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作文

2021-06-08 长城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城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城作文 篇1

  站在一个山坡上,望着蜿蜒起伏的长城……我想着。

  长城她老了,经历了千年的沧桑,荒草凄凄,断壁颓垣。听,她在诉说……

  追溯到动乱的春秋时期,诸侯们为保卫自己的国土,修筑了小段长城以自卫。秦统一后,在暴君的一声令下,几百万农民无奈地丢了锄头,告别了妻子,背起了沉重的篓筐,一砖一砖,一层一层,一月一月,一年一年。数不清的日子里,多少次挥汗如雨,多少次的因疲惫而倒下,多少次的望穿秋水,多少个孟姜女在哭泣,长城在他们的血泪辛酸中慢慢地垒了起来。坚硬不摧的是他们的意志,闪耀在山峦上的是他们的智慧结晶。长城的脚印从这里开始,开始延伸。

  几百年过去了,华夏子孙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长城见证了他们的兴盛和衰亡,舒适地享受宁静。直到日本的铁骑踏上了这片土地,刺破了美梦,用他们的长枪刺刀任意蹂躏着淳朴的百姓,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狼藉。人们愤怒了,他们怒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华大地上又陷入了纷战中,人们重新拿起了他们的兵器,用满腔热血去保卫中华大地。

  很快新的长城建立起来了,人们也学会了使用新式武器,并懂得了只有发展才能强大。在人们的不断努力下,日本灰溜溜地跑了,长城变得更加牢固不可摧。

  中国建立了,不久改革开放了,饱经沧桑的长城成了中国向世界展现风采的历史遗迹。斑驳的砖墙,莽莽苍苍的树林,各种奇花异草……长城既有着古老,又是新生命、新奇迹。正如康有为所说“山河表里灿斑斑。千秋遗胜迹,万国发惊叹。大隧车穿南北贯,翩跹凤舞龙蟠,建成高速坦途宽。秋高气爽,四野有奇观。”长城,不只属于我们,它是世界的,它是世界精神园林中一座永不倒塌的丰碑。

  从古至今,长城越过了一个个槛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她向我们诉说着逝去的历史;她释放着各种精神的光彩;她孕育出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她更把道路铺向了未来。长城,在中国大地上飞着,她一直在延伸。她的脚下,烙着中国的印,烙着世界的印;她的天空,燃烧过华夏的烟,绽放出世界人民的笑脸。

  我望啊望:辽阔的边疆,远古的破墙。前世的沧桑,后世的风光,万里千山牢牢接壤。围着老去的国度,围着浩瀚的岁月,长城飘向了天际。我知道,她又在进行一段新的旅程。

长城作文 篇2

  在浩浩汤汤的华夏大地上,横亘着一泓游龙。长城,以历史沧桑感和雄奇、阳刚、悲壮的审美特征,辗转于岁月的车轮间,承担了一个进述者的身份,从容地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娓娓道来。

  当斑斓的色彩演变为苍青的深沉,它淡褪了流逝的岁月;当坚硬的土石演变为绵亘的`路途,它沉淀了瞬变的叹息;当平滑的墙垒演变为凹凸的印迹,它浸濡了零殇的考验。当这一切一切都成为过去,当历史不再留有伤痛,时间不再负担使命,记忆不再承受责任,长城,或许会进入一种自我失落的精神恍惚。

  记得十岁那年去北京,首次见到长城的激动,就将小小的一颗心塞得满满的。那巍峨的高山,苍劲的松柏,气势磅礴的一座座堡垒,都像与生俱来的,深深地烙进我的脑海里。或许,我的长城情结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长大了,再想想,只觉得长城不仅仅是在气势上征服了我,更是在精神上,在思想上,给了我一次巨大的情感冲击,让我从孩提时幼稚、愚昧的空间中走出来,去感受更为广阔、神奇的疆域。

  追溯中国的长城史,最早该是在战国时期吧。嬴政这位雄韬伟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早将眼界放到了千年以后——筑长城,巩固边防。“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苦役的归宿似乎总是灭亡。我们听到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悲恸,听到了小吏奴役劳工的鞭笞声,更听到了秦王朝摇摇欲坠的断裂声。然而秦始皇终究是伟大的,将秦、赵、魏三国的长城连成一片,开创了中国修缮长城的先河。

  无论哪一个朝代,巩固边防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晁错曾上书汉武帝,大意就是让他管理好长城边事,首先使外夷不敢入侵,才能治国平天下;北魏的高闾也曾奏谏过统治者,大意也是如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人武将早已认清长城的重要性。此时的长城,不仅表现为坚固的防御工具,更深一步地说,是人们那颗希望安定、太平的心的寄托。

  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清代。众所周知,清是满族人创立的——也就是前面说的“外夷”。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的满人就是越过长城,浩浩荡荡地打败汉族并夺得了天下的。这对于那时的统治者就有一疑问:长城,长城也不过如此,看我大清,还不是轻而易举就攻了进来。这在康熙对蔡元建议修筑长城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来:“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康熙,他主张人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这就是最坚固屏障了,何必劳民伤财,大兴徭役?看来,我们的这位皇帝还是蛮有人道精神的。可他当时到底是“人道”还是“自傲”,谁人说的清楚?正是由于这样,可以这样说:直到现在人们对于修长城的利弊问题,仍存在激烈的争论。前不久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他是站在康熙一派的,起初是很震惊,尔后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像秋雨先生这样的文人墨客,对“人道”的理解应是不肤浅的,或许也就看得很淡。这些,在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书中都可以看出。

  然而,我要说的是,我对余先生的看法还是略有微词的。

  长城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力量的象征。修长城虽然艰难,但到底修起来了,而且修得大气,修得酣畅淋漓,修得让世人叹为观止。这代表什么?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毋庸置疑!我们可以想见,当初那几吨重的巨石是怎样通过两个脆弱的肩膀扛上去的,又是通过什么方法使两块青石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想要做成这件事也绝非易事,更何况是在人类文明尚未完全开化的古代。中国人民以超乎寻常的坚毅和智慧,用累累的白骨筑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与其说中国的文明开始于黄帝时期,不如说其开始于这里。因为,一个民族文明的真正开端,在于一个民族精神人格真正建立之时。而此时的中国人,已在苛役的折磨下砥砺出了真正光辉的人格,锻造了堂堂正正的民族意识。中国的民族精神正在于此,中华民族的可爱也正在于此。

  其次,长城是一座促进民族融合和交流的桥梁。正是长城的存在,我国北面极少患事。即便有,中国也是占着上风的;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俯瞰环境,疆域一扩再扩,而这些民族看到中国制度如此先进,中国物产如此丰富,都丝毫不后悔当初的称臣,反而乐于被这样一个国家领导着。而这一切,最初,只是因为长城的气势让睹其真容的人怎敢睥睨!这样一来,长城就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了,这是一个有关国与国,族与族的大问题,在今天,可称作是国家大事了——外交关系。由此看来,那时的长城地位,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外交部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超越了某些物质性的东西的。当然,也有民族依旧轻视长城的,但它们的下场,只能由历史去记证。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长城更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文化,本应是一种提醒和思索。正是由于长城的存在,我们才会去思索一些更深沉的话题。这些话题不只是关于长城本身的。因为,我们在长城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朝代的更迭,疆域的损益,都可以在长城身上找到例证。长城,更应该是一种思索的积淀。正是我们在它身上看到了太多兴衰,那么,我们该怎样才不致于重蹈覆辙?该怎样才能让北方的这座堡垒始终如一,岿然不动?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值得思索。因此,长城也就成就了文化,文化也就成全了长城。我们不能让文化生态系统荒芜了才去拯救,而要时时刻刻记住我们的使命。有人说得好,一个国家最怕的不是失去疆土,不是战乱不堪,亦不是奸人当道,而是文化。只要文化不流失,这个国家就永远不会灭亡。只有当文化真正西去时,也就是这个民族气数已尽时。文化,是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工具,也是最犀利的武器。

  现在很为长城感到悲哀了,因为今日的长城,其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语矣。现在的它,已经“沦”为人们游览的景地。昨日的古道,今日只看得见满眼的照相机和指手划脚。我们似乎已失去了对远古文化虔诚的尊敬了。

  不知道这是长城的悲哀,还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当代人,真要好好反省反省了。

  文化,我们都已经抓不住这个词了,不是吗?

长城作文 篇3

  我一直盼望着能有机会登临长城,一睹长城的雄姿。终于,家人带我去了让我朝思暮想的长城。至今,长城那雄伟壮观的英姿仍浮现在眼前,我对当时那激动、快乐与自豪的心情仍然记忆犹新。

  记得刚到长城脚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向长城上爬去,才爬了一小段,便气喘吁吁了。我不由得想:我爬上来都这么累,古人是如何把这一块块巨大的条石运上来的?他们又是怎样建成如此坚固的工程,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还能屹立不倒?真是不敢想象啊!

  我举起双手,在长城的怀抱里尽情地奔跑着,快乐地跳跃着,高声地欢呼着。长城好像一條巨龙卧于蜿蜒起伏的山岭之上,我感觉自己好像是坐在它身上的一个小小的仙子,任由它载着,飞越崇山峻岭。

  一阵欢呼之后,我缓了下来,注意到城墙上有许多垛口和方形的孔洞,这应该是古代打仗时架武器用的。我仿佛看见了一位位镇守在这长城上的战士,他们身穿铠甲、挥舞着刀枪,英勇地抵御前来侵犯的敌人。他们坚定地守卫着长城,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突然,我的耳边响起一段熟悉的旋律:“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千百年来,万里长城不仅是中国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也是一个爱我中华,守我家园的“好汉”了!

长城作文 篇4

  听说“长城从东头山海关到西头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有那么长?我不信!于是在金秋十月,我们全家登上了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到了那里,我被长城雄伟壮观景象深深的吸引住了。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盘旋。真所谓长城长呀,一眼望不到边;长城宽呀,足可以并排过四辆马车。

  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盘山道走了很远,在不远处的山峦上赫然醒目地刻着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不到长城非好汉”,更加激发了我登上了长城的决心。我在走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腿脚酸痛,四肢无力,但当我想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心想:“不登上长城绝非英雄。”于是我擦去脸上的汗水,继续向上攀登。妈妈告诉我:“那方形的缺口是了望口。”了望口应该是用于向外了望侵略者用的。我透过两旁了望口向外望去,外面的景色真美啊!深绿色的田野、陡峭的山峰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郁郁葱葱的数木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

  长城是用来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防御工事,在修建时耗资千万,用工无数,历史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感动了好多人,同时也说明修长城给老百姓造成的灾难。站在长城上,想起劳动人民修建长城时的艰辛,心中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为中国人而自豪!我为登上长城而自豪!

【【精品】长城作文四篇】相关文章:

1.【精品】长城作文3篇

2.【精品】长城作文5篇

3.【精品】长城作文九篇

4.【精品】长城作文9篇

5.【精品】长城作文6篇

6.【精品】长城作文八篇

7.【精品】长城作文7篇

8.【精品】长城作文4篇

上一篇:长城作文 下一篇:长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