维定势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不至于发生偏颇,能够正确的进行学习,但是,思维定势的形成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语文的学习成为了基本的定势,缺乏应有的变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思维定势的形成还是弊大于利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势,为学生建设更多的语文学习模式,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将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或者对所学习的课文进行缩写和扩充,这些都是在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向性的思维的好办法,从而帮助孩子们形成更好的语文多向性思维。
4结论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办法、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思维,让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学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J].学周刊,2016
[2]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3.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6
摘要: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做出了相应的提议,教学现状等诸多问题做出比较分析,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大领域的广泛涉及与应用,因此,要致力于深入改善教学壁垒,突破教学传统方式,加大教育体制改革执行力,望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方法
引言:
在新课改的新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渐渐成为当下探讨的热题,新课改标准也随之深化实施,教师学生积极的投入新形势下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得小学语文在教育新课改的体制中渐入佳境,很大方面得到有效改善,着力于教学方法研究与改善,更着力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学水平的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在新形势背景中的问题
1.1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传统化
随着我国教学系统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课外扩展离不开丰富的新鲜事物以及新的教学方案,在某些偏远山区以及教学设施落后的学校中,学生掌握的新知识以及对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受到严重的限制,山区经济条件不足,没有设施齐全的教学器材也是导致学生学习闭塞的前提,这将对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创造能力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1.2小学师资力量低效化
近年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套用传统背景下的照本念的方法,仅以灌输课本知识为重,不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高效能的师资力量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前提,当前教师存在课前不能有效的做出前期教学方案的制定,在课中缺乏经验,进取心责任心不够高,这样的师资力量很难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的意识,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并影响教育效率的提升。
1.3师生互动低弱,学习兴趣渐退化
新课改背景下,要做到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大大的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创造,能很好的增加学生个人的满足感,能让学生因为讨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能有效的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做主导,一味的灌输知识,不能有效的明确学生的个人喜好个人思维方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得学习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下降,学生对书本厌倦疲劳,新鲜的学习形式是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的关键。
2高效能提升新形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2.1打破传统教学,新方案新思维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完备教学器材是首要。例如,引进新的教学器材,投入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更宽泛的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掌握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时,应该做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课本的教学内容相渗透,这样才能大幅减小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结果之间的差距,应该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明确性,教学目标明确才能使教学成效显而易见。
2.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新方式新挑战教学方法
在教学质量来说师资力量的投入大大的影响教学质量,在一些小学校园中高龄教师仍有很多,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小学学校中,高龄教师的思想也与城市中心的教学水平相差甚多,不能很融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这将影响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知,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有偏差,这样,大力加强偏远山区教师高龄教师的新思维理念的学习成为师资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很多语文教师因为年龄问题不能与学生一起参加室外的各项活动,使学生不能更好的接触教师与教师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多聘用一些年轻教师,能参与到和学生的互动中,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两人三足”的游戏,需要将学生和教师分成多个小组,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为一小组,站在一起后将中间的两只脚绑在一起,由终点处的学生出题放在前方,教师和学生共同回答语文问题,带着答案到达终点时间少的一组胜利,不仅能提高师生之间的信任,还能够使学生学到知识。
2.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同进步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一名教师应该首要铭记的教学理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事物对新知识的理解角度,因人而异的教育更关键,学生在小学时期接受认知新的知识,完善自身兴趣爱好的时期,投其所好相互尊重是重要的相处之道,让学生做到在乐趣中挖掘自己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导的过程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小学生在学生时期处于认知的过程,主要从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中认可和赞同教师,也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做出是否对小学语文这个学科的喜爱亦或排斥的选择,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实际要求,有针对性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给学生自我的发展空间,展示自我的平台,建立学生的自信感,为学生打开交流的窗户,让新旧思维融合,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从而也能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小学语文教学能上到更高的台阶。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举行击鼓传花等游戏,达到调动学生在上课时间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感。首先,就是教师让学生按座位整齐做好,然后挑选一名敲鼓同学,在黑板处背对同学们敲板,后面的同学依次传递手中的接力棒,在教师喊停后,接力棒在哪位同学的手中同学就需要表演小节目,或者是回答老师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答对的也会有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玩耍中对知识点重复巩固。要多进行激励奖励性的好评,无论是在游戏还是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接纳和兴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师生共同奋进提升学习效率。
3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工作中渐渐得到改善,但要大幅度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真正的让学生在接收新知识的同时能学会融入贯通现实生活中,创新教学思维方式,还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明确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这将在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扎西拉姆.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浅析[J].才智,2014,30:166.
[2]王春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现状与策略[J].科技资讯,2015,06:183.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7
摘要:近些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彻底改变了传统上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与互助,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组织与调控策略,以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参考交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调控;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革的深入推行,在广大教职员工的不断努力探索下,越来越多的高效教学方式被研究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充分发挥这些教学方法的巨大作用,就应该对其不断完善,加强组织与调控,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陈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利用率低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深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认识不足,在教授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时,仍然还是延续的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小学生只能在课上被动的听讲,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1]。此外,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利用率也很低,没有为他们提供充足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不去构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这就极大地束缚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些即使建立了合适的学习小组,但教师也没有注重对其利用,致使学习小组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却不能真正发挥出其价值。
1.2分组不当,缺乏精心安排
正是因为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致使教师缺乏精心安排,分组存在很大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效率不高。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通常都是依据学生座位采取就近的原则,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致使各小组间的水平差距较大,组内成员的知识水平也达不到互补作用,优等生和差等生被分为两个阵营,小组合作学习名存实亡,不能实现共同进步。
1.3组内成员分工不合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沟通,共同解决某个问题,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最终实现学习的共同提高。但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合理的策划,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没有明确组内各成员的责任分工,致使在开展过程中缺乏主导性,吵吵闹闹的看似热烈,实则非常混乱,最终的学习效率却不理想,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2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的策略
2.1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定位角色
要想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首先就必须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思想上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力度,要进行角色转换,从以前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学习的引导者,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设计巧妙的讨论话题,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探讨的空间与时间。教师不能过多干涉小组合作学习,但也不是说就可以袖手旁观,当学生正在热烈的讨论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当某个小组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这样才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发展。
2.2根据各自特点,合理编排
教师是学习小组的策划者和编排者,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划分每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要优劣平衡,确保各小组学习水平的均衡,这样才能让优等生带动差等生,实现学习成绩的共同进步,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化功效,同时优等生也能得到被赞扬的自豪感。学习小组一般应该为五人左右,不能太多或太少,这样才能照顾到每个成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2.3明确小组成员分工,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中,还应该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安排,明确每个成员应该承担的职务,科学安排内部组织结构,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扮演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职,如组长、副组长、监督员、记录员、报告员等,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例如在学习《墨竹图题诗》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们对诗词进行初读,教师再解读其中的理论,通过欣赏诗中的画卷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感悟其中的意境,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成果。
3结语
总之,只有有效的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组织与调控,才能充分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团结精神。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思想认识,精心的组织与策划,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统筹划分小组,并做好明确分工,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5):8-9.
[2]柴利江.小学(中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调控策略[J].学周刊,2016(7):79-80.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人们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素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
1当下小学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是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应试教育弊端,例如讲解到分析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读为主,不能有效地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积极性都不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注重知识教育,轻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阅读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分解,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第二,重视分析却轻视学生的感悟,一层一层的分析只能够让学生越来越接近标准答案,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感悟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感悟和发现方面的过程,学生缺乏独立的见解,事实上这是在培养学习的机器而不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策略
2.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安排,在小学时段,过于偏重对教材的内容理解,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在具体的课堂内容中,以教材为基本载体,传授相关的语文内容,是教学的基本认识。但是将传授语文知识作为根本目的,从而导致教学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对教学过程麻木,缺乏兴趣。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担任的角色往往在于“教”,这从无形之中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探究性教学,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改以往的教学思维,在对学生进行课程引导时,也要采用启发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的思维空间较为丰富,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一些可供学生自主研究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达到启发教学的目的。
2.2创设情景问题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有好的方法,那么教育就会成功一半。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重点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去学习。对待阅读,同样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实现对文字的透彻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同时也是引导学生研究的主体。所以,语文教师在具体的知识传授时,应进一步将自己的感受与经历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感受到课程的阐述内容。语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立足于实际情况,抓住时机完成教学,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新的情感天地当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确保课堂的时效性。
2.3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
在阅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教育工作,它和生活是分不开的。阅读是让人们和世界深度接轨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学中,如果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就会使得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降低,教学思想是构成课堂的重要部分,同时,思想决定行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就会影响行为的准确性。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通常服务于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状况以及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最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这也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表现。例如在讲授“奇妙的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出发,设置多个供学生探究的内容,可以是从课文出发,也可以是根据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点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内容。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会更有热情,更有动力。
2.4强化实践效果
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投入到实践当中,实践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的表演与演讲,另一方面是写作的实践。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而具体的教育目标的设定,则有效地体现出了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它可以控制着整个课堂,也是实现课堂效果的基础。所以,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在设计有关的目标时,要重视课堂的切入点。面面俱到的教学必然会使得教学越来越空洞。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和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灌输一定的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一篇课文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扩写,或者撰写有关的评论等等。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对此产生更多的想法。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以及最后的应用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情景模拟,表演活动等等,这样让学生能够有效地置身于探究的学习环境当中,给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感悟。
3结语
总而言之,单纯的知识灌输式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学改革的需求,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地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开设供学生探究的学习活动,将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看作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以及问题意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思维以此来敦促教学方式的优化,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滕娟.探究新形势下小学语文优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88.
[2]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郭琳科,黄咏瑜,肖玲,杨阳.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36-42.
[3]刘佳.“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6):85-86.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9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沟通学生与人类社会思想的桥梁,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可以开阔视野,发展其思维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阅读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能够降低语文阅读难度,激发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一般采取横向分层阅读教学这一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横向分层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更能在横向链接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规律等,只有充分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规律之后,学生才有自主探究语文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纵向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横向分层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具有相同学习规律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学习,如此学生可以在大量相同材料的阅读中发现阅读规律、掌握阅读规律,从而为其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当前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其所包含的课文分为写人文、写景物、古诗文、科普文等,在本文中我主要选取“古诗类”课文来谈一谈如何进行横向分层教学。
1“古诗类”课文主题横向分层教学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在每一学期的语文教材中都会选取不同主题的古诗类课文,这些课文或独立存在,或者根据主题整合为一个单元。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古诗类课文在编排的时候一般是独立存在的,即同一单元的古诗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排列。如此排列,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无法建立系统的古诗体系,所学到的古诗都是断裂、毫无联系的。当教师以某一主题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古诗的时候,他们往往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组织古诗类课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将主题相似或一样的古诗归纳起来,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或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完某一新诗之后,采取多样化的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此主题相呼应的古诗,以此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中可以感知到不同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甚至是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古诗学习的规律,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后,学生了解到这首诗是有关于客居他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我会趁机鼓励学生搜集已经学过的有关于这一主题的古诗,或通过网络来搜集一些朗朗上口、简单易理解的与之相关的古诗,像《静夜思》、《枫桥夜泊》、《泊船瓜洲》、《宿建德江》等,学生可以被这些古诗中浓浓的思乡之情所感染。除了以主题进行横向分层阅读之外,教师还可以按照季节、天气等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古诗进行整合,以春天为例,学生可以将《春日》、《游园不值》、《春晓》、《咏柳》等整合起来,学习其中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
2“古诗类”课文教学方法横向分层
在古诗类课文阅读教学中,尽管我们可以将同一主题、同一诗人、同一意象等的古诗整合起来进行阅读,但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像按古诗要素进行细化分层,按不同思维方式进行分层教学等。(1)关键词:古诗和现代文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古诗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它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等反映出来。因此,在古诗横向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寻找关键词,利用关键词引导学生探寻古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古诗的含义。比如,在读了《忆江南》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诗所写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江南”,人物“白居易”,事情是“回忆江南的美景”。这短短的27个字无不包含着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2)思维转折:在特定时间、地点,由于人生经历、阅历的不同,不同的人会对同样的景、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体验。古诗中包含着诗人当时当地的所思所感,具有时空性。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阅读的时候,需要站在诗人的立场对其进行思考,即转变思维方式,设身处地地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此,即便是同一主题,同一诗人的作品,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中,学生可以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自己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在团圆的佳节之际,只有自己一人漂泊在外,自然会产生孤独、思乡之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总之,在小学高年级古诗类课文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横向分层阅读教学模式,将古诗分类、教学方法分类,以此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古诗体系,在阅读中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谢雨十.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郭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0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组成这一活动的主要人员,但是由于小学期间,学生的年龄偏小,自制能力差,课堂秩序也需要专人负责,所以教师在这一实施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辅助引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阅读课堂上自主讨论的顺利进行。在阅读课堂上展开自主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活泼向上的性格的培养,更让学生变得大胆能更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健康的,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语文阅读的讨论学习,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自主讨论
随着近年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好多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好方法。本文主要围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自主讨论的运用。这一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动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自发的进行学习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好学生的自主讨论的能力,这样在阅读学习中,就能更好的和同学交换意见互相学习,学生自主讨论在阅读学习上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性格,让学生更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勇敢发表意见,尤其对于一些性格上偏胆小,比较腼腆的学生更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自主讨论的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学生们布置一篇阅读,让同学们独立完成,做完之后再统一收上去,由教师进行统一检查,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地讲解。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教师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一篇阅读,阅读本来就是语文这门学科中较为困难的部分,更何况是对于小学生呢?所以我认为让学生们进行自主讨论学习很有必要。其次,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改,这会十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阅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如果看到自己的试卷的错误率总是比较高的话,这就会严重减退他们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我认为要采用自主讨论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评讲,学生们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记下答案,这真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吗?答案显然是没有。所以,综上所述,对小学生的阅读教育采用自主讨论的方法很有必要。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采用自主讨论的方法
2.1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选择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内容
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好适合学生阅读的能容,小学期间,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只有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提高知识面,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打到教室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生长阶段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挑选一些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慢慢的能够自主阅读。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身边做起,比如街道上的广告牌,超市购物时让孩子自己看物价标签,电脑上的同步学习、儿童故事等等,都可以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久而久之,习惯形成了自然,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学生爱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爱观察了,知识积累也多了,那么在阅读时能提高阅读面了。
2.2教师在进行讨论教学时,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意见
在阅读讨论课堂上,学生是这一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每个学生意见各不相同,都带有个人的思想在里面,在讨论时难免有观点上的不同和相对立的意见,这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时,给每一个同学合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指导。
2.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讨论技巧进行阅读讨论
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提前整理讨论内容的中心意思,围绕这一中心提出相关讨论点,让学生进行讨论。有趣的观点可以把学生很快的带到讨论氛围中,活跃生动的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在讨论中教师也可以以讨论着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带动讨论进入高潮,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4让学生紧紧围绕中心点进行讨论,不能跑题、偏题讨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对讨论题目的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在讨论时跑题、偏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制定一个中心点,围绕这一中心点再列出几个小的题目,让学生针对这几个小的题目进行讨论,慢慢的再引导到大题目上讨论。再一个,要有时间的限制,讨论课堂才能更紧密的进行,讨论才能有质量。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要掌握好讨论的课堂秩序,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讨论时,可能会引起冲突和对立面,是整个讨论课堂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在这一方面,教师要时时关注讨论进行并在发生不同意见时加以适当的引导,让整个课堂顺利进行下去。总体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组成这一活动的主要人员,但是由于小学期间,学生的年龄偏小,自制能力差,课堂秩序也需要专人负责,所以教师在这一实施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辅助引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阅读课堂上自主讨论的顺利进行。在阅读课堂上展开自主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活泼向上的性格的培养,更让学生变得大胆能更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健康的,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语文阅读的讨论学习,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莉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讨论研究[J];都市家教;2013(12).
[2]冯阳;浅谈“讨论式阅读”在小学阅读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1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也是组织学生参与学习的教学手段。围绕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低效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组合作;语文课堂;低效现象;小学生;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员讨论,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得出正确答案,有助于小学生加强解题能力。但是在课堂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低效现象。
一、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低效现象分析
1.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经常会遇到一种尴尬情况。正常情况下,教师分配完组别,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会聚集到一起,然后展开激烈的讨论,得出一个正确答案。但事实上,有的小学语文组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一些组员会简单说几句应付了事,一些组员依然默不作声地看书,甚至还有一些组员漠不关心地做与合作学习事项无关的事,同学之间互不商量,这种学生无交流,不参与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使合作流于形式,对学习语文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
笔者通过教学观察与事实调查发现,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但给小学生增加了课堂参与机会,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性,也实现了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上的真正主人的目的。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除了经常会遇到小组合作学生不积极,课堂冷场的现象,还发现一个规律———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学习优秀的学生比较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后者是前者的2倍,严重的比例失衡。
3.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有些教师把这种学习模式变成了教学任务。语文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时,有的小组参与合作学习没多久就率先完成,可有的小组讨论才刚刚进入状态,教师为了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就立刻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从而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
4.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导致学习低效的原因。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是引导者,把控制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散思维,展示自我,而不是充当主导者,全程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缺乏学生能力发挥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不是一个成功的学习方式。
二、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低效现象的解决策略
1.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当面对语文小组学习课堂出现学生合作不主动、冷场的问题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和学生多一些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下课后,让学生之间多一些互动,培养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是保障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思维辩论能力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也有一定的弱点,教师在讲台上感觉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却不能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因为一些思想游离的学生也隐藏于小组里,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学习层次,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讨论,使学习合作参与度达到均衡,保证每一名小组成员的思维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3.保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充足
目前,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被小学生列为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小组成员能够在课堂讨论时,知无不言,直抒胸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能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组织,更不能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减少合作学习的时间。所以,我们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杜绝形式主义教学,保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充足。
4.明确教师定位,尊重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负责讲课,学生只负责听课,但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是指引者,给予小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总而言之,解决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低效问题势在必行,因为小组合作是有利于维持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鑫.基于小学生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对策研究[J].读与写,2015.
[2]王国安.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
[3]张芸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低效现象的分析及解决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5.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班孩子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我通过简单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但如何让全班的学生的思维都跟上老师,这是一个难题。教师提出问题时,有些学生会立即举手,但有些学生就不举手,也不去回答;如果回答的人太少,老师不得不再停下进度再讲一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班级里的所有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因此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刻不容缓。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保持互动,向着某个特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合作学习不以个人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这种机制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尽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分类
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我把合作学习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提到合作学习,首先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我把班上61个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共15组,让这四个学生得到的奖励和惩罚都一样,让他们的想法融到一起。提问后每组学生都积极回答,每个人都能参与,缩短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时间,但效果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被分为各个小组,互相学习与交流,每组学生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学生们通过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二)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只要教师加入学生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因此我有时候也选择师生合作。教师与学生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以互相尊重为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给学生打坏分数,不向家长告学生的状,不在课堂上指责学生。做到这些就能很好地促进师生的关系,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学生也会很乐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快乐。
(三)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采用各种合作学习方法来提高上课质量,在课后教师也互相交流来交换意见。不同的教师,其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想道德、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即使是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思维和各个方面进行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想法与火花。(四)其他合作学习除了以上所讲的合作学习的种类,还有许多不同的合作学习。如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学习,社会与学校、家庭的合作学习,等等。这些合作学习都能够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得到最好的发挥,并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开展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不同的合作学习能让教师得到不同的效果,选择每一种合作学习都能让学生们很好地融入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调控策略
在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内容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但这还只是能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略调控:
(一)合理分组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把学生们分成各个小组,能够让学生们发挥更好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我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将全班分为15个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他三名同学则同为合作者,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一段时间后,也可以更换小组长,让其他学生也学习怎样承担组长的责任。其次要布置难易适当的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最后是做好活动的讨论工作,小组讨论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交往、互动的机会。为使分组不至于长期不变,使同学有和不同同学合作的机会,且不至于每次都是不同的人在一组,我会注意设计调整位置的方法,就是有时调整竖排,有时调整横排,保证每组在位置调整后有两人是没变的。
(二)班级建立一个学习站或摘抄本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不能在班里建立一个网络学习站,但我让班里所有学生都准备了一本摘抄本,学生们可以随时在上面摘录一些东西。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句子,可以是一首优美的小诗,也可以是一些店铺招牌上的词语等。我会每星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互相传阅摘抄本,看看其他同学的有趣摘抄,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并进行组际之间的评比,以此相互促进。
(三)教师与学生间互相合作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一定是绝对的,教师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教授学生知识,也可以从学生中学习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奇异的想象力、纯真的童心以及一些小孩子所特有的想法,等等。而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学习到知识,也可以学习怎样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教师与学生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整体。
四、合作学习的成效
对于教师来说,合作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其促进学生学习的决心与信心,也更加自信有能力去辅助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分析和反思的能力,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学生的问题,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同时,合作学习让教师们取长补短地分享教学经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当然,学生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最大受益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谦让,如何分工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学习尊重他人、共同进步,培养集体意识。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培养了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对于学校及家长来说,合作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学生与教师是学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拥有善于合作的学生及教师,则在相当程度上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而家长们也可以在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学习中学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建立起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学生就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当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它所起的作用就会充分地显现出来。还应指出,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事实上,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调个体责任,其出发点乃是强调在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互配实施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和有利性。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注意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及方法,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要做最为细致的组织工作,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小组之间的活动情况组织有效的讨论与交流,以此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总之,我们要将合作学习和掌握学习结合起来使用,使其产生更大的影响与作用。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3
很多学生对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式已经产生了厌倦心理,以前,学生学习语文都是要靠老师讲,很少主动去思考、探究,有了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一起探讨,让他们觉得语文的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和乏味,小组学习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乐趣,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收获。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变得想要主动学习,想要自己去研究、去探索,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那么,该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什么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由以往的一个人学习、一个人思考问题一个人对课文进行理解,变成很多学生在一起交流自己的看法、共同商讨问题答案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全班划分成几个组,让每个小组成为一个整体,小组成员之间同呼吸、共命运。我看到很多班级都把学生划分成了一些小组,有的是按座位来划分的,有的是按成绩来划分的,也有的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我们班也被划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组的划分是依据学生的成绩,把全班学生的成绩划分成几个档次,每个档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人员的学习能力都是差不多的,每个小组都有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一般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二、为什么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非常独立的,也是非常强势的,他们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习惯了所有的事情都按自己的想法来,不习惯和别人商量,没有合作意识,也没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有的学生把小学语文学习的非常的好,但有些学生只是一般。还有些学生是比较不适应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学习的效率比较低,每次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找不到人可以交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间的成员可以互帮互助,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向小组的其他成员询问,遇到一些难题,所有的成员还可以在一起讨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集众人的智慧,想要解决难题,也是很容易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拥有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的成长。很多班级在推进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之后,班上的学习氛围都有所改变,学生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无论是自己在做课外的习题,还是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拿不定的题目,都会拿出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每天班上的气氛都是比较活跃的,有时候还可以听到学生激烈的争吵声。班上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也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一些中下等成绩的同学,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向别的同学请教和学习的机会,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三、小组合作的方式是怎样的
1.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想出来的解题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其他同学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扩宽他们的知识面。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关系,让学生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也能给他们解决一些疑问,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成绩。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互相启发,从而完善自己的观点,产生一些新的思路,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互相背书、报听写等。
2.小组间的评比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挣个输赢,老师要多组织一些小组间的活动,让小组间进行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对小组进行评比,这会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会让每个学生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让自己的小组可以获胜。老师可以让小组间进行知识竞答或者是朗诵比赛,点燃他们的热情,在评比中成功的小组,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的努力,想要继续收获成功的果实,失败的小组也不气馁,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下次成功。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小组之间的评比。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4
随着课改的深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已经不能光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能有效促进目标的实现。因此,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校是外来务工子女接收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我校教师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这一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我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将班级学生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组4个学生。下面以我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及效果进行阐述。小组合作学习片段: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现在老师想给大家提个问题。课文中写到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了。在哪一段?生:找到了。(生读课文)师:(板书:失常?)大家想想这位父亲是不是失常了?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找出相关事实依据,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里讨论交流。(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认为失常的小组有3个,其他的小组认为不失常。小组1:我们组认为这位父亲失常了,因为其他的人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而只有他还在那里一直挖,找他的儿子。小组2:我们组认为这位父亲没有失常,他是因为心里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出自己的儿子。小组3:我们同意小组2的观点。师:我有一个观点,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失常在他的举动和常人不一样。说他不失常,是因为他的身上充溢着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生:同意。以上边片段为例,结合平时教学经验,我对小组合作教学做如下教学分析。
一、为学生提供适宜合作的内容
适宜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要遵循下面的三个基本原则:
1、内容的选择要有探索性。平时教学中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可通过学生自学或全班教学完成;当学习任务较为复杂,有一定的探索性时,单靠学生个人的能力解决会有一些困难,这时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2、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在教学中当出现了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结果有不同意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答案不唯一的内容。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学习效果会大有改善。因为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同时多种思想相汇合,便于学生取长补短。这个教学片段中“大家想想这位父亲是不是失常了?”这一问题,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考虑的方面较多,因此需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才能较圆满地解决问题。
二、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
任何形式的合作学习,都应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不然合作学习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自己的认知能力是参与讨论研究的基础,只有建立在一定思考基础上的讨论才可能出现一点即通的效果;才会有各种观点的针锋相对。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的做法是在小组合作前,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想一想,或者把想法写一写,把找到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悟一悟,通过小组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这样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思考和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三、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承担起更大的引导和调控职责。教师要真正深入到小组的讨论中,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对于交流不认真的小组或个人要及时加以引导,明确提出要求,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在本次讨论中,我在班级里巡视,当个别学生对小组任务不清楚时,我及时向学生说明任务;当一个小组的讨论出现问题时,我及时为他们进行点拨;当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时,我及时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精彩,我及时给予肯定;当有的小组提前完成任务开始讨论其他的话题,我马上走过去检验他们任务的完成情况。自从开展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以来,很多老师在课堂中能很自然地用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且逐渐形成了习惯。说明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走进了课堂。但一经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隐藏在其后的问题:比如分工不明确;分工明确但学生落实得不好;合作场面混乱;学生不会倾听;合作问题没有价值;教师的调控指导不够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分工不明确的时候,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明确规定小组成员的职责。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记录员记录大家的发言,汇报员则汇总组员的发言进行发言等。不同活动还可设立不同的角色,小组成员不仅要各负其责还要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有序、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目标。针对分工明确落实不好,主要就出在那几个问题学生身上。怎么让这些问题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呢?比如让组长安排纪律不好的同学做纪律监督员,让爱有小脾气的学生做组长等方法。老师对这些学生点滴进步的及时评价,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质量。学会倾听:小组成员在活动前要仔细听清老师的问题,搞清楚小组长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组员的发言重点。教师要关注小组学习任务的进展和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情况,及时进行协调指导。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虽然在这一教学模式上有了不少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大胆尝试,不断完善,就可以让学生尽情享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5
摘要:在新课标环境下,小学语文教育在迎来一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多挑战,所以合理把握机遇并有效应对挑战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为小学生,而基于小学生自身特性,选择适宜的教学方面至关重要,只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才能确保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合作学习模式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合作学习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也有了较大进步,各类新型的教学方法也不断涌现,较好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实际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很多教师只是采取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不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没有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难以有效融入语文学习环境中,影响学生语文的正常学习。因此,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合理应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确保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虽然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应用,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难以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在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应用时,只是流于形式,却忽视了实践应用。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认知度不高,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落于实际,致使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没有被较好发挥出来[1]。有些时候课堂氛围虽然比较活跃,但是学生并没有较好融入到学习环境中,难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些语文理解能力较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开展相应的合作学习,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但是一些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很难有效进行合作学习,而且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难以有效进行语文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给学生语文知识的正常学习带来不便,而且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教师依旧以自身为教学主体,过多的参与学生的合作过程,致使学生的自主意识难以得到提高,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2]。很多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会产生一定的分歧,而且教师也不注重进行分组,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致使合作学习难以有效进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状态,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程内容大都较为抽象,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融入进学习环境中,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交流,自主思考相关问题,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都以教师作为主体,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致使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4]。合作教学模式则较好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方法分析
1、合理分组,鼓励合作
合理分组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优势的基本条件,也是确保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合理分组有着重要作用。分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互补学习,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分组时,教师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注重优势互补,考虑各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情况,让各小组能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线。在进行合理分组后,教师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多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合作解决各种语文难题,进而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2、巧设内容,增强合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应用时,通过巧设课程内容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确保教学效果。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教师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并设置相应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各类问题。例如,在学习《火烧云》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合作形式对火烧云的形态、特点进行交流分享,之后解决课后相应的问题。然后教师再讲解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总结经验,以更好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3、明确目标,促进合作
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只是依照教案进行操作,并没有合理设计教学目标,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教师须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在学生间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设计好相应的小组学习任务以及个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各项任务,进而确保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小学生天性爱玩,若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将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有效进行语文学习,影响学习质量。所以教师须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准备条件,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艳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6):180
[2]薛书玲.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4,(3):112-112,113.
[3]周燕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6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与推崇,如何有效运用小组合作成为当前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从小组构建、合作方式、经验分享以及课时分配等维度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实施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方法路径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学校的主流做法,但是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寻求合理的方法和路径等现实问题,目前并没有完全解决。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从“组别构建、合作方式、经验分享、课时分配”等维度入手,进行分析探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合理构建小组
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构建合理的小组。目前部分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习惯于按照座位、成绩等因素进行划分,并且划分小组之后基本上不再重新组合,后续的合作学习活动则依然延续首次组建的团队成员和数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调整和变革,采取灵活的小组构建形式。比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和《桂林山水》两篇课文时,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则可以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差异和特点,进行不同的成员搭配。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教师可以考虑将动手能力较强和善于表达的学生较为均衡地分配到各组之中,通过小组实验的形式完成合作学习。一部分小组成员负责实验展示,而另一部分成员则负责实验过程与感受的介绍,可以实现相得益彰的效果。而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则可以考虑将旅游经验丰富的学生或者将善于绘画的学生等进行较为均衡的分组,这样有利于小组描述和展示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合作小组的构建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因势利导的灵活调整与变更,只要秉持有利于课程学习为目标的原则就可以。
二、优化合作方式
合作小组的构建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但同样也不可忽视学生的意见和需求。从某种角度分析,合作小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个成员之间密切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这种小组的合作方式或者机制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支持。目前,部分课堂中的合作小组存在着“一言堂”的现象,某些学习成绩优异者或者班委成员等,在小组的展示与表达过程中往往占据着强势地位,存在着“垄断”的色彩。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组互动时,应当有意识地进行优化和调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鼓励每个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和阐述,为每个学生争取展示自我的机会。合作学习不是集体为某个成员打造平台,而是彼此互相推动促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行“角色轮换制度”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承担诸如“材料收集、成果梳理、展示汇报、多元补充”等角色,每个成员在每次活动时,根据具体情况转换不同的角色,为他人服务,促自身成长。
三、分享合作经验
每个学习小组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鼓励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辩论、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情况,分享每个小组内部运行的机制和分工,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方法,并可以依据某个主题或者课文内容进行现场交流分享活动。比如,在学习《落花生》的内容时,教师则可以鼓励不同小组进行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探究活动,各自阐述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比较组别之间的异同,就异议之处进行辩论,提出解决的方法,并积极尝试和探索,如此可以为小组间的共同提升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
四、精心分配课时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掌握高超的课堂掌控艺术。精心分配课时,合理安排小组的学习活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采取多元形式进行,比如,在学习《惊弓之鸟》或《我爱故乡的杨梅》《落花生》等类似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分组开展主题汇报的形式进行,每2或3个小组共同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学习,这些主题可以由教师确定,包括字词、段落分析、文化背景解读、主题思想阐述等等,每个主题由一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同主题小组进行补充,每个主题的汇报时间进行限定,通过类似的安排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课堂时间分配,提升课堂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小组辩论的方式来分配课堂时间,比如,在讲述《给予是快乐的》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内容时,教师则可以组织类似活动。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辩论,可以较好地提炼文章的主题内容,提高课堂时间的应用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实效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则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高超的课堂组织技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研活动,应当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子娟.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2]刘鸿英.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J].快乐阅读,2013(19).
[3]罗静.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3(5).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7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学生能否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文字阅读上的基础。通过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在小学阶段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方法。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的路径出发,对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构,在不同的合作模式下,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提供有益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孩子们从识字过渡到自主阅读,而小学一二年级则是孩子们从识字到自主阅读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教师、家长和班级同学一起参与,这三方又会对学生的语文阅读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语文阅读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需要从这三方的合作上入手,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建立亲子共读的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生,尤其是还没有进入三年级学习的小学生,其阅读能力还比较弱。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识字量偏少,其阅读的范围相对较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还不够强;其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刚刚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规范的学习和课后作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阅读范围会限制在教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是语文课本上,但这对孩子们的阅读视野的拓宽是非常不利的。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建立亲子共读的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一般的理论认为,合作学习是在学校内进行的,即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学习模式,但是这两种合作学习模式在促进小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上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在这个阶段,亲子之间的合作阅读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亲子共读”就是在家长的帮助和督促之下,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好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彻底摆脱幼儿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家长在这个时期可以对孩子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在具体开展亲子共读的模式中,可以采取举办名著知识竞赛的办法。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很有限,举办知识竞赛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长在平时需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是举办知识竞赛的直接目的。学生在家里学习,家长却在看电视、玩手机,这对孩子有极坏的影响,“亲子共读”就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名著。因此,可以在每一个月举办一次名著的知识竞赛活动,由孩子和父母以家庭为单位参加,语文教师作为主持人,在知识竞赛中采取抢答的模式,让孩子们在热烈的知识氛围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最后,对获胜的家庭采取一定的奖励,让亲子共读的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在整个小学阶段成为常规的名著阅读模式。
二、建立师生之间的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学生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将会是最主要的语文阅读的合作学习模式。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对象限于语文课本,如果教师在知识的拓展上仅限于小学语文教材上的知识点,就很难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正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孩子们有很多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在教材之外的。对此,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采取与时俱进的方法,为学生们带来有益的新知识。例如,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着重写了王熙凤的衣着和语言,文字不多却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朗读的指导,在读中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甜美。学完这一课,我在班级举行了一次“我心中的王熙凤”演讲赛,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这样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阅读中创设共同学习的情境,这是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建立学生之间的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一起玩耍在孩子们的成长与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这种玩耍的模式引入到学习过程中,就是一次非常良好的合作学习机会。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处理小组分组合理性上,建议以4—5人最适宜,这其中也要考虑男女同学的性别差异多带来的积极性、合作性等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分组之前,一定要充分地做好调查工作,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向班主任咨询,在咨询中应当全面掌握分组之前应当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要向班主任咨询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不同性格学生的合作问题。其次,应该向班长和语文课代表咨询。教师,即便是班主任对学生们都只能是观察,而只有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班级成员才是最有效的了解途径。从班长和语文课代表那里,应该以了解学生们之间配合信息为主。在掌握这些信息之后,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学生之间正式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合作学习对孩子们形成合作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共读”语文阅读合作学习,学生和老师之间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的语文阅读合作学习,以及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的三个方面。在语文阅读上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会十分有效。建立亲子共读的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建立师生之间的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以及建立学生之间的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是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周伟.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语文学刊,2014,22:108+111.
[2]丁利涛.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72-173.
[3]蒋素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6,07:110.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篇18
一、合作学习、互动模式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互动模式是最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理念的具体要求,结合新的教学目标,只有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但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模式问题,传统教学过程往往不重视互动模式的作用,教学效果低下,不可避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一系列互动模式的改革和演变,不仅能够适应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理论应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1.班级人数众多,合作学习开展难度大
现阶段,由于教学资源分布的极不均匀和严重短缺,大多数学校存在班级人数众多的现象。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整个教学空间就较为狭小、封闭,从而导致先进的教学理念实践难度大。合作学习,一定程度上需要学生有一定自觉性,同时也需要教师能够对班级教学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而班级人数过多,在分组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而组内人数也较多,合作学习开展难度大,问题较多。而如何在这一形势下,选择适合我国教学活动开展的合作学习模式就显得较为重要。
2.缺乏有效指导,评判依据不明晰
合作学习的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上要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互动教学模式。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未能对合作学习和互动模式有准确的认识和了解,由于误解了合作学习、生生互动的具体要求,就使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作用,而不能正确认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指导地位。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自律性的不足,如果整个合作教学完全放手,就容易导致课堂混乱,且不利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是具体的指导缺乏一定依据,由于受到师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认识问题的程度不同,往往导致评价标准不一。评判依据的不明晰将不利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3.合作学习方法单一,缺乏有效更新
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合作学习方法。而针对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有效利用成为教学理念有效推行的核心和关键。事实上,由于缺乏有效理解,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上,往往出现过多依赖和基本不用两种使用情况。但合作学习方法也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定理,其实现和发挥有自身基础和条件。首先实施合作学习对班级人数有一定要求,当人数超过一定数量时,合作学习方法使用就会效率低下,且并不能改善教学效果。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方式。当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时,就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只有遇到具有一定难度、有探索性的复杂题目时,才适合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最后,合作学习对参与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同时也对组内成员的搭配情况有一定要求,并非所有小学生都适合使用合作学习。在教学检验中,不难发现,合作学习方法也有自身缺点和不足。因此,需要我们针对教学具体情况,对合作方法进行有效补充,确保使用最新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开展。
三、合作学习和互动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1.做好人文关怀,重视情感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视情感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使用鼓励、表扬等一系列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不仅要有效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还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热爱。教师要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做好关怀,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师生充分互动,拉近师生感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教学相长”这一目的。
2.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发挥学生主导、教师指导作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效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工具,实现更好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能力结构,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问题。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式学习模式。通过各种小组的搭配组合,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交流,从而提升学习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则是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导地位的过程。
3.提升学生、家长对合作学习和互动教学的认识,构建完整教学体系
要想高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家长、教师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新的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对合作学习和互动教学的执行力差。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教师的解释和讲解往往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引导作用。家庭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另一重要场所,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补充作用,积极与孩子沟通,熟悉和了解学习情况,及时做好教学反馈。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多方参与,最终形成完整、高效的教学体系。
4.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构建完善教学体系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先进的教学方式,想要将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就需要教师对合作学习有认识、有了解、能接受,并且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合作学习课堂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对整个课堂有极大把控能力。教师应该有效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完善教学。这就证明,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效提高理论水平,还要将实际理论操作与变化发展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对自己的合作教学时常反思。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有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结语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当今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不断教学过程中,日益彰显出先进性与积极性。团队教学对学生成长和进步更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团结互助意识。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地位,学生应该发挥自身主导地位,通过合理、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模式,从而有效改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精选18篇)】相关文章:
“讲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作文3000字10-28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03-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04-2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12-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10-28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研报告02-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06-1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范文06-17
语文学习中的记忆方法11-0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六法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