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少时我就是一个很内向孤僻的孩子,呼朋引伴向来不是我擅长的事,在无边的孤单中我总是很向往同龄那些小伙伴热闹的友情,似乎那是一个奢侈的愿望,而逐渐年长,岁月日深,习惯在孤独中存在便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同我的呼吸一样。
很多朋友总是觉得我很淡漠,或者淡漠中透出一种古怪,似乎对人很好,却又从不愿热切的往来,那些女人们热衷的相互邀约着在街上的闲逛,我也总是独自一人进行,或走或停,毫无羁绊地漫游着,宛如深夜孤单的梦游者。有时候,我想不是我不喜欢邀约友人,而是我喜欢这种独个无拘束的自在,这或许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吧。
对于我,每每逛街,两个人还能接受,三个人便带着忍受的味道了,如若上了四个或者五个,倘使更多,便演变成了一件苦差事。这时候我便宁愿找一处闲坐,静静地观看或者等候她们热闹地活动。而此行为似乎带着一种离群索居,不太愿意参与其中的孤傲,然每当面对这样的抱怨时,我总有一些说不出的委屈和着急,总是自嘲着:可能是母亲将我生错了性别,我不太像女人,不是很喜欢逛街购物。
也许我没有太多想与人紧密相联的欲望,或者人与人之间那密不可分的交往对我来说是一种负累,我喜欢那种清浅的,不是黏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相知。我知道我是一个向来喜欢有独自空间的人,这样的情形才能给我的心灵和思想漫游或者翱翔的'空间。故此,我迷上了网络。
然而,我现在正逐日淡远网络。想来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已不再具有神秘的魔力,不再紧紧地吸引着我热切地期盼网上时间,也许有人说网络没有你要等的人,所以你不喜欢罢了。其实等于不等都跟疏离没有关系,网络的那端你永远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更何况如今的我,网络友人中异性的比例正逐步下降,同性的比例实质上已高于异性了,而且那些男人的胸襟和见识远高于女性的认知正在改变,我欣喜的发现实际上女人的见识和气度也同样的精彩和宽阔,或许这疏离是我提升了自我认同和性别认同之后的必然结果吧。
如今,越来越浅淡的我却正在越来越与这世界达成一种奇妙的和谐,与人群达成一种较为紧密的联结。这让我想起十数年前自己对人群的逃避和拒绝,总认为那是一个嘈杂的,充满各种繁复关系,潜藏着无数危机与伤害的复合体,与不明就里地在其中枉受伤害,不如远离也罢!或者说,过去我向往它却又厌恶它,然现在我却欣赏它,理解它,这种欣赏就宛如我行走在热闹繁华的街面,观赏着各种精美的物品,心之神往却又明白,有些奢侈品不是我辈等人能够拥有的;然理解却在于,人群本身嘈杂是实,繁复的关系亦是存在,那是它存在的必然形式,而无数的危机和伤害却是我的意识设想的。人生哪有不受伤害的,就算不明就里地枉受伤害也怨不得人群,而只能怨自己没把握好尺度与距离。更何况这世间没有一个人是按着人们标准和设想而降生的,每个人总以他独自的形态存在于这世间,或许很多伤害是无心中毫无意识地造成的。
也许是达成了与这世界的彼此谅解吧,我与友人的关系也在转变,古怪的气息渐渐消散了,呈现了我原本通透轻灵的一部分,如果说过去我像一只蜗牛一样紧紧地缩在自我的壳里哀叹,现在却像一个林间的精灵,自由自在地穿行、飞翔,即便被树枝挂伤了翅膀,也只是笑笑,停下来地修复整理。所以,人群中温柔的水的感觉像冰川融化之后的海洋一样漫过了我生命干涸的沙地。
而友情呢,它却如我生命中的清泉,时而有如山涧的瀑布,时而有如原野的小溪,时而有如平原宽阔的江河,在我心底深深地明白,正是这些瀑布、江河、溪流,水一样的情谊,在我生命中或缓或急,或温柔或严厉,或清浅或浑厚,始终包裹着我的心灵,带我走过无数挫败与感伤,走过无数灰暗的弥漫着颓丧气息的日子。由此,即便我仍旧喜欢独自逛街,喜欢时常存在于自我的空间,喜欢一不小心就溜出了人群之外,但是,我知道我就如一个有各自性格的,顽皮的孩子,只是一种天性的使然,这其中不再有拒绝和逃遁,我与人群,在水一般的友情的滋养下,终于完成了一个理解并且融合的过程。
所以,友情如水,或者只有水一般的友情才能滋养着生命在岁月的车轮下生长成参天的树木,繁盛出茂密的枝叶,演绎出无数精彩时刻。
【内向孤僻的孩子】相关文章:
1.从孤僻中出来
3.内向是贬义词吗?
4.孩子的烦恼
5.孩子的烦恼
6.孩子的心灵
7.山里的孩子
8.孩子的天真
9.孩子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