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2018-03-13 初中作文

科学1

我从三年级开始接触科学这门学科。那时,我觉得科学很简单,即使上课什么都不听,回家拿提纲随便背两下也能搞定。小学老师常常对我们说:以后上初中科学很重要。我们却仍不以为意,整天在科学课上打闹。

上初中后,我才发现,科学不是几张写满字的提纲,而是一个个真实存在我们身边的现象、事物。我才知道科学分为三大类,物理、生物和化学。

此时的科学开始让我哭笑不得。物理,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最简单的,用上一大堆公式就能搞定的。但物理公式那么多,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往往算到最后把自己绕晕了。但对我来说,那些需要记背的,比如说生物学,就是讲生物结构还有细胞之类的,才是最难搞定的。我经常会把那一大堆的什么腺,什么激素胡乱搭配,甲状腺分泌胰岛素这类张冠李戴的事发生过不只一次两次了。每次老师都指着试卷哭笑不得地看着我。

虽然对于物理我是一头雾水,但讲起化学,我又会两眼放光。对于我而言,分子,元素,原子,离子,这才算科学,那些什么物理生物,全一边站着去。也许是因为这些太微观了,平时生活少有接触,就会觉得新奇,渐渐喜欢上了。其实我还想过另一种可能,也许是因为元素符号是英文,而我英语最好,就喜欢上它们了呢?当然这都是猜测,反正,我对化学有种特殊的偏爱,看到那些符号,化学式就会莫名开始兴奋。有同学抱怨讨厌科学,我还挺同情她们,有时候,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学科学?又不是每个人都要当医生;谁下水游个泳还要记算浮力?知道那些分子结构有什么用,它爱怎么排列又关我何事?

在我看来,科学应该只是一种兴趣,应该是为那些想当医生,或着是想当科研学家的人提前为理想做准备而设立的,而被当作主科来学,却会让一些原本爱科学的人因为难看的考分转而厌恶科学。

科学2

  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有时他很有可能就从你的指尖划过了,能抓住他就要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一件小事,他就能引起众多人的探索与思考,有些甚至成为千古之谜。所以说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星期我去了一趟姥姥家;看见姥姥正在缝鞋子的底,由于那鞋子的底太厚了,所以缝起来很吃力,我说:“姥姥,把针给我,我有办法让您缝起来不吃力。”姥姥说:“好啊”。我拿着针在头发上上擦了擦,然后把针还给姥姥,姥姥边缝边说:“真的轻松很多!”。我说:“这其实是在润滑减少摩擦呢!”人的头发里有油脂,针在擦头发的时候就等于加了润滑油,因此就能减少摩擦,就很容易穿针了。说完,我得意的笑了笑。

  生活中这样的事好多呢!还有一件事,我来给你们说说吧!

  我房间的门是一扇结实的木制门,很漂亮而且会“变形。”夏天的时候总有几天它不听话,关门时很费力,好像长胖了;到了冬天好像又变瘦了,关上门总有一条小缝。我问爸爸这是怎么会回事,爸爸解释:“可能是工人叔叔做门时木材没有完全干透,夏天天气热温度高,木材膨胀门就变胖关不上,冬天天气冷温度低木材缩小,门变瘦了关不严,这就是热胀冷缩的道理。”

  听了爸爸的话,我想,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啊!

科学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我们离不开科学,若没有了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繁琐很多,也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到没有必要的地方去。由此可见,科学有多么重要。

  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的年代。那时更多的科学走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来。炎热的夏季,那陈旧费力扇子你还在用吗?NO!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便捷的空调;丰收的秋季,农民伯伯们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因为,田地里已经是机械化丰收了;寒冷的冬季,你还在为取暖发愁吗?一个小小的“暖保”就解决了你的问题。

  现如今,已是经济、科技更加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了。就在生活的琐事中也会发现科学。夏天,大家爱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但是,汗渍却又令人头疼。可是如果你在领口、衣袖上适当的撒一些盐,四五分钟后再用洗衣粉、香皂等清洗,衣服就会变得清洁如新。这是因为,盐中含有一种酶类物质,与汗渍中的碱性物质相遇,就会产生话学反应,酶可以将汗渍从碱中分解出来,碱被分解出来,其余的污渍当然容易清除啦!这不仅是生活中的科学,更是生活中的艺术。

  如今社会,家电已是生活中的必备品,而冰箱更是日常用品。家里的蔬菜水果、剩饭剩菜只要放进冰箱就能够保鲜。但是冰箱里残留的怪味却常常不能散去。这怎么办呢?没事,只要你放进去一些鲜橘子皮,过几天,冰箱里不但没有那怪味儿,而且还飘着一股淡淡的橘香呢。这是橘子皮当中菌在起作用,这种菌就像叶子中的叶绿素一样。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这种菌吸收冰箱中的怪味来制造养料,同时放出废气——橘香。这可比冰箱除味剂实惠多了吧,而且简洁方便。

  这些都是科学,生活中的科学。处处都有科学,处处都是新生活。我们何不好好利用科学,并且主动发觉科学,运用到生活当中来,让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新体验。

科学4

  昨天,我进行了一次科学实验,这个实验也是科学暑假作业。

  老师给了我们4个题目,我选择了最后一个:为什么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请用实验证明。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呢?因为我认为这个实验最容易,最快,也很符合季节。

  怎么样用实验证明呢?总不能一次穿浅色衣服,一次穿深色衣服站在太阳下晒吧。于是,我上网查了资料,发现一个非常好的,又能自己在家完成的实验。

  这个实验需要3个烧杯、2张纸(一黑一灰)和水、温度计。一开始我想,我们是来实验关于衣服颜色深浅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的,需要水干什么?我们继续读下去,原来,水是用来当作人体“感觉”自己的温度的。

  我看了步骤,开始做了。用量杯量出100l水,分别装在3只相同的玻璃杯里,测好初始水温为37°c,除了一只不做处理外,其余2只分别用黑色和灰色纸罩住,放到阳台上晒。我决定晒半个小时,我那颗期待的心砰砰直跳,不知道实验结果会是什么?半小时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除去纸,开始测水温。第一杯不做处理的杯子里的水温是38°c,第二杯包上黑纸的水温是40°c,第三杯包灰色纸的水温是39°c。果然温度不一样,最后得出结论:黑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容易吸收太阳热能,所以,夏天穿浅色衣服会比较凉快一些。其实,我告诉你,刚把纸除下来的时候,黑色纸包住的杯子明显很烫,虽然最后水温相差不明显,我估计是晒的时间不够长的缘故吧。

  这个实验让我学到了一个日常知识,告诉我们普通的生活常识中蕴含了简单的科学道理;也让我知道了实验的方法不止一种,就跟我们五年级要学的一篇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样。

科学5

  花谢花开,是自然之定律。一个人的青春一过,那么他就只能等待死亡了。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我们有没有想过,人死后还剩什么?

  记忆是人活着的证明,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就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那当我们死去的时候记忆会不会还残留着呢?或许有人会说我迷信,但又有谁能证明我是错的呢?这似乎有点灵魂说。但我也不是随便胡扯的,想想看,现在不是有那个脑电波显示器吗?人的脑可以发出电波,而机器可以捕捉到。我们假设人的记忆就是一种复杂的电波,如果我们能够破译且收集它,那我们就可以降人生前的记忆植入到无意识的生命体内,这该多不可思议啊!当然这需要超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技术。我们现在只能是幻想,不过,只要我们努力终究会将这幻想变成现实的。到时候,警察可以让受害者起死回生并揪出罪犯,他们也不用那么辛苦劳累了,也可以早早的还家属一个公道,至于要植入什么生命体内,就等以后再好好研究了。

  我幻想,不,不应该说是幻想。我的构思,希望有一天会有人替我实现,或许是我自己。

科学6

  今天星期一,下午的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细细讲了一遍关于物体沉浮的知识。下课后,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去在水杯里加盐,放入一个鸡蛋,鸡蛋会沉吗?

  大家都兴奋极了,热烈地讨论着。有几个做过实验的同学,装出一副成熟老练的样子,对着几个好奇的同学讲解起来,吸引了一大群人观看。还有一些没做过的,正在积极地思考着,不时冒出一两句:“究竟是沉还是浮呢,应该是浮吧。”

  我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回到了家。一做完作业,我就立刻拿出了一个小玻璃杯,里面装上满满的凉水,又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鸡蛋,放在一旁。食盐在哪儿呢?我开始仔细搜寻起来。哈,应该就是这个吧!我看着手中的小瓶子,小瓶子里放着一种白色的小颗粒。盐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舀了一勺就放进玻璃杯里,又把鸡蛋一握,放入了水中。咦,怎么没有动静呀?

  我等了许久,水依然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变。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拿出勺子,轻轻搅拌了几下,依然没有任何反应。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看了看刚才加进去的白色颗粒,又看了看装白颗粒的瓶子,咦?那是贴的纸什么?我凑过去一瞧,啊,这是味精!

  我尴尬地将玻璃杯里的鸡蛋捞出来,把水倒掉,重新接了一杯。那么盐在哪儿呢?我环顾四周,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妈妈的食品调味料架上。扫视了一遍,我终于发现了在左下角一个不起眼的小瓶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一个大字:盐。

  我小心谨慎地将盐舀出来,放入玻璃杯里。搅拌均匀后,我才把鸡蛋放进去,然后尽可能小心地又搅拌了几下,然后屏住了呼吸。透过一层薄薄的玻璃,我看见鸡蛋像是被一只手拖起来似的,腾地浮了起来,渐渐露出了水面。啊,原来在清水中放盐后再放鸡蛋,鸡蛋是会浮的啊!

  我为自己的发现感到自豪,同时也对科学那无穷无尽的知识感到叹为观止。是啊,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有趣而深奥的实验,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尽情畅游,不断探索着,汲取营养,让童年更加丰富多彩!

科学7

  大约在六年前,我跟着父母,第一次来到了上海,第一次来到了这繁华的大都市。在来上海的火车上,我想象着、憧憬着,那陌生而又神秘的上海。整整一夜,我兴奋得合不上眼。

  天明,我终于来到了上海。一走出火车站,一片繁荣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一幢幢摩天大楼矗立在我面前,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钢筋混凝土森林中,连方向也找不到了。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连我做梦都没梦到过的景象。第一次来到上海,我就像一个闯进玩具店的小孩子,所有的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奇,都是那么有吸引力,心中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倒是有种相见恨晚的心情。我觉得,上海正在用它那热情的手臂欢迎我。父母顺便带我去了趟外滩。这难忘的第一次,让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彻底吸引了我。我走在外滩上,不停地环顾着四周,两只眼睛对我来说已经不够用了,就生怕错过了什么。西面,是各式外国风格的建筑,古老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的海纳百川。而东面,则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它们正向我展示着上海的现代化,展示着上海的飞速发展。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这两座标志性建筑我早已有所耳闻,可百闻不如一见,那种直刺云霄的气势当时就让我怔住了。尤其是东方明珠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真是名不虚传,让我叹为观止。我第一次亲眼领略到上海的风采。第一次来到上海,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吸引我的不仅仅只是这些现代化的建筑与生活环境,更是这现代化背后的本质——创造出这现代化的根源是什么?是知识。没有知识,这里或许只是一片农田;有了知识,才能创造出今天的奇迹!第一次来到上海,第一次领略到这由知识创造出的繁华,而在我那幼小的心中,也第一次立下了一个小小的志愿——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去创造上海的明天!

科学8

  上课铃刚响,科学课杨老师走进教室,合上门,转过身,一只手里拿着教案夹,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茶叶罐。

  杨老师走上讲台,把茶叶罐和教案夹放在讲桌上,打开茶叶罐,轻轻地捏出茶——不,不是茶叶。我往前挪了挪凳子,伸长脖子一看,啊?鸡蛋壳?半个鸡蛋壳?杨老师拿鸡蛋壳做什么?只听杨老师说:“今天我们通过这几个鸡蛋壳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我好奇地看着杨老师举起半个鸡蛋壳,口朝下,并说:“下面咱们做个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做实验!我立马来了兴趣,眼睛盯着老师手里的鸡蛋壳,眨都不敢眨。

  杨老师先向前排的同学借了一根自动笔,又找了一位同学,要求该同学把自动笔举在鸡蛋壳中心上方15厘米的位置,说:“大家看好了啊!一会儿我喊开始,这位同学松手,自动笔会掉到鸡蛋壳上,看看鸡蛋壳会不会被自动笔尖扎破。”我想:鸡蛋壳那么薄,说不定还不到1毫米厚,肯定能被扎破。

  “开始!”杨老师喊。“啪”的一声,自动笔击中了鸡蛋壳,顺着蛋壳外侧滑下来,掉在了桌子上。什么?鸡蛋壳竟然毫发无损!

  杨老师把手中的蛋壳翻过来,口朝上。同样的人,同样的蛋壳,同样的笔,同样的方法,哧——自动笔没有掉落,而是扎穿蛋壳卡在了蛋壳破了的洞上。教室里一片哗然,吵吵闹闹,像沸腾了的水一样。

  为什么?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那是因为蛋壳口朝下,表面凸起,把自动笔作用到蛋壳上的力分散了;而蛋壳口朝上,表面凹下,把自动笔作用到蛋壳上的力集中起来了。分散使得力变小了,所以蛋壳不会破;集中使得力变大了,蛋壳就被扎破了。”同学们听完还是一脸茫然。看着我们不解的样子,杨老师拿起前排同学的水壶,拧开,往表面凸起的蛋壳上倒了一股水,水沿着周围散开流到地上,说:“你们把自动笔作用到蛋壳上的力想象成我刚才倒的水,是不是在凸起的蛋壳上分散了?”杨老师又把蛋壳翻过来,倒了一股水,水全部被蛋壳接住了,说:“看,水是不是都集中到蛋壳里了?”“是——”同学们拖着长长的调子。教室里又开始吵了,我也兴奋地加入了吵闹的队伍。

科学9

  今天的作文课上,王老师对我们说:我有一个魔镜,它能让你看到一位独一无二的、最有魅力的、未来的科学家。我听了,觉得很好奇,想:老师的魔镜是从哪来的?魔镜又是什么样的?科学家又是什么样子的?魔镜是怎样预测出未来的科学家是谁……这一个个问题困扰着我,把我弄得头昏眼花。

  突然,老师说了话:谁想第一个看?我们大家都举起手来,最后老师还是叫了刘唱一。刘唱一兴冲冲地走上讲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她笑了,老师问她:看见了吗?看见了她笑着回答到,又笑着跑了回去。我更好奇了,想:科学家对她说了些什么,使她笑得那么开心呀?之后老师又让我们一个个地上前去看,去看看未来的科学家长得什么样?好不容易该我看了,我快步走上前去,看了起来,忽然发现镜子里有一个大眼睛,小嘴巴的小孩。哦,原来未来的科学家就是我呀。

  我乐了,原来老师是要通过魔镜来给我们在心里树立一个好好学习的信心和自信呀!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从小就要努力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所以从现在起我就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科学家。叮铃铃,上课了,林老师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神秘地说:我带来了一件礼物给大家。同学们都在猜想会是什么呢?是未来科学家的照片。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爱迪生转世,有的说是老师有特异功能,能看见未来的科学家。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观望。

  老师说让几个同学上台看看到底是谁。为了增加神秘感,老师还特意用报纸挡着。一个女同学被老师叫了上去,她看了看,老师问:这位科学家漂不漂亮啊?她没有回答,只是会心一笑。第二个同学又上去了,他看了看,看得他目瞪口呆。接着又有好几个同学上去了,他们看了之后,有的是哭笑不得,有的摸摸脑袋,若有所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秘礼物呢?

  那张照片上又是个什么人呢?同学们又议论开来,有的说是一段文字,有的说是一面镜子等等。最后老师决定将这个礼物公布于众,我们都紧盯着那张报纸,老师拿开报纸,哈哈,原来是一面镜子呀!哦,原来未来的科学家就是我们自己啊!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只要你们现在奋力学习,就一定会成为未来的科学家的。

  对呀,世界上那些科学家不都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获得成功的吗?叮铃铃上课了,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来,神秘地说:今天我们来看未来科学家的照片,好吗?咦?沈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小小的盒子怎能装下那么多的科学家?真是笑话!虽然半信半疑,但我们还是一个劲儿喊:好!

  沈老师先给我们讲了看照片的注意点,便打开了盒子让我们看。有趣的是同学们总是好奇地走上台,一会儿又捂着嘴笑嘻嘻地走下来。想问问到底看到了什么,可他们都大摇其头,不肯透露。我想,看照片有什么好笑的,莫非是照片里的科学家把奶油弄得一头都是,把果汁洒得衣服上湿漉漉的?终于轮到我来揭开谜底了。我迫不及待地抢上去,俯下身子,低头往盒子里一看。什么呀!分明是一面方方正正的镜子,哪有什么照片?老师该不会在开玩笑吧?我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着头看,侧着头看,瞪大眼睛看,眯着眼睛看。目光在盒子的四处仔细搜查过了,但除了镜子外,一无所获。

  老师一本正经地问我:看到了吗?我皱着眉头,挠挠脑门,茫然地回答道:没!老师听了忍俊不禁:再动动脑筋!我又看看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头发短短的,眼睛炯炯有神,门牙旁的两颗牙齿还漏气了。这是我呀,我是小学生,不是什么科学家呀!哦—我明白了,心里一亮,原来老师想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真正的科学家。我从迷惑中清醒过来,心领神会地跑回了位置。接下来轮到机灵鬼张健了。他匆匆忙忙地跑上台看了又看,灵机一动,眼睛一转,便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咧开大嘴哈哈哈哈地跑了下来。同学们依次都看完了。老师盖上了盒子说:你们看到了吗?

  我们齐声回答:看到了!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就能成为科学家的。

科学10

  星期六,妈妈买了一只紫蓝色的花插在家里的花瓶中,放了点水,不一会儿,水竟然变色了。

  刚开始,只有一些像轻纱一样的紫色在水中漫开去;过了几个小时,水中就像有一朵轻飘飘的紫云,水面没有一点儿波澜,那朵“紫云”却一直再飘;再后来,水像被分成了两块似的

  上面的三分之一是无色清水,下面则都是紫蓝色的颜料水,不再似轻纱,如纤云了,更像一块有颜色的冰;最后,整瓶水都变成了紫蓝色。

  我很奇怪水怎么会无缘无故变色呢?难道是这支花有问题吗?突然,我想起了在书上看到的一个实验:把一朵纯白或淡色的花插在有颜色的水中,随着花对水分的吸收,花瓣也会逐渐变成那个颜色。

  这朵紫蓝色的花大概也是这么来的吧!我把花拿出来惊奇的发现:虽然它的枝表面还是翠绿的,但是它里面的芯已经是紫蓝色的了。过了几天,仿佛验证了我的猜测一般,水一天比一天蓝得纯粹,花瓣的颜色却一天天淡了下去。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离不开科学,正如清水变成了紫蓝色那样。

【科学】相关文章:

1.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2.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3.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作文

4.科学

5.科学游

6.谈科学

7.科学寄于生活生活寓于科学

8.科学小学作文

上一篇:一份责任心 下一篇:风雨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