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作文

2021-03-04 传统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传统作文 篇1

  “儿子,快到7:20了,快调到戏曲频道,看戏!”我听了恋恋不舍地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最后一眼,然后很不情愿的调到了戏曲频道。

  唉~这都要怪吴老师出了着了个这么刁难人的任务——听一小时的戏曲。哎,有办法了,“哎哟,肚子疼,”老妈冷笑道:“别装了,快听戏吧!”啊,失败了,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乖乖的坐在电视机前看戏了。开始了,演员刚一唱,我身上的鸡皮疙瘩就紧急集合,连续不断。我真不知道,这么难听的东西也能被称之为“国粹”,真是难以想象。这声音难听就不说了,再看看这脸画的怎么和妖怪差不多呢?看得我心惊肉跳的。5分钟过去了,我实在受不了了,便向老妈求起情来:“妈妈,你看,我这几天表现也不错,也看了一会儿了,能不能就此结束啊?”我陪着笑脸对老妈说。而老妈也不温不火的对我说:“不行啊,这是你们吴老师布置作业,一定要一个小时的,现在离一个小时还早着呢?我得做好监督工作,要不然我就是不负责任的家长了。”唉~诡计又被老妈识破了,没辄了,看来,逃是逃不掉的了,那我就拖延时间,我一边看一边东摸摸西看看,就等着一个小时赶快熬过去。这时候,老妈突然对我说:“张若怀,你就在这给我认认真真的看,我就在这里既陪着你看也监督你,你定下心来看,也许,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见此情景,我只好耐着性子,硬着头皮认真地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渐渐地被戏曲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这部戏的名字叫“赵氏孤儿”,说的是一些正义的侠士为了保护一个忠诚的宰相的后代而舍生忘死的故事。再接着,我又被演员那生动的表演给吸引住了,只见那些演员表演得活灵活现,双眼炯炯有神,看着看着,我不知不觉也在一边手舞足蹈的学了起来。可是,我的表演实在太差劲了,看起来是那么的笨拙,呆板。这时候,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的含义啊!这一招一式是经过怎样的刻苦训练才练成的啊?不由得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出对这些演员的敬意。就在这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过去了,而我还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着。

  第一次看戏,可真令人难忘!我从最初的不情愿,到后面的津津有味地看完。这次看戏使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你去尝试,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国传统作文 篇2

  节日就像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就像一只娇莺在唱歌,节日里充满了欢笑和快乐。除夕和春节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了。

  除夕的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春节的时候,我们我是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包饺子。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有我喜欢的演员:赵本山,范伟,小沈阳,丫蛋.快到半夜时,我们就下楼去放鞭炮。钟响敲响时,就代表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一起吃了饺子。在剩下的日子来我们去串们去了。就在我在别人家玩的高兴时,我我突然想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年?爸爸告诉我:““年”是一种野兽。每到腊月的在最后一天,便出来惊食吃人,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人们发现这种野兽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为了驱赶它,人们用红颜色是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为“桃符”。还有人燃烧砍伐来的青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和光“年”见了桃符,听到爆竹响,吓得赶快逃跑,这样大家就安然无恙

  春节我过得真开心呀!

  这是我家过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你们家过的中国节日是什么,又是怎样过的呢?

中国传统作文 篇3

  行书是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字体。它虽不像楷书那样端端正正,也不像草书那样潦潦草草,但却写得比较放纵流动,人称“八分楷书”。

  行书不是哪个人单独创造的,其实它也同其它字体一样出自于群众书写者。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的应用,直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才盛行起来。

  行书,简而言之就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加些细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方便的'字体,故而于楷书相间流行。因它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就是运用了一些草书的特点,来简化楷书的笔画。总体来说,它比楷书要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容易辨认。比如“话”的“言字旁”,原楷书繁体字为七画,行书就只有两画。其次笔法流动自如,增加勾挑与牵丝。写楷书要求点画分明,一笔一画的写。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灵活,用笔活泼。

  行书中最著名的就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卧虎龙阙”来形容其字的雄强俊秀,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二行书”则是唐代颜真卿的《祭征稿》,其字写得劲挺奔发。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古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当然了,还有黄庭坚、米芾、蔡襄等都非常擅长写行书,他们有不少作品传世。

  王羲之的《兰亭序》最受人欢迎,它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通篇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又有艺术匠心,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却统一的效果。《兰亭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写行书,就需要大小相兼,也就是每个字大小不同,不过也不可以过分的大、小。而且每个字、每个笔画之间都存在着连带关系,既有实连,又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当然了,写行书还是得收放结合,一般长为放,短为收;回峰为收,侧峰为放。但也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收下放。

  一篇好的行书,布局也是必须注意的。要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却没那么潦草。

  行书具有紧贴其它书体的特点。所以孙过庭的《书谱》中说道:“趋势变适时,行书为要”。行书可以分为真行、行草两个方面。真行是比较规整近似于真书的行书。据唐代张怀的《书议》记:“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真行”亦称“楷行”、“行楷”。世间以王羲之为“真行”第一人。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我无限钟情于行书的魅力与独特。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一样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行书的变化多端,或挺拔如峰,或如龙蛇盘绕,或浩瀚如海......

  行书,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它方便了我们的书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书的美,行书的变,行书的趣,行书的奇,让我们大饱眼福,它用它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流畅活泼向我们证明了“汉字”,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实用】中国传统作文3篇】相关文章:

1.【实用】中国传统作文三篇

2.【实用】中国传统作文四篇

3.【实用】中国传统作文4篇

4.实用的中国传统作文300字3篇

5.中国传统艺术作文

6.中国传统春节作文

7.中国传统佳节作文

8.中国传统艺术作文

上一篇:优秀传统作文 下一篇:传承传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