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2022-02-26 400字

  导语: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篇1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顺;京剧在推陈出新,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才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王座安然不动!

  1960年,周总理曾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观看京剧《霸王别姬》。戏剧开始,刘邦发兵攻打项羽。群臣纷纷劝谏,项羽不听。周总理说:“一人言堂。”项羽回到皇宫,虞姬又规劝,项羽还是不听。周总理说:“一家之长。”当演到项羽孤军陷入设好的埋伏时,总理道:“一筹莫展。”当虞姬备酒安慰项羽时,总理说:“一曲挽歌。”四面楚歌,汉兵将至,虞姬拔剑自刎,全场剧终时,总理又说:“一败涂地。”总理仅用20个字就概括了项羽失败的全过程,堪称妙绝。

  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遗憾的是现在许多青少年对此知之甚少。很多人都喜欢听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看“超女”……他们并不喜欢听戏剧,更不要说看我国的“国粹”——京剧了。很多人都认为京剧和无聊,很老土,不如现在的音乐那么有趣,那么流行。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听戏剧,而抛弃了我们的“国粹”,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剧,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篇2

  豫剧是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它发源于河南省,据中国各地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吐字清晰、有血有肉、韵味醇美、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显示出特有的中原文化艺术魅力,并受到各界人士欢迎。

  豫剧的起源最早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明末清楚秦腔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成。二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三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技术,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后发展而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得出了豫剧最早诞生地是在古都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

  豫剧演出有时会在脸上画各型各色的脸谱,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红色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豫剧的服装是其他艺术手法不能代替的,在艺术的发展中,受文化差异的影响,逐渐导致了不同剧种服饰风格的不同,豫剧服装是豫剧特有的服装,它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其他剧种相比别具一格,构成了豫剧舞台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豫剧的伴奏乐器早期为大弦、二弦和三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樊梓庭先生借鉴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弦为主弦。五十年代后,一般文场逐渐增添了二胡、竹笛、笙等。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也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中提前及西洋铜管、术管乐器等。音乐朴素大方,高亢被奔放,乡土气息浓厚,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

  豫剧的角色行当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即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豫剧的老一辈艺术家像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六大名旦,他们都为我国的豫剧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豫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对花枪》、《铡美案》《三哭殿》等。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红色娘子军》、《小二黑结婚》、《朝阳沟》、《刘胡兰》、《人欢马叫》等在群众中都颇具影响。

  豫剧人以高亢粗犷的唱腔、和丰富多彩的动作来表达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现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他个十天八天的也是常事,大家随心所欲,尤其是老人们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豫剧就是这样,不仅表现出了河南文化,传承着河南文化,这种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我相信,新世纪,这颗璀璨的明珠,定能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篇3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在安徽、湖北、江西毗邻农村流行采茶歌(亦称采茶调),因民间社会交往,流传于安庆地区,与多种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民间小戏。辛亥革命后,黄梅戏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素享“戏曲之乡”美名的安庆府怀宁县一带植根,汲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使她得到了丰富和升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安徽省境内,由政府组建了省、专区、市、县专业黄梅戏剧团,保护、启用和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黄梅戏即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

  已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一代名优,领衔黄梅戏剧坛以后,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演出,轰动了整个台湾;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具风格”。尤其是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等优秀剧目拍成电影后,影响遍及全国,先后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建了五十多个专业黄梅戏剧团。当今,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轻歌曼舞、赏心悦目的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她的表演质朴细腻,真实活泼;她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她的曲调优美流畅,明快抒情。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地方生活气息浓郁,更显黄梅戏特色。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篇4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藏戏》,我觉得非常有趣。

  《藏戏》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感受到藏戏独特的.魅力和它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学这篇课文有两点要求: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样形成的,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的特色。我就带着这两点要求,开始读课文。藏戏的特点一目了然,在开头就已经写了出来: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所以,藏戏它的特色是:没有舞台,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间不受限制。读完课文我也就知道了藏戏是怎样形成的了:是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看见雅鲁藏布江上没有桥,想过江的船、人,都被江水吞噬,唐东杰布看到后,就发誓架桥,为民祈福。他在山南琼结认识了七位能歌善舞的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只藏戏班子。

  学完这课,我对藏戏很感兴趣,就在网上查查主要演出了什么: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藏戏真有趣!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篇5

  藏戏的历史悠久,比我国国粹京剧还要早400年。

  藏戏以雪山作背景,草原大地做背景,表演藏戏的人席地而唱。他们不需要幕布,灯光,道具,只需要一鼓一钹伴奏。藏戏一出戏就可以演它个三五天,在当地毫不稀奇。藏戏的表演者都带着面具,身份不同的人,带的面具也各不相同。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关于藏戏还有一个众人皆知的传说。传说以前,有一个高僧叫做唐东杰布。那时候,雅鲁藏江上没有桥,百姓们都试图乘船过江,可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受到所有人的嘲笑。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七位能歌善舞的姑娘,他们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戏班子。他们到处表演故事和历史故事,劝人们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他们以雄浑的歌声和感人的故事感动了人们,有的人献出钱财,有的人送来铁块,有的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农民、工匠跟着他们修桥。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江上修了58座铁锁桥,也成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

  藏戏艺人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表演,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藏戏就是这样成为西藏文化的‘活化石”。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篇6

  在我的老家,每年的五月份总要唱几天戏的,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小时候,家乡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家家户户还点着煤油灯。可想而知,文化生活是多么贫乏。因此,唱戏对于村里的人来说,可真算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了。戏团还没来,人们就开始活跃起来了。有的评论今年的戏班子和演员的水平,有的猜测这次剧团会有什么新剧目,有的则加紧锄地,提前做好了看戏的准备。

  五月十二的那天,村里人一大早就在庙附近搭好了戏台的木架子。我们一群小孩早已是迫不及待了,眼巴巴地在公路边等候着戏班子的到来。黄昏时分,几辆载着戏子和戏箱的汽车缓缓驶过,我们就在汽车卷起的黄尘里欢呼雀跃起来了。

  等到晚上,戏台已经被装扮好了。戏台中央挂上了几层幕布,又吊上了几盏灯,戏台两侧的树枝上安上了两只大喇叭。台底下早已坐满了人。我们小孩坐在最前面,却不安分,不停地在人群里追逐打闹。我们后面是坐的是正在讲戏的老人们,他们永远是忠实的戏迷。最后站着的是大人们,只见一群妇女们嘻嘻哈哈地拉着家常,而男人们又围在了赌场上,开始掷骰子了。

  这时,戏台后面的发电机突突地响了起来,戏台上的灯亮了。台上被照得金壁辉煌,台下顿时安静了下来。一阵锣鼓梆子响过之后,戏就正式开演了。头天晚上通常唱的是《铡美案》。我对其中《韩琦杀庙》一折记忆犹新。那时我不知道韩琦为什么要追杀可怜的秦香莲和一双儿女。只见韩琦挥刀杀了几个来回,秦香莲都顺利地从刀下躲了过去,看样子韩琦是不忍心下手的,当他听完秦香莲的一番咿咿呀呀地哭诉之后,先是两手直哆嗦,最后居然拔刀自尽了。戏的结尾就是几名小兵将一具铡刀抬了上来,然后又押上来一个人,将其置于铡刀下,随着黑脸包拯一声令下,那个人的脑袋便掉落到了地上。有一次,这一幕竟然把我吓得扑到母亲怀中哇哇大哭,后来,每当母亲批评我胆小懦弱的时候,经常会提起这件可笑的事,作为有力的证据。

  第二天,算是正戏了。演的最多就是《窦娥冤》和《金沙滩》。我们一群小孩谁也没有耐心将一部戏完整地看下来,我最喜欢看《窦娥冤》里张驴儿父子滑稽逗人的表演了。当这两个丑角互相指着对方,脑袋像公鸡似的有节奏地伸缩时,台下所有的观众都笑了。我之所以喜欢看《金沙滩》,是因为里面有许多武打场面。在两军打仗之前,几个小兵先要翻一会儿筋斗,耍一阵儿花枪。我们小孩连眼睛都不愿眨一下,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我很佩服耍花枪的武生,简直将花枪耍得出神入化了,他们即使将旋转的花枪抛到空中,也会稳稳地接住。于是我央求父亲给我也削了根木棍,涂上一圈一圈的色彩,就变成了一根花枪了。我便开始认真地练习耍花枪了,走哪练哪,连上学也带着,经常把校园当成舞台,边转花棍边大吼一声,还吸引了不少师生围观。可惜,有一天母亲拿着那根花棍赶驴推磨时,被驴踩断了,害得我伤心了好几天。

  中午,戏快演完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子就偷偷地跑到戏台后面,撩开幕布,想看看戏台后面的秘密。只见戏子们有的卸妆,有的整理道具,有的嗑着瓜子,有的抱着小孩,我才知道,原来看似神秘的演员们也是普通的人啊。突然,一个晴天霹雳把我们吓得心惊胆颤,原来是看场子的憨老头正站在我们后面破口大骂哩。于是我们便落荒而逃了。回家的路上,我们就在柴草上翻起了筋斗。每个小伙伴的身上都沾满了柴草和灰土,可大家还是没命地翻着。

  吃过晚饭,邻村的一帮孩子也赶来看戏了。如果他们有人胆敢在我们面前无礼撒野,一场恶仗就避免不了了。我们本村和邻村的孩子摆好了阵势,对峙一会儿,如果对方还不服气,就开始打仗了,当然姿势远远没有戏里的好看,也没有音乐伴奏。一阵厮打过后,邻村的孩子就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投降告饶了

  后来,村里通上了电,安上了电视,也修建了漂亮的戏楼。可我却不怎么爱看戏了。大概是因为年年唱的就是那么几出戏,都看腻了,远不如在家看电视有意思。要去,也是冲着加演的晚会去的。

  其实,我很喜欢戏曲,尤其是时而高亢时而哀婉的秦腔。父亲、五姑、妹妹都是戏迷,而且唱得很动听。我每次拉起二胡的时候,总要拉几段秦腔曲子,拉着拉着,小时候看戏的情景便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了。

  家乡又快唱戏了,我真想从百忙之中抽出身来,回家走走,再看一回久违了的戏呀。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 篇7

  我是个喜爱藏戏的藏族学生,你们知道“藏戏”是什么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在藏语里藏戏叫“阿吉拉姆”,是“仙女姐姐”的意思,主要是用藏戏唱腔和舞蹈来表现故事内容,它有着高亢动人的唱腔、美丽神奇的面具、古朴肃穆的服饰和优美动人的舞姿,是我们西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受到我们家乡人民的普遍喜爱。

  记得刚开始认识藏戏是在9岁那一年。有一天,我的爷爷和奶奶带我到罗布林卡公园去玩。在罗布林卡我看到很多人拥挤着并围成一个大圈往里面看,还有不少外国来宾,他们边看边不停地用照相机照相。人群中时而传出节奏明快的击鼓声,时而又传出高亢嘹亮的歌声。我好奇地挤进去,看见许多叔叔阿姨穿着鲜艳亮丽的藏族古装衣服,身上佩戴着金银、九眼石、玛瑙、珊瑚等装饰品,他们围成半圈载歌载舞,还有一位叔叔不时敲打着鼓和钹。最有特点的是他们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有白色的、蓝色的、黄色的、黑色的;有的面具看上去十分威严,有的看上去很慈祥,也有的青面獠牙、看上去非常恐怖。叔叔阿姨们好像正在叙述一个故事,他们的表演生动有趣,让我看的十分入迷。我问爷爷:“他们在表演什么?”爷爷告诉我说:“这是藏戏表演,演的是过去内地一个唐朝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故事,它是我们藏族人民最喜欢看的节目啦。”我又问爷爷:“那些叔叔阿姨为什么要带着不同颜色的面具呢?”爷爷说:“不同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比如红色是国王的面具,象征威严;绿色是王妃的面具,象征柔顺;白色是善者的面具,象征纯洁;黄色是活佛的面具,代表吉祥;青面獠牙是妖魔的面具,表示压抑和恐怖。”我听了觉得非常有趣,于是我又缠着爷爷问东问西。

  回到家里,爷爷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藏戏的故事,他说:“从前有个叫唐东杰布的人,为了修建雅鲁藏布江的铁索桥,四处奔波要钱,但都没有要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七个聪明美丽、能歌善舞的姐妹,便把她们组织起来,把一些故事编成歌舞到处演出募捐,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喜爱,唐东杰布用募捐的钱为西藏人民修建了很多桥,后来他被人们称为藏戏的创始人。”

  从此,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藏戏。我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有关藏戏的书籍,了解到藏戏的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戏曲剧种中最古老的一种,主要有觉木隆、迥巴、香巴、江嘎尔等八大流派,它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戏一般在宗教节日或喜庆场合演出,每年藏历七月初一的雪顿节,在罗布林卡和宗角鲁康公园都要表演《文成公主》、《朗萨雯波》、《卓娃桑姆》等传统藏戏剧目,藏戏演员们从上午11点表演到暮色降临。很多大人小孩背着各种包袱涌入罗布林卡,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一路背来的青稞酒、酥油茶和藏式点心,一边与亲人一起欢庆节日,一边观看藏戏表演,所有的人都非常开心快乐。我为我们的民族有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艺术而感到十分的骄傲和自豪。

  你还想了解藏戏吗?你想和我一样享受藏戏的魅力吗?如果你有机会到我的家乡来观看藏戏表演,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藏戏的。欢迎你到西藏来,我会热情地接待你、陪伴你一起去感受藏戏的魅力。

【仿照藏戏写作文400字(通用7篇)】相关文章:

作文仿照草虫的村落08-08

扩写作文(通用31篇)04-06

初中扩写作文(通用11篇)07-09

坐井观天续写作文通用15篇05-18

神鸟续写作文(通用10篇)04-13

景阳冈续写作文(通用7篇)04-13

生日续写作文(通用28篇)06-29

穷人续写作文通用10篇02-17

《穷人》续写作文(通用10篇)02-16

穷人续写作文(通用10篇)02-16

帮助别人的学生作文400字 怀念我的爷爷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