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与屈原

2017-07-13 高三作文

《楚辞》中渔父是一个隐者的形象,代表了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他隐居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有点陶渊明的风格;而屈原则与渔父相反,他有自己执着追求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渔父对屈原说:“世人皆浊,何不其淈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其糟而歠其酾?”可见屈原一味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却没有考虑周围的环境,实际上是自我限制,假如他能辅佐一位贤明的君主,那么屈原可能不会被流放了,他的人生会有更多的作为。

在《渔父》的最后一段中,渔父唱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是一语双关,渔父告诫屈原,要依照周围环境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超脱自我的心态;不追求名利,不受外界干扰,当时代清廉时,自己再出世有所作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而是一种应时事而变,十分理智的做法。

相比于屈原投江,以示对祖国的忠心,我更赞成渔父的想法,怀揣一颗自由心,即使受到打击,也可在最快的时间内调整好状态,让心中多一丝镇定与坦然。“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陶渊明潜于官场,最后隐居深山,都说明了我们要像渔父一样,不能一味地向一个方向前进,不知回头。

放眼当今社会,人们忙于繁忙的生活,不大可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所以渔父的特点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当然,你阮籍那样自傲的性格,在现代也是行不通的,现代社会的生活如同大浪陶沙,稍有落后,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我们要懂得应时而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像屈原和渔父这样的人:有的豁达乐观,有的自命不凡。这代表了两种生活态度:他们没有对错之分,不论哪种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以死昭示了对国家的忠心,渔父仰天长叹,表达了对时世的无奈,他们都关心天下的人,只不过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罢了。

其实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像渔父一样的人,他们崇尚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知难而退。例如诸葛亮刚出山刘备的'实力不强,所以诸葛亮毅然舍弃当时的总部新野。诸葛亮因为有像渔父一样知难而退的思想才使得吴蜀汉三足鼎立之势。刘翔在奥运会上退赛被人们指责,但如果他坚持比赛就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这种种的例子表明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懂得以退为进,不能一味蛮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学习渔父的消极避世的做法,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真的学识,还自认为很像渔父一样的隐者,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这些昔时的场景已被碾为尘埃,虽然屈原和渔父已被人们逐渐淡忘,但他们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却永远不会消失。

【渔父与屈原】相关文章:

渔父乐作文650字10-28

怀屈原08-10

致屈原08-04

我敬佩屈原03-02

屈原史世05-07

名人故事:屈原12-24

饶过屈原吧05-30

屈原《天问》原诗11-02

屈原《天问》译文11-02

屈原作文750字10-28

记忆里的秦淮四季 可以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