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香拂手 诵诗情满怀
有一句话很流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想到这句话,眼前仿佛展开无边的绿野,绿野上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的白云;仿佛涌动广阔的海洋,海洋上远航的帆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少年不知人生味,心向远方梦悠然。十几岁的时候,的确觉得诗在远方,所以很喜欢在站台上等待的感觉,那是一种满怀期待的感觉,期待远方的列车驶来,好像那是一列装满新奇的列车,它可以带自己到遥远的新奇的世界。很喜欢乘车的感觉,虽然拥挤,但隆隆的奔驰声与一晃而过的田野编织成了配乐画,自己就在这画中行。没事了就和同学出去玩。玩什么现在也忘了,似乎当时只是为了享受在站台上的等待,享受被列车载着奔驰。有时甚至逃课出去只为转一圈,上车下车然后回学校。那时喜欢乘车去远方的感觉,也腻烦在学校的生活,盼着早点毕业,觉得学校的圈子太小了,校园外的天空才是广阔的。远方和未来像梦一样吸引着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心。
毕业以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虽广阔,但校园生活才是被忽略的幸福啊。在疲惫之余,在琐碎之际,常常怀念那个青春之地。不算巍峨的教学楼,楼前高大的雪松;略显老旧的宿舍,宿舍前的紫薇花;宽阔的的操场,操场周围的杨树柳树。教室里的读书声,操场上的笑语声争执声。可那已是回不去的校园回不去的'岁月。于是在春去秋来寒暑交替中,一卷书在手,留住了过往,也徜徉了远方。喜欢一篇文章的题目“只是雕琢寻常日,不觉岁月已生香”。长大后才知道眼前不止苟且,诗也不止在远方。平凡日子寻常过,诗如月色常相随。有一颗爱诗的心,诗即随脚步而移动。
爱读诗,爱读生活,爱用一颗诗的心感悟生活。诗是《离骚》,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诗是《将进酒》,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诗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诗也是寻常的一叶草一瓣花,是琐碎的西家短东家长。杜甫有很多这样关于生活琐事的诗。比如《又呈吴郎》,这不是一首被广泛关注的诗,远没有《望岳》《春望》《兵车行》“三吏”“ 三别”等诗有名,但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
公元767年,是杜甫漂泊到夔州即重庆奉节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题中的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姓吴的亲戚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劝告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多不起眼的一件事,劝一位亲戚让穷苦老妇打门前的枣。也许我们会觉得老妇烦,也许会觉得亲戚小气,而杜甫把它酿成了诗。“呈”是敬送,杜甫比吴郎大,用“呈”可以说给足了亲戚面子。 “困穷”“ 征求”“ 正思戎马”,则既有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又有国家的艰难背景。一件扑枣小事,蕴含了又远又大又深刻的社会忧思。既有眼前又有远方。可谓心到之处即为远方。艺术特色上说全诗如话家常,语气恳切,朴实动人,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别具一种活泼、疏散之美。更难得的是杜甫也在生活窘迫之中,这样拨动人心的情怀这样婉转曲折的诗句,是在窘迫中酿造的。
诗不止在远方,眼前也不止苟且。有心栽花花会开,花香拂手 ;乐意吟诗诗成行,诗情满怀。是苟且还是诗不在于是不是在远方,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内心。
【诗不止在远方学生作文1500字】相关文章:
2.在远方作文
4.梦在远方作文
5.梦在远方
7.心在路上梦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