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游记

2018-02-16 五年级作文

都江堰游记1

又是一个美好的夏天结束了。在这个暑假里,我去了成都。我最喜欢的景点是都江堰。

爸爸在去都江堰的途中对我说:“都江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充分展现了李冰父子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爸爸的介绍让我对都江堰景区充满了向往。

我们走过南桥,跨过岷江,进入都江堰景区。那天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但景区里游人如织。在景区里,我被一处喷泉里的景物吸引住了。导游向我们解释:这些景物都是古代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工具。摆放在喷泉外面是竹笼,它是用竹条捆起石块,垒砌成墙,抵御水流的好帮手。还有一些铁棒和三角架。在喷泉底部的铁棒,是来测量沙子深度的工具。在竹笼上方的三角架,是用来固定竹笼的。看到这个,我立刻想起李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的,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古代人民能在千年前就利用这个原理修建都江堰,我由衷地赞叹他们的劳动智慧。

我继续往前走,跃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茵茵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树木苍翠欲滴。我不由自主地跑进树林,在粗壮的大树间来回奔跑,夏天的炎热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周围弥漫着香甜的新鲜空气。啊,真舒服!可惜不能带走。

我终于来到了鱼嘴,一阵水汽铺面而来。前面滔滔的江水汹涌流过,在这里激起大大的水花,哗哗作响。江面上,你会看到有些地方无缘无故地发起浪涛。我问过爸爸之后才知道,其实这是江底的石头在作怪,是它打起了一朵朵浪花,目的是为了消卸掉水的冲击力,哦,这就是它为什么叫飞沙堰了!

再回头眺望远处的宝瓶口,看着水流缓缓地流进成都,我不由自主的感叹道:“都江堰真壮观啊!”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都江堰游记2

  大年二十九,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人去了成都都江堰景区游玩。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俩建造的,已经有20xx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我对此景区向往已久了,今天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芳容。

  早上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景区里面的离堆公园。里面景色美不胜收,古色古香的建筑被绿树环绕,旁边池塘清澈见底,一群色彩斑斓的鱼张着大嘴向我们游过来,列队欢迎我们西安来的游客。穿过一条鱼嘴喷泉的直道,我们来到了伏龙观前。只见两棵参天大树立于伏龙观前面,好像是两位卫兵在站岗把守。爬上四十二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伏龙观的面前,我们就来到了庄严肃穆的伏龙观大门前。进入伏龙观后,在高处我们可以远眺宝瓶口处的降水涛涛地向远处流去,还可以一览飞沙堰的壮丽景色。

  我带着弟弟继续往前参观,走过了像一条鱼一样的金刚提,我们来到了鱼嘴。听导游讲,鱼嘴这块是最能体现李冰父子治水智慧的地方。鱼嘴的主要功能是分流,它把岷江一分为二,东侧为内江,西侧为外江。内江主要用来灌溉农田,外江用于排泄洪水。20xx多年来,鱼嘴一直持续发挥着它的分流作用,造福了千秋百姓,这真是了不起的智慧结晶呀!

  参观完鱼嘴,我们就来到了安澜索桥。安澜索桥总共四段,长度约200米,是用模板和绳索组成的吊桥。我跟弟弟在上面蹦来蹦去的,桥也跟着晃来晃去的,吓得弟弟赶紧往爸爸怀里钻。游客们在上面都玩得很高兴,但是爸爸妈妈 提醒我们说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索桥上摇晃,出门游玩安全是第一位的。

  过了安澜索桥,我们参观了秦堰楼和二王庙,这儿的建筑都非常有特色。秦堰楼总共五层,我们爬到了第四层,在这儿可以一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真是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呀。

  参观完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后,我们都被里面的历史及景观震撼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分流和排沙的功能,灌溉着成都的农田,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呀!

都江堰游记3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们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它是李冰带领广大民众用了8年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的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个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飞沙堰”,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到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览完了。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都江堰游记4

  今天,我们带着从老家来的爷爷奶奶去都江堰玩。这次我们是坐高铁到都江堰,再租了一辆车去游览景点的。

  我们先到了天府源,开车的司机叔叔跟我们讲,成都的水都是从这里流过去的。水是按一江分两江、两江分四江、四江分八江……的程序往下游流的。为了让水分流,古人想了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就是把大块石头装在竹笼里,往江中填,这样才不至于被洪水冲走。

  接着,我们又去了观景台,这里可以看见都江堰的整个工程。都江堰是李冰和他的儿子修建的,主要是灌溉成都平原。曾经有苏联专家在这修水电站,但还没有修完就撤走了。如果他们没撤,可能就看不到今天的都江堰了。

  游完都江堰,我们还顺道去了一趟映秀镇,参观了地震遗址,很多倒塌的房子还保留着。看完之后让我感觉非常震惊,要是20xx年我在成都的话不知会吓成什么样肯定比今年的420地震严重多了。

  今天的参观让我收获很大,不仅了解了都江堰的宏伟工程,还切身感受到地震巨大的破坏力。

都江堰游记5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了都江堰,我们是从成都坐高铁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们从玉垒山那个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进发。这条路妈妈说有一段非常幽静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边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为止,年代最长、唯一留存、以没有坝引水为特点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在使用,仍发挥很大效益。让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来临的时候,江水奔流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时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许多沙石。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向东流,造成东边旱西边涝。当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灾,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浇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所以洪水季节六成泄洪。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正是这个道理。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不能代替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拥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就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此间的苦心可谓巧也。

都江堰游记6

  人们都说,去都江堰旅游,不得不去看看都江堰的虹口。这不,我们乘着汽车,走上了虹口之路……

  早晨,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坐上了车。一路蝉鸣蝶飞,鸟语花香,天高云淡。不一会,我们便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下车一看,原来是一个节点。从节点向下看,正是我们要去的虹口,它的水流是那么湍急,那么汹涌。汹涌澎湃的虹口,像一条摆尾腾飞的巨龙,江水奔泻而来,如剑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宏伟极了!在节点处还立了一个石碑,关于这个节点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从前,有一只凤凰,它要找一颗梧桐树为栖身之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颗适合它的梧桐,可惜好景不长,它才安顿下来,就遇到大雪封山,被困在梧桐树上,好心的人们想救出凤凰,可是却力不从心。于是,他们给凤凰搭了个竹棚,让凤凰免遭大雪的伤害,春天到了,大雪化了,可凤凰却再没飞走了。因此这个节点叫关凤沟。

  我们继续往前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虹口。我迫不及待地跑向虹口。这时的虹口,和刚才在节点看到的虹口完全不一样,江水即清又绿,像翡翠,似明镜,使人流连忘返。把双脚伸进虹口里,盈盈的江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虹口里有大石头,小石头……我爬上一块大石头晒太阳,一轮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金色的阳光撒满大地,红红的太阳被一朵朵艳丽的朝霞簇拥在虹口的上空。

  虹口啊虹口,你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前来参观,你吸引了多少诗人和画家为你赋诗作画,你为都江堰增添了多少瑰丽的色彩啊!

  我爱你,景色奇丽的虹口!

都江堰游记7

  一提到都江堰,便让人想到那宏伟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润千里沃土,铸就了今天美丽的天府之国。这个暑假,我有幸再次走近都江堰,再睹他的芳容。

  站在大门口,一座红砖碧瓦、雕梁画栋的大门映入我的眼帘。门的正上方,是用行书写的“都江堰”三个字,写得龙飞凤舞、字字传神,仿佛能看到蜿蜒的岷江水和秀美的青城山,让我想起古人“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意境来。

  进入景区大门,扑向我们的是一片翠绿,道路两旁是高高的大树,都长得挺胸抬头、傲然威武、郁郁葱葱,好像两排守卫都江堰的武士。习习的清风迎面扑来,脸上、手上都有了一缕清新的感觉,仿佛身体也轻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

  沿着道路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安澜索桥。踏上索桥的第一步,脚下就开始不停的发抖。继续往前走,那摇摇晃晃的桥身打断了我的思绪,桥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坠落下去,再加之桥下那滔滔江水,不禁让我心底生起一缕寒意。前半截路,我小心翼翼,脚像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后半截路,我鼓足了勇气飞奔过去。过桥之后,回头再看安澜桥,一颗悬着的心仍然怦怦在跳,可是我一种胜利的感觉,因为这次过安澜索桥让我收获了心惊肉跳的刺激和安然通过的喜悦。

  过了安澜索桥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鱼嘴。这片陆地像鱼的嘴巴,伸向宽阔的岷江水,将其一分为二,所以人们形象的称这里为“鱼嘴”。这清澈的河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仙女像施了魔法一样,自觉地分开了,分水之处泛着雪白的浪花和层层涟漪,十分壮观。这里人山人海,每一个人都像在挤热活呢,居然还有人在这里游泳呢!

  晚上,当我回味这次都江堰之游时,我的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不得不说都江堰“好”,不得不说都江堰“美”。

都江堰游记8

  都江堰和陕西的郑国渠一样,是秦人建造的一项水利工程,只不过沿用至今,受人称颂,甚至世界闻名罢了。既然到了成都,不可不游,于是驱车前往,加入人流,走马观花游历了都江堰。

  看着都江堰,那堰不广,不宽,不高,不深,十分平常。似乎快要淤满了,直叫人怀疑李冰父子的伟大。这么一点水,能灌溉整个成都盆地?能养活数千万巴蜀儿女?只看飞沙堰,我当然不相信它有这么大的作用。

  坐在堰底石头上歇了一会,养足精神快步登上安澜桥。上了桥,才觉得山摇地动,逐渐感觉出都江堰的伟大来。这桥横跨岷江,由铁索建成,左右摇摆的很厉害,人行桥上自然站立不稳,但是三五分钟稍作适应,人的身体和着桥体节律一同摇摆便没有了琅琅跄跄的感觉,这时或站或走或跑皆能游刃有余,说话间,儿子秦少B那小小的身体已像小马驹似的跑到了对岸,站在岸上鼓掌鼓励攀着栏索踌躇不前的他的妈妈,看看效果不好,又索性跑上桥来,拉着妈妈颤颤栗栗的右手走上岸去。我整个身子随桥摇摆,就似古琴七弦上弹奏着的《流水》,时而飞跃,时而荡底,时而欢娱,时而轻松,不觉已到桥头。回首望去,桥下的岷江突然大水涌来,似万马奔腾,似阵雷惊放……我这才知道飞沙堰的作用,才知道水有多大多深。才真正感到秦人李冰的英明之处。而在刚才飞沙堰的平静中,我甚至要怀疑都江堰的伟大,想来也觉可笑,表象骗人也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

  站在桥边看二王庙,该庙依崖所建,青衣绿苔,湿气盎然,很有古意,看着看着,就打消了攀上玉垒山的本意,又回身直趋安澜桥,再一次感觉了古琴曲《流水》的雅意,乘兴携妻率子去看鱼嘴。

  李冰的绝妙创意就在鱼嘴的修建上,将石块装进竹笼里,一个一个扔进江中,竹笼彼此交错,连成一起,形成鱼嘴,便能分水,从此岷江一分为二,内江灌地,外江泄洪,十分奇妙省工,这么伟大的创意就来自秦人李冰,不由人不敬佩李公的伟大和巧思。庆幸后人建造了缆车,空中俯瞰,才觉得上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由李冰而秦汉,由秦汉而中华,从五脏六腑里感受了民族的伟大和天人和谐的绝妙,我想,这就是游历都江堰的收获吧!

都江堰游记9

  来到四川,去了九寨黄龙,到了乐山峨嵋,就只剩下都江堰和青城山了。四川朋友给我介绍说,从公元前256年建堰至今,都江堰已经为我们造福2200多年,如今还在继续灌溉着川西平原的一千多万亩良田。人类征服自然、开发自然的工程,不论从规模还是技巧上,没有哪个能够和都江堰媲美。 因此,一定要到都江堰看看。

  为了保证出发时间,导游大清早就把我们叫醒,7点钟就从成都出发到都江堰了。都江堰属成都市管辖,位于成都西北大约55公里,是一个地级市。四川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而今不一样了,高速公路已经把成都和都江堰两个城市连接在一起。

  打小就听说过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故事,在很小时也到过都江堰一趟,但没什么印象,因而怎么筑得堰,怎么分得流基本上是说不上来了。

  车到都江堰(门票90元/人),一路跟着导游,仔细听着导游的讲解。先进了二王庙,后又到著名的安澜索桥。安澜索桥早已不是古代的索桥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现代工艺建造的新索桥,从远处看甚是壮观。桥长约200多米(自己估计,可能不准),走在桥上,晃晃悠悠,提心吊胆。站在桥中央,远眺23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心中油然涌现两个字:伟大。在导游详细讲解了都江堰的引流原理和调控方法后,仅仅是用“伟大”一个词决不能表达我心中都江堰的情感。那工程的宏大,设计的精巧,还是让我感到震惊。都江堰工程的运行机理,不是在江中筑坝分流的引水工程,而是在江中顺水作堰,利用河道河岸的地形和流体力学原理自动控制引水量、泄洪和排沙的。工程除了庞大的水网河渠之外,主要由渠首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岷江水不管是轻歌曼舞,还是奔流汹涌,通过宝瓶口她便悠扬地分流到成都平原,灌溉万顷良田,而砂石通过飞沙堰泄出。

  在大学曾经学过流体力学,略知一点流体运动的原理规则。面对都江堰,我无法想象当时李冰父子是怎样想到建设这样一个都江堰,是如何计算这个工程,计算出开山口引流的地方。越是不知道,越是无法想象,也就越是不可思议。

  来到“二王庙”,一坐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建筑,是历史上官方祭奠李冰父子的地方。相传,这里最早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后于1500多年前,改为专门纪念李冰父子的祠庙。据《灌县乡土志》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祀李冰。络绎不绝”。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了都江堰的形成过程,也对治水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和八字格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有了深刻形象的理解。在这里,我还见到了被供奉的李冰石雕像,那是人们在清理河道时发现的。

  仅仅用了不到三个小时,我们就离开了都江堰,前往青城山。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青城山景区分前山和后山,我们参加的旅行团一般都是选择前山。

  进青城山门,步行15分钟到达月沉湖。前山有上山索道,可直达上清宫。但索道在月沉湖对岸,游人要想乘索道,必须先乘船过湖。真佩服过索道设计者的经济头脑!码头距对岸不足百米,船票10元,太贵了!下船再乘索道(往返70元,单程35元)到达上清宫。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旅行社会选者这条路线,一是因为所需时间短;二是因为船票和索道费用不包含在所交的团费里,因此,要走此路游青城山,必须买这些票,而旅行社或是导游便有了拿回扣的可能,真是“精明”啊!!

  下索道后,其实离上清宫还有一段距离。上清宫规模宏大自不必说,有前后几层殿,均是古代所建,保存完好。从上清宫再往上是老君阁,好像是最高峰,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没有上去。稍微休息后,步行下山。沿途边走边观风景。可能是由于刚从九寨沟回来,虽然后来回想起来觉得青城山风景也不错,但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就觉得很一般。

  下山途中先经过朝阳洞,也是一座观,看上去年代较为久远,破破朽朽的。再往下走又经过规模较上清宫更为宏大的天师洞以及天然图画。

  下午6点多,我们就回到了成都,总的感觉是跟着旅行团,时间太紧,没有体会旅游的真正乐趣,真有些“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匆匆感觉。建议广大驴友如果时间允许,还是采用自助游会更好。

都江堰游记10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关键是如何让其为我所用,都江堰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初闻都江堰,寻思着便是个寻常水利工程罢了,远远没有美食对我的吸引力大,但既然到了,便去看看好了。一进门,便是竖立着5A级功绩的石块,是何德何能让一个水利工程获得“世界遗产”称号呢?再往里走,两旁是青铜色的人物石像。一列排开,服饰各异,其中不缺乏我们的熟人诸葛亮,更有着许多为维护都江堰耗尽心血却不为人知的功臣匠人。他们,不仅是都江堰的功臣,更是几千年来保“天府之国”安定的功臣。望着一尊尊铜像的陌生面孔,我有些失神,有些可以理解“世界遗产”的名不虚传了。他们只是众多匠人中的代表部分,而都江堰也只是历史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实这些铜像是一份淳朴的缩影,一种对文化长河传承保护的坚定与智慧。因为有着人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因为一直以来人类并未对大自然丢下尊重与敬畏,所以水是生命之源,而不是常有洪涝之灾;所以我们才能平安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妻离子散。

  余秋雨先生曾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未见其流,先闻其声。声音是慢慢变大的,像是蓄力着,等待着高潮。过了人山人海的铁索桥,视线便明朗了,水是不甘被驯服的,它在狭窄的石壁间冲荡,溅起白色的浪花,可终是一滴水也未脱离石壁的怀抱,望着水流去的方向,是云雾缭绕的青山与稀稀落落的人家。闭上眼帘,觉得水便是活的,是有灵性的,浪声是沉稳有力的心跳与不甘的嘶叫,便是如此,为庄稼浇灌,将一滴滴水的灵性给了人类。站在鱼嘴旁,望着滔滔而去的江水,我的思绪往云深处去。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两千多年前,一位先哲懂得了水,懂得了自然。两千多年后,人与自然,仍相辅相成。

【都江堰游记】相关文章:

1.游都江堰

2.都江堰作文

3.都江堰导游词

4.游都江堰作文900字

5.都江堰导游词15篇

6.我的家乡都江堰作文2篇

7.记都江堰一游作文3000字

8.游记

9.游记

上一篇:青岛极地海洋世界之旅 下一篇:与大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