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爱心医院观察记录

2017-11-19 爱心

  在角色游戏中,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是难免的,尤其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比小、中班幼儿更加具有“理性”,更加追求“公平”和“成就感”,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大班爱心医院观察记录,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大班爱心医院观察记录一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游戏课题《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区域游戏设计与组织的研究》如火如荼的开展下,我们班角色游戏中的特色区角:《爱心医院》成为了我们班观察和研究的重点。此次游戏案例的产生,源于晨间谈话活动中,一个孩子的述说。他亲眼目睹自己爷爷被急救的过程。于是,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进一步的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针对大班幼儿如何能创造性的利用替代物和游戏材料这一游戏预设目标,我们老师有选择的投放了一些半成品材料。《指南》中指出5~6岁幼儿社会领域的能力目标是:“能主动发现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于是,在《爱心医院》游戏区角里就有了这样一段急救交响曲。

  案例描述:

  孩子们快乐的融入区角游戏中,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呼喊声“急救,急救,快让开!”同时,还伴随着救护车“嘀嘟嘀嘟”的响声。立刻,医院挂号处的病人让位了。

  YOYO大声说:“有病人在这,快点急救!”挂号医生王梦芯站在一旁看着。华文杰医生一看,马上上前,拉起病人的手,说道:“快让病人躺下来!”YOYO又对华文杰补充了一句:“快点救救病人,他快要死了。快点给他补氧气!”华文杰一听,在材料区来回走了一圈,忽然,拿起一个大瓶和一个蓝色的水管,嘴里还一边说:“这用来做氧气桶!”于是,嘴巴对着水管呼了一口气,然后接到了病人的嘴巴上。这时,在一旁的张馨医生,拿起了一个小电脑,说道:“可以在电脑上看病人的心电图。”华文杰一会儿看看他的眼睛,一会儿按按他的胸口,说道:“这个病人好了!”张馨医生连忙说:“没好,没好,看这心电图。”边手上拿着一张纸,上面画着弯弯曲曲的线。华文杰看了半天,不说话。YOYO撑着腰,说道:“你们还没问我这病人怎么回事呢。我刚才开的士车,不小心撞到他了。你们一定要把他救过来!”张馨忙说:“病人心跳已经好很多,别急!”接着,又去拿棉花给病人止血了。YOYO看了,对着华文杰说道:“那,那这病人现在不危险了,就交给华医生了。我要去开的士了。”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观察分析:

  此游戏活动中,由YOYO的120救护车声音响起,整个急救事件也就随着发生了。我们分析了有这一游戏情节的发生,是源于我们晨间谈话时,有说到120救护车在生活中如何救人以及还有一个孩子谈及自己爷爷的急救经历。当孩子玩游戏时,YOYO是个新奇想法不断的孩子,于是,就有了以上的一幕。孩子充分的将生活经验演绎融入到角色游戏中。随着这一突发状况的出现,挂号医生没有反应过来该如何怎么办。而华文杰却是个应对能力很强的孩子,知道让病人躺下来。游戏情景的发展,都是随着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发展而推动进行的。YOYO急了,提醒医生给病人输入氧气,有一种想自己做医生的冲动。华文杰听了,思维停滞了片刻,立刻来到材料区寻找材料了。这时,他立即想到了用半成品材料来代替他想要的物品,做成了氧气桶。而张馨医生源于她脑中的生活经验,有了心电图。这里,两个孩子就创造性的利用替代物来制作游戏材料,达到了游戏的预设目标。

  于是,我们在进行游戏评价时,先让孩子们医院区角中的孩子们互相分享交流新想法。然后请个别孩子说一说游戏中的发现。最后,老师把发现的点例举出来跟孩子们说。幸而,刚才这一游戏瞬间,老师用手机拍下了视频及时的上传到了电脑上。让全体幼儿观看,更直观形象的游戏再现,让他们说说想法。同时,老师这一评价环节又再一次的对游戏进行了提升,提高大班孩子自我评价游戏的能力。后续的活动中,我们会网上寻找更多的图片和视频来观看心电图等内容,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对下一次的游戏有进一步的生成。

  (二)我的反思:

  幼儿自主丰富游戏情节、创造性的利用替代物表示着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在不断提高。这和老师的观察指导是分不开的。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幼儿自主丰富游戏情节的能力

  由于大班幼儿的年龄段的特点,他们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起来。如何提高幼儿自主丰富游戏情节的能力,我们给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发展目标。以往,我们在孩子玩游戏时,总是老师一步步的教孩子怎么玩,比如:牙科医生给病人会怎么做呢?老师示范一遍做牙科医生,然后,让孩子做病人。让孩子模仿老师玩游戏过程中的语言、玩法去进入游戏。但到后来,我们就发现这只是游戏开展前期的一个过程,到了后期,尤其是大班下学期孩子们的能力发展,需要老师利用主题活动开展以及家园配合等途径来丰富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不仅仅是会玩游戏,而是会自主成为游戏的主人,丰富游戏内容。

  2、注重半成品材料的投放,启发提升幼儿利用游戏材料的能力

  在爱心医院的前期活动中,我们准备了许多的逼真的小药箱以及现实版的衣服、帽子等,发现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对这医院的兴趣越来越淡了。孩子们优先选择爱心医院的计划牌少了。医院区角少了以往的热闹。于是,我们反思这一阶段游戏问题出现的症结在哪里。在角色游戏初期逼真材料的确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但当他们的游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这样的材料反而会局限孩子的思维,所以应减少高结构材料,多增加低结构材料,鼓励孩子能结合角色和情节的发展自主寻找替代材料,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创造性使用替代物的能力,而且也刺激了他们玩游戏的愿望和兴趣,丰富了游戏的情节。

  3、重视游戏分享交流时光,提高幼儿自评、他评、互评游戏的能力。

  游戏活动中,教师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引导者。幼儿现处于大班下学期,思维更活跃,游戏水平有着不断的提升。幼儿会创造性的利用替代物,都离不开游戏的分享交流时光。我们一般会让孩子先分小组说说你们今天游戏中的新发现新想法。然后,请个别幼儿说说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发现。老师更多的接住孩子的问题,再把这一游戏问题反抛给其他孩子,让他们自主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最后,老师捕捉到孩子使用替代物等游戏中的亮点,通过拍视频、照片等现代化多媒体方式在集体活动评价中进行分享。孩子先自主发现游戏视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然后,老师进行适当的言语引导及支持,对幼儿的'表征行为进行鼓励,加强孩子们在游戏中使用替代物的意识,提高孩子的游戏经验。自然,孩子们在整个游戏分享交流时光,自我评价、他评、互评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游戏中,真正的做到了孩子是游戏的主人。

  大班爱心医院观察记录二

  区域目标:

  遵守小医院的规则,并能将玩过的物品物归原处。

  材料准备:

  药瓶、药盒、爱心、吊瓶等。

  案例描述:

  早上,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活动,闫瑞航、宋晓盼、马昀晓进入到小医院,戴上口罩和帽子,准备开始“工作”,这时,爱心家的小朋友杜欣瑶、厉彦依、丁姝言开始陆续将爱心“扔到”小医院,让“医生”给看病、打针、吃药。“医生”看完病后,将治好病的爱心又给仍回到爱心家,一起扔过去的还有“医生给开的药”,整个早上,孩子们就是这样反复的游戏。

  分析:

  幼儿在游戏中享受的是游戏的过程中的快乐,并没有在意游戏的规则,也不是幼儿现实生活的再现,缺乏真实生活经验。

  实施策略:

  将幼儿的游戏行为拍照,并在电视上和幼儿一起讨论幼儿的游戏行为,请幼儿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对照。比如:当小朋友生病时,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一声又是怎么给我们看病的?请幼儿进行回忆,反思自己的游戏行为,知道自己在游戏中的不当行为,在下一次游戏中注意。

  大班爱心医院观察记录三

  案例描述:

  今天的爱心医院跟往常一样的热闹,孩子们都很注意自己的身体,都自发的来到爱心医院做身体检查。涵涵今天的当值医生。他戴好小医生的眼睛和帽子,脖子上挂好了听诊器,认真地开始了工作。首先,他戴好听诊器,在小病人的身上来回听了几遍,随后他又拿出了血压计,专注地给小病人量血压。等到所有检查都做好后,涵涵细心地问了句:“你还有哪里不舒服?”小病人说:“我感觉有点感冒了,流鼻涕……”“那我给你配些药吧,吃好药就会好的。”说完,涵涵在体检单上又加了一笔……

  思考与分析:

  1、幼儿对于爱心医院所投放的材料很感兴趣,愿意在摆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游戏情节,用听诊器听听心脏、用血压计量血压、装药片等。

  2、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除了动作的交往行为之外,增加了一些语言交往行为,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

  3、在原有游戏经验的基础上,今天又产生了新的游戏情节。在填写体检单的同时小医生还在纸上写好了小病人该吃多少药片,丰富幼儿的游戏行为。

  对策与措施:

  1、既然幼儿有了新的游戏情节发生,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抓住小小细节在分享交流的时候将其放大,与幼儿共同情景再现,帮助其他能力较弱的幼儿增加他们的游戏经验和行为。、

  2、由此不难看出,孩子们对爱心医院这一区域非常感兴趣,对材料也很有兴趣,在摆弄的基础上,还不断的发现新的工具、新的玩法。在这过程中,孩子的游戏能力在不断的提升。教师也要不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根据幼儿的游戏行为做出适合幼儿的相应的调整措施,不断投入新的游戏材料;对于幼儿不感兴趣的游戏区域,是否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撤除或是整改为符合幼儿年龄、兴趣和能力的感兴趣的游戏区域,让幼儿在角色游戏方面有所提升。

  大班爱心医院观察记录四

  观察记录:

  赫赫来到小医院,先把帽子摘下来换上医生的帽子,然后拿起“香皂”假装洗手,接着就开始拿起注射器对着自己的手指假装打针,这是申研鸣也来了,换上帽子后又让我帮他穿上白大褂,穿戴整齐后,从橱子里拿出吊瓶挂到挂钩上,然后又把小药箱拿出来,两人玩起了里面的材料,我假装成病人,捂着肚子一边“哎呦、哎呦……我的肚子好疼啊”一边走进了小医院,两个小医生看了看我,不知所措,我又说:“可能是我昨天晚上喝了凉的饮料了,医生快给我看看啊。”赫赫指着小凳子说,“坐下”我坐下后,两个小医生还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说“医生啊,我要不要吃点药啊?”赫赫想了想从药柜子上拿起一盒药递给我,然后又玩起了材料……

  观察分析: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明显的角色意识,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大多数孩子都有过,所以对扮演小医生的角色很是向往,可是对于扮演成医生或病人的角色后具体应该做什么还是很模糊。这几天班上新开设了小医院角色游戏区,游戏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大多是对各种医用材料的探索把玩,分角色来玩游戏的少,所以,我们就要给孩子这方面的引导。

  实施策略:

  首先可以准备一些看病过程的图片让孩子观察回忆,知道怎样看病,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小病人就有事可做了,在孩子熟悉后把这些形象化的图片再贴在小医院的门口,让孩子可以有直观的参照 ;其次,对于角色的分配上也要考虑。和孩子商定为一个医生、一个护士,这样才符合实际;再次,坚持每天游戏后的评价,帮孩子梳理正确的游戏方法。总之,孩子的游戏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可以提升生活经验的。

【大班爱心医院观察记录】相关文章:

1.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

2.幼儿园观察记录

3.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

4.幼儿园大班家访记录

5.幼儿园大班个案记录

6.幼儿园大班听课记录

7.幼儿园大班反思记录

8.幼儿园大班安全记录

9.关于幼儿园大班评课记录

帮助别人的爱心小故事 素描爱心的画法步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