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少年最应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有感
今天我在网上阅读了《青少年最应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深有感触,其中有一个故事叫《从三好学生到囚犯的转变》。讲的是一个曾经优秀的花季少年却被关在冰冷的牢房之中,原本无忧无虑、阳光明媚的生活,却要去感受寂寞、孤独的滋味。这个结果就是因为他缺乏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一味追求虚幻的刺激,加之毫无法律意识,却一点也不知道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故意伤害罪,而且致人重伤。因此,他必须为他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壮大和发展,因此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已经成为开创祖国美好未来的基石所在。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在全国刑事立案中的比例高达65%,并且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况。更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年龄逐渐趋向于低龄化,特别是14~18周岁的少年犯数量日益攀升,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都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如有的青少年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没有举起法律的武器加以维护,而是选择了“以暴制暴”;还有的青少年为了一己私利而侵犯他人的权利,违了法犯了罪却浑然不知,还不承认。青少年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违法犯罪,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刚刚脱离幼稚的儿童期,正在向成熟期过渡,觉得自己可是长大了,自以为是了,再加上父母有时不在家管不上自己,这就更造成了跟班学坏,抵促学习的心理,慢慢地就成为小混混,例如,他们崇尚独立,不愿意听从他人的规劝;情绪比较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喜欢寻求刺激、叛逆,缺乏对人和社会的正确判断,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
《青少年最应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中间的一些同龄人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恶略,对法制知识的一无所知和对自己行为的忽视,更是导致他们违法犯罪的根源,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我在读了法制故事以后,明白了许多,我们少儿和青少年是祖国的继承人,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学习法律知识,遵纪守法,努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相信明天的祖国会变得更好。
山西省太原尖草坪区实验二小
四年一班 张馨予
指导教师:张雅丽
【每日写作指导:写景作文三步曲】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春去春来、云飘雪降、山海湖泊、名胜古迹、城镇村落、街道庭院……哪一样不值得我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讴歌,但写景作文让小学生煞是头疼,为什么呢?一是胸中无好词佳句,二是作文言之无序。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侧重训练的作文就是写景作文。(next88)根据小学生写景作文的现状和课本的编排情况,我是如何训练写景作文的呢?
一、紧密联系课文指导写作
第一单元的《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张家界》,还有积累运用一的《大理三塔》,这些文章都是很好的写景范文。
海上日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出了日出的过程;《夕照》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如诗的夕照;《大理三塔》按空间顺序写出了三塔的样子。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写景作文要按一定顺序去写,并见识了各种顺序。学生还知道了写景作文在描写时,要“寓情于景”,要带着感情去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贴切的手法。如:联想、比喻、夸张等。只有这样枯燥的景物描写才会变得充满生机,富有情趣,才会吸引读者。当然学生还知道了文章写得这样细致传神得益于作者的细致观察。
二、读万卷书,过语句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要想写好写景作文,积累一定量的写景状物的词汇势在必行。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强化训练词语。学生饱览写景的文章,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好词佳句。
三、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经过上面两个环节,学生为写景作文已作好准备工作,下面就是实战演习了。事也凑巧,天助我也!那天天降暴雨,天昏地暗。暴雨入注。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观察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学生观察得很细。之后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出了这场暴雨,并且写出了特点。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大雨倾盆时:粗大的雨点,狂暴地落在屋顶上,整个天空似乎要崩塌下来,电闪雷鸣、暴风骤雨,似乎要把这个世界吞没。雨下得更大了,大地间像挂上了一幅巨大的珠帘。另一学生这样写天晴雨住时:大雨终于筋疲力尽了,雨渐渐地小了,树木又精神振奋地站了起来,乌云渐渐地退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这次习作之后我又让学生观察了校园,写校园的景色。在写秋天的校园时,该生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丑菊”,用他独特的视角写出了白花凋零,惟丑菊独放异彩。他在作文中这样写到:秋天五颜六色的花儿都不愿自己先凋谢,还想一直比下去。这时丑菊开花了,别的花儿,一看见丑菊那漂亮的鲜嫩的小花,都心甘情愿地低下了头。
通过这三个环节的环环相扣,学生写出了令人满意的作文。当然这不是剧终,贵在坚持。我相信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睁大双眼看世界,留心观察、留意生活、留住精彩!
【读《青少年最应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有感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