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读后感

2021-01-05 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孔融让梨》读后感1

  可能是受天气的影响,今天午睡我感到睡意全无。其他同学也一样,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我想,教室里这么大的动静,一定会引起值日老师的注意。

  “咚、咚、咚”二楼走廊上传来老师的脚步声。我赶紧伏在桌面装睡。接着,老师迅速走进教室,把几个玩糊涂了的同学逮个正着。老师批评并警告他们不许再闹。

  教室里终于安静下来。越是安静越是没有睡意。我便找出一本书,随手翻看。我被书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吸引住了。

  孔融四岁的时候,爸爸拿了一些梨子回家,叫孔融与几个哥哥分着吃,孔融把大梨子分给别人,自己留下最小的梨子。爸爸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我在全家是最小的,应该吃最小的梨子。后来,爸爸带着孔融去亲戚家玩,亲戚家有两个小表弟。爸爸又拿出三个梨子叫孔融和表弟三人分吃,孔融仍然把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爸爸问他:“上次在家里你是最小的,所以你拿最小的梨子;这次你在三个孩子当中是最大的,为什么也拿最小的梨子呢?”孔融说:“做表哥的照顾年幼的小表弟是理所当然的事。”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非常脸红。

  回想去年暑假,舅舅家孩子——我的小表弟到我家来玩。妈妈拿出我最喜欢吃的荔枝招待小表弟。谁知小表弟一边剥一边吃,一口一个,不一会就把荔枝吃光了。

  我看到垃圾篓子里都是荔枝壳儿,心里生闷气。小表弟喊我一起去玩,我也不理他;我一个人跑到楼上书房里关起门来假装看书。妈妈喊我,我也假装没听见。

  爸爸回家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爸爸不留情面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哪里接受爸爸这么严厉的批评呢?我一鼓作气跑到屋后桑叶地里躲起来。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仿佛听到奶奶喊我回家吃饭。可是我却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一睡险些惹出极大的麻烦。一家人屋前屋后到处找我,怎么也找不着。爸爸打电话问邻居、问同事,是否看到了我;妈妈在群里发信息问亲戚、问同学,没有得到我的行踪。正当爸爸妈妈着急打算报警的时候,我醒过来了,我急忙跑回家,才知道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回想这件事,再对照今天看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羞愧万分。

  我在家里也是最小的。每次吃好东西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让我先挑,而我每次都是挑选最大的、最好的。当我去亲戚家,我在小朋友当中是最大的时候,我又觉得我这个老大应该吃最大的,小弟弟小妹妹吃不下那么多。我一直都是这样心安理得的想着,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礼貌相让”,更不知道好东西应该“与人分享”。

  今天看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明白了以前这样做,既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极端不礼貌的行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学会将心比心。时时事事处处替别人着想,把利益让给别人,把吃亏留给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使自己走向成熟。

《孔融让梨》读后感2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幼儿时代,父母们总会有一些教育我们的方法。这也是父母爱我们的表现了。

  就在我小侄子快满一岁的时候,我的姐姐为我家小侄子买了两本幼儿教育书。他们这种行为我也能理解,毕竟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这也是姐姐她们爱自己孩子的一种表现,这也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一种习惯了。

  一天,我有一些好奇,便拿了一本来看。于是随便打开了一页,便看到了《孔融让梨》这则故事。可能这个故事,每个人在小时候多多少少都听过了些吧。这是一则从古至今,都用来教育小孩子的道德教育小故事。

  这个小故事是讲述东汉末文学家,孔融先生儿时的一个故事,在孔融还小的时候,他们家里共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爸爸拿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而孔融他只拿了一个最小的。他的爸爸看见了,心里 很高兴,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读完这个故事,我也知道它是想教育小孩子们做什么事都应该懂得谦让,要尊老爱幼的道理。的确我认为这个故事是个很好的正面例子,让孩子们学会谦让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是有很大作用的,毕竟"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嘛。

  现在想想的话,在过去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少,在公交车上时,他们坐在车位上丝毫不注意周围的事情,不是在低着头在玩手机,就是在申着脖子在看窗外什么的。有时,在他们的身边可能还站着个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老人家。可能有些老人家不说出他想要你们能让个位置给他们歇歇,或者让个宽一些的地方给他们站站。就算那样,他们也没注意到。

  其实对于这个事情,有一些人是表示,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是自己自愿的事情不是法律规定,不能道德绑架,可是,我们想想,如果一个老人在一辆人多的你挤一下我,我挤一下你的车上,万一突然刹车,一些年轻人都站不住,更何况老人家啊。

  但是,现在呀,公交车上能看见不人能主动让出座位给老人家坐坐了,因为有大人的行为示范,也有一些背着小书包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学着大人们的动作,语言。一看见有老人家,就开心的从座位上蹦下来,双手扶着老爷爷,老奶奶,甜甜的说一句:“爷爷,奶奶给您坐”。现在很少出现不让座的现象了。在我看来这个情况是大家不停宣传中华传统美德的功劳,也是人们道德思想的进步,对我来说,中华传统美德就表现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里。

  所以,我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们的一个良好榜样,教会孩子们待人处事的道理,让孩子们能快乐的成长,让中华传统美德更好的传承下去。

《孔融让梨》读后感3

  可能是受天气的影响,今日午睡我感到睡意全无。其他同学也一样,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我想,教室里这么大的动静,必须会引起值日教师的注意。

  “咚、咚、咚”二楼走廊上传来教师的脚步声。我赶紧伏在桌面装睡。之后,教师迅速走进教室,把几个玩糊涂了的同学逮个正着。教师批评并警告他们不许再闹。

  教室里最终安静下来。越是安静越是没有睡意。我便找出一本书,随手翻看。我被书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吸引住了。

  孔融四岁的时候,爸爸拿了一些梨子回家,叫孔融与几个哥哥分着吃,孔融把大梨子分给别人,自我留下最小的梨子。爸爸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我在全家是最小的,应当吃最小的梨子。之后,爸爸带着孔融去亲戚家玩,亲戚家有两个小表弟。爸爸又拿出三个梨子叫孔融和表弟三人分吃,孔融仍然把最小的梨子留给自我。爸爸问他:“上次在家里你是最小的,所以你拿最小的梨子;这次你在三个孩子当中是最大的,为什么也拿最小的梨子呢?”孔融说:“做表哥的照顾年幼的小表弟是理所当然的事。”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十分脸红。

  回想去年暑假,舅舅家孩子——我的小表弟到我家来玩。妈妈拿出我最喜欢吃的荔枝招待小表弟。谁知小表弟一边剥一边吃,一口一个,不一会就把荔枝吃光了。

  我看到垃圾篓子里都是荔枝壳儿,心里生闷气。小表弟喊我一齐去玩,我也不理他;我一个人跑到楼上书房里关起门来假装看书。妈妈喊我,我也假装没听见。

  爸爸回家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爸爸不留情面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哪里理解爸爸这么严厉的批评呢?我一鼓作气跑到屋后桑叶地里躲起来。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仿佛听到奶奶喊我回家吃饭。可是我却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一睡险些惹出极大的麻烦。一家人屋前屋后到处找我,怎样也找不着。爸爸打电话问邻居、问同事,是否看到了我;妈妈在群里发信息问亲戚、问同学,没有得到我的行踪。正当爸爸妈妈着急打算报警的时候,我醒过来了,我急忙跑回家,才明白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回想这件事,再对照今日看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羞愧万分。

  我在家里也是最小的。每次吃好东西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让我先挑,而我每次都是挑选最大的、最好的。当我去亲戚家,我在小朋友当中是最大的时候,我又觉得我这个老大应当吃最大的,小弟弟小妹妹吃不下那么多。我一向都是这样心安理得的想着,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我的错误,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礼貌相让”,更不明白好东西应当“与人分享”。

  今日看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明白了以前这样做,既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极端不礼貌的行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学会将心比心。时时事事处处替别人着想,把利益让给别人,把吃亏留给自我。仅有这样,才能克制自我的欲望,才能使自我走向成熟。

《孔融让梨》读后感4

  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兄弟姐妹的传统美德,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这么懂得礼让,何况我们现代人呢?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孔融是最小的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长辈有好的,有大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的给最小的小孩子,无比溺爱他,呵护她。这也成为了现代常见堪称几乎的现象。尤其是独生子,家长团团围着一个小孩,就像一群龙守护一颗明珠一样。“孩子,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吗,换饮料吧?”“冷了吗?”让人不禁感叹道,这比慈禧还享福啊!这就导致了孩子不懂礼让。

  我就是个“嫡系皇子”。因为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过节也很难来一趟。家里虽说这有三口人,但那两个大人无非不围这我团团转?我也要学习礼让,可去哪学呢?家里只有我一个“嫡子”啊!谦让是人和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人能和同伴和睦相处,能深受同伴欢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欢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记得有一次,我才那么小,和邻居家的小孩玩,爷爷端过来两只苹果,说给我们吃,而那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个又大又饱满的,而那个小孩更是被宠爱得不得了,就嚷嚷着要拿大的,我们就因为一个苹果闹得不可开交,你争我抢,后来爷爷把那个小苹果换了个大的才平息了这场无理取闹的戏码。长大后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发!唉,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蜜罐,每个独生子都在蜜罐里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当我问爷爷为什么不锻炼我礼让的时候,爷爷满不在乎,只是抛了一句“礼让了就是懦弱的人啦,你要去争去抢啊”。可我认为,不学会礼让,而去争抢,就像后宫里的你争我斗一样,这才是懦弱的表现,这才是不懂事不听话。

  现在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在朋友之间要互相礼让,互相谦让,不要你争我抢,闹得一团糟。人与人之间不要咄咄逼人,要你让我我让你,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自己是个“嫡系皇子”,也要像古人学会怎样礼让。

【《孔融让梨》读后感】相关文章:

1.孔融让梨读后感

2.《孔融让梨》读后感

3.孔融让梨的读后感

4.孔融让梨的读后感

5.孔融让梨读后感500字

6.孔融让梨读后感600字

7.孔融让梨读后感800字

8.孔融让梨读后感15篇

上一篇:读《光的赞歌》有感 下一篇:《可复制的领导力》读后感