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十四岁,上初中。和大多数男孩一样,张晓明贪玩,虽不算太调皮,但在大人眼里谈不上懂事。不按时交作业,考试不及格,偶尔上课捣乱、迟到,也是常有的事。
张晓明的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值很高,可不争气的儿子总是令他大失所望。父亲心里虽急,但明白一点:一味地管、卡、压未必能起什么作用,他见过太多的“严父”手下并未培养出几个孝子。因此,他始终耐着性子说服教育。他坚信:只要有韧劲,总能把儿子给“校正”好。
父亲语重心长地教育张晓明:“儿子,你知道爸爸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吗?就是想让你通晓明白事理,可是你的所作所为根本不像个懂事的孩子。成绩不好没关系,咱们可以慢慢赶,表现不佳也没什么,咱们可以逐步改进,但绝不能没有上进心。”
父亲的这番话可谓推心置腹、入情入理,张晓明当时就点头表示会做个好孩子。但没过三天,张晓明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丝毫转变的迹象。父亲憋了一肚子火,但仍忍着。他觉得:孩子的反复是正常的,他们毕竟不是有自控力的成人。父亲时时提醒自己:有耐心些,再有耐心些。
父亲又一次启发张晓明:“每个孩子都有犯错误的权利,但更要有知错就改的决心,如果连这点决心都下不了,以后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不是在日记里写过吗,长大后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你现在的表现离男子汉的标准相距甚远。”
父亲的话在儿子那里只起了一天作用,两天过后,张晓明早把他的话忘得一干二净。父亲有种不知所措的失落感,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不可理喻?难道非得和孩子动粗才能起作用?这种方法几年前就用过,没有效果,甚至比现在更糟。
有一天,父亲“偷看”了儿子的作文《心里话》,文中有这么一小段——爸爸总觉得他是天底下最理解我的人,其实根本不是!我想看会电视,他让我写作业;我想玩会电脑,他让我背单词;我想去踢会球,他让我到老师那上家教……他总在和我谈未来,可未来对我来说就像个虚幻世界。难道爸爸小时候也是这么过的吗?
父亲读罢,久久未能平静。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是呀,自己小时候不也讨厌这种教育方式吗?小时候的不少画面仍历历在目。父亲突然明白一个道理: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启发诱导孩子,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只有深入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才能找到最好的教育契机。
明确了这一点,父亲开始改变方式方法。他会主动放宽儿子的玩耍时间,甚至陪儿子一块玩,在玩的过程中刻意找些符合儿子心理的话题与之交流;他会在儿子犯错误的时候告诉儿子,自己小时候也犯过类似的错,并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是怎么改的。
久而久之,张晓明变了,这归功于他有个懂得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的父亲。
【严父】相关文章:
严父作文400字10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