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1
我长大了,不像以前那么爱哭了,我会写字了,也会做很多家事。记得小时候,我是一个“爱哭包”遇到任何事都用“哭”来解决,例如:哥哥出去玩,若不给我跟,我就用“哭”来引起妈妈的注意,这时,妈妈就会对哥哥使眼色,可怜的哥哥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我这个小跟屁虫出门。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羡慕哥哥可以写出一手好字,又会认字,我常黏着哥哥要他念故事给我听,如果哥哥不念给我听,我就会一直缠着哥哥,边哭边说:“哥哥念故事给我听、哥哥念故事给我听......”最后,哥哥很不耐烦,才念给我听。
记得小时候,我是一个“调皮鬼”,看妈妈在洗衣服,都会先将洗衣粉倒入洗衣机里,我也想帮妈妈,于是,趁妈妈去收衣服时,我先将洗衣粉倒入洗衣机,接下来,我兴高采烈的告诉妈妈:“我已经放好洗衣粉了,不要再放了喔!”妈妈会头一看,当场大声尖叫,原来,我放的不是洗衣粉,而是“漂白剂”,望着那些斑斑点点的衣服,却已经回天乏术,无法挽回了。
现在的我,不再为了一点小事而哭,因为我长大了,也变得更懂事了。妈妈常说:“人长大了,也要长智慧。”现在的我,也可以写出一手好字,自己能阅读书本,因为我长大了;现在的我,不再那么调皮了,我也学会了很多家事,并且会主动帮忙。
小时候的我2
每当放学回家,看见姥姥带着一身的病还在不停地干活,我心里就默默地许下心愿:长大后当一名医生,不仅治好姥姥的病,也能治好许多人的病!
姥姥家有一个非常大的院子,走进院子,看见院子里树木葱茏,叶子呈现出不停地颜色,有绿色,有红色,高低错落,好一派层林尽染美景!姥姥是我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人物,无论我冷了、怕了还是高兴、难过时喊得都是“姥姥”。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的事,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有许多事像落叶飘零,只留给我模糊的记忆,但有一件却刻骨铭心。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天气突变,下起了暴雨,雨水打在窗户上直响,可是我还得去上学啊!于是姥姥背着我走出家门,低头一看,地上的水已经淹没了她的膝盖,雨水也打在她的“银发”上,她背着我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着,不时地拢一拢已经淋湿的头发。这时,姥姥突然脚下一滑,跌倒在地上,我也歪了下来,她见状急忙站起来,问我疼不疼?接着把我再一次背起来,我只听见她微微的叹息,隐约在她的眼里能够找到一丝的自责与无奈!
虽然那时的我还小,没有什么想法,只感觉在姥姥的背上很舒服,但是现在我长大了,能了解姥姥当时的一片苦心了,也能理解姥姥为我付出的心血了!
现在看到姥姥那弯曲的脊背,那眼角的皱纹,我的心里总是酸酸的,她每一道皱纹里都有一个令我感动的故事。姥姥为了我实在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想大声对姥姥说:“为了完成我的心愿,我一定会努力!”
小时候的我3
小时候的我不懂事,就有许多好玩的事情发生。有:快乐的、有趣的、悲伤的、好玩的、搞笑的……也有许多想法。今天,由我来给你们说说我小时候的事吧!
小时候,我刚开始是在老家读幼儿园的。外公家和奶奶家在同一个地方,而且距离不是很远。于是,我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奶奶家上幼儿园,星期六和星期日就去外公家玩。因为外公家比奶奶家好玩,因此去了外公家就不想回奶奶家了。每次去外公家是高高兴兴的,回奶奶家我都是鬼哭狼嚎的。有一次,星期天外婆送我回奶奶家。到家后,我就一直坐在外婆旁边,不让外婆离开。而外婆很想走了,就在想办法骗我离开她身边,然后马上离开。后来,外婆对我说:“你和奶奶上楼去浇花,浇完了叫我上去看看你浇的怎么样。”“那你不可以走”我说。“好”。虽然外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是这么想。我和奶奶上楼了,外婆就趁这个机会“逃走”了。我上到二楼,怕外婆走了,就在楼上叫“外婆,外婆”。结果没有听到外婆的回话。我赶紧下楼,看见外婆已经不见了,我就大哭起来,嘴里还喊着“外婆,外婆”。
在老家上了两年幼儿园,我又来到深圳读幼儿园大班。在幼儿园里,一天中午,午休过后,老师要帮我们长发的女孩梳头。那天老师给我梳了一个新发型。下午放学,妈妈来接我回家,妈妈看见我的发型说我像哪吒,我听了很高兴。回到家后,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第二天中午,午休过后,我想:我还想让老师帮我梳昨天那种发型。有两个老师帮我们梳头发,只要没梳好头发的就走过去坐在老师前面的椅子上,老师就会帮你梳发。昨天,我看到帮我梳头发的老师手里有个拉头发的东西,所以我又往前一看,发现有一个老师手里有那种工具,另一个老师手里没有这种工具。有扎头发工具的老师在帮一个同学梳头,而没有这种工具的老师前面已经没有同学梳头了。于是听到老师在问谁还没有梳头,但没有人过去。而我的头发还没梳,又不想过去,想让另一个老师给我扎昨天的发型。等那个女孩走开了,我就走过去坐在老师前面的椅子上,可老师却让我去旁边的老师那梳头。我感到很失望,不能梳哪吒头了。结果,梳了个马尾辫。
虽然我小时候还发生了许多事,但我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小时候的我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2、活动中培养孩子会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1、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
2、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 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①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②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1、老师说:爸爸妈妈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2、每个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
3、老师选择几张照片,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四、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让幼儿互找同伴(男女结对子),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样照顾好小宝宝。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汤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绘画---小时候的我。
小时候的我5
在我小时候我得过一次心脏病,爸爸妈妈一生下我的时候就有这种病了。
我一生下来就天天住在医院里,离开到只有两个星期了,时间也不多了,爸爸妈妈的钱还是不够,妈妈天天东跑跑西跑跑为我借钱,终于在开刀的那天接到了2万,听我妈妈说那一天我正好睡得很熟,所以开刀非常成功,妈妈让医生用美国进口钢筋动手术动了5小时左右妈妈在外面等了急死了,我爱我妈妈。
我妈妈本以为开完刀就没事了,可想不到的`是我当晚发烧发到41度,我于是又住进了我的“老家”——医院在那里我又是打点滴,又是吸气体,可是连续了好几个星期还是没有用。后来整整住了一个月才出院,这时我们已经身无分文了,经过了好几个月才把债还清。
你们看看我小时候的故事,可是我现在还是有这把“刀”。
小时候的我6
小时候,我很聪明,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记得上中班的时候,班里掀起了一股拍皮球的风波,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把家里的漂亮皮球带来炫耀,而没有皮球的同学也不甘落后,翻翻缠着爸爸妈妈买皮球。老师见同学们这么喜欢皮球,就组织了一场拍皮球比赛,同学们果然很积极,你挤我我挤你的报完了名。比赛那天,老师一声令下,“啪啪啪”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比赛进行到一半,一位同学不小心失了手,皮球骨碌骨碌地滚到了一个洞里了,那位女同学傻了眼,那可是妈妈好不容易才买来的皮球啊!便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老师被搞得束手无策,同学们都围上去安慰她,又有一部分人围在洞口旁思考该怎么办。我灵光一现,说:“我们可以把水倒进去,让皮球浮上来呀!”“能行吗?”“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一些人纷纷响应,而有些心急的人早就提着水桶装水去了。“水来了,水来了!”眼尖的人指着不远处的几个人说。“三二一!抬!”同学们喊着口号,使出吃奶的劲儿,把水桶里的水倒到洞里去。“啊!皮球浮上来了!浮上来了!”这次的皮球事件解决了。
我小时候聪明吧?
小时候的我7
小时候,我最怕虫子了。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奶奶家玩儿。从奶奶家窗里飞来了一只小青虫。它飞啊飞啊,一直飞到了我的手指上。我大叫:“啊!哪来的虫子!我害怕!”就这样一叫,虫子飞走了,我松了一口气!
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虫子这么小,一拍就死了,我为什么要怕它呢?
就在这天下午,发生了一件事。我坐在窗台边晒太阳,一只黑乎乎的虫子飞了过来,飞到我美丽的窗台上。我生气了,我美丽的红色窗台上有这么个黑乎乎的小东西,真难看!我从笔筒拿出了笔,想把小黑虫戳死。可笔戳到这儿,小黑虫跑到那儿,笔戳到那儿,小黑虫跑到这儿,就是戳不到它。于是我想:“小黑虫既然这么会跑,那就先把它围起来,再攻击。”于是,我又从笔筒里拿出四支笔,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小黑虫在中间,我开始用手心拍,可小黑虫会飞呀!它一飞,就飞出了笔围成的正方形。我去拿纸巾包,哈!这下终于可以了,小黑虫被包了起来,它害怕地从纸巾里跑出来,飞走了。
这么一点胆子还来跟我比。我这么想着做作业去了!
小时候的我8
小时候,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缅怀一下。
一年级时,夏天,带个大瓶子,装满甜水去上学;结果喝太多了,憋不住,尿裤子了;还故意往裤子上洒水,当做是不小心弄湿的。下课后往厕所跑,一边跑,一边飙尿。
捉迷藏 小时候家里都很穷,很少有电视,所以晚上好多小孩一起出来玩,最多的就是捉迷藏。有的小朋友藏到柴禾堆里,有的藏到猪圈里,,有的胆子大,藏到没人住的破房子里,有的爬到树上;捉的人胆子小,不敢去破房子里找,最后大家都散了,回家了,那个藏在破房子里的小朋友自己哭着回家了。
捉青蛙 夏天我们去池塘捉青蛙,吃后腿。晚上拿着手电筒去池塘边捉,很多。用菜刀剁掉后腿,剥皮,洗净油炸,美味。小时很残忍,青蛙被剁掉后腿,前半身还在趴,我把青蛙的心脏掏出来,小小的,放在手心里,看它一下一下的还在跳动。
捉蛇 菜蛇是绿色的,很臭,不捉那个;捉身上有花纹的,把皮完整的剥下来,一头绑住,从另一头吹满气,再绑住,装在裤兜里,去学校吓唬女同学。
捉麻雀 捉的多了就吃,不过很费事,也没多少肉;少了就玩,把活麻雀浸到柴油里,点着,放飞,只见一团火在空中飞舞,飞不了多远就被烧死了。
小时候的我9
回想一下小时候坐火车的经历,还是有点意思的。我一般很少出门的,因为我没法活动的,出门也就是大人带着我去看病。
印象最深的几次经历使我难忘,第一次难忘的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那一次是到河南看病,路过我姥姥家,父亲就带着我在姥姥家住了几天,因为父亲要上班没有请那么时间长的假,那几天父亲带着我就算是出差,出去办事去了,顺便再去买个回汉中的卧铺票,我就在姥姥的屋里躺着,旁边给我放了一个半导体的收音机,我就用我的左脚在摆弄着,一会换个台,一会开开一会儿关上,玩了好久终于下午父亲回来了,由于那个时候我害怕把我留在河南,因为当时的农村生活条件不太好,还有一些听不懂河南话,再加上没有小朋友和我玩,所以老是注意门外的动静和脚步声。我父亲买了车票第二天就带着我上了火车,我在卧铺上睡着了,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我爸抱着我下了火车,可是我一睁眼一伸腿,一看我的鞋没有穿,可是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列车员阿姨,说你快上车找鞋,孩子我来给你抱着,我爸赶紧抱我给了列车员阿姨,飞快的上了火车,在这个时候阿姨问我,你家在哪儿啊,就回答,汉中,家里还有谁啊,我说妈妈和妹妹,你到河南干啥去了,我说去姥姥家看病去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火车已经开动了,我还是没有看见我爸下来,又过了一会,才看见爸爸过来,我爸说当时火车已经开动了,他就跳了下来,一会给我穿上鞋,爸爸说你好好的感谢一下阿姨,阿姨又把我抱了起来,我就说谢谢阿姨,还给了阿姨一个深深地一个吻,当时我看见阿姨眼睛里,含着泪花,爸爸丛阿姨哪里接过我,依依不舍的走了好远,看不见阿姨了,才背起我,从火车站打车回到了勉县,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阿姨,我现在认为那个时候的人是多么的,朴实啊,这只是我第一次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有就是我十岁的时候到天津,京河南,在好几个城市看病的时候,那时候十八三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的热我爸妈一起带着我看病。看了好几个大医说,没有好办法,好像都是商量好的一样,让我很沮丧,几乎都是这样的。当时我也在想这些医生都是怎么了,他们还是啥专家,连我的病也没有办法。后来就又回了一趟姥姥家。就在返回汉中的时候,由于卧铺票没有买到,就买了两个硬座票,等上了火车再说。等到了上了火车,一看好人多啊,连个下脚的地方也没有,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列车员就把我们带到了,列车员办公的地方,哪儿有个长椅子能做几个人呢。可是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到了晚上突然我就开始发起了烧,当时发烧还是挺高的,摸着头就感觉烫手,这个时候列车长过来了,一看就说,你们给我走,我爸抱着我跟着列车长,走过几个车厢,来到了火车司机休息的地方,列车长就把一个司机叫了起来,说再过几分钟你该值班了,这个孩子情况特殊,就把你的铺位让给这个孩子吧。反正就是一个晚上,那个司机说好的,当时他睡得是中铺,我爸就把我抱了上去,由于我发烧厉害,我妈就在一个站停车的时候,下了车买了一点药给我喝了。
又过了好长时间,列车长又过来了,还在这里和我父母说话,还给我拿了一个热水袋,里面放了一些冰块,给我放在了头上。帮我降温,我当时也很感动就说谢谢阿姨,她却笑了一下说,没事的应该做的。还有一次是八六年的秋天,我爸带着我上西安,到中心医院做高压氧,在勉县火车站晚上上车。刚刚把我放在卧铺上当时是下铺,我在哪儿躺着,一会就在我的对面,突然看见一只甲鱼,我就说这个地方还有这个东西,我爸也看见了,就把甲鱼抓住了。由于当时没有办法带着个,就把甲鱼给了列车员了,她们就把甲鱼放在一个,塑料袋里,一会就看见。一个其他车厢里的人,在到处在找东西,列车员就问他你这是,在找啥呢,原来是在找那只甲鱼呢,列车员就说是这个孩子发现的,我们只是放在了塑料袋里,就把甲鱼还给了那个人,那个人对我说了声谢谢你小朋友,你真好当时我也是心里很高兴,这些事儿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是我依然没有忘记,也许这就是人类最纯真的情感吧,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可是我仍然记忆犹新。
小时候的我10
小时候生活在大冶“贵人”村,塘是一直是我脑海中亲切而温馨的记忆。
在农村,塘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根据我的经验,外婆家所在的大冶“贵人村”三口大塘至少有三大功能:一是洗衣;二是饮牛;三是年底分鱼。这三口塘的名称以它处的方位来命名:堰尾塘、大门口塘、山下水塘。记忆中的三口水塘长年塘水清澈,似朴素干净的村姑对你微笑。
我去得最多的是山下水塘,塘并不显大,充其量不过两亩。但水位较深,塘里很养了一些鱼。上世纪70年代,它的拥有权完全属于生产小队。山里人平时很少能吃上鱼,这口每年都能产鱼的池塘自然成了乡亲们最美丽的念想。我之所以熟悉它,因为我在朱山小学一直读到了四年级,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下山、上山的途中经过这口水塘。尽管水塘三年两载会淹死一个贪玩游水的小孩子,但每年夏天仍有不谙世事的山村孩童在这里学游泳,大的带小的,大人打归打,但时间长了,就只能警告了,孩子们就在反复的扑腾中渐渐成了游泳高手。我也在这里扑腾过几次,大概7岁左右吧,被怕我淹死的三舅舅狠狠抽了一顿牛鞭子并苦口婆心教育开导恐吓之后,就觉得游泳是很无聊的事情,之后一直懒得去学游泳。
相对于山下水塘的热闹,堰尾塘最小,水也不深,水质最好,塘边还有一口水井。这里似乎是小媳妇大姑娘最喜欢聚集的地方,除了挑井水的男人,一般很少有孩子去。山上树绿花红,山下鸟鸣虫唱,颇有桃花源的散淡意韵。
大门口塘是贵人村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口古塘,圆形。它比另两口塘修得漂亮精致,湾里的老婆婆喜欢在这里洗衣。它的北面不过二十来米远的地方就是大冶“贵人村”的祖祠。那些状元、进士在古村的耕读故事经过老辈人的代代宣讲,成了小孩子心中效法的楷模。因此,即使在文革年代,大冶“贵人村”也不乏酷爱读书的农民。这是这个村子农民出门在外能保持不卑不亢气度的主要原因,他们读书多,似乎读书早自觉成了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我那早过古稀之年的大舅舅一次就从我家挑走过十多本世界名著,他说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翻翻。我想:所谓文化底蕴,应该就是在这随意“翻翻”中渐渐养成。上世纪70年代,我在大门口塘旁边经常听湾子里的老辈人讲“三国”说“水浒”侃“西游”话“聊斋”,不经历这种往事,你很难想象一个成天干农活其貌不扬的老头居然肚子里有这些文墨……不过,这些,在大冶“贵人”村的确算不了什么。
冬天的时候,打鱼分鱼成了大冶“贵人”村的头等大事,一家也就能分到三到五条大鱼,鲢子、胖头鱼最多,草鲩、乌鲤等有些,于是那贫瘠的70年代,过年的时候,乡亲们在浓浓的鱼香中憧憬期待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蓄兴旺了。
今年清明,我“贵人”村祭祖,发现山下水塘污浊不堪。问儿时的伙伴,他告诉我,自从家家户户安了自来水后,三大水塘基本没多大用处了,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每年的淘塘泥等也无人组织清理,所以水塘成了无关痛痒的摆设。
是啊,记忆中的水塘总那么美好,仿佛遥远而浪漫的诗意。走出大冶“贵人”村乡下生活的圈子已经多年了,我还是难忘儿时那鲜活的池塘。想起它,好比往昔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还在心头回荡。
酷夏,在铁山天亮似乎是小鸟清脆的声调啼出来的,早晨的空气特别清新。广场、公园这时成了小城铁山的主角,上演着晨练市民的一个个鲜活故事的序曲。
我起床的时候,一般在6:30左右,这时中学生正往学校赶,街上小摊的早点生意也红火着,菜贩们开始了新一天琐碎而忙碌的生意活,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声音总不绝于耳。
渐渐,初夏的太阳开始发威了,它好像要把全部的热情不遗余力地倾泻在这座矿冶小城。走在街头,你能感觉风也暖暖的,如温热的水。行人并不多,多的是车子,有20路车,也有出租小轿车,还有散兵游勇的摩托。生意如那些树叶,有的饱满得鼓胀着生命的绿意,有的枯瘦发蔫得全无精神。
大小的沿街店面,营业的生意人照例带着职业般的微笑,谁都指望着今天赚个盆满钵满。但,这时节生意比春季更惨淡,内心的希望与失望纠结着,表面上他们却从容自若谈笑风声。也有一连好几天生意不好的主,干脆关门歇业,约了牌友打起牌来,年轻点的用扑克牌斗地主,年长点的则习惯了玩麻将,输赢照例是不大的,主要在于好混点。夏天天气热,好多生意却“热”不起来,甚至“冷”,如套牢的垃圾股,叫生意人夜夜揪心。
上班族忙完了一天的活后,小城铁山好像在进入了一个故事的高潮,女人们穿着漂亮的裙子在张之洞广场跳舞,人多,如锅里沸水中闹腾的饺子,音乐还是那些通俗的流行情歌,还掺杂一点儿歌,这样就显出情意绵绵、返老还童的味道。在后地山公园集聚的是一大群体育“发烧”友,打篮球,打排球,打羽毛球,各有各的地盘。羽毛球“发烧”友最多,打到晚上8点半左右才散场,这时橘黄的路灯亮着,从树林边吹过来的风儿凉爽宜人,这里的空气显得也新鲜。
在适宜散步的就是得道湾公园了。花香,树香,草香,人在这里散步宛如置身郊外。坐在略感温暖的大理石栏杆上,看近处、远处的万家灯火,身后是习习的清风。这时,才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灯火阑珊”处。小城之夜比白天迷人,如青春少女,妩媚,充满活力。
在盘山的公路上看小城铁山,它好像就在“盆”底。由于铁矿资源丰富,给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它有“聚宝盆”之美誉。铁山的山都不见得多高,但每座山似乎都有自己的许多沧桑故事……这些,经常被那些铁山的老人在得道湾公园乘凉的时候作为闲话扯出来,这有时也成了我初夏散步的一些意外收获。
小城铁山的夏天是炎热的,但炎热背后还有让人眷恋的可爱:喧嚣,繁华,宁静,诗意……选择是自由的。套用句老歌词来诠释,就是: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大冶的乡下人爱看戏,最在乎的是那精彩的戏文。有兴致了,哼上几句,自得其乐,算是惬意的日子。
现在想起来,上世纪70年代,我很小的时候在大冶“贵人村”那一带还真看了不少楚戏。当然,真正善于唱戏的并不是这“贵人”村的村民——这大湾子水平最高的不过业余票友那档次,上不得台面。“贵人村”不远处有一个叫做“陈泰”的湾子的村民倒是唱得好楚剧,一板一眼,调正腔圆,人才辈出,在当时那一方相当有名气。
那时,外婆家在陈泰那湾子有一家亲戚,经常有一位头发银白的瘦小的老太婆来“贵人村”的外婆家走动走动,外婆每次都倾其所有热情招待她,让我喊她姑婆。她来了,手脚也闲不惯,边干活边与外婆聊天,经常就聊到了戏文。兴致高了,她也唱楚剧,但她嗓音不好,唱得不动听。这时,我那一大批顽童就编戏文“损”她:“陈泰那湾子的人唱戏/蛤蟆鼓气/鼓破那肚子皮/看你每天哭好几回……”老姑婆耳背,认为我们赞美她,怡然自乐。而我们,更有做恶作剧后的快感,哈哈哈大笑。而老姑婆的《四下河南》、《秦香莲告状》、《荞麦馍赶寿》等,经常有一搭没一搭听进了我的耳朵。
开春的时候,陈泰的老姑婆托人带来口信,说她那湾子立马又要唱戏了,请外婆去她的湾子看戏。在上世纪70年代,湾子唱戏是一件很有脸面的事情,少则唱一天,多则唱三、五天,这时候也是邀请亲朋聚会的大好时机。外婆提了小半篮鸡蛋,捉了一只母鸡,带我去陈泰看戏。老姑婆一家热情地招待我们。
锣鼓点一响,陈泰的禾场上立马被长长短短的凳子、高高矮矮的椅子挤满了。演员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戏袍一换上,脂粉一抹,眉毛、脸蛋一画,别说,倒真有了几分古典味道,等到悲凉的楚剧唱腔一唱三叹时,时空就像重返到了遥远的古代。你看,这王宝钏独守寒窑十八载多悲切;你看,那三小姐王翠花不计前嫌好善良……台上的演员入了戏,台下的观众入了迷。一场场戏,尽管搭的舞台简陋,但让乡村老人们过足了戏瘾。等到下次换个村子演出,还是看客满满,喝彩不绝。
我那时还小,不懂戏。在老人们看戏的时候,我就与陈泰那湾子的小孩子们“疯闹”追逐。老姑婆笑我是“见面熟”,不怯场。问我看戏看懂了什么。我就说:红脸是忠臣,白脸是奸臣,忠臣与奸臣斗,好人与坏人斗,这就是楚剧。与老姑婆混在一起的老戏迷们听了,就开怀大笑!
尽管我小时候不喜欢看楚剧的草头班子演出,但喜欢那错落有致的锣鼓点,但喜欢那苍凉幽怨的二胡声……这些时常深入我的梦境。还喜欢什么呢?“贵人村”那落魄的读了不少古书的老地主能讲《乌盆记》之类的故事,经常把我听得如饮甘泉,也就弄懂了楚剧里的那些故事,再看那些乡民的表演,就能大致看懂了。
在山村看戏,那时是村民的精神大餐。现在,山村的老戏迷基本消逝了,年轻人也没耐心看这似夹杂着抽象艺术的慢节奏的咿咿呀呀的戏剧表演,要看就看紧张刺激的欧美大片……像我,如能泡壶好茶,听下楚剧,还是一种舒坦的艺术享受。
【小时候的我】相关文章:
1.作文小时候我很傻
4.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