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2020-10-16 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面管教读后感1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当班级里出现一些比较难管教的学生,常常产生一种无力感。我没有太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除了说教,就是批评指责。对于这样的一些学生,我们的说教和指责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最近,学校给我们推荐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阅读这本书时,看到很多事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受启发。可能再遇到问题到底怎样正面管教不一定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书中很多理论像警钟一样不断敲打着我的心。

  感受尤深的是一条是:“把孩子不良的行为转变为贡献行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和文中的史密斯老师一样,总觉得对于问题孩子(马克)不良的形为,必须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然后牢牢地记住,以后才能不再犯。看过这本书,觉得悚然一惊,我们的错误观念是:为了让孩子们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们感觉更糟。书中提到: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按照这种方法,我在班级管理中做了尝试,原来一个总不写作业的孩子,再怎么教育也不能做到每天写作业。但课堂如果你给她展示的机会,她就会很积极,经常能够主动回答问题,且正确率颇高,在小组合作中,她在课堂的表现得分经常超过了不少同学。这样的调整能够一定程度的调动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小组的4号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她不写作业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总体学习情况还不是很好,只是在课堂表现有所好转。不过,能够转变一点也有进步。本次期中考试中,她就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那么对于其他的问题学生,我们也努力做到: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变为有贡献的行为,这对于鼓励孩子停止或大大减少不良行为很有效。

  书中还讲了出现问题该怎样处理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讨论规则。以前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对于问题孩子,我们尤其应该注重方法,以尊重为前提进行的活动,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感觉好,他们才能做得更好!

正面管教读后感2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叫作《什么是正面管教》,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是正面管教,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受益匪浅,感觉自己一直把正面管教和惩罚混为一体。似乎在大多数人眼里,管教就是惩罚。其实正面管教和惩罚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完全为了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每个细小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动机,尤其是孩子,心里想法更多。不像成人那样,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可能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必须走进孩子的内心,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教育孩子才会更有针对性。正面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更有效。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自己在管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先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再进行正面管教呢?在家里,你有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乱发脾气呢?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学会倾听。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认真思考。切不可听话只听一半,或者听话只听音儿,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或者曲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情感。一旦出现误解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沟通,化解误会。否则,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正面管教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理解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想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或家长,必须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孩子,想象如果自己做了这样的事情,希望得到别人有怎样的回应。只有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才会更理解孩子,才会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达到正面管教的效果。

  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夸。我们要多鼓励孩子,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成人的鼓励对孩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鼓励,就是对孩子有所期待。正所谓罗森塔尔效应那样:你对孩子的期待对孩子有着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孩子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多鼓励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正面管教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理解孩子为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沟通。并不是传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打骂惩罚。当每次想要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惩罚还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后感3

  工作之余拜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实在是一次对自己日常班级管理观念的颠覆。在读的过程中,我对于“管教”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在我原来的认识里,管教应该是一种威严,是约束,是赏罚分明的,首先要管,之后才是教。而这本书中谈到一个词语“正面管教”。如书中开篇所言,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育方式,与现在普遍执行的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有别。而在我的班级管理当中,奖励与惩罚即是我自己在班级日常中最擅长使用的管理方式。

  谈及奖励与惩罚的手段,这二者是我在班级管理中,见效最快的手段方法。我任教的一年级为了让孩子“懂事”、“安分”、“听话”,我采用了奖励的形式,即得到表扬的孩子能拿到奖章,反之,得到批评的孩子则得到无法得到奖章。

  这个方法的实行,在短期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效。班上孩子为了“金星少年,银星少年”为了奖券,似乎安分听话了不少。可是这个“安分”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太久,几个星期后重新开始问题重重,对孩子们来说,班级制定的奖惩制度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老师的呵斥他们也已经能够完全免疫。正如书中所言,孩子们成为了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我反思自己,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是否遵从了孩子们本性中自然的成长规律?我是否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大人”,强行以成人世界的规矩规定去约束孩子,而无视了孩童成长过程中的天真,打断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一个优秀的班级到底该如何定义?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指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而以上的能力培养,目前正是我的班级中极其缺失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发现了以上的自我反思问题,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如何去和学生沟通,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本书实践性非常强,可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书典范。在接下来的班级活动中,我将会以书中案例为模板接着进行班级管理尝试。

正面管教读后感4

  早就听说过《正面管教》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这学期的年级组共读不负众望,迎来了这本被无数家长、老师所推崇的书。拿到手首先翻看序言,原来作者竟是7个孩子的母亲,29个孩子的祖母,着实吃了一惊。无意中看到书里的一句话:总有几个孩子,能让二年级的老师想提早退休,能让四年级的老师想赶紧放暑假。看到后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很想看看书中有什么方法来“管教”这一类孩子呢。

  拿到新书先看目录是我的习惯,我一下子被第三章的“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吸引了,不管其它先看看这章再说。书中说在家中排行最大的孩子和排行最小的孩子,在性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大的特征是负责任、独立、好胜、循规蹈矩、保守等,因为老大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必须成为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老小最明显的特征是娇惯,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娇惯而且被哥哥姐姐娇惯,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错误地认为,他们必须不断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自己做事。相比较而言,最小的孩子可能很难适应学校生活。独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两个孩子。所以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呈现出老大或老小的心理特征。从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来看,去年一年级刚入学时,有个别孩子呈现出任性、规则意识差的状态,对小学生活的适应相对较慢,甚至有一两个孩子到现在也无法按照学校的规则要求去做,非常自我。看了书中所写,再回想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确实存在孩子在家中排行最小,或者父母十分娇纵孩子这种现象。

  书中还提到,教师的出生顺序也会影响个人的执教风格。身为老大的老师通常喜欢负责。偏爱条理和秩序,最乐意看到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按照他们说的去做。我就是独生女,而且偏向于老大的心理特征。看到这里,我更加觉得自己特别需要这本书了,希望能够从本书介绍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通过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来达到让学生们有秩序的目的,切忌成为权威型的老师。

正面管教读后感5

  读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大概有三、四遍了吧,每次都有不同感受,还记得第一次读完的时候就记住了要和善要和善,不能惩罚孩子造成孩子心理创伤,然后导致自己都不敢严肃教育孩子;

  第二次读完记下了要鼓励孩子,不要赞美孩子,然后每次孩子完成一件事、学到了一个技能后,每次开口鼓励孩子前都反复默念:要鼓励,不要赞美。

  后来决心参与了一次线下正面管教家长课程之后,不断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哪种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对正面管教的理念愈发认同。

  所以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文章较长,为方便阅读,分两篇推送。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

  那正面管教到底是什么呢?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简·尼尔森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所以《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与方法供父母或老师使用,去培养孩子获得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在书的开始,作者就引用了鲁道夫·德雷克斯的话解释了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法的必要性。

  德雷克斯说:“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

  现在社会男女平等,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变了,父亲和母亲之间是平等的,而孩子总是以父母为榜样开始模仿的,那么也就是说孩子会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也是平等的,因而当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孩子自然就反抗。

  所以《正面管教》书里一直在强调父母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正面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7

  听***读书解读《正面管教》觉得自己虽然读过一遍但是基本都忘记了。听***老师解读一遍受益匪浅,觉得自己还需要重复几遍阅读及学习里面的实践方法。

  作者说你管理孩子首先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的和善而坚定,是带着爱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去批评教导孩子。我们父母就像是孩子的导游,引导孩子前行。

  孩子犯错不要训斥孩子,相反是家长引导孩子在犯错中去认知自己的错误,在错误中学习失败的经验,然后家长帮助找出解决方法,一起避免下次的发生。让孩子明白吃一堑长一智道理。

  家里要有个处理情绪的固定地方,比如卫生间或者和孩子一起想个办法,在孩子或者大人都想发脾气时去这个地方处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父母需要去陪伴并给足爱抚,比如抚摸后背或抱抱头,等孩子静下来后再沟通。千万不要在情绪气头上教育孩子,否则适得其反。

  父母也需要向孩子认错,在父母意识到自己错误后,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说出自己以后遇到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孩子平等处理问题。

  家庭需要纪律和规则,可以先由孩子讨论并制定出。比如看手机,孩子自己说一天或一周看多久,若违反规则,无论孩子怎么闹也得按照规则来。在制定规则上需要发挥孩子充分的想象力。

  让孩子承担家务,让孩子有责任感。比如昨天我家畅打扫卫生拖地,完了之后又问我妈妈我听话吗?我以前会说听话。仿佛她是给我做的。这次我说畅爱我们的家,我们家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畅不喜欢乱的环境,所以主动清理啦对不?畅高兴的说“是的妈妈,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家里不能乱”。听到她的回话我感觉父母的正确引导真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

  家庭要每周召开家庭会议,会议讨论本周每个人发生的事情并讨论下周的活动,调动孩子的兴趣,可以一起吃,玩游戏等,不要让家庭会议僵化。让孩子主动起来,发挥孩子的能动性。会议要有主持人和秘书,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父母需要赢得,尊重信任我孩子。在权利争夺上不能去赢了孩子,尊重孩子人格,信任自己孩子。

  第一次写读后感,这样能记住一些。以前看书后看完就忘啦,以后还需要多多磨炼。正面管教书里还有很多的观点和方法,会再多次翻看并实行。

正面管教读后感8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正面管教》就是这样一本好书。暑假里,读了简尼尔森的著名作品《正面管教》一书,深深被作者的教育思想所折服。之前,在我的思想里,正面管教就是赏识教育,同时,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既需要适当的惩罚更需要鼓励。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惩罚也不能骄纵,需要正面管教。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地是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因为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在实施正面管教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明白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把这种方法坚持下去。在面对孩子的某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冷静期,使自己冷静下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当我们理智的看待问题,而不是问题的结果,就不会那么生气,孩子是一个社会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担当引导和陪伴的作用,谁都会犯错,但这是一种成长的方法,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纵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惩罚和骄纵是永远存在的。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也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惩罚有效的人,惩罚就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认为鼓励有效的人,往往演变成了对孩子的骄纵。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化解、沟通,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作者的意思是让我们多鼓励,但作者所说的鼓励并不是简单的赞扬。作者所说的鼓励是指多给孩子一些机会,是对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会引导孩子慢慢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孩子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方法,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教育。今后,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我们老师也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正面管教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自信而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9

  《正面管教》第四章是重新看待不良行为。读完此章后我在教学中和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有了更新的认识,确实受益匪浅。下面对我在本章中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和段落摘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们就能够自己先“暂停”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直到我们能够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对孩子作出反应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并且要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符合“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的所有要求。

  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因失望而做出的行为有更多的了解。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在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不一起谈谈这个问题呢。”

  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只有抱着鼓励、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这些方法才能有效。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做孩子意料不到的事情。定期陪孩子。花时间训练孩子。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在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之后,可能会更愿意听你的看法,并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你越是要控制他们,他们就越是不屈,并且越是远离你。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合作的最好途径,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记住,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在了解了这一章的知识后,我把学到的理念用到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本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这本书早就出现在朋友圈中,终于在这个暑假翻开拜读。这是本非常实用的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当过度控制对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时,其代价是什么?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服从。用惩罚和奖励的方法控制学生,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孩子没办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骄纵的道理也一样。”

  在这点上作为老师的我深有体会,当我出差在外时,心里总是惦记着学生能不能自律?虽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但每次回来总会有告状者。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平时在管理学生时大多情况不是惩罚就是奖励,用这些外在的控制教育都只能是短暂性的,正确的行为不可能长久。庆幸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

  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他们就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长期效果。在平时教育中,让学生们自己讨论解决问题也开展过,而现在才明白这讨论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

  我想以后的班会一定会精彩纷呈,只要学生有了问题,我就可以建议:“你愿意把你的问题放到班会的议程上吗?”而且学生们通常能够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因为学生的人数比老师多,而且在头脑风暴中会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最终,许多管教问题就被消除了。

  在让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尊重,爱护会怎样,打击、伤害又会让人怎样。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改变不能仅靠这本书,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变从小事,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1.《正面管教》读后感

2.教师正面管教读后感

3.《正面管教》读后感15篇

4.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

5.《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

6.读正面管教有感

7.《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

8.《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上一篇:《红豺》读后感 下一篇:《命若琴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