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那人
甘肃省临泽县第四中学七年级(7)班:赵巧云、(指导老师:刘梅)
在社会上,总有一些热心肠,乐于帮助他人的好人。他们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却拥有一颗不平凡、善良的心。谈起热心肠,谈起善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背影。
在我们小区里,有一位阿姨——林阿姨。她看上去胖胖的,她们家不是那么的富裕,所以她的穿着再简单不过了。
一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凛冽的寒风呼啸着,街上的行人都裹紧上衣纷纷往自己家里跑,很快街上空无一人。就只有我和秋风哥哥在街上嬉戏着。突然,一个背影吸引了我的眼球,走近一看,原来是你林阿姨。她正在一趟一趟地扫小区的垃圾,好不容易扫在一起了。可调皮的风哥哥把垃圾刮得满天都是、到处乱飞。但是林阿姨还是把它们一点一点地扫在一起,刚打算往袋子倒时,可恶的风哥哥又把它们吹散了。这时,连我都替林阿姨气不过,但林阿姨并不气馁,就这样一趟、两趟、三趟。终于,不争气的垃圾向林阿姨妥协了。可林阿姨却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想:林阿姨这么勤奋帮小区人们打扫街道,她实在太好了。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不经意彻底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甚至还有点讨厌她。
“哇”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再加上我愉快的心情,一定是快乐的一天。当我正又蹦又跳地去外婆家时,我又发现了林阿姨,她好像在翻找着什么?有几个塑料瓶,她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进袋子里。立马我想到了她扫街道的情景。原来她趁着扫街道捡塑料瓶赚钱,实在是太可恶了!
下午,村长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有一个什么活动。大伙都纷纷赶来,人到齐了。村长说:“在地震中,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今天我把大家都集到一起是想让大伙捐点钱或东西。”我想也是啊,何不做一会好事呢。大伙有捐50元的`,有捐100元的。“我捐800元。”大家转过头去,原来是林阿姨。大伙都纷纷议论,她哪来那么多钱?后来才知道她把捡废品的都攒了起来,今天一起捐给了孩子们。大家都称赞林阿姨,我也改变了之前对她的任何不满意的看法,她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还能说什么呢?剩下的只有敬佩与赞赏。
让我们像林阿姨一样,生活就会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帮助,更多的是一份美丽。
点评:
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以我对林阿姨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语句通顺流畅,事件记叙清晰完整,人物刻画非常成功。希望今后加强阅读,积累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技巧。
【写作指导:点睛明旨法高分作文必备技巧】
点睛明旨法又叫“画龙点睛法”,龙有龙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画龙要点睛,撰文也要点睛。作文时,在关键地方,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做“点睛明旨法”。从作用看,一是向读者阐释了开篇背景描写的深刻含意;二是点破题目,明确主旨;三是留下深长的思考;四是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有点睛,文章便生动精警,不点睛,便呆板平滞。(next88)从句式上看,点睛明旨的警句多是议论句式。如《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前四段叙史实,末段发议论。这样写,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不过,点睛句也可以是叙述、对话,甚至是描写等。
从位置上看,点睛明旨句可在作品的不同位置。它可以置于文首,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此写出了内心苦闷和出游的原因,引出他来到荷塘排遣烦恼。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是这样开篇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清”,一个“静”便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奠定了全文浓厚抒情的基调。它也可以置于文中,如莫泊桑的《项链》,在写主人公玛蒂尔德为赔项链而十年苦斗、备尝艰辛时,作者描述了玛蒂尔德的向往并进行了评论:“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种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用点睛之笔,揭示出人生遭遇的不确定性。它还可以置于文末,即“卒章显志”,如上面的《过秦论》便用了此法。因此,何时点睛,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点睛”处写深写透,使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活灵活现。
【那天·那人作文】相关文章:
1.那人那狗作文
2.那人那树作文
3.那桥那人作文
4.那车,那人散文
6.那雨那车那人作文
7.那天傍晚作文
8.冬至那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