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读后感

2021-04-06 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课堂》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父母课堂》读后感1

  不记得孩子从哪天开始拿回一本书——《父母课堂》。起初也没有仔细看,有一天,静下心来,随手拿起这本书,一下子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期必读。从中学习到不少教育孩子的知识,受益非浅。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让我们把总是用眼睛盯着孩子变为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要素,家长应做一个实践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者。

  《现代父母需要现代的教育理念》是《父母课堂》第14期刊登的中国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写的一篇文章,孙老师阐述了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孙老师在该文中阐述了现代的教育理念。

  我个人理解,孙老师提出的现代的教育理念核心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解放孩子;要向孩子学习;要给孩子真正的爱。做到上述几点,作为父母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学习,具体就是要做到:

  言传身教。如何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最为绞尽脑汁的事情,可能大多数父母总是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从孩子的饮食、言行、礼貌礼节等方方面面更多的是用一副挑剔的眼神审视孩子,总想把他们规范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但是恰恰因为自己的某些并没有意识到的坏习惯影响了孩子的发展,说和做脱节,言传了但身没教,这样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上幼儿园后,我就要求孩子养成正确看书学习的习惯,但我并没有意识到我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后来我认识到了根子原来出在自己身上,要想使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我把这个习惯改掉了,孩子也渐渐改掉了。

  换位思考。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因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了解造成的。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心理变化,孩子依赖父母的程度、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不断的学习,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向孩子学习,了解孩子的特点和真正需要,学习孩子热衷的而自己不熟悉的新事物,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我的孩子很要强,干什么事情都想争第一,有时连谁第一个起床,谁第一个吃完饭都要争第一。今年幼儿园一毕业,他就急不可待的憧憬着一年级的生活,但是在入学前几天,因为玩滑板车一不小心右手手腕骨折了,一年级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他是一个真正使孩子接触知识的启蒙期,我和他妈妈都很着急,恨不得孩子的伤马上好起来,焦虑情绪不自然的影响到了孩子,直到有一天,孩子说“爸爸、妈妈,受伤不是我故意的,我好想去上学呀”,听到这里,我意识到孩子本身很要强,受了伤他肯定比我还着急,如果我们着急的话,那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后来在孩子养伤的二十多天了,孩子很快乐,还自觉地将落下地课程对照录音机进行了学习。入学后也没有因为不适用学校生活而落下课程。

  共同学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学习场所,也是渗透力最强的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崇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家庭中的民主空气,生活中沟通与分享,知识互动,这种氛围的营造需要家庭每一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我从事法律工作,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必须每天看书学习,他妈妈是学医的,也经常为考职称而学习,另外,每到周末从幼儿园开始我和孩子必到书店,他看他喜欢书,我看我关注的书,一呆一上午,日积月累,孩子也养成了每天看书的好习惯,营造了较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孩子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地学习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自身的素质提升,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我们愿意做一个现代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父母课堂》读后感2

  像普天下父母一样,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大出息,因此我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令我遗憾的是,女儿的成绩总是不稳定,有时成绩好,有时成绩一般,令我倍生烦恼。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缺憾,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虽然我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

  孩子入学以来,我对女儿的说话的口吻大多数都是命令式的,很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她的感受,我总觉得自己经历世事比孩子多,想用自己的经验弥补孩子的不足,孩子没有反驳的余地,总是委曲求全的应付。我的教育方式没有提高孩子成绩,反而让孩子越来越不自信,有时会没有缘由觉得自己委屈而掉眼泪,我因此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了。

  我读了《父母课堂》———性格培训胜过一切”这篇文章,让我眼前一亮。这篇文章讲得是20xx年北京市理科状况李泰伯的成长故事,李泰伯在父母的眼里不是个孩子,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解的成年人,李泰伯父母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读了这篇文章,我静下心来反思自我,我是一个十分看重孩子考分的家长,每次孩子考完试,我总是穷追不舍的问道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考得不好时,我总是疾言厉色的批评孩子,孩子总生活在我的不满中,其实这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这也是我需要调整的地方。这篇文章还告诉我们,身教胜过言传。

  父母不仅要“养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行,父母的行为要自慎,要处处给孩子做表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自私,子女就会养成爱占便宜的习惯;如果父母骄傲,子女就会目中无人;如果父母脏话连篇,子女就很难学会礼貌待人;如果父母不尊重老人,子女就会嫌弃老人。很多父母习惯居高临下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又往往比对自己的要求高。我不断地反问自己,我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有时自己看电视,却不让孩子看;有时给自己很多自由,却给孩子很多的约束和要求。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长期的身教作用功不可没,认识到这点,我会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再提高对孩子的要求。

  我还读到《守护孩子的生命》这篇文章,静下心来反思自我,感到震惊之余,认真的总结了自己对待女儿教育问题上误区,让我知道教育应该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不用语言羞辱孩子;不轻视孩子;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在孩子面前,总是情绪饱满、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排解来自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别是与孩子生命意愿相违背的歧视、欺辱、强制、训诫,给孩子一个宽松并愉悦的心理成长环境,比限定与束缚更有效果,在学习上需要的是动力而不是压力。于是我也改变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围内让她自己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先做到,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孩子能够很有计划的安排自己写作业、预习功课以及娱乐的时间,还会很积极的去看点儿天文和儿童文学方面的书。

  感谢《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作为家长不能光满足孩子的吃、穿、花销。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与孩子多沟通,并用正确的话语引导孩子,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她充满欢欣地喜爱自己,爱家人,爱师长同学,学会用爱的眼光开世界,让她全心全意地信赖自己,让她能够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父母课堂》告诉你许多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教育案例,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用一个个故事告诉哪些是父母应该做的,哪些是父母不应该做的,很容易被人接受。孩子成长是令家长快乐的,但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愿《父母课堂》成为每个家长的良师益友,在家长迷惑的时候给予指点迷津,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父母课堂》读后感3

  孩子上小学了,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订了《父母课堂》,从此我便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课堂——“父母课堂”。

  10月的一天,儿子给我带回3期《父母课堂》。第一次见面,我就喜欢上了她。无论是她的外表——封面,还是她的内在——内容,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不仅我喜欢,儿子竟也对她爱不释手。于是,我们把《父母课堂》作为床头读物,让她每天伴我们进入梦乡。

  记得第一天,我一口气就把20xx年10刊从头到尾读了个遍。里面很多文章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如本刊专访栏的“激发孩子持久的学习动力”,亲子加油站栏的“教男孩提高交际修养”,教子良方栏的 “正确引导孩子发展特长”,父母忌语栏的“你就知道搞破坏”等等,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发或教育意义。但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文共赏栏中那篇叫“梦想在自己的眼睛里”的文章。

  “梦想在自己的眼睛里”讲述的是一个原本学习成绩很差的男孩,整天沉迷于电动游戏,后来在一位新老师的帮助下,从幻想开始,心怀梦想,最后梦想成真的故事。这个故事篇幅不多,但它给我带来的触动却很大,因为他教我们如何为孩子安上一对强大的翅膀。

  梦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意味着飞翔的翅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插上一对可以在天翱翔的翅膀,是每个父母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从“梦想在自己的眼睛里”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孩子心怀梦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尊重孩子。无论是怎样优秀或“差劲”的孩子,他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我们只有在他感觉到被尊重的情况下,他才有可能打开心扉去想那所谓的梦想。就如故事中的马克,“在得到认可的情况下,很快就与老师愉快地聊了起来。”

  第二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发现孩子的梦想,或者说帮助孩子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马克终于说出他深藏的梦想。但因为他的不自信,他根本不敢去梦想。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像“老师”一样,鼓励孩子去幻想。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以力量,让他们敢于去“做梦”。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正确地引导他们踏上遥远的却又美妙的梦想旅程,让他们最终梦想成真。

  “对于孩子来说,幻想可能是他追逐梦想的唯一途径。而正是这样的途径才让他明白了,原来梦想本是如此之近,近到就在自己的眼睛里。”梦想都在自己的眼睛里了,还有什么不能梦想成真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到底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合理的,亦或是成功的呢?

  而对于家庭教育的关注,向来是社会或是媒体的焦点。不管是“狼爸”还是“哈佛妈妈”都是被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大多数父母都习惯地或多或少地对此类现象加以评论。对他们的评价,我们没办法一概论之,更无所谓对错。只能说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而找到对自己孩子合适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对我而言,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孩子处于儿童时期,我更多的是关注对孩子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教育。“成才”的首要前提是先“成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会使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学会关爱,尊重他人,懂得感恩,与人为善……这些都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所沉淀下来的优良美德,我们要让这些美德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其次,我所推崇的是“言传身教”,孩子在不知道如何去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去“效仿”他人。因此,在小孩子面前,父母们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久而久之,所有这些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再次,家长们要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们往往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千万浪费了这一重要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会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更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家庭教育是一个太宽泛、太深奥的话题,需要学习的、注意的事项太多太多,所有这些都从和孩子做朋友开始吧!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会让父母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父母课堂》读后感】相关文章:

父母课堂读后感08-11

父母课堂孩子读后感07-19

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10-28

父母课堂读后感征文10-28

家长课堂读后感08-03

高效课堂读后感08-26

课堂密码读后感08-26

有效父母读后感08-15

感恩父母读后感08-11

为人父母 读后感10-28

《掩耳盗铃》读后感 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