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目送有感

2021-03-25 读后感

读目送有感 1

  读过《目送》之后,心中颇有感触,书中那些场景虽然平常,但是发人深省,仔细品读,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我还记得我爷爷的葬礼。在山东,葬礼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很多的程序,那几天里,我记不清楚行了多少跪拜礼,整个人都快累散架了,脑子也懵了。最后一道程序——入殓。跟我爷爷处于同一辈分的几个老人用棉被将灵床上的遗体包起来、封口、抬出灵堂。封口之前,我最后一次看到了我爷爷那张清瘦而又塌陷下去的脸,接着,就没有了然后。

  丧葬队伍进行完入殓之后的跪拜后,灵车载着遗体走了,我站在那条窄窄的小路上,看看遗像,看看还没有走远的灵车,不知道干什么。之前,我见过葬礼上年幼的孩子哭着追赶已经走远的灵车,或者不停的哭闹,我觉得没必要,因为那时的我已经成年,不能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了。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灵车一点点走远,最后消失在拐角处,在回灵堂的路上,我每走几步就看看遗像,心里很沉重,我问我哥:"下次我回来的时候,我该去找谁?"

  我哥沉默不语,他比我大两岁,他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他比我更难受。

  身处其中的时候,我是无法描述自己心情的,读过《目送》之后,我发现没有什么语言能像《目送》那样更能描述我当时的心情。龙应台看着她父亲的遗体火化,我看着我爷爷的遗体入殓,由灵车载着走远,我们都作为亲历者记住了最后一次目送。

  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场景,儿子飞利浦指责母亲不稳重,像个不懂事儿的小孩!我认为这样很不对,碰到这种问题,应该理性的解决。

  我懂事的年纪比大多数人要早,在初中毕业之前,学校里请到了一位心智训练师,他给我们进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从那时起,我开始反思我的所作所为,也是从那时起,我改掉了诸多坏习惯。我几乎没有和我的爸妈发过脾气,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更多的时候,我愿意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和他们的说话。我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我们把脾气好的一面留给了陌生人,把脾气坏的一面留给了最亲最近的人。那些最亲最近的人,我向你们道歉。我不想把我坏脾气的一面留给任何人。前段时间,我和爸妈去山东博物馆,我爸是一个很喜欢历史和文物的人,进馆之后,爸爸很兴奋,一路上没少指指点点,在公共场合,我觉得这样很尴尬,而我收住了自己的脾性,很温和的将我爸伸出去准备指点的手拉下来,一边笑着一边小声说:"爸,在这样的公共场合,你指指点点的多不好,你的看法也不见得正确啊。"我爸笑笑,没有失望,不会尴尬。

  我认为,对父母的态度好一点不是件难事,还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耐心。

  在《跌倒》一文中,龙应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进入大学之后,我经历了一段难熬的日子,所有的事都得自己去做,很累,但是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又觉得很欣慰。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这样的日子,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必不可少。我记得,高中时期,我的班主任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向我们灌输一个概念:自己的事情要多上心,毕竟最终还得靠自己解决问题。我从来没有忘记他说过的话。如今,初入大学时的那种不适应渐渐消失,我处理事情的逻辑比之前好了很多,面对要处理的问题,我觉得心态更重要,首先要愿意去接受,有勇气去处理,然后用实际的行动去解决问题,就算很难很累,对有勇气面对的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有意义的事情不会轻松,值得去的地方没有捷径,我们现在的选择决定我们的结果,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完。

读目送有感 2

  本书在近两个月的碎片时间才阅读完,每个小章的故事都引人深思。作者的文笔细腻,一些小事在作者的描述中,仿佛身临其境,感情的描述往往能够引起共鸣。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地背影渐行渐远。百善孝为先,在父母的教育和陪伴下,我们逐渐的成长,树立自己三观,认知着这个世界,她们陪伴着我们长大,我们陪伴着她们老去。她们操劳着这个家庭,对我们不厌其烦的唠叨。而她们又是为谁,为了身体的一部分,为了自己的骨肉。并不仅仅是养儿防老,而是为了自己的望子成龙的期盼,为了把最好的给孩子,不辞辛苦,日日夜夜的操劳,这就是父母。我对父母的印象是从呵护、依恋、反感、想念、慈祥逐步转变,他们是世界上对自己最好而又不求回报的两个人,而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的去伤害。

  想一想多久没有给父母打过一通电话了,多久没有给父母洗过一次衣服,从小都是父母在照顾我们,而我们又为父母做了多少?我们终归有长大的一天,有着自己的生活。上小学她们接送我们,中学后便开始目送我们的背影。自懂事开始就一直听着父母的唠叨,听多了便开始厌烦,但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感受到她们对我们的用心。

  世界很大,我们想去看看,工作也好,旅游也罢,总会有远离故乡的一天,渐渐习惯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光,每一次与父母相聚时的笑容总是感觉到亲切而又温馨,每一次的离别都能感觉到她们心中的不舍。当父母渐渐变老,她们却如同小孩子般,用最质朴的话语,幼稚的小脾气,温热的目光,来表达着她们对我们的依赖,习惯用着她们的思维模式,用柔弱的语气,和我们聊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减少着我们自认为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但又何尝为父母考虑她们的学习能力,其实她们最在乎的往往是一年中有几次陪着她们共进晚餐,和她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在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永远不知道见到的朋友是不是最后一次,错过了就错过了,繁事众多,牵扯的不仅仅是友情,还有亲情。

  我们很忙,忙着自己的生活中,忙在自己的世界中,总会有些事物与以往不同,来打乱自身的生活,但又不知道何时到来,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却又一直寻找它的踪迹,想去认知它,又无从下手。

  只有从多方面来慢慢地去适应,这个世界上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不要一直一往直前,有时在原地想一想、等一等,会发现不同的风景。

  她走了,你怎么办?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总是在目送着一个又一个身边的亲朋好友,未来我们会再相聚亦或是不在相聚,但因为曾经的相守,分别后的生活习惯都会多多少少的有着改变。

  时间总是默默的流逝,回不去的不只是故乡,还有时间。谁也不能抵挡时间的摧残,河流入海,群山平移,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力量,最主要的还是时间的无情。

  我们总想着那些快乐的时光慢些过,痛苦的时光快些过,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管境遇如何,都能泰然处之,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状态。

  目送,目送着我们长大的身影,目送着父母老去的背影,目送着幸福的开始和结束,目送着战争残酷留下来的悲伤,目送着我们回不去的欢乐时光……

读目送有感 3

  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仅仅用一种诉说的语调,平淡朴实。《目送》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全文满含温情,字里行间却又总是带着那份伤感,酸楚与懊悔。

  短短七十三篇文章,勾勒出一幅一幅的影像,书写了父亲的逝去,母亲的衰老,儿子的离去,朋友的牵挂以及兄弟的携手,自己的失败,脆弱和无奈。

  步入中年的作者,拥有着年轻时所梦想的一切,但后知后觉地发现了父亲早已逝去,母亲早已老去,自己的孩子已不需要自己的庇护,朋友也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已有自己的人生路,在大家眼中那位幸福的龙应台却无法挽留这一切,只能像文题一样目送了。

  背影——送别,长辈的不舍,晚辈的无所谓,这不正是我所经历的吗?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去看望爷爷奶奶以及许多长辈,短短几日的留宿便离开。每次离开,爷爷总是不舍地目送我们,奶奶总是不停地叨语,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对这一些早已淡然。我似乎从来不曾感受到离开时的伤感,不曾在意这种分别,总以为来年还会再见,貌似这短暂的聚会,不过是我在外面留宿几日罢了。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用追。’背影告诉了三个字-----‘不用追’。”我们在青春年少留给父母的总是背影,是父母的牵挂。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自己在成长,我们用自己的叛逆带给父母伤害。哪一天,我们真该回头望一眼!哪一天,我们在转角回眸一笑!

  “时间的不断流逝,从幼年到老年,从出生到入死,人的一生历程只有自己来走,这其中的酸楚只有自己来尝,这其中的感情只有自己来感动,这其中的眼泪只有自己来掉,人生苦短,最宝贵的就是那份真挚的感情,一时的不在意,换来的亦可能是亲人的逝去而造成永远的遗憾。”一时的不在意,换来的亦可能是亲人的逝去而造成永远的遗憾?一时的不在意,换来的亦可能是亲人的逝去而造成永远的遗憾!

  我的'灵魂仿佛经受了一次洗礼。放下《目送》,平息了心情,硬生生地将眼泪逼回,拨出了那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号码,“喂,奶奶??”

读目送有感 4

  她,点一把野火照两岸三地,唤安德烈跨时空问答,如今,携一本《目送》再掀阅读热潮。

  她是龙应台。

  我,读她的《目送》,有感。

  衰亡

  衰老,自我们从娘胎生出便开始,等它到了一个限期,人便迎来了死亡。衰老,死亡,在这本《目送》中出现的频率颇高:《跌倒——寄K》、《最后的下午茶》,这的确是件痛苦的事,程度轻些,遇上发天腰酸背痛,膝盖中有一阵凉意,程度重些,被一堆精密仪表包围,被注射进各种伴有副作用的化学制剂,直至呼吸衰竭……

  无论你今天是否孩童,无论你今天活力是否充沛,你,我们,都在老去。这样看来,《目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都得死啊,不能看不能看。非也,面对既定的归宿,难道就让我们郁郁寡欢下去吗?作者没有直接给我们答案。

  有K(《跌倒——寄K》),选择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作者没有怪罪他的匆促,而是问:在他生前,有没有人告诉他那没什么大不了?有没有人给他一个拥抱?有没有人给他一句鼓励?

  有母亲,携子女行《五百里》为《回家》。在意识渐趋混沌的老人心中,那个存放子女在旁,赶制圣诞配饰,精打细算生活记忆的家就在那里,尽管“家”的一砖一瓦已不在,在空间上不可抵达。

  快乐

  幸而乐也是本书的一大主题。

  我喜欢这大段的排比,也许没有说明什么具体的道理:

  幸福就是,寒流来袭的深夜里,医院门口“急诊室”三个字的灯,仍旧醒目地亮着。

  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幸福》

  这里想提两大关键词:活在当下与乐在其中。一是活在当下,因为脱不开时间空间的引力,我们都按部就班生活。也许你说到外太空好了,可宇航员也有飞行时间限制!二是乐在其中,与之相对的是苦在其中。

  看过名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演出︰花鼓戏、《魔笛》选段、小提琴独奏……想提提本校校友的小提琴独奏。

  “蝴蝶袖”、大饼脸和奇怪的刘海,表演者给人的印象着实不佳。当她持续走向舞台中央,调整好姿势,立定不动示意钢琴伴奏者时,还是觉得她有一点做作。5分钟的表演不长,琴声时而低咽嘶哑,时而高昂激越,时见琴弓行于弦上,时见手指琴上舞。

  台下保持安静,还是有人入梦;台上全情投入,要你抛却成见。

  有人活在当下又乐在其中,有人正相反。

  而龙女士还是那样,游自己的山,记自己的体悟,乐在其中。

  你在走,身后一堆目光,伴着你脚步……

读目送有感 5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目送》里的一句话。

  这学期,我读了《目送》这本书,作者是龙应台。书中一共包含七十多篇散文。分别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年迈、儿子的别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了人生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了对亲情的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第三章——《冬,一九一八》这篇文章。该文是在父亲逝世不久后写的。作者主要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述说了父亲的坚强、好学、仁爱处人、忠诚处事的品质。文章最后一句“文字,彻底被你删掉”,深深表露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敬爱,而父亲人已逝去,就像删掉的文字一般,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整篇文章富有情感,蕴含哲理,令人不禁流连在作者的文字中一遍遍地细细品味。

  作者在文章中写到:“我们记得他如何退回人们藏在礼盒底的红包,又如何将自己口袋里最后一叠微薄的钱给了比他更窘迫的朋友。”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件小事。还记得在六年级的一次美术课上,一名A同学忘记带画纸,只好找班上的同学借。很多同学都只带了一张画纸,其中有位B同学刚好带了很多画纸,于是A同学就去找B同学借,但B同学却把嘴一撅,摇了摇头,冷漠地拒绝了。A同学非常着急,怎么办?借不到画纸就不能在下课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学们都埋头在纸上沙沙地画着,而他只能坐在座位上,手足无措地焦急中。这时,另一名同学从身后传给他一张画纸,轻声说:“我今天刚好多带了一张画纸,你先用吧。”A同学万分感激,连连道谢。在同学的帮助下,A同学顺利地完成了美术课的作业。这件事让我想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连借一张画纸这样的举手这劳都不愿意帮助,那又怎么可能在紧要关头帮助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文章中父亲仁爱处人的品质再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影响了我。我们要怀有仁爱之心,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这种仁爱之心不仅要体现在紧要关头,而更多地是要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些日常小事中。

读目送有感 6

  却又充满了点点滴滴的爱与温馨 也许这也是父母对我们的一种爱,也只有在父母的目送中,那时候,这条路上的艰辛,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但现在我上初中了,而这条路,父母也只好放手,篇篇有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 龙应台在书中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当我独自跨进学校的大门时,再次打开那本书, 《目送》里一共有73篇散文,现在的放手只是为了我们以后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才肯匆匆离去。

  哪怕被伤得遍体鳞伤,小学的时候,却让我读懂了龙应台的那句话,哪怕前方是深渊,所谓父女母子一场,父母的目光也跟着我的背影渐行渐远。

  没那么严重。看了半天,可是,我不停地回头。虽然有些艰辛,我慢慢地走着,才能觉得不后悔;这路上的风景,只有经历过。只不过意味着。我已经选择了一个人的征途,父亲都会送我到校门口,直到我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是,他们爱我们,我看着他们的目光是那么的不舍和无奈,那天,但是,只能一个人走,母亲的老,有些关,前方充满了太多的困难、挫折和孤独,当时。而且,也绝不回头,可是,记叙了父亲的逝,父母不忍心让我们出去受苦,人也是同一个人,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看的是同一本书,他们懂,直到拐角处,才发现。就要勇敢的面对这一切,就在开学的那一天,但我从不后悔。

  原来,可是, 第一次接触龙应台的《目送》,只是我一直没有注意到罢了,总是读不懂这段话,只能一个人做。才觉得甘甜,这一别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才体会到父母对我的重要性。父母是看着我消失在学校的拐角处才离开的,他们只能选择放手,你站立在小路的另一端,却有了不同的感受,满心期待地打开那本书,我清楚地记得。

  小学的时候,因为这条路的艰辛,其实仔细回想起来,舍不得我们,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根本没那么严重,因为,总是想:怎么可能,却又充满了期望,离开父母。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也只有自己采摘,只给父母留下不必追的背影。只能一个人过,只有自己欣赏才觉得美丽;这条路上的果实,迈出第一步,我既然选择一个人走这条路,。我错了,朋友的牵挂字字有刻骨铭心的人生道理,因为他们要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是悬崖,让我们飞向我们自己所谓的辽阔天空,还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就像我在重庆读初中,儿子的离。

  自从在重庆上初中后,选择离开家,我就没发现我父母目送我的背影啊,尊重我的选择,去接受岁月的洗礼,哪怕路程中困难重重,生活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每天造早晨,肯定是作者夸大化了,却还是只好放手,上了初中却渐渐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龙应台说得没错:父母的确是在一次又一次地目送我离开的背影。

  有些路啊,也没悟出什么道理。

读目送有感 7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当合上书时,这句话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久久不散。

  前几天,我在朋友那借到了一本书,是龙应台的经典著作《目送》,一部很文艺的散文集。我匆匆翻了翻,也许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意义,但还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引用富有哲学的语句,将千回百转的故事置入其中,产生让人潸然泪下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写作手法让我不禁对龙应台产生一种崇拜之情。

  看了这本书,我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那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组词语,里面还包含了真情厚意,那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深沉而又最浓郁的爱。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论你伤心与否,生活总要继续,太阳依旧会伴着云霞缓缓升起。浮云落日,星辰流水,亿年不改。有很多人终究会离你远去,但反之,也有很多人,不管你是忧愁还是欢喜,都会一直陪着你,即使你有可能是一颗绊脚石。能遇见这样的人,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梁继璋说,亲人只有一次缘分。无论这辈子彼此会相处多久,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但愿繁花开满城,记忆犹在意微醺。

读目送有感 8

  这是一本深情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龙应台的散文,似是一场经久不散的季候风,席卷了我的心。回忆总是撕扯年华,悲伤亦是染指流年。年少轻狂的我们,总是习惯于棱角鲜明地抵触着父母的爱,恍然如融雪时的河流,冰块相互碰撞着,发出钝钝的声响。唯有将那棱角磨平了,才能真正懂得,那龙应台所讲的所为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变得成熟。

  多少感情,总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以前年少轻狂,总是认为世界不公平,甚至一切都不能原谅,个人的感情潮湿了虚无世界里愈加虚无的心灵。等细致地读完了《目送》,我才清晰地认识到:的确,有些事啊,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口,只能一个人闯;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只有当一个人能够独立地学会一个人走,一个人停,一个人哭,一个人笑时,才能发现真心,才能懂得真爱。

  突然想起一篇微小说:小时候,母亲总是牵着她的小手,一起散步;长大后为了梦想,她越发忙碌;一天饭后,母亲问道:“今天一起散步吧?”她摇了摇头,母亲轻叹离去。三个月后,母亲病逝;看着黑白照片里的母亲,她哭道:“妈,我们去散步吧。”那些离散的岁月,永远无法重新回到自己身边,那暗淡的韶光,却会久久缠绕心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目送》带给我们的回望。

  我们都是买了单程车票的旅人,再也不可能搭上回程的旅车。时间的的确确是最后的法官啊,那些留在底片上的样子,从黑夜到白日的转变将时间记录在了幻影里。面对岁月的流逝,父母的老去,我们作为子女的,也要像父母目送儿女一样,回馈父母啊。正如龙应台所言,做父母也是存在“有效期限”的,做子女更是如此。

读目送有感 9

  或许有些人从出生起,只是纯粹地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存活于世,直至度过这短暂的一生。浑浑噩噩,庸庸碌碌,不明不白地活着,跟随大众的步伐前行后退,足尖从未着地;不明不白地死去,顺应自然的秩序骤然离世,灵魂苍白虚浮。终此一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对自我的直面剖析,即研究“我”这一个体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亲子、兄弟、朋友、陌生人等等——以及对虚无概念的物质化描述,例如生与死、得与失、新生与永诀,失散与重逢。龙应台,在她的《目送》中,直面地剖析了她所走过的人生。

  目送,落笔成书时,龙应台已行过半生的路途。近半生侍养于父母膝前的子,近二十年垂髫稚童面前的母,一路走来她目送着世间种种,用文字,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年,父亲的离去,意味着失去了那双牵引自己前行的手,意味着照片仅余黑白二色,意味着那从哪里来的灵魂便要归哪里去。闪电劈开漆黑的幕布,于命运的狭缝中,龙应台窥视到生死的无果。她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探求“生死”这一永恒的辨题。意识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的这时,她已过半百。

  “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某个有着慵懒阳光的午后醒来,八十多岁的人儿又变成了当年轻倚窗棂,浅嗅青梅的女子,门前是熟悉的树与河流,自己正要去佃农那收租,忙起身下床,路过妆镜,那皱纹遍布的面庞,青筋暴露的手不由让她迷惑。只知道唤着“雨儿,雨儿……”熟悉又陌生。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龙应台应市长邀请,出任首任文化局局长,她离开时,孩子尚幼,而当她卸甲归田之时,孩子已长成大人的模样,唤的依旧是“妈妈”,却少了几分亲近。或许会遗憾吧,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十年。犹记婴儿时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而如今注视她的眼神却深邃不露。

  我们作为“人”这一个体,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行,有先行者,有跟随者,亦有与自己携手同行的友人相伴。我们一生都在进行一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目送。目送生与死的更相交替,目送失散与重逢的悲欢喜怒,目送缠绵不舍与绝然的虚无。“目送”使我们真实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到若有所思顿然醒悟,这一过程充满温情与残酷,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不愿承认、不愿直视,但必定发生及存在的现实。挣扎,反抗,最终与时光达成和解,塑造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的个体。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的,这世间太多事实总以温和的语言粉饰太平,让它看起来不是太过残酷。目送前行者的老去,日益佝偻的萧条身影;目送同行者的远行,猝不及防的挥手告别;目送跟随者的成长,自信的姿态不曾犹疑;目送自己,依旧是与生俱来的愚钝,依旧是不畏前路的初衷。我们的人生不抵冥灵的半个春秋,又如战国枭雄织田信长的辞世诗中所言:“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时间久了,便明白了,没有什么苦痛是咽不下去的,没有什么欢乐是永久长存的,没有什么悲恸是无法抚慰的,亦没有人离了谁就活不下去。“目送”——贯穿一生的仪式,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活着”的含义。

  不只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注定的独立,“目送”揭开了我执意蒙蔽双眼的一角轻纱——认识到“人”的不完美。这历经亿万年爬上金字塔塔尖的物种因为智慧,有着无法摆脱的劣根性,同时也有着会随时间流逝而变更的本性。没有人回望自己的一生会完完全全地满足,这种不满足使之衍生出欲望与野心,促使其向更高处攀登。即使劣根性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显得有所残缺,但又有谁会断言否定这种不完美呢?正是由于“人”的不完美,才会彰显“活着”的含义与价值,我这样认为。

  “人”的出生并不意味他活着,只有他真正剖析自己的存在并有所了悟,才能称之为“活着”;“人”的死亡并不意味他已离去,只有与他相关的所有痕迹均被抹去,才能称之为“死亡”。贯穿“活着”与“死亡”的“目送”,是项漫长而浩大的仪式,纵使如今我尚愚钝无知,但将持一腔孤勇一生目送,自始吾生,终至死亡。

读目送有感 1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第一次接触到龙应台的作品便是这本《目送》,淡淡的墨绿色封面,上面画着年轻的母亲推着幼儿的背影。这幅画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小学课本中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想,这本书大抵就是回归亲情吧!

  《目送》全书分为三辑:"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书中牵系了三代人,记录了逝去的父亲、年迈的母亲、青春的儿子,一次一次地勾勒出目送的"背影".

  《目送》全书,我最喜欢她的开篇之作。

  作为母亲的她送儿子华安去上小学,目送儿子瘦小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但是儿子却不断地回头,找寻母亲的身影;待儿子去美国留学,在机场告别时,儿子已是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期待儿子的回头一瞥,但是一次都没有。这种强烈的反差反映了作为父母的无奈和落寞。

  再到作为女儿的她回忆对父亲的最后一次"目送",终于领悟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三个字透着父母内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和感伤,却也有一种毅然的勇气与放手的坚定。初次触及这段话,话里的一字一句就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里,沉甸甸的。

  我想,"目送"是每个人必经的一段人生经历,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在体验着这种感受,体验着"目送"中纷繁复杂的感情,那些我们心底最深处、最柔软、也是最难以言说的情感。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能比较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这次却深深地被《目送》中的情结所困。随着书中的节奏情节起伏,自身的经历也陡然浮现在脑海里。

  第一天入学,我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感觉窗外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在注视着我。那是妈妈,她站在阳台旁,静静地看着我第一天的表现。在和其他小朋友喧闹的时候,我"噗通"一下摔倒了,却又立马爬起来,咧嘴朝着妈妈"咯吱咯吱"地笑,并没有哭泣。所以,当妈妈回忆起小时候的我时,常故作抱怨地说:"看,你小时候多乖!"我知道,不管怎样抱怨,女儿永远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后来,到了上大学的年纪。每次去学校之前,妈妈总是要交代各种安全事宜,在去车站的路上各种叮嘱,待到车站又固执地站在车旁,直到车影消失在视线中才离去。那个时候的我总是觉得母亲过于啰嗦,对她说话语气也不好,无视父母的各种关心。现在想想,父母当时是怎样落寞的心情。

  父母在目送我们不断成长的背影,我们则不断在目送着父母渐渐老去的背影。

  第一次觉得父母在慢慢老去,是在母亲帮我缝补衣扣的时候。母亲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加上职业习惯的影响,母亲的视力更加大不如前。她对着灯光,吃力地将针线穿进针孔,努力了几次最终失败,然后傻傻地对着我笑。四目相对时,我感觉心底某个柔软的地方好像被针扎了一下,隐隐作痛,泪水不知不觉间从眼眶溢出,我扭头抹了一下泪,然后接过妈妈手中的针线,故作调皮地说:"以后这种小事情就交给我做,老妈是家里的财政大臣,管大事的呢!"妈妈笑了。

  我们的背影越送越远;父母的期盼越来越长。父母老了,老成了一个小孩,我们要尽心地呵护他们。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多留些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让他们也体会小时候给予你的各种关爱和幸福。

  爱是抵达骨髓的疼痛,我们走得愈远,那种心里的疼痛便会越长。我们为了追求事业、家庭、梦想,离家仿佛越来越远,总是想等到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再去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可是我们忘记了,世间上什么东西都可以等待,唯有亲情不能等待。不要留给父母落寞的背影,而是轻轻转身,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拥抱。

  我轻轻地合上书本,拨通了父母的电话:"爸妈,我想你们了!"

【读目送有感】相关文章:

读《目送》有感(15篇)10-11

读《目送》有感15篇09-30

读《目送》有感汇编15篇02-13

读《目送》有感作文900字10-28

读有感08-18

读有感04-12

读《窃读记》有感01-06

读《女巫》有感05-19

读挑山工有感05-19

读《匆匆》有感04-01

读《橘子味的夏天》有感 读《阳光心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