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是故事的故事作文

2017-11-08 初三作文


一个不是故事的故事
(一)
信仰,可以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
体育课上,偷懒似乎成了全班乐此不疲的游戏。
课前热身先跑四圈,我们的队伍七零八散,不是放羊,胜似放羊。一贯喜好在这间隙耍宝的我,竟出奇的安静,自顾自地跑着。
班里几个男生在身后叽叽喳喳:“班长,班长,怎么不地震了呢?”“么啊你,没看人家有心事啊。”奸笑,纯粹的奸笑。无暇顾及他们,心里搅成一团乱麻,我千方百计地捋清思路,试图找到一个突破口,却只是徒劳。淡金的光线松弛地搭在我的肩膀,前方的跑道,铺满了氤氲的空气,恍然中我仿佛又想到了谁。
嘈杂的四周,莫名其妙的心思,莫名其妙的我。
一声哨令,不知怎的就奔在800米跑的路途上了,我紧跟在明琪后面,迈着大步,感受风在耳边呼啸的感觉。我的体力渐渐不支,眼前的景象一点点模糊,听着嗒嗒的脚步声,,心也被一点点放空。不知道跑了多远了,感觉四周的光线暗了一些,隐约听到终点处体育老师哨声的催促,想象着终点处站着曾经属于我一个人的少年。我奋力超过明琪,扑倒在草坪上,无与伦比的畅快。
这场景,似曾相识。
许多天前的这节体育课,如此这般,感念着一个人的名字,拼命地奔向终点。稍有不同的是,那节体育课,他未离开,还暂时属于我一人。而这节课,是没有了他的我,一人,为了曾经的信仰,再次奔向终点。
详君气喘吁吁地走过来,作势躺倒,“闫文~”
“嗯?怎么了”
“我问你才对吧,怎么了这两节课,以前跑步总偷懒,这几天上课发了疯似的跑。”
“没啊,只是觉醒了。中考快到了呢。”中考体育成绩拿满分成了我搪塞的理由。
人其实是如此犯贱的动物,总是在受了刺激后才崛起。笑着把伤口上的血抹去,对身边的人说:“我真的没事。”看见了表面上的明媚,谁人真正能懂强颜欢笑背后的辛酸?那些隐晦的事情如一团浸了水的棉花,沉重、潮湿、阴涩,堵在不可言说的某处,挤不干,掏不出。
唯有最初的信仰随着时间这张复写纸的反复拓印,愈加清晰,永不释怀。
(二)
周四的晚修,四周到处都在惊涛骇浪,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换得半刻的宁静。人需要安静,过于喧嚣的环境中,不是被波涛磨蚀了棱角,就是冲失得片甲不存。
我很庆幸自己现在是清醒的,能够安之若素,处之泰然地去维持秩序,待不安分的.同学的余焰反扑而来时,能毫不动摇地避免灼烧。
南瓜煞有介事地看着我的眼,一字一句认真地说:“恭喜你,闫文,你幸存了。”我胡乱地在草稿纸上涂抹着,漫不经心的应道:“什么幸存啊?”
“你幸存在我的好友名单里,我删了好多人,没有把你删掉。”
我愣住了。
幸存。
我又开始了无止境的严重的自我伤害的行为,那就是又开始想王正杨。几经分离,殊不知,他早已幸存在了我的心里。不想忘,不敢忘。水瓶座的我,真的就像一个固执的玻璃瓶,认准了,就不会放弃,哪怕自己也知道这仅是奢望。
既然知道迟早会分离,迟早会形如陌路,那不如在一开始就未曾同路。人互相靠近,随着彼此温度的相互调适,会带来精神的适应与依赖,欣赏、爱慕,融洽。但现实往往很残酷,一旦出现冷热无常,阴晴不定的变化。人心就会疲惫,就会心生放弃的念想。诀别时又将彼此伤的面目全非、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我们总是迷恋且执着于这个游戏,反复、无止境。
在旁人看来,不谙世事的我们谈论爱情是荒唐至极的。他说过:“爱这个字眼真的是很沉重。”现在,我也真正体会到了这番沉重。爱是保护,还是伤害?也许两者都有,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份感情,却又怕阻碍了对方,给对方造成困扰而不得不选择狠心放手。到底有多少的承诺最后实现了呢,还不都是化作回忆泥潭里的一滩水,随着太阳的照射蒸发殆尽,不留一丝痕迹。我们还都是孩子,毕竟什么都不懂。我们不能保证此时此刻陪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一直与我们走向尽头的那个人。我们不知道在哪个时候会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我们不知道转过弯的下一个路口会遇见什么,太多太多的脆弱需要我们去维系。
至少,我现在能确定,我是始终珍藏着这段感情的。
真的,我不后悔。
闫学文一点也不后悔。
(三)
现在,那本《当我们老到恍若初生》正静静地躺在我书桌上的某个角落。我还记得,那本书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写着我幻想未来的文字,或潦草或认真,却发自内心。我特意在书的扉页里夹了一张写满“王正杨”的纸片,纸片背面印着当我们老到恍若初生。文字是我疗伤的药,不要怪我如此浅薄的形容。打开电脑随意写就可以不停止的我,可以在沉浸在文字世界很久不出来,因为我难过。
我的文字,一些絮叨的类似呓语的东西,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别人觉得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只要能感动我自己就足够了。重新拿出搁置在一旁很久的文章,一字一句慢慢体会,我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快乐,就像老友相见,不用多说,意义自然明了。
有人能认真地读我写的小纪行的概率是十分之一,有人能认真地读到这里的概率是一百分之一,有人能认真读完并细细体会的概率是一千分之一,而那个人是正杨的概率是一万分之一。
“我爱你”这句话是我们熟稔的,当时说出这句话的大家,还都太懵懂。现在,经历了种种,我可以很慎重地说,我爱你,真的真的很爱。
可惜,他听不到。
故事总要走到尽头,结尾如何想必很多人已经猜了千百次,也许都没有符合猜想的结尾。
那就这样吧,在我距离中考还有一个多学期的时候,画上沉重的省略号,开始更为艰难的与无止境的黑夜的抗争。
待我们的梦想实现。安好。
我什么都不要,你知不知道,要你懂我,这一秒。——后记

【每日写作指导: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

  写作一直是语文中重要的一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语言应用的考察,也在考试分数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对同学们来讲却一直是个难题。

  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教学思路灵活,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

  分数固然非常重要,但同时应当也是能力的提高,靠一次、两次的押题或许一时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但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及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next88)一个老师辅导一个学生,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或补差,或提优,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为此,老师教你用独特的方法学好初高中语文。

  学生作文时最头疼的问题是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告诉大家不妨用刘勰的话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间”启发他们: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谈如何生活,体察入微。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必须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可见观察是中学生认识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专家指出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要性,结合课本中的名篇交给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学了《我的老师》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尊敬的老师,让他们明白老师的高风亮节,除了表现在批改作业到深夜,或带病上课,累倒在讲台上等外,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以前,同样的材料上代人用来赞颂老师,下一代“涛声依旧”。似乎老师永远是身穿中山装,口袋里插一支钢笔,不苟言笑;老的,少的,农村的,城市的,一个样。通过观察,让其明白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科目的老师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精神面貌、教学方式等都有差异。当今教师不但追求内在美,还注重外在美;他们不仅仅追求脚踏实地,还注重巧干。课上,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评估论今,妙语连珠;课外,他们驰骋球场,泼洒丹青,舞文弄墨,雅趣如流。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实践证明,丰富的写作素材,都是靠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来的。

  要关注生活,博采众长。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老师应当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可写身边的人或事,也可摘录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的段落,或介绍一部生动的有趣的影视剧作;规定每月读一本优秀期刊;每个假期读两本名著,如学了《美猴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建议学生读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施耐庵的《水浒传》,让他们领略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

  我们只有“行万里路”——广泛深入生活,只有“读完卷书”——博采众长,才能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一个不是故事的故事作文】相关文章:

1.一个苹果的故事哲理故事

2.一个铜钱故事的启示哲理故事

3.一个美丽的故事作文

4.一个诚信的故事作文

5.我是疯子不是呆子哲理故事

6.一个故事 A Story

7.一个故事给我的启示作文

8.礼物背后的一个故事

9.一个美好的故事作文2000字

毕业班,我来了作文 读三国有感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