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读后感

2021-07-08 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光阴》读后感(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光阴》读后感 篇1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让岁月空度过,分分秒秒要抓紧”。今天,赵丽宏爷爷写的《光阴》让我彻底明白了。

  文中有些句子特别感动,如: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它占为己有,哪怕你一菶千金,他也绝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你珍重他,他便在你身后长出绿茵,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啊,时间是苍天,最公平的苍天。不会分辨贫与富/缺与残。他是公平公正的人。他总是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准备好的人。只要你有自信,有决心,他就会给你机会,你会成功。时间是金钱买不回来的,就算你是百万富翁,也买不回来时间的一分一秒。你如果消耗时间,那么时间就会先无影无踪的风娃娃一样,跑到那里你到不知道。但如果你尝试与时间赛跑,你会发现,他,做了你的精神支柱,你成功了。时间就是生命,你珍惜时间,时间也会珍惜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浪费了多少光阴。一想起自己对网络的沉迷,在不知不觉中遗失的光阴,我仿佛听见了时间在哭泣。会想到我对学习的不负责任,把学习当作一种压力,把时光都消耗在玩上。我后悔了,后悔自己惹时光姐姐哭泣。现在,我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我下定决心,绝不把时光浪费在网络和玩耍上。

  光阴似箭,日元如梭。让我们一起与时光赛跑吧!

  《光阴》读后感 篇2

  “谁也无法描绘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这便是光阴。他无时无刻都在流逝,但是似乎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无法暂停他的脚步。今天,我读了一篇赵丽宏老师所写的《光阴》,这篇文章令我想起刚刚学完的一篇课文——《匆匆》。两篇文章的体裁相同,细细品读让我又一次感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快速,岁月就像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被偷走,我深深地感受到作家对时间流走而感到叹息和无奈。

  这篇散文主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光阴的流逝是不可挽留的。作者把光阴比喻成雕刻刀、公正、慷慨。写出了时间在万物之间的无限变化,一如既往地溜走,体现出作者对光阴不停地流逝而感到可惜,从而唤醒读者珍惜时间。

  读了这篇散文,让我感到时间这个词开始从我心中变得重要了。虽然我们不能抓住时间,但我们可以抓紧时间。把每天玩耍的时间缩短,将挤出来的时间做对自己或他人有益的事情。这样,“浪费时间”这个字眼便不会出现了。

  在生活中,我常常感到时间在不断地流逝,但从未觉得时间流逝得如此快。回望过往,小学六年的学习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回首我们小学阶段的生活,是那么的快乐——考试获得满分、与全班同学一起获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事情仿佛就在昨日发生。但仔细计算,将近两千多的日子就在眨眼之间过去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想,我应该从今开始珍惜时间,不然到了年老的时候才来后悔就太迟了。

  这篇散文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时间不能停止脚步,那我们就加快脚步跟紧他。

  《光阴》读后感 篇3

  偶尔见报,读了《光阴的故事》这篇文章,一位勤劳朴实,美丽善良,宽厚待人,心态端正的女性形象震撼着我的心灵,多么值得借鉴,值得欣赏,值得敬佩。

  年轻漂亮的她就因为自己是个富农的女儿,订婚那天,自己夹着个花布包袱,跟着媒人走了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他家,嫁给了他这个不懂事、不务正业的穷小子,可她心态端正,“没有半句怨言”。“白天干农活,回到家里,就赶紧拾掇着做饭洗涮”,虽是家徒四壁,却非常整洁,从孩子的衣服、餐桌的装点上都得以充分体现。现实生活中,能保持这良好心态的能有几人?还不知情绪是多么的消沉,对生活就此失去信心,甚至于精神崩溃。可她认准了自己应该顽强地生存下去,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

  她的丈夫虽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但“仍是玩心依旧”,且喜怒无常,但对生活、对孩子的责任感让她不得不去试图改良他。她忍受着屈辱仍然不离不弃。我不认可她丈夫的霸道,不欣赏他那所谓男子汉的尊严,倒是对他的责任感表示强烈的谴责!但她的宽宏气度让我着实赞赏,对她逆来顺受的处境表示深深的同情!她对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对丈夫的委婉措辞令我表示深深的敬佩!

  光阴的流逝,她的勤劳朴实,她的责任感,她的善良温柔终于唤醒了她丈夫良知!他和她一起担当抚育子女,维持生活的重任。用他们的辛勤劳动盖起了敞亮瓦房。“而灿灿的笑,早已盈满了她的眼”将她的喜悦与满足写在脸上。当她在60岁那年生病住院时,望着长大成人的儿女们买来的补品和丈夫买来的“黄桃罐头”,听着丈夫酷似忏悔的语言,“她吃着,笑着,眼里含着泪”,此时她的喜悦、满足、辛酸……一齐涌上了心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善良朴实的她,哪有他们如今幸福的家。“什么收服不收服的,你就想着和他过一辈子,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耐人寻味,影响着年轻一代!

  对照自己,我也曾性情暴躁,无名火起地对待善良朴实的妻子,妻子却总是逆来顺受,着实让我忏悔不已。

  现实的社会上,但确实又有些丑恶的嘴脸。我曾听老人传说:“在那‘统购统销’的年代,一位母亲将米饭平均分成三份,任其儿媳选一份,可儿媳每每都要说她那份就是要少。”在那饥饿的时代倒也有点说法,可在现今的富裕时代有人却像那样,为了个人多要,于制度、条例不顾,横行霸道,表现出那样的丑恶,抖露出她的臭威,赤裸裸的暴露出那扭曲的心态。与文章中的女主人翁相比显得是那样的低级趣味,那样的卑微。我无心也无能去“惩罚恶人”,但我憎恨丑恶,弘扬美德!

  《光阴的故事》不仅令我对文章中的女主人翁心生敬仰,且让我产生深刻的认识:认真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谐当今的社会!

  《光阴》读后感 篇4

  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没错这就是最近火热的电视剧《最美的时光》,《最美的时光》这部剧让我感觉爱就要说出来,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很可能会是一生的遗憾,很多美好的事不应该被遗忘在最美的时光里,而是应该在最美的时光里去努力地争取,这部剧主要是围绕开朗乐观的苏曼而展开。

  苏蔓对宋翊十几年的暗恋与角落里的追随,虽让人心痛,却也无比美好,但也许还是会让人觉得不现实。我是一个始终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人,所以,我没感受过的,不代表不会有人感受;宋翊阳光,虽然在美国的经历让他形容自己为“内里已经腐烂的木头”,但成年后的打击挫折,并不能否定他骨子里阳光的性格。可是看到最后,我改变了想法,觉得苏蔓应该跟宋翊在一起,只为宋翊打篮球时发现苏蔓对他深重的喜欢“原来最深重的喜欢会让一个女孩子连视线都能呐喊着:我喜欢你!”只有宋翊回应了苏蔓,才不枉苏蔓多年的追随,虽然她也因此而成长;也只有阳光才对得起这连视线都呐喊着的深重喜欢。

  不过,心还是为陆励成疼着,他对苏蔓的爱,绝不比宋翊的少。陆励成与苏蔓在他老家度过的时光真的美好到让人心醉,他对紧急事态的处理方式以及对苏蔓的照顾与爱护无不让人钦佩、感动。最后苏蔓在陆励成的家乡支教,不只是遍寻苏蔓不着的陆励成,连我都惊讶万分,不禁感叹设计得好!这也应了苏蔓对陆励成的“不言谢,只赴汤蹈火”。

  故事结尾苏蔓终于梦想成真,与自己暗恋的王子步入殿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知为什么,我看完后,心中有些遗憾,为什么那个处处为苏蔓遮风挡雨,默默付出的陆励成孑然一身?为什么苏蔓错以为陆励成爱的是朋友麻辣烫?为什么苏蔓没有感受到陆励成的爱?是苏蔓愚笨还是在逃避?

  在流逝的时光中,也许别人是你的秘密,也许你是别人的秘密,可当答案真的放在眼前时,结果却耐人寻味,陆励成一路的守护会不会成为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光阴》读后感 篇5

  读了《光阴》这篇文章,我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心潮澎湃。

  作者优美的笔风、精炼的言语、巧妙的构思无一不令我赞不绝口。但最打动我的,还是作者对时光的感慨,还是文章中蕴藏的那份真情实感。一篇不长的文章,多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时间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时光一直是那么匆匆,一去不复返,并告诫读者一个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却又没有真正重视过的人生真理――珍惜时间。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美好的假日遥遥无期,令我满心期待;而到了暑假寒假,又觉得时间瞬即逝,快乐地嬉戏玩耍的时间过得好快好快。渐渐的,我有些迷茫,时间到底是个慢吞吞前行的白发苍苍的老者呢,还是个坚持不懈奔跑的朝气蓬勃的少年呢?在逐渐长大的同时,我也明白了――时间没有快慢,它以一成不变的速度前进。它像一位公平公正的法庭庭长,坚守自己的原则,自始至终遵守着自己设定的生存方式――给予每个人相等的东西,并且让这些东西以相同的速度消逝。

  《光阴》读后感 篇6

  沈君对植物的喜爱,是二三十年前我刚“认识”(说是认识,其实我们通了许多年的信才真正相见)他的时候就知道的。无论是在书信里还是相聚时,我们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论花草上。至今我仍记得和他坐在茶馆里,一起细细辨认他在江南一路拍下的桃花、樱花、梨花和杏花的情景。那一树我错认的他说是李花。我的朋友里,除了一个学习园林专业出身的人,没有人比他更懂植物。除了《草木光阴》,他之前出版的书也大多是植物题材的。《满堂花醉》《书房花木》《行旅花木》《闲花》《笔花砚草集》,光从这些书名就可以发觉他对花木的情意。另一本《二十四》,虽然没有直接以草木命名,从“立春雨水花开花落”“惊蛰春分移花接木”“清明谷雨无常缤纷”这些章节里仍可窥见他的惜花之心。

  沈君《草木光阴》的笔触,常常让我想到年轻时熟读,至今仍收在书架深处的那些书。余光中、董桥、也斯、小思……这些出现在他书里的名字,在我们的心魂里刻下的印记已不可磨灭。也是这个原因吧,我不会把《草木光阴》定义为一本园林科普书,草木不过是他的题材,他写光阴流转中的花木,怀着他自己的心事。正如沈君在自序中所记,有位读者评价他的书,说“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可以如何将关于光阴的思量化入花木审美之中,化得清隽婉转,既博且雅”。这“思量”二字用得恰切。

  书里的路上花木令我神往,希腊神庙的橄榄树,印度之行买到的绘在菩提叶上莲花少女的小画,香港中文大学里绚烂的杜鹃。与既安静又活泼,既灵动又实在的花木的一场场邂逅,是沈君与植物的罗曼史。“每趟旅行,都是在谈一次流动的恋爱……”疲惫烦乱的都市人于静定的花木中得到一点慰藉,这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难得的是沈君那盛大的热情。这一点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也一再得到验证。奇花异草自不必说,就连路边的鸭跖草和阳台花盆里偶尔长出来的黄鹌菜也一样能赢得他的青睐。也许,多情的人文章才会写得特别好看。

  《草木光阴》上辑“旧花留痕”与下辑“新木扶疏”,选的是沈君不同时期的文章。同样是杜鹃,《杜鹃花下曾读诗》里的杜鹃是伴读诗书家常的花。“这样年年如约,慷慨、丰盛的馈赠,真像从不负我的仗义丽人,令我满心欢欣、盈怀感激。”而《青山一发响杜鹃》里的杜鹃,是萦绕着文艺和历史感怀,“唱响千山万壑”的山花。“这样的山花相和,也是一种天人合一。山海间看花归来,仿佛听了一段沧海桑田的历史回响,余响如花之余音,如余光中《紫荆赋》一首《你仍在岛上》的结尾:‘谁要喊你的名字/南部那一带的青山隐隐/都会有回声。”这手笔和声势都让我赞叹。

  光阴荏苒。沈君说他“越来越不愿写情调性的花草美文”,转向“学术性的名实考辨、文史性的读书抄书”“我理想中的植物文学,亦要如扶疏草木般疏朗有致:既扎实,又疏朗。扎实,是或有亲历见闻、独到感悟,而非书斋空想;或有实实在在的文献资料、干货内容,而非虚泛抒情。疏朗,则是题材与技法宽松闲散,不拘一格,甚至拓宽疆域、跨界写作。”沈君说得文雅。在我看来,这“扎实”和“疏朗”与我近年对人的要求“靠谱”和“有趣”有相通之处。“靠谱”而“有趣”最理想,如若不然,至少必须“靠谱”。写作和做人都是如此。我不止一次遇见有人指着桃花、贴梗海棠,告诉身边的人那就是樱花。即便在价格昂贵的花店里,仍有店员对不明所以的顾客“科普”曰:“牡丹和芍药的区别就是一个单瓣一个复瓣。”

  于是,我特别想把《草木光阴》里那些将容易混淆的植物分别梳理、溯本清源的'文章推荐给同样困惑的人看。其实我自己第一次读的时候虽然觉得有趣,却也捏着一把汗。读完《木笔抄书说木兰》,先是松了一口气,至少我没把白兰和上海的市花白玉兰混同起来,虽然母语闽南话里也把白兰称为“玉兰花”,随即便为自己的无学感到羞愧。《鸡蛋果的前世今生》则让我了结了一桩悬案,多年前一位漳州热带植物研究所的朋友送的植物正是鸡蛋果(紫果西番莲)。当年它蓝紫色的花朵曾引得邻居们啧啧称奇,却无人叫得出它的名字。

  我订阅的一本日本杂志,最近一期的季节性专题是“菖蒲之力”。端午节用菖蒲来驱邪,这是古代中国传到日本的旧俗。5月5日(日本如今端午节过的是新历)的京都,一些老宅的屋檐下悬着成束的菖蒲和艾叶。贵船神社的“巫女”(女性神职人员)舞动着包在和纸里的菖蒲艾叶为儿童祈福。《神圣之叶》这篇文章里,从中国原野上的药草菖蒲、日本宫廷贵族女子五月穿的“菖蒲”礼服、平安时代人们祛病的“菖蒲枕”和沿袭至今的“菖蒲浴”,一直写到波兰的电影《菖蒲》。文末还附着精美的手绘插图,教读者辨认天南星科的菖蒲和日语汉字同样写作“菖蒲”的鸢尾科植物。风雅和实用并行不悖。沈君的《草木光阴》里也不乏这样的佳作,完全可以作为国民教育素材来读。草木从来不只是植物,而是民族的乡愁和活生生的文化史。

  沈君在寄赠我的书上题了一句“愿携草木,虚度光阴”。这“虚度”是谦辞,也是自得。书扉上还铃了一方“草木心”的闲章。这“草木心”就是他在为我写的书序里所说的“植物性人格”吧?

  《光阴》读后感 篇7

  很偶然地读到项丽敏的《器物中的旧光阴》,项丽敏和我是同时代人,她居皖南,我居浙中。她书中提及的竹椅、锅炝炉子、烘笼、百子筒、凉床、狗气死等等,是七八十年代皖南、江浙生活中常用的器物。我都见过,有些也都用过。随着项丽敏优雅知性的文字描述,重温了那段艰苦又温暖的记忆。回忆时常常有重拾那段时光的错觉,如若时光真能回到重前,我想,我唯一的愿望是我可以拥有很多很多的书。

  文中有些情怀总是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比如:酸菜缸可不像人那样容易苍老,当父亲额头的皱纹一层层增加时,酸菜缸还是他小时候所见的样子,没有丝毫的变化——大概越是粗粝的东西越以得起时光吧。

  “鸡叫二遍,父亲挑着最后一桶水回来了,脚步穿过院门、堂前到了厨房,一只水桶被放在地上,另一只水桶贴着水缸边沿,倾倒,水’

  父亲,这个温暖的称呼。项丽敏的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父爱。在阅读她缓缓倾诉的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也腾起对父亲的回忆,童年生活中的器物,以及与那一切相关故事……

  小时候因为家里要打家具,父亲到山区里买了原木,再借了两辆平板车,把原木拉到十里路之外的小镇上钜成薄板。那年我大约是十岁,也可能是十二岁,我完全记不清了,应我的要求,父亲把他的车子让给我拉,他自己则和同事聊着天,聊着聊着,他就忘记了我。而我车子拉得高兴,路稍稍有点小下坡,车子渐渐地快起来,我就一路小跑,乌溪江山区里么,上坡下坡是常见的,但这个坡是那一带最长最陡的,在这个急弯急陡的路段曾出过很多事故。我全然没有发觉危险离我越来越近。车子越来越快,而且前面还有一个急弯!我努力地想去控制车子速度和方向,但以我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我不知道板车下坡时可以让车把侧高高地翘起,让尾部的两根木档接触地面,以曾加阻力。车子一拐过弯头,就完全失控了。就在我感到板车会把我撞倒并碾过我的瞬间,我放开车把,向左跳出。车子疯了一般向右冲去,并撞向了右侧山墙,原木散落一地。我呆呆地看着,想着自己闯了祸,不知道会不会挨骂,只见父亲和他的同事着急地追过来,见我没事,松了口气。父亲并没有责我,只是摸了摸我的头,问“没事吧”。

  其实天底下的父爱都是一样温暖的。尽管我长大以后,渐渐发现父亲不像我童年时崇拜的那般无所不能,但童年时,他给予我的爱却是一抹有温度的回忆。

  项丽敏和我一样,小时候是被父亲宠爱的疯丫头。她会偷偷地拿了妈妈的钥匙,打开柜子偷吃月饼。她在擦洗水缸的时候由于人小,一个倒栽葱,就掉进了水缸里,幸亏得哥哥提着她的脚立即把她给拎出来了。她也跟着哥哥去砍柴,柴刀会往自己的手上砍去……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那么多值得回忆和珍藏的片段。

  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以前不曾懂得的知识,她在文中描述榔槌,“做榔槌的木料得选用上百年的黄檀。黄檀的质地坚韧,有弹性,耐磨损。”还有,“制作凉床是扳匠的手艺”比如竹床、竹椅、各种桶。需要弯曲工艺的。而篾匠,则的制作竹簟的。浙江的越剧《九斤姑娘》,九斤姑娘的父亲就是一个箍桶匠,也就是扳匠。关于箍桶,戏文里有一段很精彩的问答。

  项丽敏的皖南,她的烘笼,在我的老家浦江,是叫火熜。其实小孩子们并不怕冷,擒着火熜疯跑,一会儿火熜就变得凉冰冰,火全熄了。有时候会在火熜里煨点小东西吃,比如玉米粒、小板栗之类,等玉米粒闻着香了,取出,玉米粒上粘满了炭灰,但却软糯得很,非常好吃。记得有一次悄悄地用火熜煨东西吃,父母突然回来,情急之下把火熜往被窝里一塞,心想等他们走开我再取出。可是等父母走开,我也忘了。直到被窝被烧了个窟窿,万幸的是没有酿成火灾。我好像也并未因此挨打,是怎么度过那场风暴的,我完全忘了。

  童年记忆中还有永久牌自行车、春风牌收音机,还有鞋楦头。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穿的鞋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我看她熬浆糊、做千层底的鞋底子、依着报纸剪的鞋样做鞋面,最后的工序是鞋底鞋面的缝合。

  《器物中的旧光阴》一共写了37件旧器物,每一种器物都配了彩图。从厅堂到卧室,再到厨房,常见的器物都囊括其中,晃如一卷乡村生活画卷,借着这些器物串在一起,同样,被串起的还有作者的整个童年时光。书的第二部分内容是“皖南乡村段落”,这一部分就不及第一部分吸引人了。毕竟其他人没有在皖南太平湖畔生活,感染力要差不少。但这本书仅凭第一部分就很值得一读了。

  紫含联系我,让我推荐几本书,写简介。我推荐了五本,其中一本就是《器物里的旧光阴》。这本书在豆瓣读书的得分并不是很高,7.3分。但作为一本休闲美文来说,它所特有的情怀还是能捕捉很大一批人的敏感点的。推荐书单后来发在抱山书院的公众号上,还有不少人因此去阅读了。

  陈定謇老师笑对书友书店的老板说,又收获一枚“西门妹纸”(书友书店在小西门)。我想是的。

  《光阴》读后感 篇8

  人生在世,难得每时每刻都保持清醒,总有怠倦、疲惫的时刻,我们都不是神。如果人生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遇见了,那也太过完美无暇了吧。如果人人都是这般,那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又如何体现?所以,为了让你的人生有一些“缺撼美”,总会有不小心睡着的光阴,也许,对于这些光阴,我们曾经是怀着如何大的期待抑或者是说我们因为错过了而感到多么庆幸,错过了便是错过了。该来的总会来,该错过的怎么等也等不到。

  如果你十分期待它,然而你却错过它时,与其留在原地抱怨,发牌气,不如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它的下一次到来,如果你下一次又错过的话,那只能是运气不好了,说明你命里无它。但是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总会为你开一扇窗,不如将目光投向别处,也许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如果你十分不愿其到来,刚好一不小心被你错过,在庆幸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做好万全的准备,这次错过了,万一下次正巧遇上了呢?人生没有定数,蕴合着无限可能和未知。

  不仅是决定一生的大事,哪怕是许多小温暖和小美好也会被我们一不小心错过,而由于它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插曲,以至于到现在我们都还一无所知。当我们在某一天不经意的想起时,也抱有着淡淡的遗憾。这些可以在我们貌似被大石头填满的人生中,洒下一些金色的沙粒,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而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继续向前,能够弥补的,也只能是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以及那易逝的光阴,最大程度的经历一个百态的人生,既见过阳春白雪,也尝过了乡炊的青菜豆腐。在人生弥留之际,回想自己曾经美好的和不美好的时光,为人生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光阴》读后感(通用8篇)】相关文章:

1.光阴的图案读后感

2.光阴

3.光阴

4.光阴

5.光阴

6.光阴祭

7.碎碎的光阴作文(通用15篇)

8.关于感受光阴的初中作文-光阴何处

上一篇:《昆虫记》读后感300字 下一篇:万物简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