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不了爱迪生

2017-07-13 高三作文

1858年,11岁的爱迪生开始在休伦镇至底特律的专列火车上卖《底特律报》。让他觉得难办的是,报纸进多了,卖不掉,要赔本;进少了,又怕不够卖。他发觉报纸好不好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面的内容。于是,他说服了《底特律报》的一名排字工,给了他一点好处,让他提前透露第二天报纸上的内容。

一天,排字工告诉爱迪生,第二天的报纸上将有一个关于夏伊诺战役的重要新闻,爱迪生决定多进些报纸。但他想,仅凭自己第二天短时间的`叫卖肯定不够,必须提前做好铺垫。

爱迪生找到车站的电报员,请他电告沿线各主要车站的站长,把这条新闻写在报告列车运行时间的木板上面,做一个隐形的提前宣传。作为回报,爱迪生将免费赠送对方半年《底特律报》和一份杂志,这名电报员愉快地同意了。

爱迪生跑到《底特律报》报社,购买了1500份报纸,最后全都以高价卖出。

爱迪生没有过分喜悦,而是从中冷静地分析出了一个道理——报纸之所以能卖得好,是因为电文的预告作用。他觉得电报太神奇了,于是,他又开始学习收发电报。爱迪生用了5年的时间,刻苦钻研电报,最终发明了二重、四重、六重记报机、发报机以及自动发报机。

具有前瞻思维,且敢作敢为,爱动脑筋,善于思考,注重与他人合作共赢,并且永不满足,这是爱迪生在火车上之所以能成功卖报的几个关键因素,也是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的过人之处。他的人生远比只会被动接受教育的我们的孩子们,更丰富精彩。

【为什么成不了爱迪生】相关文章:

名人故事爱迪生11-02

读《爱迪生传》有感07-13

读《爱迪生》有感300字04-14

读《爱迪生》有感500字10-28

爱迪生传读后感09-19

爱迪生遭遇写真机08-11

爱迪生读后感600字07-23

爱迪生读后感300字07-23

爱迪生读后感600字07-30

爱迪生的故事读后感08-17

两个“无名小卒”审视世界的姿势 “憋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