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作作文

2021-04-05 动作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物动作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物动作作文 篇1

  二字词:

  噘嘴 耷拉 翘首 抽搐 伸颈 扫视 挥手 抡拳 鼓掌

  跨步 踮脚 蹒跚 踉跄 趔趄 扭动 佝偻 跃起 匍匐

  弓背 立正 站稳 前倾 后仰 躺下 腾跃 喊叫 争吵

  撇嘴 捂嘴 梳理 拎着 拖拉 散步 跺脚 徘徊 闲逛

  慢跑 踯躅 踏步 空翻 说笑 猛跑

  三字词:

  直勾勾 直瞪瞪 眼巴巴 眼睁睁

  四字词:

  走马观花 引人注目 眼珠一转 歪着脑袋 垂头丧气 闭口不言

  犟头犟脑 左顾右盼 眼观六路 东瞧西望 侧耳细听 埋头读书

  目不转睛 拍手称快 抓耳挠腮 缩头缩脑 大步流星 捶胸顿足

  仰面朝天 东倒西歪 望而却步 踮起脚尖 迎头赶上 一溜小跑

  好了,这篇有关于描写人物动作的好词|描写人物动作的好词作文素材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人物动作作文 篇2

  爸爸的工作十分繁忙,几乎每天中午用来吃饭的时间都很少。无论吃什么,他总是我们家最先吃完饭的。

  这一天中午,我们家吃皮皮虾,我想,这下我要细细的品尝鲜美的大餐了。

  来到桌前,我立即抓起个一只皮皮虾,用嘴吹了吹,仍然很烫手。这时爸爸也快步赶来。只见爸爸熟练地拿起皮皮虾,随意地将脑袋和尾巴掐掉,只留下了中间包着一层带刺甲壳的肉。为了不扎嘴,整个倒着放进嘴里。他为了不弄脏衣服,低下头,接着桌子上的碗,一只手抓住皮皮虾的一端。同时,上下两排门牙不停地快速张开合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将肉完整地挤进嘴里。又像打印机一样,将空壳小心翼翼地吐了出来。空壳仍完好无损,只是一丁点肉也不剩。

  转眼间好几个皮皮虾变成了空壳儿。我被爸爸一连串的动作惊呆了。忘记了剥手中的皮皮虾。此时爸爸已经站了起来,拿起一张纸擦擦嘴,说:“我吃完了。”随即快走到电脑旁,又开始埋头工作。

  啊,爸爸太辛苦了,吃皮皮虾这样的美味也能如此的快,顾不得享受,只为能多挤出时间来工作。

人物动作作文 篇3

  叮铃铃,下课了,班上的机灵鬼蹑手蹑脚地走到小胖墩座位跟前,坏笑了一下,唰的一下把小胖墩的作业本抢走了。然后,后退几步,把作业本藏在了自己的身后。

  小胖墩察觉到了,大喊:还给我!

  嘿嘿!有本事来拿啊!机灵鬼拿着小胖墩的作业本,高高地举在头顶,嬉皮笑脸地说着。

  小胖墩急红了眼,霎时间脸胀得通红,似一只凶猛的饿兽。喘着粗气,步步紧逼机灵鬼,好似蓄势待发的炮弹。可机灵鬼不以为然,神情淡定地靠着桌子与小胖墩周旋。

  大约四五回合后,小胖墩沉不住气了,猛虎一般地扑了上去。机灵鬼眼疾手快,倏地一下闪开了,靠在桌子旁,随时等待下一次的袭击。但小胖墩根本不给机灵鬼喘息的机会,只见他踮着脚顺着桌子,飞一般地跳了过来,伸出双手准备把机灵鬼按住。可机灵鬼也不是浪得虚名,只见他朝右边迈出一步,再朝前面猛地一跳,一个转身,双手靠住小胖墩的后背顺势抓住他的双手,一扭再一扳,小胖墩动弹不得了。

  机灵鬼得意起来,开始向小胖墩炫耀他的作业本。小胖墩恼羞成怒,用尽全身力气,把腿往后一扫,机灵鬼没来得及防备,被绊了一下,趔趔趄趄地撞在了桌子上。小胖墩抓住机会,跳到了机灵鬼的正面,把机灵鬼牢牢地按在桌子上。机灵鬼乱了阵脚,任他怎么挣扎,也无法挣脱。小胖墩的手就像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纹丝不动。机灵鬼感觉到要窒息一般,面色发紫,眉头紧皱,百般无奈之下,只得投降了小胖墩。

  小胖墩抢回了自己的作业本,狠狠地把机灵鬼推开。机灵鬼面色发红,逃之夭夭了。小胖墩得意洋洋地喊着:你给我等着,下次有你好受!

人物动作作文 篇4

  我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同学,他叫周斯杰。周斯杰最大的外貌特点,就是他的眉毛很黑,好像是用笔涂上去的。他的眼睛小小的,圆圆的,给人一种很调皮的感觉。并且斯杰的眼睛总闪着智慧的光芒,让人感到他很聪明。

  周斯杰的知识十分丰富,语文课、科学课都成了他的舞台。每当老师提问他时,同学们就都做好准备,等着他的“长篇大论”。他说的话总是很具体、全面,而且能一下点中中心。一次,老师问了一个跟课外知识相结合的问题。

  同学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也绞尽脑汁,可就是想不出来。这时周斯杰胸有成竹的一下子把手举了起来,老师点了他。斯杰“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出色地回答了问题。老师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同学们也发自内心地为他鼓掌,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我真的佩服他有那么丰富的知识。周斯杰的作文也很好,读他的作文,让人回味无穷,引人深思,读了一遍还想再读。他的作文有时候很有深度,有时也十分精灵古怪。比如:“忍,乃少林最高境界。”……

  要说他作文中搞笑的地方,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周斯杰不仅作文很搞笑,人也很可爱。他总做一些小孩做的事情,好像还没长大似的。像瞪着眼睛,手握成拳头,一副凶巴巴的样子,都是他常有的`动作,十分有趣。跟他在一起,我的肚子可受不了。知道为什么吗?他总是做些很搞笑的事情让我笑疼了肚子。

  我敢预言,他将来肯定能成为笑星。斯杰还是男生们的偶像,总是会创造出一些令他们很兴奋的游戏。这就是一个知识渊博、文采彬彬、可爱搞笑的小男孩--周斯杰。

人物动作作文 篇5

  通过支部组织历次学习,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应牢记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力,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

  作为一名城建人,我的体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城建事业。没有国家的繁荣,就没有个人的发展;没有城建的发展,就无从谈个人理想的实现。作为基层党员,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国家和城建事业中来,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才会随之而生。二是全心全意服务广大职工。服务好了广大职工,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胜过任何奖励。

  生活中,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我们能亲身感受到老百姓的种种艰难和需求,牢牢记住老百姓的利益,能激发出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大事,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义务,维护国家的法律制度,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而奋斗。

  眼下,我们正在创建“温馨道路建设”,只要牢记服务好人民群众,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将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落到实处。

人物动作作文 篇6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认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三种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词准确。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动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景物衬托法,周围环境。用词准确,真实具体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1。在学习内心独白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对自己或对他人要说的话。

  2。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好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者的关系。

  教具准备:

  1。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

  2。课件。

  3。对创设情景时表演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认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1。板书: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2。提问: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

  3。教师归纳: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要学会怎样把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好吗

  二、学习内心独白法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会产生这样、哪样的想法、情绪、感受。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活动。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同学们注意。

  出示礼品盒问:“你们都想到些什么”

  要求学生及时回答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独白。

  2。出示课件,认识内心独白法。

  课件:怎么办呢把这张票给了他们吧,《大闹天宫》我盼了好多天了。不给吧,我说过给他们的呀,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左思右想,我终于想出了个主意,下回学校再组织看电影,不管多好的片子,我都把票给他们。再说,我答应给他们两张票,这一张票,叫姐弟俩谁去好呢干脆这一回我不告诉他们,等下回拿到两张电影票,我再对他们讲吧。

  通过读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明白这段描述也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写出了作者由矛盾到拿定主意的内心活动,是作者在内心说话给自己听的。并通过老师在“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后面加一句“小弟弟呀,小弟弟,你可真把我难为坏了。”让学生明白内心独白法也可以是在内心说话给他人听。

  归纳方法:把人物在内心自己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要说的话写出来,我们给这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起个名字就叫做内心独白法。(板书:内心独白法)

  3。在设情景,及时练笔。

  师述:请同学们再回到这个礼品盒上来,这个礼品盒出现在9月10日教师节那天,老师的办公桌上。当时,我曾经再三强调教师节不许学生给老师送礼物。因此,当看到这个礼品盒后,我很生气但当打开之后,老师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学们,当你看到这种情景,你又产生了哪些内心后动请你用内心独白法写下来。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师生评析,重点点拨。

  三、学习动作暗示法

  1。出示课件,认识动作暗示法。

  课件:我低着头进了门,溜着墙根往里走,眼睛往他们屋里瞟了一眼。偏偏被小弟弟瞅见了,他跑出来问:“有电影票吗”我慌慌张张地摇了摇头。

  引导学生读后讨论:这段文字是什么描写学生的回答不外乎这段文字是动作描写,或人物内心活动描写。教师归纳:这段文字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暗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描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

  做动作暗示法。(板书:动作暗示法)

  2。创设情景,及时练笔。

  师述: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刚刚进行过的单元测试。改过卷子后,我告诉大家这次考试个别同学成绩不太理想,但没有公布分数就把卷子发了下去。这时,我发现有几位同学的反应很有意思。现在,我就请其中的一位同学把他当时的反应再现到大家面前。请大家认真观察。

  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发卷子时,自己的一系列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表演学生当时的内心活动,并要求学生接着“老师把卷子一下子扔到他桌上,只见他”这句话,运用动作暗示法写出这位同学的内心活动。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师生评析,重点点拨。

  四、学习景物衬托法

  1。板书:景物衬托法。

  2。师述:提起景物衬托法,老师就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同学们,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活动呢是怎样写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这些景物衬托出了作者孤寂、忧郁的内心活动。教师归纳:这种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就叫做景物衬托法。

  3。唤起共鸣,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运用景物衬托法写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段,和电影、电视中为衬托人物内心活动而采用的拍摄周围环境的手法加深印象。

  4。指导学生运用景物衬托法进行口头练习,师生评析。

  五、学生运用所学的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展示修改后的习作,师生评析

  重点使学生理解三种方法的关系是相互独立但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在文章中穿插运用,相互协调,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恰当的表达中心思想。

  学生习作:

  咦!真奇怪,这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是谁送的呢它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使郭老师的脸色一会儿“阴

  云密布”,一会儿有“多云转晴”,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让我猜猜,难道会是钱吗不会的,郭老师可不是那样的人。嗯,是一份温馨的祝福是一张记录着往日那些快乐时光的照片是一本以往调皮学生书写工整的作业本或一份保证书是哪位细心的同学发现这几天老师的嗓子沙哑而送的一盒润喉片还是真想马上就知道。郭老师,您就别难为我们了,还是赶快揭开谜底吧。(河南宏力学校 高家慧)

  老师把卷子一下扔到他桌上,只见他身子向后一蜷,猛的打了个哆嗦,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瞟了几眼站在他身旁的老师,又看了看扔在桌子上的单元测试卷。待了好大一会儿,他才伸手把卷子挪到自己面前,捏着试卷刚想打开,又猛的合上了,回过头左看看,右看看,确认没有人注意他之后,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嘴里默默念叨着些什么,大概祈求上天保佑他考一个好分数吧。可能还嫌不够,他又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架,这下中国的、外国的神都求了,加了个双保险,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壮了壮胆子,慢慢伸出右手,捏着试卷,猛的掀开卷子,瞪大眼睛一看,才长长的嘘了一口气,脸上落出了笑意,看来是个不错的分数)

人物动作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们按照上午的计划去打球。 我们到了广场,活动了一下身体,便开始打球了。我先发球,哥哥顺势一挡,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了球台上。哥哥先发球,我挡了过去,我还想抽一个,没想到哥哥把拍一挥,一个飞球直冲我的鼻梁飞来,嘭!正好打在了眼镜框上,吓得我半天没缓过劲来,我气的把球一打,直冲云霄。有一次我们对抽了好几次一直没有分出胜负,那才叫一个激烈!经过我们激烈的对抗,我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通过这次打乒乓球,既锻炼了我的身体,还加强了我的反应能力。

人物动作作文 篇8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程度。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请看下列例段:

  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例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的。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

  他轻轻一跳,双手就握住了单杠,紧接着收腹、抬腿,拉臂引体、抬头挺胸,轻而易举地上了杠。他那匀称的身材,再加上这灵巧的动作,就好像凌空欲飞的雄鹰。

  ①这一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段中带点的动词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脖子上暴起一道道青筋,像扑鼠的猫盯着我。

  这里描写的是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用了不少恰当的动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想一想,这些动词起了什么作用?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准确而恰当的动词。

  我( )起一张饺子皮,笨手笨脚地往里( )着馅儿,然后把皮边儿往中间一(),又( )了一下,再往两边一( ),捏得又扁又平,往桌上一( )。嘿,还真像老手做出来的饺子呢!

  3.按下列要求练习描写人物动作。

  ①仔细观察妈妈炒菜的过程,把炒菜的动作具体地写下来。

  ②通过动作描写,反映出你熟悉的人的性格特点。

人物动作作文 篇9

  今天钟老师又和我们见面了。

  钟老师先问我们:“从我进来到现在我做了几个动作?请你们写下来。”有人写了1个;有人写了3个;有人写了7个;而我呢,写了5个。我写了:开门、进、站、说话和眨眼。最后我数了一下,同学们一共说了22个!

  做完这个游戏后,老师又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叫“你说我做”。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当表演者,另一个当指挥。指挥可以看大屏幕上的人,并且告诉表演者要做什么,但是不可以做动作。表演者呢,他不能看屏幕只可以做动作。

  好了下面我们开始吧。

  第一个被叫上来的表演者是:林子为,而第一个指挥是:江一扬。哦,已经开始了,第一张图是:一个男孩子坐在床上,双手交叉表情非常伤心。江一扬终于开始了“林子为,你坐在讲台上.”林子为坐下后,江一扬立刻发出下一步的指令“你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把右手放在头上。”林子为做了后,江一扬大声说:“好了”。可林子为转身一看大屏幕,发现江一扬说错了。

  最后钟老师说:“以前你们都说大家不听你的指挥,不是因为别人调皮,而是因为自己语言表达的不清楚。”

  今天我要感谢钟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教会了我们平时话的时候一定要表达清楚,这样别人才不会误解。

【人物动作作文九篇】相关文章:

1.描写人物动作的作文

2.人物动作作文6篇

3.人物动作作文9篇

4.人物动作作文三篇

5.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

6.人物动作作文3篇

7.人物动作作文5篇

8.人物动作作文4篇

上一篇:环保行动作文 下一篇:六一活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