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个园导游词

2018-01-11 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向旅客们介绍景点使用的套词。下面小编收集了扬州个园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扬州个园导游词

  分峰造石当为扬州叠石的一大特色。个园是这方面的代表。该园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于明寿芝园旧址重建。清时为马曰璐兄弟二人别墅,小玲珑山馆,二马是安徽祁门人,虽经营盐业,但雅好书画,尤其不惜重金收藏典籍,家中藏书百橱,积十余万卷,《清史列传.儒林传》谓其“藏书甲大江南北”。家中有丛书楼,觅句廊、看山楼、红药阶、透风透月两明轩,至今旧制尚存,故名仍袭。全祖望曾写《丛书楼记》,称:“百年以来海内聚书之有名者,昆山徐氏、新城王氏、秀水朱氏其尤也,今以马氏昆弟所有,几过之。”可见其藏书之丰。可贵者马氏并非将典籍深藏秘阁,宁饱蠹虫,不轻易借人,而是编成《丛书楼目录》,方便文友查阅,使书尽其用。诗人卢雅雨,学者惠栋,藏书家赵昱都曾借抄马氏秘籍,而全祖望、厉鹗都曾长期寓此写成了学术专著。如惠栋所赞:“玲珑山馆群疆俦,邱索搜较苦未休。”

  黄虽为巨商,但也喜爱文化,人称主人“**竹”,自号“个园”,以号作为园名。

  该园据说出自石涛的手笔,他一生多游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使之在个园设计中取材自然,却又敢破常格,因而以四季假山汇于一园的独特叠石艺术闻名遐迩。

  未入园门,只见修石依门,筱竹劲挺,两旁花台上石笋如春笋破土,缕缕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形成“个”字形的花纹图案,烘托着园门正中的“个园”匾额,微风乍起,枝叶摇曳,只见墙上“个”字形的花饰不断移动变换,“月映竹成千个字”(袁枚),你会不自觉地叹出“活了”!

  过春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夏山,全是用太湖石叠成,秀石剔透,夭矫玲珑。步入曲桥,两旁奇石有的如玉鹤独立,形态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态可掬。抬头看,谷口上飞石外挑,恰如喜雀登梅,笑迎远客;远处眺,山顶上群猴戏闹,乐不可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过曲桥入洞谷,洞谷如屋,深邃幽静,左登右攀,境界各殊。山涧石缝中,广玉兰盘根错节;窗前阶下,雨打芭蕉玉立亭亭。人行其间,只见浓荫披洒,绿影丛丛,真是眉须皆碧了。

  秋山最富画意,山由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堆就,其石有的颜色赭黄,有的赤红如染,其势如刀劈斧削,险峻摩空,山隙间丹枫斜伸,曲干虬枝与嶙峋山势浑然天成;山顶翼然飞亭,登峰远眺,群峰低昂脚下,烟岚飘隐其中,虽是咫尺之图却有百千里之景的磅礴气势。

  如果夏景是以清新柔美的曲线的太湖石表现秀雅恬静的意境,那么秋景则以黄山石粗犷豪放的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一具北方山岭之雄,一兼南方山水之秀,峻美、秀美风格迥异,却又在咫尺之内巧以楼前立体长廊相连,浑然一体而不突兀,和谐统一极富画意诗情。

  从黄石东峰步石而下,过“透风漏月”厅,是用宣石堆起的冬景。宣石中含有石英,迎光闪闪发亮,背光皑皑露白,无论近看远观,假山上似覆盖一层未消的残雪,散发着逼人的寒气。山畔池旁,冬梅点点,疏影横斜,暗香浮动,“霜高梅孕一身花”(袁枚),真是“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有人说景石四标准:“透、漏、险、瘦”,似乎已成定论。不!这不过是一般的叠石技巧,像个园这样分峰造石,构成四季假山,游园一周,似游一年,已见构园者的不同殊俗;更可贵者,这春夏秋冬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截然分开,而是浑然天成。你看冬景虽给人以积雪未消的凛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景犹如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路随景转,景随路换,叠山之外,园中又因势散散落落布置一些厅馆楼台、石桥小院,配上联对匾额,更有鸟啭莺啼、蜂舞蝶恋,恰到好处,点到人心,构成美的和谐。

  篇二:扬州个园导游词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是在“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的,是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并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万千生态竹】

  园主黄至筠,黄颜色的“黄”,宾客至上的“至”,“筠”竹字头,全园占地面积2万平米,相当于将近四十亩地,共分为三个区域,现在位于的是北区万竹园,可以先转过来看这个竹。龟甲竹。上面的节片似龟甲又似龙鳞,坚硬粗糙,凹凸有致,楠竹的变异品种,是珍稀观赏种竹,因此极为稀少,扬州呢也就有这么几根,园中这地方呢,有竹子60余宗,共计20000余杆,别这个斑竹、方竹等等。

  那么这会呢,该讲这个名字了,为什么园子不随主人叫黄园呢,园主人叫黄至筠,而“个”字在汉语中最早的意思是量词,一个人,一个苹果,而中国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文字,我们可以稍微看一下,竹叶倒过来看不正是一个两个的个吗?主任喜欢竹子 所以叫它“个园”,他认为竹本固、心虚、正直,而且我们平常看画家的画上也有很多竹子。

  这个竹子呢,大明竹,它主要是观叶类类,这个呢在扬州当地可能做盆景比较多。前面这个竹子,黄颜色的杆,猛一看想是枯死的竹子,但不是,它长出来就是这样的,就想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一样吗,它是日本友人赠送过来的,和我们中国产的金镶玉有一点点像,也是黄颜色的。

  苏东坡曾讲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而扬州他地处江淮,柱子总共分有两大类,还记得刚刚所看到的龟甲竹吗,它是一根一根分开长的,而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变是一丛一丛、一簇一簇的,这个是簇生的竹子,根部都连在一起,并不是刻意栽成这样的,叫做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为什么叫它孝顺竹呢,中间是新竹,外面是老竹,新竹围绕着老竹,向来遵从着古训,“父母在,不原游。”而老竹册殷勤地呵护着新竹,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

  主人当时建个园时花费银两,总共花了600万两。这个600万两在当时相当于江苏一年的财政收入。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也曾也下“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

  【竹西佳处】

  行至逐尽尽头,可以稍微抬头看一下,有一个匾额,“竹西佳处”,竹西,所取自于杜牧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来到了宋代词人姜夔的《扬州慢》中提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再后来人们就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而我们稍微走进一点,抬头看上面的第一个字,竹,两“个”,所以当时讲“个园”可以讲“竹园”,但可能说竹园俗气了,浅白了,所以叫“个园”。

  【桂花小径】

  近来看看这个贵宾道,现在咱们看到的小径,贵宾道也叫“桂花小径”,两边所栽植的全是桂花树。鬼话花期,中秋前后,八月规划香,92年的时候,将个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两个皇家园林,两个私家园林 ,同时1998年的时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丛书楼】

  这座楼叫丛书楼,从名字可以知道,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桂花向来和旧时人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密切相连。黄至筠在园中值桂花,置书楼当然是希望子孙后代才华出众、仕途通达。丛书楼上下两层,但是却看不见楼梯,这是为什么呢?待会给大家解释。楼下有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同趣在山。这座小楼原来的主人是著名的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马氏兄弟一生独以“古书、朋友、山水”为癖,丛书楼中曾经有藏书10万余卷,而且有很多孤本、善本。乾隆年间修订《四库全书》的时候,

  马家是南方藏书家中献书最多的,乾隆皇帝在《上喻》中对他们褒奖有佳,接下来要参观的就是住宅部分了。

  【住宅区】

  在这个地方呢,就是他们家的住宅部分,而住宅部分又分为福、禄、寿、喜、财,但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分别以“福、禄、寿”为主题,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家的家居生活考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东路建筑。“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由于原来的'厨房早以废弃,为了让人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状况,在此屋按传统厨房布局做恢复性陈设布置,内设大锅灶,置食盒等等厨房用具。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是餐厅了。盐商们对吃的东西自然很考究,自个儿吃的早餐,燕窝参汤外加两个鸡蛋,但这个鸡蛋并不是普通的鸡蛋,是用人参、红枣、白束、当归磨成粉之后加如饲料中给鸡食用。这一个鸡蛋相当于当时的纹银一两,就是160今大米。餐厅梁柱取材楠木,是楠木中最名贵的一种,金丝楠木,所以成为楠木厅。这个厅堂里面的饰物都是圆的,吃饭的时候当然要“团团圆圆”了。中间单位这个屏门上是八怪之首的金农写的一个漆书,金农写漆书时,把毛笔前面剪掉了,写出来的字像是排笔写的。“饮量岂止于醉;雅坏乃游乎仙”。立柱联是“家余风月四时东,大羹有味是读书”,此联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又指出读书的重要,放在餐厅里是再合适不过的。而中间的摆饰,左边一个西洋镜,右边一个倒插屏,就是东平西静的意思,平平静静,安安定定,是一个徽派摆设,而扬州这边的盐商以徽商居多,但这个主人可能是一个例外,是浙江人。

  【清美堂】

  清美堂,做人清清白白,清正廉洁,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是黄家接待一般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中间的台上跟刚才的楠木听有所不同,多了一块石头,钟乳石,东屏西镜连在一块就是“终生平静”。这副楹联可谓是他们家的家世,是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所书。“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检,”就是说传家没有别的办法,不是耕种就是读书,富裕之后最好的治家方略只有勤劳与节俭。这里的建筑一路比一路好,待会我们可以看到更好的。

  【东路建筑:禄】

  我们可以抬头侃侃瓦头上,三角形的瓦上,第一排是禄字,地二排全是梅花鹿的图案,东路这一主题“禄”,高官厚禄,官云亨通,是他的别音,每一路都有主题,一路比一路还要好。

  【中路建筑:福】

  中路的主题是“福”字,第一排的瓦片上是福字,第二排的瓦片上是一个倒挂的蝙蝠,“蝠”倒了,即“福”到了,里边这个一个堂,汉学堂,主人自个非常崇尚汉代文学,汉带文学的主要思想,儒家思想,包括现在的外国人讲中国也都是汉学,孔子的中庸之道,这两旁的松、柏,我们都说千年松万年柏,这个也非常珍贵,但这个柏木没有金丝楠木贵重。这里是扬州目前保存下来的柏木厅,中间有个楹联是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书,“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样成树杆新生竹直似儿孙”,楹联中间悬有竹石图也是后人仿板桥之作。上联讲读书要读有用的书,而独到废寝忘食,下联是、讲竹子新长出来像儿孙生长一样,像竹一样正直,虚心,有节。这座厅堂通常是为接待礼仪服务的、备事之用。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三间两厢的院落,为中路中进。这里是黄至筠次子黄 夫妇居住的地方,黄的主要工作是“辑 ”和同时代另一位学问家马国翰齐名,被称为“辑 两大家”,黄十分推崇汉学,治学严谨,著名学家阮元称其为“勤博”,富家子弟能以勤博留名,当属不易。大儿子跟三儿子在广州,所以房子我们

  目前没有看的到,我们所看到的只有二儿子和四儿子的住所。我刚刚硕果,原来的房子与200多间,开放的只有60多间,所以很多我们没有看到。

  【西火巷】

  这个巷子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是一头宽一头窄的,所以俗称“棺材巷”,它呢,就是扬州人俗称的“火巷”,将两边的住宅分开,这样一边着火了,烧不着另外一边,起到一个放火的作用。走到巷头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口井,这个井放在这里是跟有学问的,棺材巷,太不极力,而这口井放在智力渠道了一个改变风水的作用。而墙跟其他的墙还有区别,中间用板砖竖着砌出了一个拱型,而上面的是用青砖横过来砌的,再上面是大铁钉钉进去的,这样呢,可以防止长年打水导致墙体坍塌,起到了巩固墙体的作用。这个原理也就相当于现在建筑混凝土圈梁加固作用,著名的赵州桥也是利用的这个原理。

  【西路建筑:寿】

  这里呢就是于“寿”为主题的西路建筑。同样,第一排瓦头上刻了“寿”字,而第二排上画的是寿桃,门窗隔扇上,采用的仙鹤图案。

  【清颂堂】

  现在的这个厅堂叫做“清颂堂”,是主人家用来接待比较重要的客人,可以抬头看一下,有没有什么特别,对,他没有大梁。此厅堂不但是黄氏三路住宅中最宽敞的厅堂 ,也是扬州古民居中遗存的最高厅堂,厅檐、廊檐的高度达502米。因为黄至筠晚年的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此厅堂也是家族聚会祭祀的场所,也是时而唱戏“堂会”的地方,后面看一下主人自己住的地方。

  楼上是夫人平日活动的地方。仔细看一下这个地方与其他几路的有些同,里面是用的明三暗五的格局,当时受封建等级制度的规矩,庶民只能正房三家间,民间为避之规矩就巧妙地采取“明三暗五”的组合。而后面的这个是他小女儿的房间,女儿的房间一般都在父母的后面,意思是见女儿必须要经过父母的允许,养在深闺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那个时代女子应遵守的,但这个女儿还是可以活动的,而活动的场所就是后花园。

  【叠石区】

  接下来的就是个园最著名、最有特色的建筑,“四季假山”,个园被评为四大名园呢,大部分就要归功于它了。门外两侧各自方形花坛。坛内修竹劲挺,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点出了“雨后春笋”之意。寥寥几笔点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过了月洞门,看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这里所用的太湖石形态别致,酷似各种形态的动物,其实这就是一副“百兽闹春图”,亦称“十二生肖闹春图”,看这些石头是“三分靠眼观,七分靠想象”。

  【宜雨轩】

  转过来看后面,花园的中心建筑,“宜雨轩”。进入厅内大家可以看到,此厅的南北面装的是雕花窗栏隔扇。此厅最大的特点是,人在厅上座,景从四面来。它是主人用来接待宾客的地方,由于厅的四面都是透空的,因此不论刮风下雨,厅内的客人都能品赏外面的景色,后来叫它“宜雨轩”,就像抱柱上的楹联所写,“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始至今雨初来”,第一个宜是不是比第二个少了好几点,古代汉语中的雨指的是朋友,点数越多朋友越多。上去之前先走一下这个台阶,像不像一个云朵,平步青云。这上面有个亭子,是当年主人养鹤的地方, 旁边有一颗柏树,和在一起,松鹤延年,,而个园的镇园之宝是那个有三个洞的石头,为什么说它是镇园之宝呢,第一这个石头是一整块;第二,扬州自古有月亮城之说,这块石头看上去像不像个“月”字。诗人徐凝写过一首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月字的一横挡住像不像一个丑字?贾平凹先生曾经说过,石头丑到了极处也就美到了极处,三个洞自上而下,天时、第利、

  人和,要形成这样一块天然的石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看这后面是不是有一条弯着尾巴的鲤鱼,利于跟丑石在一起,鲤鱼跳龙门,节节高升。

  相传“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对面的一块石头,看的出来吗,一个乌龟,壳上站着一个青蛙,旁边的两棵树是广玉兰,有着180年的历史。

  【抱山楼】

  这个楼叫抱山楼,为什么叫“抱山楼”呢,山抱楼,楼抱山,所以称为“抱山楼”,是他们家用来宴请宾客的地方,上下各有七间。这个地方是后花园唱戏的地方,亭子里面吹拉弹唱,一般女眷可以在楼上观看,而我们脚下的这个长廊全长不过45.8米,但它却是全世界最长的长廊,为什么呢?因为走完了这个长廊也走完了四季,走完了长廊便到了秋山,在游秋山之前要知道一个口诀就会少走许多弯路,“直不通曲通,明不通暗通”。

  【秋山】

  秋山用的是安徽黄山石,秋天最高,秋高气爽,这边是个园的最高点,“拂云亭”意思是站在上面可以拂到天上的云朵,以前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古运河,但是现在的建筑崛起,已经挡着了,秋山里面俨然是一个小石屋,石做的床,石做的凳,石做的灯,可以在这里下下棋,看看书,俨然一个空调房。

  大家请抬头看,秋山还有一个小阁,坐东朝西,名为驻秋阁,阁西有楹联“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行寻”。这是郑板桥的句子,用在这儿是非常恰当的,而主人在此建厅阁的目的是什么呢?秋天,收获的季节,就像主人现在的成就,他希望能够留驻秋天,因此建了这么一个驻秋阁。前面说的丛书楼的楼梯就在这儿,是用石头铺成的,用木头走路会有咔咔的声音,所以便用石头。

  【冬山】

  冬山,是四景中占地最小,但却是最有特色的一景,是用安徽宣城宣石,宣石又名雪石,是含有石英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冬天的景象非常萧条,整个冬天都是狮子的图案,被称为“雪压百狮图”,地下用碎矾石铺成,可以踩一下,岁岁平安。这个大树,是两百多年的榆树,年年有余,把它放在最后,可谓独具匠心。这个就是最后的景,墙上有四个大洞,冬天有风的时候。会形成气压,发出声响,模拟风声。个园的点晴之笔,在那,窗户里的景色还记得吗?对,是春景,正如那句老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扬州个园导游词1000字】相关文章:

1.扬州个园导游词12篇

2.扬州何园导游词

3.扬州导游词

4.扬州东关街导游词9篇

5.扬州情缘

6.江苏蠡园导游词

7.岭南印象园导游词

8.百万葵园导游词

9.关于初到个园散文

开平碉楼导游词的作文 绍兴和鲁迅故里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