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在做出此番大义之事之前,我们是否应三思而后行?
读《水浒》,受益颇多。其中最令我拍手叫好的,莫过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但最令我惋惜的,亦莫过于此篇。当看到金老父女二人的遭遇时,我对“镇关西”的恶性咬牙切齿;当看到鲁智深为金老父女俩出头,痛打“镇关西”时,我感到心中的一口恶气呼出;但看到郑屠被鲁智深失手打死时,我不禁为鲁智深的一时冲动而感到惋惜和不值。
因一个受人唾弃的大恶人而不得不畏罪潜逃,着实不值,不值得。
见义勇为,疾恶如仇,这都是好的。但在壮举之前,我们的确应多思量思量。以智慧取胜,又何尝不是一个好法子呢?忆起曾经览过的新闻一则:一位男子在夜归时遇到一位正遭到抢劫的女子,他便二话不说立刻冲上前去见义勇为,却不料那歹徒竟然手持匕首,两人纠缠着搏斗了一番,结果不出所料,男子“英勇牺牲”,令人倍感惋惜。可见,有时候见义勇为不一定非得以武力解决。相反,一味鲁莽地想要以武力来解决一切事情,到最后说不定还会搭上了自己。(中国作文网 www.t262.com)
想想鲁智深,虽有一身高强武艺与侠肝义胆,却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不得不逃向他处。可知,见义勇为也是需要一定的考虑在先。即使情况到了火烧眉毛之时,也应先与恶人周旋,在惩奸除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应凭着一时的热血沸腾,而犯得“阴沟里翻了船”,更不应抱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心态去与恶势力拼死搏斗。
所以,义何时见?勇又何时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见义勇为的行为虽受千人称赞,万人敬仰,但倘若因此没了命,岂不让人捶胸顿足?
转过头来,细读《水浒》。当今社会,如鲁智深一般见义勇为,侠肝义胆的'人又有多少?但在见义勇为的途中因鲁莽而丧命的人又有几何?这般想来,我们确实应该深思一番:义何时见?勇何时为?
点评:何时见义?何时勇为?顶有不少人会立即挺身而出。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独辟蹊径,提出“三思”而后“见义勇为”。读《水浒》,当我们还停留在对梁山好汉的崇敬时,一个细节便引发作者深思。正如作者所认为的,“即使情况到了火烧眉毛之时,也应先与恶人周旋。”有大智者,此方为至道;若为愚者,冲动者,搭上自己,岂不是“着实不值”?“鲁智深,便是败在了这一个‘智深’上。”作者把这一点,在文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所结合的事例,令人无语之际,同样引人深思。整文与中心观念丝缕相连,结尾议论语言精练,也的确引人发疑:义何时见?勇何时为?(指导教师:刘冬梅)
【义何时见?勇何时为?议论文】相关文章:
1.知耻而后勇
2.勇担责任
3.勇的自述
4.你何时回来
5.永恒世义
6.莫隐逸,勇担当
7.勇担责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