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母校
一枚青涩的果实将要成熟,离开大树的怀抱
——题记
三年光阴转眼即逝,太多的回忆积攒出太多的感情在此刻迸发出来。
在即将离别之际,再一次站在校门前,望着那棵古老的樟树,威严的校门。曾经是那么令人讨厌的保安,在此时心中竟然都有丝丝不舍。走过那曾经的教室,朗朗的读书声勾起我太多的回忆,同学间的嬉戏、打闹,熟悉的老师,第一天上课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当我伸手去抓,却又捉不住,仿佛是那么的远却又显得那样的近。
走到操场边,呆呆的望着那留下我深深足迹的地方,晨练、课间操、校运会交替出现在我眼前。球场上那一个个活跃的身影勾起我心中早已被书山磨灭的激情,真想冲上去再投一个篮,抓个板或是沿着操场跑上两圈,然而此时都只能是一个奢望,我只有无奈地朝食堂走去,等待铃声响起后的第八节课。
重新回到教室,望着桌上堆积的书本,我无奈地苦笑。老师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又一张试卷落到我面前,看着它,我的恐惧感不由得增加几分,心情也早已不再课堂上。无聊的望了望窗外,天空显得如此的近,触手可及。沉闷的一切只剩鸟儿还在自由的飞翔,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多希望那便是我的化生啊!无拘无束。
成章,我的母校,我三年的初中生活,我即将离你而去。6月18日将是我成熟的最后一道坎,我将如凤凰浴火重生,展现出我勃勃生机。我将在更广阔的天空飞翔。再见了,初中;再见了,成章。
(衡南县一中高一527班:贺天一)
【每日写作指导:三种技巧帮你确立作文的中心……】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它为乌合之众。那么,如何很好地确立文章的中心呢?对这一方面,我作了一些小小地探索。
一、立意求新法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next88)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例如:《真没想到……》一题,有位同学这样写道:邻居王叔叔原是一家工厂的一位科长,工厂倒闭后,他也下岗了,原本欢乐的家庭也笼罩上了阴影。几个月后,和他同厂的工人大多自谋到了职业,可王叔叔却放不下架子去谋职,整天在家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可有一天放学路上,我到路旁新摆的自行车摊旁修自行车,没想到摊主竟是王叔叔。王叔叔还笑着说:“我又上岗了。以前爱面子,现在想通了,只要靠双手劳动挣钱,都光荣!”这篇文章由王叔叔的“下岗”到“上岗”,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再如:《我尊敬的一个人》一题,写作之前在先确立“为何尊敬”这一中心。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原因,如因某人“反腐败”而尊敬。这样一来,再叫学生写一篇《我不喜欢的一个人》,学生马上会想到李洪志,想到他残害人民的思想而确立不喜欢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当然具有时代气息。
二、立意求奇法
所谓立意求奇法,是指写文时不落俗套而给人出乎意料的立意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给文章立意的方法,我们也可称之为“反弹琵琶法”。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多数人都知道,一般人认为该批评、讽刺的是南郭先生,因为他没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从这个角度认识,这是求同思维。我们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来立意:批驳齐宣王。假如不是他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怎么能混得下去?当今企业中,不是有很多的“齐宣王”吗?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会别致。
这种立意方法较为常见,诸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等到,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
三、立意求深法
所谓立意求深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目尽传精神”。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而《平民总统孙中山》一文的作者马庚存,也就是通过记叙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六件小事,赞扬了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做人民的公仆这一伟大而优秀的品行。
再如:《一件小事》可以通过身边、周围发生的一件小事,反映改革春风给人们思想观念、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歌颂“改革开放”这一大主题的目的。
【致母校作文】相关文章:
致母校作文8篇03-03
致母校的一封信作文5篇09-25
母校作文600字 难忘母校05-22
告别母校作文04-06
母校小学作文10-26
梦想母校作文09-06
谢谢母校作文09-04
再见,母校作文09-03
回忆,母校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