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春雨》三

2017-07-27 写景作文

  首先,回顾一下今天下午讲的第一个对称段:

  躺在床上,心里在想:外面的雨,是不是把水面炸出了一朵一朵的小花?会不会让路面砸出一个一个的酒窝?想着听着,听着想着,我睡着了。

  我们讲到了其中的一个技法,叫回环。这个技法,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的第九章有专门的介绍。我们再试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实战篇》第82页中有一篇《茶辽古道观枫》。开头是这样的: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的是一幅秋天里的诗画。又是一年秋至观枫的佳期,我们来到茶辽古村,要在这里寻找诗画里的秋天。

  这里的“秋天里的诗画”与“诗画里的秋天”,就是回环的运用。

  再比如,在《实战篇》中第71页有一篇《四季的风》。开头是这样的:

  风,大自然的精灵;精灵的风,编织巧妙的春夏秋冬。风的精灵,让四季更加独特、鲜明。

  这里的“精灵的风”与“风的精灵”,也是属于回环的运用。

  还有,在《提高篇》中第193页有一篇《美丽的秋天》,其中有一段:

  秋天的愉悦就在于多了一份闲情。散步时,微微的秋风吹走了一夏的炎热和烦恼,吹来了一种期盼已久的凉爽和清新。抬头一看,大片的云彩临虚飘浮,不时还有大雁飞过。云层中的雁阵,雁阵外的云层,都透着一个“闲”字。

  这里的“云层中的雁阵”与“雁阵外的云层”,也是属于回环的运用。

  回环的运用,不仅可以用来写景,还可以用来议事说理。这个技法,对于提高文字的趣味性,提升画面的美感性,还有议事的说理性,都相当有意义,希望大家重视起来。以上,就是对我们下午讲课内容的一个补充。

  现在来讲第二个对称段:

  早上起来,出门上学去。我发现地上很潮湿,空气很新鲜。雨虽然很早就停了,但我还能看到树叶上,挂着一滴滴雨珠;电线上悬着的雨点,好像串成了一串透明的珍珠。

  在这一段中,有两个地方是需要大家体会的:

  第一,“写黑以白、对比反差”的技法。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夜晚的雨,而这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白天的雨。我们知道,一个事物不会是单独存在的,有黑就有白、有静就有动、有冷就有热,大家要把这样的思维观运用到写作上来。这个技法,我们是逢课必讲的。

  很多妈妈在问:孩子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怎么办?这个对比反差的技法,或者说是思维方式,就是一个增加字数、有得可写的好方法。比如,我们在写妈妈的时候,可以反着来,逆向着想一想,可不可以写一写爸爸;写妈妈的优点的时候,可不可以写一写妈妈的缺点;写蓝天的时候,可不可以写一下黑土;写一个人满头黑发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几缕银丝;写一个人面容俊俏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找寻一下她的鱼尾纹;写一个大胖子看上去很笨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一些他的灵巧;写一个聪明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一写他的一些傻事。刚才讲了,一个事物不会是单独存在的,上下相随、音声相和、高下相倾,能有高没低吗?能有坏没好吗?

  所以,在本文的第一个对称段写“夜里的雨”,第二个对称段就写“白天的雨”。通过这种对比,就可以写出:同是一个“雨”,在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下,就有不同的对雨的感受。

  为了把这个技法说得更清楚一些,我们来温习一下《基础篇》中的一些范文。以《冰雪北海》中的一段为例(第135页):

  若由北岸看南岸,更有趣。琼岛高拥,真是一座琼岛。山上的老柏树,被雪反映成了黑色。黑树林子里那些亭阁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阴黯的,活像是水墨画。北海塔涂上了银漆,有一丛丛的黑点绕着飞,是乌鸦在闹雪。岛下那半圆形的长栏,夹着那一个红漆栏杆、雕梁画栋的漪澜堂。又是素绢上画了一个古装美人,颜色是格外鲜明。

  在本段中,用的是写白以黑的技法。雪是白的、冰是白的,但在本文中没有把笔墨放在白上,而是放在了黑上:老柏树是黑的,亭阁下面是阴黯的,乌鸦是“黑点”。

  再比如,接下来的一段中(第136页):

  五龙亭中间的`一座亭子,四面装上玻璃窗户,雪光冰光反射进来,那种柔和悦目的光线,也是别处寻找不到的景观。亭子正中,茶社生好了熊熊红火的铁炉,这里并没有一点寒气。游客脱下了臃肿的大衣,摘下罩额的暖帽,身子先轻松了。靠玻璃窗下,要一碟羊膏,来二两白干,再吃几个这里的名产肉末夹烧饼。周身都暖和了,高兴渡海一游,也不必长途跋涉东岸那片老槐雪林,可以坐冰床……

  在本段中,原来雪是冷的、冰是冷的,但作者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写冷以热。写到了悦目的光线,熊熊红火的铁炉,脱下暖帽吃一些肉夹馍,再玩一些游戏、运动。

  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冷中有热、热中有冷。正因为有白,所以黑才显得突出。同理,正因为有冷,所以热才显得突出;也正因为写了热,所以更加突出了冷。

  大家如果还没领悟的,可以跟着课程走,也可以参考一下《提高篇》中第四章:反差对比,大白菜红烧肉。

  第二个要点:在本段中,依然是没有具体的、实相的“雨”的影子。但没有“雨”,照样可以写雨。我们在本文中运用了对称的技法:

  一是写了树叶上残留的水滴:雨虽然很早就停了,但我还能看到树叶上,挂着一滴滴雨珠;

  一是写了电线上挂着的雨珠:电线上悬着的雨点,好像串成了一串透明的珍珠。

  额外的说个背景,我们今天来讲这篇作文,还有一个原因:今天早上,北京也落了一些雨,也看到了在电线上确实挂着一串串的雨滴。所以,我们今天就讲这篇作文,来应一下景。

  在电线这一句中,我们还用了一个意法。把电线上悬着的雨点,用意法写成“串成了一串透明的珍珠”。这样,就更形象一些、生动一些。总之是两点:一是对比反差。写了黑夜的雨,那就不妨把思维再引到白天的雨上;二是虽然没有确切的、具相的“雨”,但还可以写出“雨”的蛛丝马迹。还是那句话,可以没有亲眼见过,但一定要亲脑想过。正如刚才有位妈妈讲的:对比反差,与其说是写作的技法,不如说成是思维的方法。

  我们再来学习第三个对称段:

  我想起了《春夜喜雨》这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昨晚的雨虽然停了,但春雨的气息处处还在。它在万物的滋润里,在树叶的翠绿里,在新鲜的空气里,在人们喜悦的心情里。

  在大家白天的发言中也谈到了,小作者在这里用了“引经据典”的技法。这个技法我们暂且不提,要着重说的是本文中的情与意。大家再来回顾一下《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在本文中,依然是一个“对比反差”的技法:一段写的是“霪雨霏霏”天气下的景与情,一段写的是“春和景明”天气下的景与情。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意”来作铺垫——即:为著名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行的铺垫。这是“大文章,小道理”。

  我们回过头来看小作者的短文,是“小作文,大道理”。夜晚的雨、白天的雨,是为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做的铺垫。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刚才讲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体会到“小作文,大道理”和“大作文,小道理”。小的作文,也可以反映出一些大道理;短的作文,适当地运用一些技法,也可以展示出文章的深度。

  本文中的提升点,其实还是借鉴与参考了小作者的原文。小作者的原文是这样的:

  早上起来,出门上学去,我发现地上很潮湿,空气很新鲜。我想起了《春夜喜雨》这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谁安排了这场春雨?滋润了万物,给人们带来了喜悦?

  特别是“是谁安排了这场春雨?滋润了万物,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很好地诠释并深化了这首诗的意境。

  我们在提升文中,一个是更加突出这个亮点,让诗的意思更加具体、更具有指向性,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作者给我们的灵感。我们加上的“它在万物的滋润里”,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润物细无声”;我们加上的“在树叶的翠绿里”,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当春乃发生”。一共四个对称句:它在万物的滋润里,在树叶的翠绿里,在新鲜的空气里,在人们喜悦的心情里。这四句从具相到抽象,从可见、可看,到可感,最后归结于:在人们喜悦的心情里。一步一步地深化,这个顺序也提请大家注意。

  ----------------------------------------------------

  讲到这里,全文就算是分析完了。下面,我们讲一点学习之道,讲《中庸》的一个片段: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如果为今天的课起个名字的话,那就叫《学习的选择》。相关的内容在《论语》中也有,在《论语》的季氏篇,原文是这样的: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先来理解《论语》里这一段的简单意思:

  生而知之者上也——有些一生下来就有天分的、就知道的,那是根器为上等的人;

  学而知之者次也——有些天生根器不好,但学而知之的人,或者说是好学上进的人,那就是次一等的。

  比如说,我们在学《三字经》的时候,就有那些“头悬梁、锥刺骨”,还有“凿壁借光”的人,那都是学而知之、主动好学的人,这种人根器也不错。再退而求其次,则是“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因为遇到了困难,遇到了不解,所以想通过学习来解惑的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少。最次的人,则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天分不好也就罢了,不能主动好学也就罢了,但是明知自己在困境中而不学习的人,那就只有为下了。这是《论语》中讲的简单意思。

  回到《中庸》上来,这又是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诠释了孔子的意思: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意思,与《论语》的核心意思是一样的,但略有深化与具体。大体的意思是说:人的根器不同、天赋不同、禀性各异,所以学习的起点与动力就各有不同。天赋与禀性高的人,是生而知之、一点就透。其次是根性差一点的人,但还是愿意求进步、求上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所以就学而知之。学而知之,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行为。再次,那就是困而知之的人,是因为处于某种困境、遭遇某些困难,才来学而知之。这种困而知之的行为,与学而知之相比,就属于一种被动的学习。但不管如何,不管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还是困而知之,及其知也,一也——意思是说:不管怎么样,虽然学习的目的、动机、动力不同,也无论这个根器、禀赋有多么的不同,但都能达到“一也”的目的。

  换句话来讲:上天入地、求仙成佛,是不论出身、地位、禀赋的。在求学得道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张上船的票,老天爷是不会嫌弃任何一个人的。聪明人能上船,中等资质的人能上船,愚笨的人也能上船,关键问题是愿不愿意上船。所以,我们通过这句话,也可以得到一个人生的启示:成就并非只属于聪明的人,达到终点也并非只属于那些如兔子般天生就跑得快的人,也会属于那些虽慢但永不停步的——比如乌龟与蜗牛一样的人。对于“及其知也”这个目的而言,最后的成就并不是只属于聪明的人,而是属于坚持的人。

  接下来: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前面,我们讲的是思想意识范围,但光有这个思想意识还不行。有聪明的头脑,有智慧的见识还不行,这个不能当饭吃。就好比一个高级厨师,虽然能把营养学讲得头头是道,但他不会做菜的话,那还是不合格的。所以,还要知与行合而为一。我们从对称的角度看,“生而知之”的人,理解起来最快,所以做起来就安然一些、从容一些,故而是“安而行之”。由此,我们也可以从古文中看到:对称、对应,是何其重要!对于“学而知之”的人,那也是要有动力的,这个动力,我们且称之为远大的目标,故而是“利而行之”。所谓的利而行之,就是因为在他前面有目标、有方向,就好像是一头牛,前面有捆嫩草一般,不用扬鞭自奋蹄。最后一个,是“困而知之”的人。这一类人,总是要靠一些被动的因素,鞭打着屁股往前走,所以叫“勉强而行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次第:

  第一等人:学习、行动安然行之,坦坦然然。当然,这样的人极为稀有,不可强求;

  第二等人:利而行之;

  第三等人:靠拳打脚踢、小鞭抽而行之。

  深入来讲,我们教育孩子还是要选择第二种方式:多激励、树目标、有理想、发愿景,让孩子利而行之。到万不得已时,才责骂、抽打,使其勉强而行,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当然,就成就而言,都可以达到“一也”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像朗朗小时候学钢琴一样,据说就是拳头加大棒“勉强而行之的”。不管是安而行之,还是利而行之,还是勉强而行之的,其所不同,还是由根性决定的。根性的不同,就有不同“行之”的办法;不同行之的办法,才能达到行之有效。但是,“及其成功,一也”——成功,并不会因根器的不同而把成功全给了那些根器好的人,就是“勉强而行之”的人,只要有一份坚持,同样能成功。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论语》: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如果我们接着演绎下去的话,那就加上一句“勉强而不为之,则民斯为下矣!”不能安然行之,不可怕,我们就利而行之;不能利而行之,也不可怕,我们就勉强而行之;最最可怕的是“勉强而不行之”。推一推,动一动,勉强能说得过去;如果说推一推,还原地不动,则不知其可为也,不知其可成也,但知其为下矣!

  由此,我们回到作文的学习上来,也是这个道理:悟性不好,不怕!怕的是困而不学,怕的是勉强而不行之。悟性不好能做到困而学之,照样能做到“及其知之”;能做到勉强而行之,照样能做到“及其成功”。成功不是聪明人的专利,但成功一定是属于坚持者的专利。

【作文讲评《春雨》(三)】相关文章:

春雨初三作文07-05

读后感作文讲评08-19

读后感作文讲评教案08-11

读后感讲评08-19

春雨作文07-27

初三英语作文春雨附翻译10-14

【必备】春雨日记三篇07-16

讲评拼音解释及造句01-12

春雨抒情作文12-16

春雨写景作文08-31

五月有奖征文:五月的一场雨- 五月有奖征文:弦动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