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圣女贞德》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圣女贞德》有感 篇1
起初,我对外国影片并不感兴趣,但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历史,知道了贞德这一人物形象。于是,我开始接触相关影片。之所以会去看《圣女贞德》这部电影的原因也在于此。
出乎意料,这部外国影片很吸引了我。片中讲述了英法百年战争时,圣女贞德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后来她被勃垦第公国所俘,宗教以异端和女巫的罪名裁决她,最终将她处以火刑。
在贞德幼年时,许多人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没有面包,没有水,最终死在街道上。当时,贞德很同情苦难的人民,她几次试图拿面包来发放给受难的群众,但都被她的父亲制止了。父亲为此常严厉呵斥她,他总是大吼:“不要同情任何人!总有一天,你的同情会建立在你的生命之上!”
当她最心爱的弟弟被英国士兵杀掉后,她受不了打击而独自跑到废弃的教堂哭诉和祈祷,却意外地遇到了圣凯瑟琳(天使)。贞德听到“神的声音”,得到“神的启示”。她决心拯救法国。
历经困难,她见到了查理七世,并接受指令奔赴战场。战争的可怕是无法估量的,到处都是伤残、嘶喊、死亡和恐惧,但她领导军队取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她扭转了战争局面,为法国创下了非凡的胜利。此时,不管是感情多么冷淡的人,看到这里,也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欣慰吧。
她坚定地说:“人没有杀死人的理由。”因而她更重视她的军旗而不是她的剑。虽然她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文盲女孩,但跟随她的士兵却将她视为足智多谋的战术家和成功的战略家。人民相信她会带来胜利。
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法国王权的腐朽,贞德并没有引领法国全胜,而是在1430年被俘。神职人员和法官的无耻都陷贞德于不利。最终法庭宣判她的罪名,并对她处以火刑。
看到贞德被绑在木架上,手中紧握着十字架,行刑的人点燃她脚下的干草,大火侵蚀着她的躯体,我的心痛得碎了。她死了,只剩下焦黑的躯体和面目全非的头颅,我眼眶里的泪也快要流干了。仿佛刚刚还在感受法兰西胜利的喜悦,贞德就立于眼前,高举着代表法国尊严与荣耀的军旗。只一眨眼,就全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贞德死去的事实和她残留在我心底的那双澄澈、毫无杂质的眼睛。
她不应该死,她真的不该死去。但她终究是死了。尽管她怀揣着善良、勇气和决心。
现在,只要一闭上眼睛,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那个站在村头的纯真的奥地利少女,那个引领法国军队走向胜利的骑士,那个被绑在木架上被火刑处决的圣女。
现在,我只能通过回顾电影来记住她。因为,她是贞德,圣女贞德。
观《圣女贞德》有感 篇2
似乎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种情境之中。最近经朋友介绍,有幸看了新拍的圣女贞德一片。对于贞德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中学历史课本中那个擎着一面大旗,半裸着双肩的女子的形象。对她的印象一直就是这么肤浅地定格在为了法兰西的解放而与英军英勇战斗的画面中。在当时的我看来,她就像一面旗帜,一面高举着民族大义,为了人民的自由而战的一个斗士,甚至有时会淡淡地想到她,特别是在如今反日情绪有所高涨的时候。而看完了新拍的圣女贞德这部电影以后,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迷茫。
影片一开始似乎就给我们揭露了一个有些略带神经质的小贞德的形象。贞德每天必上教堂找牧师忏悔,有时甚至达到一天三四次的地步。只要她一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不妥,便立刻找到牧师进行忏悔,以期通过牧师的原谅,求得上帝的原谅或是自己内心的平静。这种性格特质似乎就注定了将来的`她必然的结局:时刻追求内心安宁的人只有死亡一途方能摆脱内心所有的苦痛。所以在影片的结尾,她内心的上帝说:贞德,我原谅你了。所以被烈火焚烧的贞德死得如此从容。
影片的内容从贞德小时候在田地里拾到一把剑说起,中间的过程无需太多描述,那修女的死让贞德发出了第一声询问:上帝在哪?当他的子民需要他的时候,上帝在哪儿?正是这种询问找不到一个出口,最终贞德选择了内心的自我对话,也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上帝,我的行为我来主宰!可是从小到大受到的那种信仰却一直挥之不去,你不能做自己的上帝,你本是上帝的子民。于是内心的激烈交锋从战争打响那一天起就一直不断地折磨着贞德,也一直在折磨着认为自己有着信仰或信仰早已缺失的我。
当贞德以上帝的信使的名义无畏地投入保卫自由的法兰西的战斗中时,那悲剧早就拉开了帷幕。看见英勇战斗后的满地鲜血和尸横遍野,贞德在内心不断地反省:上帝或说是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是这种杀戮的快乐?还是流血的痛楚?这就是你要的结果?血流满面的上帝(贞德之内心)不停拷问着贞德,实则也在不停地拷问着今天的我们,我们不停地向上向上,不停地攀登,我们要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贞德找不到答案,查理国王却已加冕成王。而贞德仍借上帝之名,不停地在征战,那种内心的恶始终在不断地要求得到释放。我姑且把这认为是一种求得心灵最终解放的恶,而那不停闪现的上帝正是我们常期教育下的善吧?此时的脑子也随着贞德一起混乱了。影片结尾,贞德被俘,人们认为她是异端分子,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可怕力量,于是人们要烧死她。她内心那种追求自由,渴望脱离束缚的恶被人们不断地压制,压制。到最后,贞德发现原来所有的所谓上帝的信使,只不过是借了上帝的名行了自己的恶。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幻象。正如内心的另一种声音说:在田地里捡到的那把剑,你为什么不做其它的解释呢?一定要把它看成是上帝的一种暗示?实则能不能称之为你内心的一种愿望?
影片看到这里,仿佛有一种暗示,是的,我仿佛得到了一种暗示:过去人生之种种,你眼中所看到的自以为应该如此的世界,自以为人们都是如此的世界,是不是就真的是这样的世界?实则这个世界不全是你内心的一种幻象吗?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们的所做所为,实际是借了对自己眼中的世界的看法而行事的,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真的就如你所看到的如此之正确吗?还是其实世界并不是你所看到的那样?正如“上帝”对贞德所说:上帝需要你来拯救了吗?上帝说他需要你了吗?
每一个人从知道思考那一天起,像贞德儿时,就开始不断地在是与非中不断地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贞德如此,我们也如此。贞德最后的结局是坚持自己凭了自己的幻象世界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最终,当然仅限于影片赋予她的。认为她最终是忏悔了,上帝最终将手搁至她的头顶:我原谅了你。是否意味着她究竟是没能坚守住自己最终的理想?可对于上帝而言,这才是真正的圣女,因为她最终脱离了仅从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呢?也就得到了救赎?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圣女?
我不知道,看到结尾,我还是得不到任何结论。或者从一开始结论就早已给出了。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不断地迷失自我。一方面肯定它,一方面否定它。我们总是这样矛盾地生活着。而贞德之圣就在于她走向的一种极端性,而这种力量是可怕的。极其可怕。这种力量也一直疯狂地撕咬着贞德,最终让贞德回归本心,我们在世界面前能做到这样吗?能不迷失自我吗?能在幻象世界找到自我吗?自我何在?
【观《圣女贞德》有感】相关文章:
1.观察圣女果
2.观雨有感
3.观《钱学森》有感
4.观《雷锋》有感
5.观阅兵有感
6.观《阿童木》有感
7.《观钓有感》
8.观《雷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