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1
小时候,无时无刻都会从家长的口中传来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一切行为和举动,都让我们无话可说。因为别人是棒到近乎完美,而我们却是渣到在别人面前时多么的一无是处。他们让他们的家长骄傲得飞上了天空,而我们却让自己的家长颜面何存。我曾经想过,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达到如此高端狂拽的境界?他们却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爱说话,他们却说我烦得要命,我爱幻想,他们却说我想多了,这样不好,我爱笑,他们却说我低俗,笑点太低。我曾幻想当一个顶天立地的奥特曼,他们却无情地把我的幻想变为灰烬。我曾向他们不耻下问他们却冷漠的叫我傻子。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把我打发了。真是简洁到极点。呵呵,我就笑笑。
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呢?我不敢想,我只不过是想成为像他们那样优秀罢了,可优秀能当饭吃吗?面对他们的嘲笑,我们这些“不良”少年只好忍气吞声,背地里加把劲默默努力。直至我们也能够像他们那样。
渐渐地,我们优秀了起来,甚至超越他们,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仿佛就是那么强大,永远也超越不了他们,因为人外永远有人,天外仍然是天。原来,父母老是对我们提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让我们一定要样样比他们好,并且完胜,而是别有用意,他们只是想利用这个词来让我们超越自己,并不是超越别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别人家的孩子2
这个世间有一种很神奇的生物,他们不玩游戏只学习,回回能年级第一,不打不骂不吵架,能考清华望北大,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黄金白金史诗级。总之,他们无所不能,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大家一定对“别人家的孩子”不陌生吧,这可是每位家长教育孩子的必备良药,而且一语见效,好处多多。
记得有一个星期四,我埋首作业“愚公移山”,一转眼就9点了。这时,妈妈进来说:“瞧瞧你,六年级的作业就要写到9点,那你以后怎么办呀!”还来不及我辩解,那别人家的孩子又开始“大显神威”了。妈妈接着怒斥:“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8点就写好了?你写得这么慢?”终于到我说了:“难道你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写到9点吗?”“那我就要反问你了,你不知道他们都在写课外么?”哎,您儿我甘拜下风,四面八方都有台阶和侍卫让您老妈大人下啊。
刺眼的灯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父母那张冷漠的脸,仿佛又听到了他们一遍又一遍重复强调着那“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啊!你像一条坚韧的绳,将我紧紧束缚在作业上;你如一道坚固的墙,将我与轻松快乐隔开;你好似一座高大的牢房,将我囚禁在没有自尊的世界中。
父母啊,你们应该多发掘我的优点,不能净挑我的缺点,而且夸夸其谈。这样会让我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什么地方都没别人好。
虽然我讨厌父母唠叨“别人家的孩子”,但我知道这些话里寄予了他们对我的期望!“别人家的孩子”是那么优秀,我想和他“好好谈谈”。
别人家的孩子3
“淳,你就是传说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定住了,看着潼,我想笑。一股无言的悲伤却突兀地在我心头蔓延开来,我在那一瞬间,迷茫了。
我小心翼翼的藏着那个秘密,把它安于布满灰尘的阴暗角落,隐瞒别人也欺骗自己。
可是那日的悲伤与迷茫,终是惊醒了不愿醒来的我,打破了那亦梦非梦的梦境。
很少有人发现啊,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的退步,无形的压力使她喘不过气来,太多的赞美更让她措手不及,那些令人羡慕的成绩只是运气,她明白自己不过是别人多了一对教书的父母,一个个好心辅导他的老师与更多的努力罢了,她终归不是什么都不做就能成功的天才呀。
时间是一个好老师,他还是让一个青涩的少女学会心安理得地接受那些夸大的,数不清的赞言,并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终于,那次尖子调考,我从第一名的交椅上摔到了19名,失分的最大原因竟是我最拿手的作文,一道道目光向我射来,不可置信失望,轻蔑......我把头深深地埋在手臂里,黑夜,我遍体鳞伤,默自流泪,却无人过问。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气球,在众人期待的目光里,越吹越大,最后由于过度膨胀而裂开,然后急剧下降,悲凉而绝望。
是从那次尖子调考吧,我堕落了,打了同桌,竖了中指,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一次失败的成绩不至于把我打击成这样,我只是累了,倦了,只是想知道没了成绩我还能有多少个朋友,还有多少骄傲的资本,结果......呵,有些东西,只能烂在肚子里。
人呐,请不要对孩子赋予太多期望与夸奖,也不要对坏孩子心存鄙视与厌恶,他们都只是孩子,若你们无法保他们一世无忧,那至少让他们有一个喘气的机会吧。
别人家的孩子4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已成为家长们的口头禅,可往往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却从来都没有见过,可以说他们是很“抽象”的。
这不,一大早,“别人家的孩子”就来了。我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刚从床上爬起来就听到妈妈在夸奖他,“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每天自觉起床,我这催你起床的时间,人家早饭都要吃完了!”我瘪瘪嘴,心里默念到: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倒是带过来让我见见呀?
每天只有在上课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才能暂时离开我的世界。然而中午一回家,我还是得和这别人家的孩子“碰头”。“快点,快点,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时候早就到学校了!”妈妈的话一句比一句着急,甚至直接走过来给我收拾书包了,我边穿衣服边思考着,妈妈口中这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谁,我为什么没有见过?
晚上回到家,“别人家的孩子”又来找我了。我这边正准备闷头投入到作业中,那边妈妈口中的孩子就出现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早早地到家,八点就能写完作业!你,你是恨不得每天十点都写不完!”看着妈妈生气的脸庞,我忍不住嘟囔着,这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招人烦呢?老是出现在我妈周围,还老是把自己的生活都告诉我妈妈。
以前我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个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可现在妈妈一天三次的准时提醒,实在是让我费解。我躺着床上,把周围所有同龄人都找出来比较了一番。比我差的肯定是不可能的,和我差不多的也没什么比较的价值,莫非?居然是他们!我终于知道了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谁了,他们就是我们普通学生心目中那些品学兼优,身为老师小跟班的学霸们!哎,那可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呀,看来我只能继续做那巨人阴影下奋斗的骑士了!
注定别人家的孩子还将与形影不离,并且不断向我施压咯!不过反过来想想,他的存在让我更加有战斗力,让我有了看齐的目标,也让我有了更强的动力!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我一定能超越他们,成为他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5
我在跑步,当我快跑到家门口的时候,有个人从我身边超过去。我什么都没想,身体就本能的甩开双臂追了出去,终于超过他的一瞬间,身心舒畅,停下来却发现,我早就错过了回家的那个路口。对比无处不在,人本能的和身边人做各种种各样的比较,这可能会让我们跑得更快,可能会让我们停下脚步,或者让我们一时冲动错过自己的转弯。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社会比较理论,是指人本能的会通过搜索身边的信息并与之比较来判断我们自己在社会当中的位置。比较有两种,包括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向上比较是指一个人更愿意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作对比,向下比较是指一个人更习惯于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作对比。
向上比较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挫败和疲惫,同时驱使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和奋斗。向下比较可能听起来有点不思进取,但同时它会提醒我们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并珍惜拥有。无论向上比较还是向下比较,都是源于我们对自己价值的不确定,我们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我是谁。比较本身并没有错,都是我们帮助自己更好生活的一种资源。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在庞大的信息量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不迷失方向,也不停下脚步。
“别人家的孩子”毁了我们的人生
案例一
我从小跟外公外婆长大,外公很疼爱我又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小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夏天的晚上街坊邻居就会搬着小板凳坐在路灯下聊天。有一个老邻居的孙女和我同岁,每天晚上都会站在人群中间背古诗,都是我听都没听过的古诗,她的爷爷就很骄傲的哈哈大笑。这个时候我就抬头看外公,外公抿着嘴没有表情,只是一只手扇着扇子帮我驱赶蚊虫,一只手把我往怀里搂了搂。后来我和那个小女孩进了同一个小学,她的成绩也一直比我好,一直到四年级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开了窍,一下子排进了班里前十名,小升初的考试比她整整多了一百分。外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仿佛呼出多少年的郁结,然后说,她小时候背那么多唐诗也没有用,还是不如我家宝贝考得好,像我家宝贝这样聪明的孩子,是不需要那么努力的。
在疼爱我的外公眼里,这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好的小孩。这让我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总拿别人的缺点来跟自己的优点做对比,总是对自己很满意。凭借家里的宠爱和这样容易满足的性格,我顺风顺水的度过了生命的前二十年,在我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这样性格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首先,我总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上去,做一点点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领导对我不满,我自己也很委屈。其次,我无法与人合作,因为我很难看到对方的优点,总是看人家的缺点,然后在相处中表现的霸道又自以为是,要求什么都按照我的标准来做。第三,我只愿意做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对于自己不擅长不熟悉的事情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因为我知道我很难在其中获得优越感。
在过去这半年里,我尝试着换一个角度去看生活里的人。多了一份信任,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着一样的东西,被理解、被认可、被爱,当我相信对方和我一样的时候,我就不盯着他们的缺点了。多了一份尊重,我开始真的能够理解,当我们拥有共同的内在渴望,是不同的原生家庭塑造了不同的我们,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模式和他这个模式背后的理由,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多了一份好奇,我开始带着探索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工作中我也愿意尝试更多的挑战,这让我不断有新的收获,也越来越勇敢。
“别人家的孩子”毁了我们的人生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会不断有比我强的人出现,有的人比我聪明,有的人比我有经验,有的人比我会说话,我不可能处处都比别人强,这就会带来强烈的挫败感。
案例二
比较,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主题。我有一个只比我大几个月的表哥,从我两岁的时候就住在家里,住了好几年。我们特别喜欢比,比谁力气大、跑得快,也比谁更乖巧、更勤快,因为更乖更勤快的那个会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注。我的父母也很在意和身边人的比较,我的父亲非常的勤奋,所以我们家的生活一直是亲戚朋友中间最宽裕的,他们也这样要求我。
必须比别人强的这个模式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我一直很努力,所以工作做的还不错,在公司里领导看我总是忙忙碌碌的也会很喜欢我。比较让我什么都想要去尝试,因为我不管在哪个方面都不甘落后。最重要的是,有比较我才知道自己的价值,这样我才能对自己有一点点满意。不好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会不断有比我强的人出现,有的人比我聪明,有的人比我有经验,有的人比我会说话,我不可能处处都比别人强,这就会带来强烈的挫败感。并且比较会让我失去目标,忙碌着去在方方面面赶超别人的同时,我就忘记了自己本来想做什么。总是在跟别人做比较的我脑子里好像紧绷着一根弦,不停地提醒自己去努力,偶尔闲下来我就如坐针毡。这让我非常的辛苦,错过了生活中很多的小乐趣,也一直不能好好地谈一场恋爱,因为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资格去享受
生活。
现在的我还是会想要比别人强,不同的是我会问问自己这件事真的是我想做的吗?还是只为了比别人强。这让我做事情的时候更加专注,例如以前的时候我总是跟别人比客户的数量,每个月跑客户的量都是最高的,成交率却很低,现在我不再盲目追求数量,而是专心的去跑几个我认为可能性很大的客户,这样成交率就高起来了。这让我能够停下来,有时间也有精力去看到,原来这个世界这么有趣,生活可以这么舒适。我还交了个女朋友,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很看好我们,在和她的相处当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知己主义观点:
什么原因一定要比呢?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总是希望别人家孩子好的优点我们身上都有,长大了我们还用这样一种模式要求自己。比较让我们更快的进步,比较也让我们经常情绪低落。
我们的信念是,我承认我又不如别人的地方,我承认我身上有很多东西别人也没有,我不断完善,但我永远遵守我就是我。
别人家的孩子6
是说没有对手,没有目标就永远不会前进。但我却时常发现,我并没有找对手,定目标,但我仍在进步。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仔细地思考着,思考着。恍惚间,我找到了答案:别人家的孩子。
的确,别人家的孩子是对手。
记得那是我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后的一天。我的爸爸拿着我的成绩单回到了家中,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迎接,得到的却是一顿似针似弹的抱怨:“考的个什么!考得这么差,连‘1+1’都不会算,还上个什么学!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考得多好,就拿你同桌史廷淼来说,他都是考的双百,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我听到这些话之后,马上就眼圈一红,眼泪就不争气地滑了下来。那天下午,我握着成绩单——语文100分,数学98分,哭了整个下午。在泪水之中,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过史廷淼。
之后几年中,这样的事常常发生,即使我超过了上一个孩子,也会有更好的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击我,使得我不得不把别人家的孩子当对手——即使我不愿承认,但也是事实。
没错,别人家的孩子也是目标。
记得那天早上,我和班的的同学高谈阔论着各自昨天晚上的趣事,其他同学讲述的我都忘却了,唯有那一位学霸所说的,我至今仍念念不忘。他一脸轻松惬意地说道:“昨天晚上,我在床上听MP4上的音乐听到了晚上12点钟。”当时,我的脑袋像死了机一样,不停地回荡着这句话,同时还伴着我的声音:“为什么!为什么同样是在床上,同样是听到晚上12点,但为什么他听的是音乐,而我听的却是英语,但他的成绩仍比我好!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心中不由地想到,这样的事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于是,我也再次定下了目标: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厉害——就像那位学霸一样,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别人家的孩子,谢谢你们了,原来我的进步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谢谢你们,是你们造就了我。
别人家的孩子7
在每个大人的眼里,有这样一个孩子是最完美的`:学习好,从不玩电子游戏,听父母的话……等等优点都聚在这个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他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
六岁那年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是我考的最惨的一次。班级一共七十五人,我考到了五十四名,这使本来要强的妈妈把我骂了一顿:“又考这么点分,你一天天的就是不给我争气,才一年级就考这点分。你看看人家XXX,每次考试都满分……”后来她说了什么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深深印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挥之不去。
六年级下学期,学习最紧张的阶段,有些抱怨很正常,但我只是说了一句“这一天天的真累”之类的话,妈妈便训起我来:“有什么累的,人家XXX比你的补习班多了是了,人家怎么不说累?”我本习以为常,可谁知她又说了一句:“人家XXX才是应该被夸奖的对象。”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劈在了我的心上,我的委屈与不甘仅仅化作一滴水,从脸颊滑落。
我不懂大人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童年变成一场竞争,我只知道,每个孩子只是想要一份夸奖,一份真实的感情罢了,其他,别无所求。
别人家的孩子8
哪有那么多一夜成名,全都是百炼成钢!——题记我在两年前认识了TFBOYS,在认识这之后的一分钟后我知道了名为易烊千玺的一个羞涩男孩。室友们都在那激动着说:“王源最帅,”“王俊凯最帅”,没有人讲千玺最帅。不经意间我耳边略过易烊千玺书法写的特别好,就这样一句话我坚定地讲:“我喜欢易烊千玺。”其实我对他没有喜欢,纯属欣赏。两年见证了易烊千玺的成长。他特立独行,默默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默默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他努力的成为他所爱的人和爱他的人所想要的样子,不想辜负任何人的期望,即使过程超过极限。两年他经历了太多的累与挫折。但这些都没有精神压力来得更令人绝望,这是怎样一个男孩能承受如此压力,社会的舆论、从开始凯源粉的不同意甚至恶语相加到后来对自己长相的是非评价,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他尽可能的表现不在意,因为他说:“如果太在意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的评价就是对喜欢自己人的不公平。”为了让粉丝看到自己在进步,自己在努力的一步一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他付出了比平常人多的多的努力。既是为了不让自己对自己的青春后悔,也是为了不让喜欢自己的人为喜欢自己而后悔。
我明白,青春就是即使一边受伤也要一边学会坚强。这是易烊千玺说的话,他练舞留下的腰疼,他脸上的伤疤,那少之又少的脸上泪水,不是不留,而是不能留,这会让父母、粉丝担心,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不能让他们担心。易烊千玺从小活跃于各个节目,民族舞、街舞、爵士舞、变脸、唱歌、架子鼓、书法、葫芦丝、魔术都是他的才艺。千玺说:“小时候被爸妈寄予厚望的千玺同学有点累。”但他知道母亲的狠心是为了让他与众不同,即使这其中的艰苦难以想象。“我不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我不想让别人失望,这是我从小要求自己的,看到别人失望我的精神一下就紧绷。”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责任担当。即使现在自己很忙不能像同龄人一样游任于书的海洋,他也会尽力去学习,人们口中的学霸不是空穴来风,即使不能像初中一样考年级第一,但自己也会尽力而为。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选的就要对自己负责,还有那些爱自己的粉丝。千玺曾经对弟弟说:“楠楠,哥哥的路你以后不会走了。”这样的一句话莫名戳中泪点,这孩子是经历了什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让人心疼。易烊千玺还积极于慈善事业希望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记得他的泪水就在一次看偏远山区纪录片的时候流了下来,那咬着嘴唇的无奈与心疼着实也让我们心疼。之后他帮助了他们。特立独行,是他的个性;不负青春,是他的主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是他的愿望;他就是我们的榜样——易烊千玺。
别人家的孩子9
在生活中经常陪伴我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
记得有一次考试前夜,我复习得有点晚,结果考得并不是很理想。
妈妈就说:“平时不复习,等到要考试就临时抱佛脚,有意义吗?结果还不是一样!”我边跟着应几句:“嗯嗯!”想躲过那刺人的语句。可妈妈仍紧紧逼近:“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平常学习认真,晚上需要复习吗?考试不照样考得那么好!”听到这句话,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之后的一次考试终于令我满意了,我想着大概妈妈也会满意,但依然逃不开那句话。
回到家,我把试卷理直气壮地摆在桌上。
“这次考了第二,要是不粗心的话,在多一分就第一了!”但我说完这句话不久后,就后悔了。
“什么?粗心了一分,粗心了还这么骄傲,这么简单的试卷!”妈妈瞪了我一下,我已经知道下文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考第一哪儿有你这么骄傲,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有时候想对父母说:“既然别人的孩子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去找别人的孩子当孩子呢?”心中处处是不满。
那次到表弟家去做客,走后发现东西忘记拿了。刚走到舅舅家门口,耳边就传来:“你看看你表哥多听话,你怎么不学学别人家的孩子……”
我犹豫半天要不要敲门,突然门“砰”一声打开了。
“那个……”我十分尴尬。
表弟幽怨地看了我一眼。
唉,“别人家的孩子”,真不好受!
别人家的孩子10
6月23日,妻从福州启程时,特地发来一组微信图片。那是体重超标的儿子嘴里咬着车票,背着书包,拖着两个大大的行礼箱一路闯闸机钻地道追高铁的画面。
当时正适暑期,来来往往,人潮汹涌。图片下面有一段文字——“爸爸,我很牛吧?”这组简单的画面,我看了很久,很让我这个当父亲的感动了一把。
儿子今年秋季就要念六年级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广州等地谋生,有时一两月才攒足四五天假回家一次。一年与他相聚的儿子加起来不到一月。我与妻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儿子一放假自然无人照料,过去每到暑期,儿子便被打包回乡下老家,进入放养状态。儿子颇得外公外婆的宠爱,少爷一样被伺候着,养成了整天看动画片,看视频,打游戏,玩手机,听音乐,吃甜食等坏习惯。可能是常宅在家里不出门,体重严重超标,而学习更是一落千丈,返城时连班主任老师姓什么都忘了。当初念一年级时,儿子便对我说,“爸爸,听说三年级很难,我能不能念到三年轻就毕业;念到四年级时说,爸爸你们都上过大学,大学还要读那么多年,我还是去摆地推卖宠物吧……”
许是念书有餐补、交通补,有零花钱,五年级开始不再提退学的事了。可是想到厌学的儿子,妻就深感后怕。
这样下去,儿子还有未来吗?
今年正碰上我生病,儿子期未考成绩不理想,三门功课都未拿优。妻子决定带儿子过来陪我,让我们父子俩培养培养感情。我知道,妻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希望我这个失职的父亲,这个“作家”爸爸能在养病期间给儿子补习一下功课,同时一起锻炼自身体。
这就意味着我与儿子有着长达69天的相处机会,这比父子俩两年加在一起相聚的时间还多。孩子是家庭幸福的纽带,也是为人父母的社会责任。为不辜负妻的美意,也为了把握这次难得的暑期机会,我决定好好与儿子相处。
儿子未到前,我给他张罗着找英语培训机构给他报名,我还给他安排了接风宴,为了让他上网查资料,在广州确保安全,还给他配了一部苹果5手机。
暑期第一周,我与妻商量着,让他做份暑期计划了来。儿子一听二话没说草拟了份计划出来——早上7:00起床,背英语单词;7:30跟爸爸一起到暨大晨跑,8:00早餐,8:15陪爸爸一起上班练书法,温习一至五年级语言生字与老师布置的其它作业;11:30下班午餐,餐后扫地洗碗收拾屋子……14:00上班做300道数学速算题……18:30晚餐,19:30斗地主,下围棋;22:00上床睡觉。每周陪妈妈买一次菜,晒一次被子,写一篇作文……
这份计划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是执行了两三天发现漏洞百出。学习时间没有量的保障,一天学习往往不到一小时,且是马虎应付,企图蒙混过关。做家务更是偷奸耍滑。说是给我当保卫,总是背着iPad兀自向前冲,全然不顾后面还有位生病的父亲;说是上班学习,可一有空便往麦当劳跑,因为那里做促销,据说下载天气APP的客户只要日气温超过35度即送一瓶饮料。
为让儿子感受到父母的诚意,感动儿子。我每到医院治疗,妻都让儿子陪着,培育其侧隐之心,再选周末一家人去电影院看《夏洛特烦恼》等抓心惜时悔过的文艺教育片。不仅如此,我身体好转后,妻还带儿子到红砖厂看创意园、龙眼洞森林公园等景点游玩散心。
妻用心良苦,儿子却玩得不亦乐乎,上班看动漫,追综艺节目的时间越来越多,看小视频,笑得前仰后伏,自己与自己下棋或玩扑克牌,能玩一个几个小时,似乎根本没有受感召蒙发奋之意。不断如此,还常常乱发脾气,妻一提到“别人家的孩子”生活条件如此苦,孩子如何用功,暑期期末考了多少分,班上谁上了暑假补习班,谁家的家长在微信群里讲述孩子出国游学经历,谁的母亲在朋友圈里晒孩子阅读、弹钢琴的靓照……儿子听到头一个字就会跳起来,弯着脖子,叉着腰,挺着圆球肚子,跺着脚抗议。一副不听不看不想不接受的叛逆姿态。
不仅如此,我以前常听到妻子的投诉,还同情儿子。可在这个共同生活的暑假中,儿子不令在一提到学习儿子不感冒,一大堆生活上的坏习惯坏毛病全部暴露出来。儿子不喜欢早晚刷牙,即便刷还没开始便已结束?不喜欢洗脸洗澡,一身臭汗味儿;不喜欢穿系鞋带的鞋子,嫌脱穿麻烦;喝过的水杯总放在桌子的边沿;出门不带伞;鞋子袜子满地扔,出门不坐公交车,吃完饭便一屁股窝进沙发里……总之,发展到后来,只要一提到他的问题,立马横眉冷对。
不少教育家称现在孩子苦死了,一天到晚被有“家长欲”的父母逼着学钢琴,学古筝,学英文……说孩子长大会恨你们,说他们没有童年,一天到晚在上课……我们家没有所谓的“家长欲”,对待孩子从来不有过逼迫,儿子10岁前没上过任何的培训班,10岁后当他以了应该有爱好的时候,我们建议他去学了围棋与吉它。于是他有了两样爱好。
儿子这个夏天最喜欢喝蜂蜜柚子饮料,最喜欢吃鸡蛋炒瘦肉。妻思虑良久,遂出一招。母子俩花了一晚签订口头激励协议。只有儿子一天不发脾气,好好说话,就奖励一瓶蜂蜜柚子饮料;一小碗鸡蛋瘦肉晚餐。陪我晨炼一天不落,奖励50元;陪同我上下班,担任保卫,不迟到早退每周发5元工资。反之就扣除。妻想从儿子精神状态与自制力方面来入手,改变其学习与生活态度。
这一招似乎有些效果。儿子从一大早很情愿地爬起来到自觉到点起床,从懒洋洋被动运动到主动慢跑。每天早上进电梯就是对自己说,“今天我不发脾气,就能得到一瓶蜂蜜柚子”,或是“我昨天没发脾气,爸爸,今天你不要逼我呀”……
我也不想逼儿子。自从激励政策实施后,儿子着实坚持了一段时间。可慢慢就松懈下来。暑假过了一大半,作业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还被罚了三次站,写了两份深刻检查。每次都要上纲上线,做三分钟事花两小时教育。犯事还是学习。跟他讲其它的事项都好办,只要一提到学习,儿子仿佛中了邪,做错题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又错了?早知道错这么多,就不做了。一边撕作业本一边垂泪……”
这样下去,儿子还能健康成长吗?
孩子渐渐长大了,十二,十三,狗也嫌。妻十分怀念儿子三岁的光景,曾是个多么懂事聪明的孩子,这怎么扔到老家一两年就全变了呢?这真是外公外婆的错吗?
妻子曾经就是村里长辈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整个小学阶段根本没让父母操过半份心,放学是乖乖女,上学是榜样生。每年开、闭学典礼,都是上台领奖学金的那个孩子,每门功课都是95分以上,初考是全区第一名……
妻子每次茶余饭后对儿子循循善诱,儿子听得都会背了,却不见自新的动静。
儿子马上要上六年级了。妻算了笔账,六年级上学期不算台风停课、秋游、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放养时间,仅去掉节假日,真正到校上课的时间才93天。93天能做什么呢?如果再过一个93天,那就是初考升学考试?妻吓唬怕挤公交的儿子,如果成绩考不好,可能会到火车站去上中学,要做一个多小学的公交车呢?
儿子沉默不语。
我忽悠想起,一位女老总同事讲起她上大学的女儿。她女儿在军大院长大的,有着较好的生活背景。女老同事总事用大院里姐妹的孩子来激励女儿——“瞧,别人王政委家的女儿,奥数拿了全国第一名;李部长家的女儿,钢琴考到了八级……张团长家的大女儿考上了南航……你让我的脸往那儿搁呀!”
据说,女老总的女儿还算争气,今年考上了华师,住校的女儿回家想让女老总再买架钢琴,女老总不肯,女儿张嘴吐出一句——“不就万把块钱的破钢琴吗?我可是为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女老总差点晕过去……
虽说现在上大学似乎坐在家里就有学校打电话了,大有越来越普及的趋势,出国留学也似乎越来越容易了,可是那得坚持学习,一步步念下去呀。
儿子明年要初考了,这样下去怎么办?
妻子喃喃自语——哎,别人家的孩子……
写于二0一六年九月十四日广州
【别人家的孩子】相关文章:
1.别人家的孩子
2.别人家的孩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