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实验1
欢迎同学们投稿 有趣的实验昆区钢三小三年级 韩笑然
我与爸爸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很有趣,我很细心地观察。
爸爸拿来腊烛、火柴和三个大杯子。爸爸用火柴将腊烛点燃。第一个瓶子不算大,我拿起第一个瓶子往上一扣,火马上灭了。第二个瓶子大一些,扣上去后,渐渐地渐渐地灭了。第三个瓶子特别大,扣上去以后,过了很长时间才灭了。从中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越大的瓶子腊烛灭的越晚呢?这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腊烛燃烧时必须有氧气,越大的瓶子氧气越多,所以燃烧的时间越长。
对这场实验我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从实验当中知道了知识,还让我喜欢上了观察。观察会有很大的发现。
指导老师:赵晶 欢迎同学们投稿
有趣的实验2
今天一上课,老师就从皮包里拿出一叠刚撕好的纸条,并抽出其中的一张,把纸条的一端折起来帖在下巴上,问:“你们猜猜,如果我往下吹气,纸条会往哪里飘?”有的同学说会往上飘,有的同学说会往下飘,有同学的说会平着飘。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呀!
老师说:“那我吹吹,看看到底是往哪里飘,好吗?”说完,她就按住纸条,鼓起腮帮,使劲一吹。啊!纸条抖动着“屁股”,平飘起来了。同学们看了大叫起来:“是平着飘的!是平着飘的!”
老师让我们来吹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纸条,按在下巴上用力一吹起来,哈!哈!我的纸条也平飘起来了。这时,教室里一片片呼呼呼的吹风声,真是热闹非凡。
玩着玩着,有些同学还玩出了新花样,有的把纸条卷起来当弹簧玩,有的人把纸条放到嘴巴里当长舌怪,还有的同学把纸条做成了鸭舌玩具……
风明明是往下吹的,可纸条为什么平着飘呢?我纳闷极了。老师说:“我们吹出来的气使纸条表面的压力减少了,纸条就平飘起来了。”我听了恍然大悟。啊!今天的实验真好玩!
有趣的实验3
“在阳光下,把放大镜的光聚在一个点上,把这个点照在纸上,能把纸烧一个洞。”马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我们听了老师的话,半信半疑决定在中午阳光最强烈时做这个实验。
当天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我们见太阳光很中,就来到走廊上做个实验。荣耀和曹涛涛已经在那儿聚精会神地做起了实验,看来他们也不太相信。曹涛涛拿着放大镜,荣耀帮他拿住被涂得黑黑的纸,阳光透过放大镜照到纸上,曹涛涛不停地移动放大镜来寻找最合适的位置。远远望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一个金灿烂的焦点。
“现在万事俱备了,只能耐心等待,看看奇迹会不会出现。”曹涛涛说道。他和荣耀静静地蹲在地上,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一个焦点。一粒粒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头上落下来,可他们顾不得去擦一擦汗,他们真是认真呀!过了一会儿,纸上真的被烧了了一个洞。看到实验成功了,曹涛涛涛高兴地大叫万岁。之后他们继续做实验,把纸烧成了一幅“风景画。”我们也动起了手,用放大镜烧出了一幅幅字画。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
有趣的实验4
昨天,我在电视看到了“隐形”的字的实验,我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中的实验过程,生怕漏掉一个细节,今天,我自己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柠檬、钢笔、白纸、烛、打火机。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把柠檬扎了一个比较大的洞,用力把柠檬汁挤出来,用钢笔吸进去,让钢笔的墨囊里装满柠檬汁。接着,在A四纸上写了一个好字,因为柠檬汁是透明的,所以看不出有字。我迫不及待的把纸放到点让的烛上烤,小心翼翼的,生怕把纸烧着,但是,纸还是烧着了。
我整理了一下,又开始了实验。我在纸上写下了热爱科学四个字,用火小心得烤着,生怕又出错,这是,热爱科学四个字显在纸上。
试验成功了!
有趣的实验5
今天的作文课刚上课,老师就笑笑眯眯的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摩擦起电’的实验吧!”我们听了,个个都眉开眼笑的,高兴得不得了!
老师找来了一把小剪刀和一张已经折好的纸。接着,老师又用剪刀将纸剪成一张张米粒般大小的纸片。我立马拿出一把塑料尺子,在都上擦了一会,就马上把尺子放在纸片的上空,可那些纸片像睡着了似的,纹丝不动。我困惑不解:咦,这些纸片怎么没有沾上尺子呢?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摸了摸我的头说:“可能是你摩擦的时间不够长,没有产生静电,这次摩久一些,再试一试。”听完老师的话,我便又继续开始摩擦。一直摩到尺子都发热了我才把它放在小纸片的上空。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小纸片像是一个个找到妈妈的孩子一样,争先恐后地粘到尺子上来。我高兴极了,拿着尺子到处乱转,我发现这些纸片就像一个个芭蕾舞演员似的,跟着尺子转了起来。
老师告诉我们这叫做静电现象,在夏天滑滑梯,在在冬天脱毛衣时也会有这种现象。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一定要多留心观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要求:先动手做一个小实验:拿出一些小碎纸片和一支铅笔。拿起笔杆,放在两手掌内,笔尖朝桌面,来回使劲地搓。桌上的碎纸片会纷纷飘起来,贴在笔尖上;停上搓动,碎纸片就会落回桌面上。然后认真观察,以《有趣的实验》为题写一篇短文。
看完实验内容,我就自感到此实验肯定特别有趣,于是我赶紧拿来了一张白纸,撕成不到一平方厘米的不规则碎片,又从笔筒里抽出一枝新铅笔,为了方便实验我还故意把铅笔头削得尖尖的、长长的。
万事俱备后,我投入到了实验中。我用那“饱满静电”的双手,来回使劲地搓着铅笔,来回搓了好几十下,我的双手都浸出“露珠”了,可铅笔下的小碎纸片们却象是故意跟我作对——纹丝不动。我没有气馁,长吸了一口气后,我又提高了一倍的速度来回搓手中的铅笔,惊喜地发现碎纸片稍稍浮起来了!我兴奋地大叫并下意识地拍起了手,竟忘记了停止搓动而带来的“恶果”。唉呀,这回可是要“返仙还凡”了,刚才的努力白搭了,我的脸上呈现了“囧”字。(星期天看中央电视台《联合对抗》时认识的一个字,读jiong。
书,想必是大家天天都要接触到的东西。我们每天都要翻书,看书,可你试过用书来做一个科学实验吗?今天,我就和我的小组成员们用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我们实验的用具是两本一样大小的语文书。实验开始了,我和周芷伊互相配合,将两本书一页一页互相穿插着叠在一起,插的时候要稍微紧凑一些。接着,各拉一本书,使劲往外拽,没想到这两本书好像被牢牢地吸在一起了,怎么也分不开。“咿呀,加油”,“加把劲呀”,其他组员为我们加油鼓劲儿。一秒,两秒,三秒……十秒过去了,两本书终于被拉开了,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嘿,真有趣,让我和舒锋也来试试吧!”李振宇饶有兴致地说。“好吧。”这一次我们嫌单页夹太麻烦了,因为书很厚嘛。因此我们改成了五六页为一组相夹,书本的间距也没有那么紧凑了。原以为这样把它们分开的时间一定比先前那次短,而结果恰恰相反。李振宇和舒锋两个身强力壮的男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成功。瞧,他们运足了气儿,憋得满脸通红,急得额头上都渗出了层层细汗。他们的鼻子都皱到一块儿了,还龇着牙,咧着嘴,口中不时发出“咿咿啊啊”的叫声。我和周芷伊在一旁看着他们的怪模样,不禁笑出了声儿。最后他们放弃了,把这重担交给了我们两个“弱女子”。“怎么办呢?”我一筹莫展。“有了,既然拉不开,我们就用抖的办法吧。”周芷伊提议,于是我们用力地抖啊、扭啊,不出三秒钟,两本书便松开来了。“嘀”的一声,计时结束,看看秒表,总共用30秒钟,可我觉得像过了30分钟那样漫长。
“为什么书页交插的书本很难分开呢?”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我心想,一定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在从中作祟,是什么呢?引力?磁力?对了,我猛得一拍脑门,“是磨擦力!”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我们为揭开了实验的谜底而感到高兴.
回到家,我翻看了百科全书,得知:物体在运动时,互相接触的两部分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的阻力叫做磨擦力.我们做的这个实验,正是利用了书页之间所产生的磨擦力将书本“吸”在一起的。
磨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许多人一谈到磨擦,总是先想到它带来的害处,殊不知这个世界上要是没有了磨擦,人走路就像溜冰似的,其他物件都能“长腿”跑了。所以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不能没有磨擦呀!
有趣的实验6
星期三,上课铃打响了,沸腾的校园顿时变得安静起来,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科学教室。朱老师拿着课本走上了讲台,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好吗?”“耶,太好了!做实验!”同学们的欢呼声顿时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拿出了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灯泡和一根电线。老师把电线两头包着的塑料皮用剪刀剪了下来,然后用手把分开的铁丝弄在了一起,用电池的负极压住了铁丝,用小电灯泡的底部对准电池的正极,再用铁丝碰电灯泡的侧面。这时,奇迹出现了:电灯泡竟然亮了起来。同学们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看得目瞪口呆。有的还激动地叫了起来直拍手。正当我们看得起劲时,老师却放下手中的铁丝,说:“让电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还有三种,你们自己去实验发现吧。”
我心想:老师还真是卖关子。不过,这可难不倒我。我把电池的负极压着铁丝,用灯泡的侧面对着负极,刚想再用铁丝碰灯泡的底部,没想到,铁丝竟然从电池从电池底下跑了出来。我只好再重新开始,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用手死死按住电池把铁丝压住,再用另一头铁丝碰灯泡底部,灯亮了。我又把电池的`正极压着铁丝,用灯泡的底部对准电池的负极,用铁丝碰灯泡的侧面,电灯泡又亮了。我想:再让灯泡亮起来,就应该让它的侧面对着电池的负极。说做就做,没想到电灯泡真的亮了。
这个实验太有趣了,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电灯泡会发亮是因为电池里有一定的电量,如果让电灯泡用插座里的电量,它就会爆炸。我很喜欢这个实验。
有趣的实验7
“倒步走”与“画国画”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吗?”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之外)。不少于800字。
我的爷爷有两个爱好:一是“倒步走”,一是“画国画”。我从爷爷的倒步走和画国画那里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爷爷有晨练的好习惯,喜欢在地坛公园倒着身子走步。
爷爷告诉我,倒步走能够治疗腰椎、腿脚的许多毛病;爷爷还说,倒步走只是换了身体的位置,看起来倒着走,实际上是在向前。
我学着走了。一开始不习惯,原先的视野、原先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了,后倾的角度大了,差一点被摔倒;脚步也不正,歪歪斜斜的,像蹒跚学步的孩童,实在可笑。不过,从跟着爷爷学倒步走,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生活当中的确有许多事物是倒着做的,正像作文材料中第四个学生的思维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逆向思维”法,或者换位思考。
生活中好多常见的事物,是可以反着完成的。例如农民插秧,从他们插秧的走步来看,只有退步才能不使脚步踩坏新插好的秧苗,只有退步才能看清楚秧行是不是栽插得直,栽插得顺畅。如果我们也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农民插秧,那么,他们的退步又恰恰是在前进,是进步。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够倒着做的,有的事物也不适宜“逆反”。例如,人需要诚实,有道是“诚实是做人之本”。这句话,这个真理就不能反向思考,你不能说“做人之本不要诚实”,那就成了谬论,错误到了极点。因此,人生个体,乃至全人类社会只能向前而不能倒退。
再说,爷爷喜欢画国画,那是他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来的本领。奶奶常笑爷爷是八十岁学吹手——有气无力。可爷爷却说,那你就不懂得其中的奥妙了。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也许爷爷既是智者,又是仁者,因为爷爷喜欢画山水国画。
爷爷画山水国画,你别看他总是泼墨大写意,其实对山间的一松一草,对于水里的一帆一桨,都是精雕细琢。爷爷说,你不要小看山水国画中的一个点、皴,它近看似个疤,远看就成了花。从爷爷讲的话中,我明白了,画画要处理好整体勾勒和局部点染的关系,就像人要处理好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一样。有时,一个小事情做不好,会坏了大事情。就像石块、沙子和水一样,缺一不可,缺了,瓶子的空间就填补不实在了。
如今回忆起来,感慨万千。
有趣的实验8
请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水中点灯”?告诉你吧:就是把一根蜡烛放在水中燃烧。大家听到这儿,就觉得奇怪了:蜡烛怎么可以在水中燃烧呢?别着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星期六,老师布置了个作业叫“水中点灯”,让我们回家和家长一起做。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个大盆子,一截蜡烛和一瓢水,便开始做实验。我叫来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做。先往盆中滴几滴蜡烛油,把蜡烛固定在盆中间,再把水慢慢地倒入盆中,使蜡烛顶端露出水面约一厘米。最后,点燃蜡烛。这时候我心想:到底会不会熄灭呢?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蜡烛。蜡烛在慢慢地燃烧着。过了好一会儿,火焰接近水平面了,蜡烛还没有熄灭。我轻声地问道:“蜡烛会不会烧到水下呢”?“嗯,再看看。”爸爸小声地说。过了几分钟左右,蜡烛已经烧到水下了,火焰依然没有熄灭。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查阅了许多科普书籍,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融化了的蜡,遇到水会迅速变成固体,并冻结在火焰四周,形成蜡筒。当火焰低于水平面后,水会把逼向蜡筒的热量带走。所以,蜡筒就能保护火苗一直燃烧。
通过这个亲子活动,我明白了只要留心观察,就能揭开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
朋友们,你也来试试吧!
有趣的实验9
也许是我们男孩子的天性,我们对实验有一种天然的爱好。这不,有一天,老师告诉我们:“过几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一听“实验”这个词儿,我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做什么实验?”
“到时候,你就知道啦。”老师神秘地说。于是,我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第三节课,老师来到教室摆好了实验用品,便开始做了起来。只见老师首先在量筒里装进一些清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水中,再用滴管吸满盐酸注入量筒内。几分钟后,鸡蛋沉在水底,一动也不动,仔细一瞧,却起了变化,只见蛋壳上裹满了薄膜似的一层东西,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东西是密集的小气泡。气泡越来越大。不一会儿,鸡蛋动了动,离开了量筒底,好像有点不太心甘情愿似的,似浮似沉。我的心也随着它忽上忽下而一会儿轻松一会儿紧张地变化着。最后,鸡蛋还是迅速地浮了起来。这时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欢呼:“浮起来了!浮起来了!”
一阵笑声过后,有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站起来问老师:“鸡蛋可以浮起来,鸭蛋行吗?”老师笑了笑,慢条斯理地回答:“看一看就明白了。”只见老师一边说,一边把鸡蛋取了出来,再换了一个鸭蛋,也照样滴进几滴盐酸。不大一会,这小家伙也爽爽快快地浮起来,又引起一阵欢笑。小实验成功了。
小实验多有意思呀!我高兴极了。我想,我们从小就要热爱科学积极参加实验,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也一定能攀登科学高峰。这时,一阵风吹过,我从窗口看去,只见校园里的芙蓉花也为我们小实验的成功而张开了笑脸……
有趣的实验10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如果把二本书一张对一张地展开像洗扑克一样的相互交叉在一起,那会怎么也拉不开。为了证明电视上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便亲手试了一下。
我首先拿了二本薄厚差不多的书,然后把书打开,将它们一张对一张地展开像洗扑克一样的相互交叉在一起。我拿起二本书,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的拔,可是却怎么也把不开,这两本书像是两个好朋友一样,,永远也分不开。于是我思索起来:应该让谁来拔开这两本书呢?“啊,就让家里最最强壮的爸爸来将这本书拔开吧。”于是我找了家里最最强壮的爸爸,让他将这本书拔开,虽然爸爸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是也拔不开,我又把全家的家人都叫上,开始了一个“拔书”比赛,可二本书像是被胶粘上一样,怎么也分不开,我们非常奇怪,难道这二本书被施了魔法吗?
爷爷给我们揭晓了答案,原来是摩擦力在起作用。这二本书本来是很好弄开的,可它们互相交叉在一起,如果拔的话就会产生摩擦力,拔的劲越大,它的摩擦力就越大,难怪聚我们全家的力量也不能拉开这两本书。
通过这次试验,我懂得了:我们要多多看书。
【有趣的实验】相关文章:
1.作文有趣的实验
6.一次有趣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