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看书琐记(三)》有感13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作者而言,批评家可谓是一个难对付的“敌人”。批评家对人们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因为从作者看,自己呕心沥血地创作出来的作品一拿去展览便被指手画脚,最后在人们眼中留下了坏的印象。这就好比平时默写的时候,老师当堂批改某个同学的默写,被下面的人鸡蛋里挑骨头般的挑别字,最后就是因为那许许多多的“别字”,默写的分数跳楼似的'跌到谷底。此时可以想象到那位被抽到的人的心情是有多么痛苦的。
于是作者们开始反抗了。“你这么会说,那么,你倒来做一篇试试看!”这简直完美,批评家们大都哑口无言,然而也不全是,除非碰到那些“大师级”人物,那可是既懂得批评,又懂得写作的人,这句话说出来只会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但不管如何,总不免让批评家们感到尴尬,毕竟连自己都没做好又有什么底气去说别人呢?
然而这开始自然是对作家有利的。他们大可不必去管那些批评家“无知的”批评,只要有“民心”,有“底气”,无论如何作品都总能受到赞赏。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真的不少见。譬如,有某一深得人心的歌星吸毒了,有一些记者和一些“愤青”对此“批评”了一顿。接下来的事便骇人听闻了,因为这刺激了那些粉丝们,你动了他们的蜂王,他们不蛰你才怪。于是强大的粉丝们个个化身为雄辩家,有的人甚至还暴起了“国骂”,有的干脆动用了“核武器”——“你这么会说,那么,你能唱歌唱得像他那么好听吗?”众“批评家”竟有的哑口无言。
可是这对歌星们来说就一定是好的吗?试想一下,从那日起,再无人敢指出他的错误,再无人敢揭他们的短处,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也就视为空气,当没看见吧——总有人会追捧他的。渐渐地,他们的身上的某些缺点逐渐显露了出来,对他们的演艺事业造成了重创,甚至这种做法还被传到了粉丝身上,有些不明智的人学他们吸毒,学他们逛夜店,学他们干违法的事……
也许上文提到的事情极端了些,但仍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始终需要某些人去揭我们的短处。一个真正明智的人知道如何去面对他人的批评。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错,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只是个人的观点,但是这一观点的存在就会为自己敲响警钟——自己在这方面或许做得真的有些差劲了。
作为一个“歌星”,太宗皇帝是这样做的。有一年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作为一个皇帝,他大可不必理会魏征,他大可不必理会陆家的人,他是皇帝,他要的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到。但是他为什么要考虑魏征的进谏呢,因为他懂得去倾听“批评家”的“批评”并且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魏征这位“批评家”,李世民能有这么好的声誉吗?如果他不善于倾听与考虑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与评价,他能这么得民心吗?
总之,一个真正善于倾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对别人的评价有过反思与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在别人对自己的建议和自己的不断改善下越做越好;相反,一个一味反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的人,终将会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与付出代价。
【读《看书琐记(三)》有感1300字】相关文章:
读《窃读记》有感01-06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三篇04-08
读《窃读记》有感450字10-28
读《窃读记》有感650字10-28
读《昆虫记》有感08-12
读《昆虫记》有感01-24
读昆虫记有感08-19
敬佩-读《窃读记》有感500字10-28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07-03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