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读后感400字

2017-11-10 读后感

绿野仙踪读后感400字
初次翻开这本带着油墨香气的的书时,就被一个稀奇古怪的小题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么会旅行呢?作者该不会脑子坏掉了吧?空中“旅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就是这一个疑惑,使我走进了《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母撰写的。这本书讲了一个荒诞离奇,如梦似幻的故事:美丽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和亨利叔叔,艾姆婶婶居住在堪萨斯大草原上。一天,一场龙卷风把它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为了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她踏上上了寻乡之旅。一路,她陆续结识了稻草人。铁樵夫和胆小狮,他们为了实现各自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尽艰险,遇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后,他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
噢,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空中旅行”的意思了。原来,是一场龙卷风把多萝茜卷了起来,所以她就飘呀飘呀,这就是“空中旅行”喽。
这本书的几个小主人公表现出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幸福、智慧、爱心和勇气的追求。《绿野仙踪》这本书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价值观,它讴歌了真、善、美,谴责了假、丑、恶。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走进《绿野仙踪》,就像走进了一个拥有无穷知识的宝库,它使你开启成功之门,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上翱翔……

【写作指导:小学生作文指导、遣词造句细推敲】

  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为表达他对钟山的怀念之情,停船瓜州时写了一首《泊船瓜州》。瓜州和长江南岸的京口(现称镇江)隔水相望。诗是这样写的:“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中的“绿”字,本来是形容词,这里用如动词,系“使之变绿”之意。一个“绿”字,就把春风带来的景象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联系全文,尤其是最后一句,不难看出,作者想说的还有:一年一度,江南岸有了变化,一片盎然春意,充满了欢乐美好的气氛。可是,我官居外地,又过了一年,现在离家已不远,“只隔数重山”了,却不知何年何月何时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去过那如江南一样的富有生气的美好生活呢?悠悠思乡怀亲之情跃然纸上。“绿”字之妙,不言而喻。

  据《容斋续笔》等资料记载,这一句中,王安石开始并不是用的“绿”字,而是先用“到”字,又用“过”字,再经过几十次的'改动,最后从“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和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几句诗中得到启发,才用了这个“绿”字。这首诗流传至今,不能不说和“绿”字的锤炼运用有极大的关系。

  在遣词造句方面,近代文人更不乏其例,较之古人毫不逊色。鲁迅的《五律?无题?大野多勾棘》后二句“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肖森”中的“已”字,从初稿到定稿,历时四年,此中甘苦,自不待言。臧克家三十年代的名篇《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一句,其中“溶尽”一词曾数次改动,先后写作“消逝”“隐去”“吞没”等词语,最后经反复推敲才定为“溶尽”一词。这简直是在“炼意”。读毛泽东同志的诗章《贺新郎?读史》手迹,我们发现他老人家自己改动了五个字。“流遍了,郊原血”的“流”,原为“洒”;“一篇读罢头飞雪”的“篇”原为“遍”;“天涯过客”的“涯”,原来是“涯”,后改为“穷”,又圈去,复改为“涯”;“但记得斑斑点点”的“记”,原是“忆”;“歌来竟”的“竟”原是“尽”。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凡不朽的名作,都做到了“一字未安细推敲”。

  很多小朋友在作文时,往往一气呵成后不再认真修改,有的用字不准,有的词意不当,有的修辞不通,有的语法错误。诸如此类的毛病,多读多改几遍后,大都能改好。希望同学们在作文时,细琢磨,多推敲,尽量做到“语不达意誓不休”。

【绿野仙踪读后感400字】相关文章:

1.绿野仙踪读后感

2.《绿野仙踪》读后感

3.绿野仙踪》读后感

4.绿野仙踪读后感

5.绿野仙踪读后感

6.绿野仙踪读后感

7.绿野仙踪读后感

8.绿野仙踪的读后感

9.绿野仙踪读后感300

雷锋读后感800字 繁星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